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很大珍惜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1
设备工程师
关于焦炉煤气含尘检测方法? 我公司投产有一年时间有余, 焦炉煤气 含油尘和同行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电捕前含油尘200-400mg/m3,电捕后10-50左右,电捕前有明显 焦油 ,黑色物质,店铺后比较淡,完全按照国标操作,我们的这个数据不知道和各位公司相差多大,有相关分析的加我QQ435212809,交流下经验!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热力学基础的几个概念? @czdeyy @wcq1010 能不能把@cloudyangel的原创讲课帖子归类一下啊?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变频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案,求教? 请教一下,对于变频离心式 压缩机 : 1.应该用哪个参数来控制变频信号?是压缩机前压力?压缩机后压力?还是压缩机后流量? 2.压缩机转速不是和流量成正比吗?那如果我用机后压力来进行变频,压力升高,压缩机转速应该降低,那流量是否相应减少呢? 对变频这方面内容一 直不怎么理解,希望大家能帮帮忙,给我讲解一下转速、流量、压力的相对关系和常用的控制方案,或者给个学习资料,谢谢了。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合成氨技改问题? 应该来说 合成氨 技改是目前小合成氨装置生存的途径,限制煤化工扩张式发展,节能降耗成了目前小合成氨的主题,我想请教一下,32MPa设计的合成氨装置技改,压力设计26MPa还是22MPa等好了?设计成那种匹配节能好,投资省?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于注册化工工程师的问题? 您好,能不能告诉我考专业的时候是不是要设计单位的盖章呢?怎么报专业名呀?我现在基础盖的是生产单位的章,基础和专业用不同单位的章对拿到执业资格证书有影响吗?非常感谢您,期待您的具体回答,帮帮小弟好吗?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计量泵应具备哪些尤点? 各位盖德好,如果各位要选购 计量泵 ,你们首先想的是计量泵哪些优点,还有你们希望计量泵有哪些特点?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对甲苯磺酸催化聚醚和脂肪酸酯化? 对甲苯磺酸 催化聚醚和 脂肪酸酯 化,反应后对甲苯磺酸要怎么去除啊?加有机碱成盐后两项不相容不好分离,加无机碱同样也会遇到分离的问题,求助?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光伏“双反”第一例 中国成了出头鸟?   美国商务部(DOC)表示,将正式调查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是否以低价策略侵蚀美国市场。这是发生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第一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美国商务部表示,将调查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是否存在倾销和获得国家补贴行为。该声明暗示,美国商务部认为SolarWorld提交“双反”调查申请具有足够的理由。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s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   SolarWorld在贸易诉讼中声称中国在美国市场倾销太阳能电池,正常价格较出口价格高出50%-250%不等。如果商务部发现证据证明的确存在倾销和政府补贴行为,美国政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补偿性关税。   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总裁Gordon Brinser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事实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产品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重点,美国和欧洲制造商纷纷指责中国进行不正当竞争。Brinser指出,从中国政府对依赖性很强的行业补贴就能看出其针对美国市场采取的策略。   美国商务部独立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下月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并将于明年初期做出最终裁定。(翻译:Owen)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制氢装置 的氢气收率怎样算? 