首页
幻墨轻尘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3
设备工程师
6-10mm的Q235B钢板焊接用什么焊条? 请问常压1000立方 碳钢 大储制作罐6-10mm的Q235B钢板焊接选用什么焊条好?谢谢!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朋友们,求离心泵图纸,谢谢,感谢,以及不甚感激,哈哈? 求 离心泵 图纸啊,想深入了解结构,比如密封啊,之类的,感谢啊~~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哪位有《化学工程CAD技术应用及实例》 杨松林 于奕峰主 ...? 哪位有《化学工程CAD技术应用及实例》 杨松林 于奕峰主编 《过程系统工程》 姚平经主编 《化工设计》 宋旭峰译 《实用化工计算机模拟-Matlab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Matlab从入门到精通》 周建兴主编 《化工过程设计》 《化工过程优化》 《传递过程与分离过程原理》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发一下的话十分感谢 邮箱 zhangtp05@126.com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油储罐或管线上动火? 假设储罐满着油,其下面阀连接根部有裂纹(漏量不大),又铆不住,是否可以直接焊接。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安全。请盖德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求助铜电解过程中,短路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求助铜电解过程中,短路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最好是有制作方法或者购买途径?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請說明 DCS 與 PLC 的差異。? 如題,有簡單的方式來說明 DCS 與 PLC 的差異嗎?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还原炉的清洗? 我们有16台9对棒的 还原炉 ,现在已经运行了整整2年。为了产量,我们擦洗炉壁的频率较低,每次出炉后,我们都要用氮气吹扫炉壁,并用 酒精 擦洗底盘,现在还原炉内壁有一层不均匀的无定形硅,底盘虽没有固体杂质,金属光泽已不明显,不呈 不锈钢 的亮白色,而是由黄褐色沉积,用酒精难以擦掉。请问对产品质量和电耗有无影响?一般对还原炉清洗的频次和周期如何要求?底盘的金属光泽不明显有何影响?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给煤与产蒸汽比是多少? 循环 流化床 在正常生产时,给煤与生产的蒸汽比例通常会是多少。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中,如何提高变换效率? 1、触媒硫化要好: 2、维持较低的炉温,一般在320左右; 3、适当提高气汽比,小了转化率低,高了容易反硫化。查看更多 16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CAD不能打印成PDF格式怎末办? CAD不能打印成PDF格式怎末办? 2004版本,是版本老了还是什么原因?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304不锈钢对Cl-的含量有要求吗?量具体是低于多少才不腐 ...? 这个图片有点局限性,它是经过蒸汽吹扫过的,更换304后,2.5年泄漏一根管子,时隔不到6个月又漏4根,应该 ... 那就再发两张图。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谁有气分、MTBE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望无私奉献!? RT谁有气分、MTBE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求PipeDrop及对应版本的PhysProps? 求PipeDrop及对应版本的PhysProps!谢谢了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求FISHER4211位置变送器说明书? 求FISHER4211位置 变送器 说明书,QQ915822138 谢谢!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2012年上半年石油石化生产与供应综述?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全球经济不景气,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减缓,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 石油 消费增速随之回落,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给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系列困难。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集中发布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石油石化企业千方百计组织生产,生产和供应总体向好,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然运行在目标区间内,并呈现稳中有进、亮点频现、保供有力和持续推进的较好发展态势。    1 我国石油石化生产稳定发展,进口持续增加,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稳中求进,仍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2年上半年,我国石油石化生产总体稳定,油气采掘业平稳运行,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持续增加,石油加工业稳中有增,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库存增加,供应充分,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家统计局和 石油化工 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6月份,国内累计生产原油1.00555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季度原油产量同比下降1.5%,第二季度逐月回升,出现多年少见的4.9%较高增速。国内累计加工原油2.28915亿吨,同比增长1.7%,其中,第一季度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1%,第二季度逐月下降,出现多年少见的负增长。   主要石油产品产量稳中有升,保持增长,但第二季度同比增长幅度明显小于第一季度。1至6月份,国内累计生产成品油1.37783亿吨,同比增长4.4%;累计生产汽油4271万吨,同比增长7.7%;累计生产柴油8489.8万吨,同比增长2%;累计生产煤油1017.4万吨,同比增长12.8%。   石油化工基础类产品稳定增长,不少产品产量增长依然较快。今年上半年,国内累计生产乙烯758.2万吨,同比下降3.3%;累计生产石脑油1466.4万吨,同比下降0.5%;累计生产合成树脂2605.2万吨,同比增长9.4%;累计生产合成橡胶183.7万吨,同比增长6.%;累计生产合成纤维单体1099.6万吨,同比增长16.3%;累计生产合成纤维 聚合物 789.4万吨,同比增长14.8%;累计生产化肥3705万吨,同比增长11.9%。   在国内石油石化生产稳定发展,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的同时,石油对外贸易持续活跃,石油及其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40059亿吨,同比增长11%,累计石油产品进口总量达1.60285亿吨,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近10年来7.1%的国内石油需求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的同时,正在成为主导中东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预计今年中国中东石油进口量将超过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国内石油消费量一直居高不下,进口量连年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近3年来仍呈现逐年扩大态势。