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培养基的应用和优化研究? 背景 真菌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类所熟知的菌菇类。真菌独立于动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 真菌常用培养基 1、液体沙氏培养基(liquid sabourand medium,SDB)货号:L8300主要成分:蛋白胨(10g/L),葡萄糖(40g/L)用途:用于真菌、酵母菌增菌(GB标准)。 2、沙氏琼脂培养基(sabourand’s agar medium,SDA),又称为沙堡弱培养基货号:S9710主要成分:蛋白胨(10g/L),葡萄糖(40g/L),琼脂(20g/L)。 3、改良马丁培养基(martin broth modified)货号:M8810成分:蛋白胨(5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酵母浸出粉(2g/L),葡萄糖(20g/L)。用途:主要运用于血液、胸、腹水等标本中真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检测标本中是否有真菌存在,从而可以判断组织中是否被真菌感染。 4、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货号:P8930成分:马铃薯粉(6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用途:此培养基是培养真菌较好的培养基,同时也是鉴定真菌较好的培养基之一,鉴定皮肤癣菌一般不用此培养基。 应用 用于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固体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以白喉乌头根部样品为植物材料,分离和鉴定产乌头碱的内生真菌,为开发乌头碱来源提供更多新的候选资源;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对产乌头碱内生真菌进行固体优化培养,以提高乌头碱产量。 试验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新疆白喉乌头根部样品中分离出的22株内生真菌进行筛选,发现其中一株编号为XJ-AC03的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乌头碱,含量为236.4μg/g(乌头碱/菌丝干重);并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NM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表明内生真菌XJ-AC03菌丝中的乌头碱与乌头碱标准品的化学结构相一致。 2. 根据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的观察结果,将菌株XJ-AC03初步鉴定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在此基础上,对其ITS片段进行扩增,得到长度为552bp的DNA片段,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ITS序列同源性比对,XJ-AC03的ITS序列和NCBI中收录的Cladosporium sp.LH-CAF5(HQ717404)ITS序列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XJ-AC03鉴定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菌株XJ-AC03产乌头碱的查氏培养基中的6个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确定影响该菌株产乌头碱的主要成分为蔗糖、硝酸钠和氯化钾。 参考文献 [1]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biomimetic undulating fin propuls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J].Guangming Wang,Xiandong Ma,Tianjiang Hu,Daibing Zhang.Advanced Robotics.2013(8) [2]Optimization of cellulase-free xylanase production by alkalophilic Cellulosimicrobium sp.CKMX1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apple pomace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Abhishek Walia,Preeti Mehta,Anjali Chauhan,Chand Karan Shirkot.Annals of Microbiology.2013(1) [3]Endophytes from an Australian native plant are a promising source of industrially useful enzymes[J].Bita Zaferanloo,Aditya Virkar,Peter J.Mahon,Enzo A.Palombo.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2) [4]Endophytic fungi from medicinal plants:a treasure hunt for bioactive metabolites[J].Sanjana Kaul,Suruchi Gupta,Maroof Ahmed,Manoj K.Dhar.Phytochemistry Reviews.2012(4) [5]杨凯.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固体培养基的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查看更多
1-叔丁基 L-谷氨酸的应用及特性? 1-叔丁基 L-谷氨酸是一种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粉末的氨基酸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多肽类药物分子的合成和修饰中。它在降血糖药物分子胰岛素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有机合成和医药中间体在实验室研发过程中使用。 溶解性 1-叔丁基 L-谷氨酸可溶于二甲基亚砜和甲醇,但其溶解性较差,加热后溶解度会增加。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 医药用途 1-叔丁基 L-谷氨酸可用于合成降糖新药索马鲁肽。索马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低血糖风险。此外,索马鲁肽还可通过降低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入来诱导减肥,并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应用转化 图1:1-叔丁基 L-谷氨酸的应用转化 通过将1-叔丁基 L-谷氨酸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可以得到目标产物。具体操作为将1-叔丁基 L-谷氨酸与K2CO3和五水CuSO4溶于混合溶剂中,加入三氟甲磺酰叠氮并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蒸发溶剂,酸化水层并萃取产物,经过干燥和蒸发溶剂后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图2:1-叔丁基 L-谷氨酸的应用转化 通过将N-羟基丁二酰亚胺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再与1-叔丁基 L-谷氨酸反应,可以得到目标产物。具体操作为将N-羟基丁二酰亚胺与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和棕榈酸反应,过滤沉淀物后加入1-叔丁基 L-谷氨酸和DIPEA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溶剂,用水洗涤产物并干燥,最后通过重结晶提纯得到目标产物。 参考文献 [1] Sodji, Quaovi H.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96, 340-359; 2015 [2] Guryanov, Ivan et al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5(7), 1598-1611; 20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