请详细点,谢谢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请问Aspen中怎么设置解吸塔底贫液CO2负载? 请问Aspen中怎么设置解吸塔底流股的贫液CO2负载呢?谢谢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于仲丁基脲!? 哪位大侠知道 仲丁基脲 的合成?请赐教!谢谢!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导热炉加热系统中水的来源? 导热炉加热系统中水的来源?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焦炭与入炉煤质量的对比? 我自己认为:24炭化室的硫分不对,很可能是化验的误差。入炉煤和 焦炭 的硫分不可能一样吧?但是56炭化室的硫分就很符合理论规律。 大家再帮我找找其他存在的问题或规律。比如根据入炉煤指标推测焦炭指标,推测的结果和表中的实际结果有什么差别?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通过COD可否计算BOD? 请教各位大仙,因BOD化验较慢,是否可以通过COD计算出来,有无公式引用,望各位给予帮助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三聚氰胺定性试验? 谁有 三胺 的定性试验方法(简易的)。在三胺工艺上出现一些 白色的粉尘物质,车间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定性分析,我能否用苦味酸法对它进行评定?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离心压缩机》讲义? 第一部分 压缩机概述 泵和压缩机是输送流体的机器。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两者的共同点是:没有固定形状,随盛装容器而定。不同点是:液体是不可压缩流体,气体是可压缩流体。 泵是输送液体的机器。压缩机是输送气体的机器。 压缩机是给气体增加能量的机器。用来输送气体或提高气体的压力。 压缩机的作用: 1 压缩气体作为动力。如:风动工具、仪表自动化控制。 2 用于制冷或把气体分离。如:制冷机(冰机)、石油裂解气的分离。 3 用于合成及聚合。如:氮与氢合成氨、 高压聚乙烯 。 4 用于气体输送。如:天然气远程输送。 压缩机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大类。 1 容积型 靠工作室容积周期性的变化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和输送。它又分为两类: 活塞式 液环式 往复式 柱塞式 回转式 滑片式 隔膜式 转子式 螺杆式 2 速度型 靠叶片高速旋转,使气体得到很大的速度能,再把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的机器。 按气体排出的流动方向分为: 离心式 气体沿叶片径向排出。 速度型 轴流式 气体沿叶片轴向排出。 混流式 气体沿轴向 45˚ 排出。 图1-1活塞式 图1-2 罗茨式 图1-3 滑片式 图1-4 螺杆式 图1-5 离心式 图1-6 斜流式机 图1-7 轴流式机械 图1-8 横流式 第二部分 离心压缩机 一 概述 1 离心式风机的分类。 根据排气压力的高低,可分为: 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0。015MPa(或小于1500mm水柱) 鼓风机,排气压力在0。015—0。35MPa 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0.35MPa 图1-9 喷射式 2 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 根据结构分为:水平剖分型、筒型、等温型三种。 注:等温型是把各级叶轮压缩的气体,通过级间冷却器冷却后再导入下一级的一种压缩机。 3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一般说,提高气体压力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加单位容积内气体分子的数量,也就是缩短气体分子与分子间的距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采用挤压元件来挤压气体的容积式压缩方法以外,还有一种用气体动力学的方法,即利用机器的作功元件(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作功,使气体在离心场中压力得到提高,同时动能也大为增加,随后在扩张流道中流动时这部分动能又转变成静压能,而使气体压力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或增压原理。 4 型号 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编号办法,各生产厂家自行编号。 常用的: DA □—□ □ 设计顺序号; 叶轮级数; 第一级吸入状态下的流量;m³/min 离心压缩机的标志。 例如:DA220—72 吸入状态下气体的流量为220m³/min,压缩机级数为7级,第二次设计的离心压缩机。 DA350—61 吸入状态下气体的流量为350m³/min,压缩机级数为6级,第一次设计的离心压缩机。 