进入“十二五”第一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扩大至57.3%。今年上半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又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59.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发达经济体国家石油需求达到峰值以后,中国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更显突出。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量在全球石油净增长中的比例为42%,成为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入2012年上半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石油需求增速有所减缓,但增长量仍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仍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最快的国家。    2 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油消费增速回落,石油石化产业面临多年少见的复杂多变局面   2012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油消费增速回落,尤其是二季度成品油价格“三连跌”的影响,国内石油石化产业特别是成品油终端销售和生产供应环节,出现了多年少见的复杂多变局面。石油化工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6月,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为2.4769亿吨,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3530亿吨,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0.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1%,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9.4个百分点;煤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推动石油消费大幅增加,尤其是“十二五”开局第一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骤增,屡创新高。其中,柴油消费增幅高达15.1%,高出供应量3.6个百分点,多次引发国内局部地区出现柴油供应紧张状况。进入2012年上半年,却出现了成品油消费增速快速下滑,尤其是柴油消费增速大幅下降的局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石油消费总量仍然保持了6.9%的增长速度,但增速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数字并不大,但反映情况复杂。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迎头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段,经济增速由上年的9.2%,下降到一季度的8.1%,二季度又下降到8%。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外部市场持续紧缩,中国经济面临内部产能过剩和外部需求紧缩的双重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速随之出现下滑,与“十二五”开局之年“淡季不淡”的旺盛市场消费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成品油尤其是柴油消费乏力,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甚至出现了加油站竞相打“价格战”的情况。   与平淡的国内消费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国内石油消费总量仍保持6.9%的较快增速。其中,原油生产同比增长1.6%,原油进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1%,为历年来同期较高水平。顺藤摸瓜,不难发现,数据背后存在的明显差别是,原油生产和进口总量明显大于原油加工量。上半年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其中,6月加工原油3598万吨,同比下降0.6%,成为近3年来国内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现的下降。原油加工量下降,导致原油生产和进口总量与原油加工总量之间出现了1169万吨的差额。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原油没有进入炼油加工渠道,变成石油终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消费。上半年国内较高的石油消费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库存需求型增长,而非消费需求型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世界地缘**事件频发,国际石油市场频繁震荡,为防范原油断供风险,我国加快了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随着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陆续建成投入运行,国家加大了原油收储力度,上半年有一批进口原油纳入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成为调节石油进出口,平衡国内石油供求关系的库存储备资源。   上半年国内石油市场疲软,销售不畅,主要表现为成品油尤其是柴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下降了9.4个百分点,这在多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的国内石油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究其原因,主要受国内经济减速超预期,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增速放缓,基建规模缩小等因素的影响。与柴油消费不同的是,上半年汽油消费同比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0.4%,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尤其是家用轿车消费的持续拉动。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但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量仍高达1028.2万辆,其中家用轿车产量达542.8万辆,而且多数投放到了国内市场,由此拉动国内汽油消费持续上升,增势不减。上半年煤油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受经济不景气、旅游等出行减少和航空运输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油需求不振,消费增速回落,尤其是成品油价格“三连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上半年成品油终端销售和生产供应环节出现了一系列多年少见的复杂局面:经济下行挤消费,消费下降挤市场,市场下降挤销售,销售下降挤炼化,炼化下降挤库存,成为上半年成品油销售企业和为其提供油源的炼油企业经常面对的复杂情况。成品油价格“三连跌”,带给销售企业的是价格结算上的频繁变化和汽柴油销售额的降低;带给炼化企业的却是几百万吨、上千万吨产能的大型和超大型炼化 生产装置 跟着油价跑,围着市场转,其应对之难、操作之复杂,可想而知。   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到了总消费量的80%以上,其中又以工业化过程中物流业、汽车进入家庭和航空业的汽柴煤消费增速最快。进入2012年,国家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速,政策效应很快就在柴油消费层面反映出来。1月和2月,受元旦、春节放长假,工农业生产节奏放缓的影响,国内柴油消费同比大幅下降7%,汽油和煤油消费却因车辆出行和航班增加,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入3月、4月,随着各行各业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尤其是基建规模缩小,柴油消费再度受到抑制,与“十二五”开局之年“淡季不淡”的旺盛增长形成了鲜明对照。与此同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油价连续两次上调,也对成品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原本疲软的成品油市场更加清淡,加油站之间竞相打折促销,打起了“价格战”,炼油企业库存增加,产销衔接困难,也出手打起了成品油批发促销牌。   然而,即便国内消费市场如此疲软,对承担石油安全保供重大使命的两大石油公司来说,仍然丝毫不敢懈怠。随着春耕大忙时节的到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柴油供应紧张局面,两大石油公司千方百计多产油、多供油,加大市场供应量。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令许多人始料不及。上半年国内成品油销售除1月触及纪录高点外,其他5个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尽管去冬今春以来,南方多个地区降水偏少,一些地方连续几个月基本无降水,但往年局部地区因抗灾缺电连带反复出现的“油荒”,今年基本没有出现。往年春耕夏收时节频繁出现的柴油供应紧张状况,今年也要平缓得多。这一方面表明,成品油终端销售环节和炼油企业应急、抗风险、调节市场供求的能力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今年上半年的成品油实际消费量尤其是柴油消费明显低于往年。持续低迷的石油市场消费,使销售企业库存增加,营销量大幅减少,炼化企业疲于奔命,生产衔接面临一系列困难。   进入5月、6月,国家先后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国内汽柴油价格随之出现“三连跌”,更使销售企业和炼化企业雪上加霜,给原本亏损的炼油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缓解油价下跌带来的成本压力,地炼企业纷纷停产检修,山东地炼开工率仅为39%,平均开工负荷率一度跌至28%。虽然三大石油公司所属炼厂力撑局面,使今年前5个月的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达到了84.7%,但受地炼企业大规模停产检修影响,6月底,国内炼厂开工率降至近年来低点,使全国范围内的成品油产销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担忧。与此同时,成品油价格“三连跌”,并没有给持续低迷的成品油市场带来多大改观,不少销售公司成品油销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时加油站竞相打折促销,甚至打“价格战”的一幕,在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三连跌”时照常上演,使疲软的国内石油市场更加低迷。   持续低迷的国内石油市场消费,造成石油终端销售环节和炼油企业成本上升,亏损增加,经营日益困难,积极性受到挫伤,进而波及和影响到整个石油石化产业链上中游各个运营环节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种种迹象表明,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发展阶段,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预计国内经济下行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即使出现上行增幅也不会很高,石油消费趋缓特别是成品油消费总体下降的复杂多变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石油石化产业还将面临更多困难。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切实可行的应变措施。 3 天然气强劲增长,保供坚强有力, 石油 石化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稳中求进,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海关总署和石油化工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生产平稳增长,天然气进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1至6月,国内累计生产天然气53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3%;累计进口天然气17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6%。1至6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7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天然气进口量和表观消费量继续呈现两位数强劲增长态势。   我国天然气生产经过连续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已进入一个小的调整期,但天然气生产增速仍与国内经济增速保持同步增长,在现有各种 能源 中,天然气仍然是发展最快、增速最高的能源。尤其是近两年,天然气进口异军突起,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态势,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增添了更多的资源底气。从全球来看,作为21世纪的清洁、高效、低污染能源,天然气仍处在上升阶段,刚刚进入快速增长期,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气源、两个市场,把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到国际市场上,既符合国内天然气生产发展的实际,又符合国际天然气持续快速增长的未来预期。随着国内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气体资源勘探开发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不久的将来,我国还将迎来一个多种气源相互补充的天然气快速增长期。种种迹象表明,天然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期望值很高的低碳、高效、低污染能源,成为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天然气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低碳、清洁、高效能源的快速增长,还将引起中国经济和石油石化产业发展领域、发展方式和发展结构上一系列深刻变化。这从今年上半年石油石化产业中出现的一系列新亮点中可窥见一斑。   亮点之一: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亮相海内外。5月30日,随着中国石油正式对外宣布,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项目投资人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重点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浮出水面,亮相海内外。