还有: □□-□ □ 叶轮数量 叶轮直径 cm 壳体结构型式 段数(1不标) 结构型式代号: MCL---壳体为水平剖分式 BCL--- 壳体为垂直剖分式 例如: 2MCL—456 2 段压缩,壳体为水平剖分,叶轮直径 45cm ,叶轮数量 6 只。 其它的还有: DH 是双轴四级压缩, VK 是双轴三级压缩。 5 离心式压缩机的优缺点:(同往复式比) 优点: (1)、离心式压缩机的气量大,结构筒单紧凑,重量轻,机组尺寸小,占地面积小。 (2)、运转平稳,操作可靠,运转率高,摩擦件少,因之备件需用量少,维护费用及人员少。 (3)、在化工流程中,离心式压缩机对化工介质可以做到绝对无油的压缩过程。 (4)、离心式压缩机为一种回转运动的机器,它适宜于工业汽轮机或燃汽轮机直接拖动。对一般大型化工厂,常用副产蒸汽驱动工业汽轮机作动力,为热能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缺点 (1)、离心式压缩机目前还不适用于气量太小及压比过高的场合。 (2)、离心式压缩机的稳定工况区较窄,其气量调节虽较方便,但经济性较差。 (3)、目前离心式压缩机效率一般比活塞式压缩机低5-10%,因能量损失大。 注: 压缩比 --- 出口与进口绝对压力之比。 二、离心压缩机的总体结构 离心式压缩机由转子及定子两大部分组成。转子包括主轴,固定在轴上的叶轮、轴套、平衡盘、推力盘及联轴节等零部件。定子则有气缸,定位于缸体上的各种隔板以及轴承等零部件。在转子轴端及转子与定子之间需要密封气体之处还设有密封元件。 在压缩机的每段里,一般是由几个或一个压缩机级所组成。每个级是由一个叶轮及其相配合的固定元件所组成。固定元件有吸气室、扩压器、弯道、回流器及蜗壳等组成。 图8-1 离心式压缩机纵剖面结构图 1: 吸气室 2:叶轮 3:扩压器 4:弯道 5:回流器 6:涡室 7,8:密封 9:隔板密封 10:轮盖密封11: 平衡盘12:推力盘 13:联轴节 14:卡环 15:主轴 16:机壳 17:轴承 18:推力轴承 19:隔板 20:导流叶片 三、离心压缩机的基本方程 1 速度三角形 由于叶轮作高速旋转而带动气体随着叶轮作圆周方向的运动(圆周速度 u ),又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体沿着叶片从叶轮的进口流到叶轮的出口,气流对叶轮作相对运动 ( 相对速度 w) 。对固定不动的机壳来说,气体在做绝对运动 ( 绝对速度 C) 。 绝对速度 C 等于圆周速度 u 和相对速度 w 的矢量和。即: C=u+w 后向叶片叶轮的速度三角形 四、离心压缩机的功率和效率 离心压缩机中的损失可以分成流动损失,泄漏损失,轮阻损失和机械损失,其中流动损失引起压力的降低,泄漏损失引起流量的减少,轮阻损失和外部机械损失则必多耗功。 1 流道损失 气体在吸气室、叶轮、扩压器、弯道和回流器等元件中流动时产生的损失。包括流动损失和冲击损失。而流动损失又包括摩擦损失、边界层分离损失、局部损失和尾迹损失。 (1) 摩擦损失---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气体之间、与叶轮、轮盖、扩压器等器壁之间产生摩擦而损失的能量。 (2) 边界层分离损失--- 在减速增压的通道中,近壁边界层容易增厚,甚至形成分离旋涡巨流,从而造成分离损失。如图所示: [/url] 边界层分离示意图 (3) 尾迹损失---由于实际叶片具有一定厚度,气体从叶片之间的流道流出时,产生涡流所造成的损失。 (4) 冲击损失---当气体流量大于或小于压缩机设计流量时,因为气流进入叶轮和扩压器时与叶片的进口角不一致,所以气流与叶轮和扩压器发生冲击,引起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冲击损失。 [url=http://jpk.dqpi.edu.cn/gcltjx/book/UploadFiles/20054691126965.jpg] 不同冲角下叶轮流道中气流分离情况 2 轮阻损失 叶轮是在气体中作高速旋转运动,叶轮的轮盘和轮盖两侧与气体发生摩擦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3 漏气损失 由于内部之间或向外部漏气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4 功率和效率 A 有效功率Ne-有效容积流量Q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后增加的总能量。 B 内功率Ni-实际消耗于气体上的功率。 C 轴功率Ns-压缩机输入的功率为轴功率Ns。 D 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 原动机的额定功率一般为Ne≥1.3Nz。 五、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1 级的性能曲线—指气体流过该级时所得到的压力比ε、效率η及功率N随该级的进气量Qj而变化的曲线。 即ε-Qj、η-Qj、N-Qj的曲线。这些曲线是由试验测得。 2 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与级的曲线类似。指整机的压力比ε、效率η及功率N随进口气体流量Q而变化的曲线。也是由试验测得。 3 压缩机性能曲线的特点: 压力比ε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下降。功率和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某一流量时,流量再增加则功率和效率下降。 