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尚未完全收尾,三线工程就紧随其后迅速上马,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天然气持续强劲增长的最好诠释。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一改以往全部由中国石油出资的建设模式,由全国社保基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等股东共同参与投资建设。这不仅在以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建设中没有过,在石油石化产业其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也前所未有。新型商务模式的推出,使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尚未正式开工建设,就成为上半年石油石化产业爆出的一大亮点。亮点频闪的身后,还有长庆、新疆、四川等油气田积极引入民营资本等各种资本、推进企地战略合作的探索实践,是中国石油稳中求进,稳中求快,建设“新疆大庆”“西部大庆”,拓展海外资源,加快油气通道建设,布局海内外的铿锵步伐和丰硕成果。   亮点之二: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发布,国内掀起新一轮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热。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上,页岩气勘探开发成为与会代表和新闻媒体争相热议的话题,**总理将页岩气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引起各方广泛关注。随着3月16日国家能源局推出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新一轮页岩气勘探开发热已初见端倪,成为上半年石油石化产业爆出的一大亮点。与页岩气一起受到各方密切关注的还有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油、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近年来一直备受石油石化领域专家和有识之士的推崇,今年上半年的新一轮页岩气勘探开发热,使其骤然升温,产生了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的影响。随着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对外招标的展开,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在中国 新能源 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加突出。   亮点之三:跨国油气经营取得骄人业绩,海外并购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挺进。进入201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石油石化产业特别是三大石油公司的跨国油气经营和海外并购扩张却逆市而上,动作频繁。其中,中海油以现金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尼克森作为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在北美、北海、西非海上和墨西哥湾等全球主要油气产区,拥有庞大的常规油气、油砂及页岩气资产。目前这一收购案尚需当事国审定。上半年中国石油承担作业者的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建成投产,为扩大中东石油市场,实现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和企业新的全球油气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谱写了新的篇章。上半年中国石油还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壳牌加拿大页岩气项目20%的权益,并宣布与3家外国公司联合开发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中石化收购的RSB公司在巴西海域盐下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被列入今年以来全球五大油气勘探发现之一。上半年中石化海外原油产量激增82.46%,并将斥资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49%的股权。一向谨慎的中化集团上半年也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道达尔公司的哥伦比亚油田资产。   亮点之四:石油对外贸易应对突发事变的能力显著增强,石油进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12年上半年,南北苏丹爆发最严重军事冲突,导致来自当地的原油进口锐减75%。美国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导致来自当地的原油进口下降25%。两大突发事件,使我国石油对外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并且影响到国内石油安全稳定供应。面对突发事件,两大石油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调整石油对外贸易结构和贸易关系,使石油进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安哥拉和俄罗斯等国的原油进口量分别增长了13.7%、25.7%、15.4%、27.2%和47.6%。不仅迅速弥补了突发事件造成的国内进口空缺,确保了国内石油持续稳定供应,而且使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两大突发事变的果断处置,表明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应变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上半年各方关注的新亮点。   亮点之五:海洋“981”号钻井平台开钻,拉开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一幕。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一些周边国家肆意侵占南海岛礁,非法开采油气多年,进入2012年更频频行动,企图将侵占行为合法化。5月9日,我国自行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开赴南海并顺利开钻,拉开了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一幕。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管辖海南诸岛及其海域的地级人民政府三沙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包括近期在南海的对外招标,联合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成为石油石化产业的又一亮点。   亮点之六:石油石化企业节能减排深入开展,扎实推进。进入2012年,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国石油将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制定明确、细致的节能减排指标,健全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环环紧扣,加强监督,将节能减排目标一一落到实处。中石化把节能减排同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要在低碳能源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生物燃料的生产上领先一步,自觉开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新局面。中海油率先在中央企业中发布《气候应对政策》及近期行动方案,并完成了公司系统内温室气体盘查工作,成为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标准完成温室气体排放盘查工作的大型中央企业。三大公司都将节能减排列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核心内容,硬盘查,硬考核,硬兑现,使节能减排之灯长亮不衰。   亮点之七,民营企业投资油气采掘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2年1至6月,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365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3%,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采矿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2%,增速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而油气采掘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却鹤立鸡群,同比大幅增长89.2%,增速高居全社会所有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门类榜首,比起屈居第二位的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要高出43.2个百分点,为同期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3.5倍。民营企业投资油气采掘业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方面表明石油石化产业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石油石化产业见到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表明石油石化产业仍然是全社会普遍看好,具有强烈投资吸引力的热门产业。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投资油气采掘业积极性空前高涨,成为上半年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大亮点。   亮点之八: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势头得到有效抑制。油气采掘业是石油石化产业的资源基础和风向标,近年来受税收、价格、利润等内外部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徘徊不前,呈低位盘整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上年提高3.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1.2%,2011年增幅较上年提高7%,但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12年一季度,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急转直下,大幅下滑,转为负增长15.5%,成为除铁路运输业以外所有工业行业中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最大的行业,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仅为0.5%。引起了各方密切关注。经过二季度的努力,这一急转直下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转为正增长3.3%。这件事在许多人看来或许不大,但业内人士明白,其传导出的信号内涵极为丰富,不可小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不失为上半年石油石化产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闪出的一个亮点。    4 石油石化产业经济增速放缓,运行难度增加,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减和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2012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外需不足、内需不旺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需求明显回落,石油石化产业经济增速放缓,运行难度增加,企业成本上升,亏损扩大,效益下降,产值、销售、利税、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减和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石油化工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6月,国内油气采掘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6760.3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2.5个百分点;实现现价销售产值6652.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5.1个百分点。国内石油加工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544.5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1.4个百分点;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6264.3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虽然上半年石油石化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保持上升态势,但同比增速出现了两位数大幅下滑,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结合生产指标分析,上半年油气采掘业和石油加工业稳中有进,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现价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却呈现大幅震荡下滑态势。表明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石油需求持续降温,成品油价格“三连跌”,已经对石油石化产业形成了较大影响,现价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大幅缩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6月,国内累计进口原油14007万吨,同比增长11%;累计进口成品油2022万吨,同比下降3.8%;累计进口天然气17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6%。数据显示,上半年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口额增速均比进口量增速高,其中天然气进口额增速高出进口量增速近7成。表明进口油气平均价格同比处于较高位,因价格因素造成的油气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对我国石油对外贸易尤其是天然气进口形成了较大压力。另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石油消费增速回落,成品油价格“三连跌”,也给国内石油进口尤其是成品油进口带来了很大影响。   石油化工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油气采掘业新开工项目15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8.7亿元,同比增长3.3%。上半年石油加工业新开工项目361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90.2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4.7%。近年来,受税收、价格、利润和油气储量接替困难、开采难度日益加大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呈低位盘整态势,并一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今年二季度情况出现向好苗头,但整体状况仍令人担忧。上半年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仅低于石油加工业11.4个百分点,而且低于国内采矿业17.6个百分点,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5个百分点,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含农户)相比低17.1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加深,油气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欠账较多,后劲不足,增长乏力。   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为98.5点,较上季度回落0.3点,目前指数已连续4个季度回落,连续7个季度低于100点。表明随机因素对石油产业景气指数的影响逐步增加,宏观经济微调政策对石油产业经济运行的拉动力度逐渐加大。预计三季度,石油产业景气指数为98.2点,较二季度下降0.3点,表明三季度石油产业运行仍面临下行风险。另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石油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2059.4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季度回落5.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从趋势上来看,石油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仍将继续呈下行态势,目前已连续4个季度回落。结合生产指标来看,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放缓与生产增长水平的运行方向保持一致。这主要是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下游需求萎缩以及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石油产业所面临的需求不足将难以出现明显改善,市场销售仍将面临下滑压力。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石油产业利润总额为1183.9亿元,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4.5%。经测算,二季度石油产业销售利润率为9.8%,较一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销售利润率高出4.3个百分点。   另据石油化工联合会1至5月的统计,我国油气采掘业亏损企业为73个,占油气采掘企业总数的26.9%;石油加工业亏损企业为272个,占石油加工企业总数的21.5%,同比增长42.4%。其中,炼油企业受成品油价格“三连跌”的影响,已进入全行业亏损状态。后期石油加工业尤其是炼油企业亏损还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状况还将进一步恶化。 更多化工行业动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0d748601018v3z.html http://user.qzone.qq.com/2433198045/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catalog_list 交流: biyiruwo@126.COM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氟化工产业链全线低迷? 氟化工产业链全线低迷 2012-04-24 06:5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监测的68个化工产品中,上周上涨产品20个,占监测品种的29.4%;下跌产品18个,占监测品种的26.5%。因下游 需求 清淡,氟化工产业链全线低迷, 三氯甲烷 、萤石、氢氟酸等产品陷入泥潭。 数据显示,位居涨幅榜前列的是:苯酚,周度涨幅4.39%;尿素,周度涨幅2.79%;醋酸,周度涨幅2.73%;苯乙烯,周度涨幅2.17%;聚合MDI,周度涨幅1.83%。跌幅榜前五名的是:三氯甲烷,周度跌幅21.96%;己二酸,周度跌幅5.16%;盐酸,周度跌幅4%;丙烯,周度跌幅2.92%;萤石,周度跌幅2.22%。 氟化工方面,萤石市场继续小幅下跌,目前湿粉、 二氧化硅 含量≤1.2%主流出厂报价在2200元/吨,同比下降14.56%。下游氟化 铝 市场低位,对萤石的采购平淡;氢氟酸行情走跌,厂家心态消极,受 成本 压力,继续压价采购。三氯甲烷市场价格大幅走跌,目前国内均价为2950元/吨,同比下降63.76%,山东地区报价在2700元/吨左右。下游制冷剂市场仍旧惨淡,短期内不会加大对三氯甲烷的采购。 分析师张明认为,国内化工市场进入深度盘整阶段,需求的变化仍将是未来石化市场整体走势的决定性因素,预计未来中短期内氮肥产品、增塑剂产业链以及聚氨酯产品继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制冷剂产品则将经历一段时间的低位盘整。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中国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继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2013年,我国外贸又跃上新的发展高度。记者今天从商务部获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进口近2万亿美元商品,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求人孔资料,叫各不锈钢、手孔标准明细表? 求人孔资料,叫各 不锈钢 、手孔标准明细表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催化旋分翼阀安装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角度? 催化旋分翼阀安装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是多少?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甲烷化专题? 1.HG 2509-93 甲烷化[wiki]催化剂[/wiki]及实验方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7808&highlight=%BC%D7%CD%E9%BB%AF 2.HG/T 2510-93 甲烷化催化剂 试验方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7842&highlight=%BC%D7%CD%E9%BB%AF 3.回灌渗滤液VFA浓度对填埋层甲烷化代谢的影响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8393&highlight=%BC%D7%CD%E9%BB%AF 4.HG/T 2511-2005 甲烷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39987&highlight=%BC%D7%CD%E9%BB%AF 5.甲烷化反应温升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22492&highlight=%BC%D7%CD%E9%BB%AF 6.甲烷化炉超温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76806&highlight=%BC%D7%CD%E9%BB%AF 7.在 气体净化 中选用低温甲醇洗好还是选用热钾碱加甲烷化好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88858&highlight=%BC%D7%CD%E9%BB%AF 8.转化蒸汽甲烷化反应的转化炉采用定烧炉的优缺点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90440&highlight=%BC%D7%CD%E9%BB%AF 9水煤气直接甲烷化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93697&highlight=%BC%D7%CD%E9%BB%AF 10.合成氨等(高)压联醇串甲烷化装置的应用及其探讨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00346&highlight=%BC%D7%CD%E9%BB%AF 11.甲烷化催化剂床层温度不稳定的原因?解决办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00313&highlight=%BC%D7%CD%E9%BB%AF 12.关于甲烷化炉两次硫中毒的思考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07241&highlight=%BC%D7%CD%E9%BB%AF 13.底变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有换的么?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10522&highlight=%BC%D7%CD%E9%BB%AF 14.甲烷化装置都包括那几个部分?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11111&highlight=%BC%D7%CD%E9%BB%AF 15.HG 2059-2004 甲烷化催化剂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19189&highlight=%BC%D7%CD%E9%BB%AF 16.pro/ii 甲烷化反应器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46364&highlight=%BC%D7%CD%E9%BB%AF 17.甲烷化催化剂的水洗处理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146&highlight=%BC%D7%CD%E9%BB%AF 18.影响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因素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148&highlight=%BC%D7%CD%E9%BB%AF 19.浅谈中热值煤制气的甲烷化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149&highlight=%BC%D7%CD%E9%BB%AF 20.中压联醇串高压甲烷化技术应用总结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151&highlight=%BC%D7%CD%E9%BB%AF (2008-1-13整理以后随时补充资料 ) 21.一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研究进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4774&highlight=%BC%D7%CD%E9%BB%AF 22.林达等高压甲醇甲烷化技术的开发、实施和讨论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4755&highlight=%BC%D7%CD%E9%BB%AF 23.两种煤气甲烷化反应器的模拟和比较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963&highlight=%BC%D7%CD%E9%BB%AF 24.甲烷化炉小锥管成型工艺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959&highlight=%BC%D7%CD%E9%BB%AF 25.甲烷化炉接管接缝焊接工艺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958&highlight=%BC%D7%CD%E9%BB%AF 26.甲烷化换热器的修复技术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955&highlight=%BC%D7%CD%E9%BB%AF 27.回灌渗滤液pH和VFA浓度对填埋层初期甲烷化的影响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948&highlight=%BC%D7%CD%E9%BB%AF 28.煤气甲烷[wiki]化工[/wiki]艺的计算机设计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0553&highlight=%BC%D7%CD%E9%BB%AF 29.苯甲酸加氢过程钌基甲烷化助剂通过技术鉴定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343&highlight=%BC%D7%CD%E9%BB%AF 30.采用等离子体强化制备CO2甲烷化用 镍基催化剂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349&highlight=%BC%D7%CD%E9%BB%AF 31.EGSB反应器中耦合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的研究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316&highlight=%BC%D7%CD%E9%BB%AF 32.常压水燃气部分甲烷化多段绝热反应器平衡计算模型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3304&highlight=%BC%D7%CD%E9%BB%AF 33.CO与CO2甲烷化反应研究进展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0069&highlight=%BC%D7%CD%E9%BB%AF 34.甲烷化的计算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0558&highlight=%BC%D7%CD%E9%BB%AF 35.冲击诱导甲烷化学反应的模拟计算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0552&highlight=%BC%D7%CD%E9%BB%AF 36.常压水煤气部分甲烷化多段多段绝热反应器平衡计算模型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40187&highlight=%BC%D7%CD%E9%BB%AF 37.等高压甲醇甲烷化技术在小氮肥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774&highlight=%BC%D7%CD%E9%BB%AF 38.在合成气净化中用吸附法代替铜洗和甲烷化法的探讨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761&highlight=%BC%D7%CD%E9%BB%AF 39.煤气化和变换过程中的甲烷化反应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39585&highlight=%BC%D7%CD%E9%BB%AF 40.Hysys模拟甲烷化反应中碰到的问题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66098&highlight=%BC%D7%CD%E9%BB%AF 41.甲烷化的问题如何解决? https://bbs.hcbbs.com/viewthread.php?tid=159103&highlight=%BC%D7%CD%E9%BB%AF 42.影响合成回路甲烷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https://bbs.hcbbs.com/thread-164006-1-1.html 2008-3-20更新 [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南通众益鑫化工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湖北师范学院 -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地区:贵州省
个人简介:个人的智慧只是有限的。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