4 管路特性曲线---当管路与设备情况一定时,即管路两端的压力、管路尺寸、长度、管件个数及尺寸、阀门的开启程度都一定时,气体流过管路时对每千克气体所需的功与单位时间流过该管路的气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Hi-Q(也可用管端压力与气体流量表示,即P-Q曲线)。 5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 把压缩机的性能曲线Pκ-Qj同管路特性曲线Pe-Qj画在同一坐标上,横轴以Qj表示,纵轴以压力P表示,则两曲线的交点M即为压缩机的工作点。 当压缩机和管路的性能曲线一定时,压缩机只能在两曲线的焦点M工作。 最佳工况点 :通常将曲线上效率最高点称为最佳工况点,一般应是该机器设计计算的工况点。在最佳工况点左右两边的各工况点,其效率均有所降低。 6 喘振 喘振又叫“飞动”,是离心压缩机的一种特殊现象。压缩机有一个最小设计流量,当实际工作流量小于最小流量一定程度时,气流进入叶片的方向与叶片进口角度不一致,即冲角I>0这时在叶片的非工作面产生气体分离(旋转分离)。当冲角达到某一值时,旋转分离区域联成一片,占据流道。压缩机不再排气,管路中气体就会倒回来,弥补流量不足,经叶轮压缩重新流出。这一股气打出后,流量又没了,气体又倒回来。这样周而复始的改变流向,机器和管线中就会产生“低频高振幅”的压力脉动,并发出如“牛吼叫”般的噪音。这实际上是气流在交替倒流和排气时产生的强大的气流冲击。这种冲击引起机器强烈的振动,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使压缩机遭到严重破坏。这就是“喘振” 离心压缩机的喘振一般是由叶片扩压器中气流边界层分离,并扩及整个流道所引起的。 喘振的特征 : “低频高振幅”的压力脉动,声音有如牛吼。 7 离心压缩机的三种工况 ( 1 )喘振工况 —- 最小流量时的工况。 (2) 阻塞工况(滞止工况) — 最大流量时的工况。 造成这种工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级中流道中某喉部处气流达到临界状态,这时气体的容积流量已是最大值,任凭压缩机背压再降低,流量也不可能再增加,这种情况称为“阻塞”工况。另一种情况是流道内并未达到临界状态,即未出现“阻塞”工况,但压缩机在偌大的流量下,机内流动损失很大,所能提供的排气压力已很小,几乎接近零能头,仅够用来克服排气管的流动阻力以维持这样大的流量,这也是压缩机的最大流量工况。 ( 3 )正常工况 -- 喘振工况与滞止工况之间的工作范围。 8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与喘振的关系。 离心压缩机的 ε -Q 曲线是一条在气量不为零处有一最高点的曲线。最高点右侧称为稳定工作区,左侧称为不稳定工作区(喘振区)。 最高点所对应的气量为压缩机喘振的最小流量 Qjmin 。 9 影响、产生喘振的因素。 当压缩机的性能曲线与管网性能曲线两者或两者之一发生变化时,交点就要变动,也就是说压缩机的工况将有变化,从而出现变工况操作。 离心压缩机的特性曲线(ε-Q)与压缩机的转速、介质的性质及进气状态有关。性能曲线的变化如图所示。 离心压缩机的变工况有时并不是在人们有意识的直接控制下(例如调节阀门等)发生的,而是间接地接受到生产系统乃至驱动机的意 外干扰而发生。化工厂离心式压缩机经常发生意料之外的喘振。举例如下。 a 、某压缩机原来进气温度为20℃,工作点在A点(见图a),因生产中冷却器出了故障,使来气温度剧增到60℃,这时压缩机突然出现了喘振。其原因,就是因为进气温度升高,使压缩机的性能曲线下移,由线1下降为1’,而管网性能曲线未变,压缩机的工作点变到A’点,此点如果落在喘振线上,就会出现喘振。 b 、某压缩机原在图b所示的A点正常运行,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进气管被异物堵塞而出现了喘振。分析其原因就是因为进气管被堵,压缩机进气压力从Pj下降为Pj ’ 使机器性能曲线下降到1’线,管网性能曲线无变化,于是工作点变到A ’ ,落入喘振线所致。 c 、某压缩机原在转速为n1下正常运行,工况点为A点(见图C)。后来因为生产中高压蒸汽供应不足,作为驱动机的蒸汽轮机的转速下降到n2,这时压缩机的工作点A ’ 落到喘振区,因此产生喘振。 此外,还有因为气体分子量改变而导致喘振的事例。分子量减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如进入喘振区,就会发生喘振。 以上几种情况都是因压缩机性能曲线下移而导致喘振的,管网性能并未改变。有时候则是因为管网性能曲线发生变化(例如曲线上移 或变陡)而造成喘振。 管网性能变化造成喘振的情况图 某压缩机原在A ’ 点工作(见图6-13),后来因为生产系统出现不稳定,管网中压力大幅度上升,管网性能曲线由2上移到线2’(此时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未变),于是压缩机出现了喘振。还有一种类似情况就是当把排气管阀门关得太小时,管网性能曲线变陡,一旦使压缩机的工作点落入喘振区,喘振就突然发生。 当某种原因使压缩机和管网的性能都发生变化时,只要最终结果是两曲线的交点落在喘振区内,就会突然出现喘振。譬如说在离心压缩机开车过程(升速和升压)和停车过程(降速和降压)中,两种性能曲线都在逐渐变化,改变转速就是改变压缩机性能曲线,使系统中升压或降压就是改变管网性能曲线。在操作中必须随时注意使两者协调变化,才能保证压缩机总在稳定工况区内工作。 10 防止喘振的措施 防喘振的原理就是针对着引起喘振的原因,在喘振将要发生时,立即设法把压缩机的流量加大。 出现喘振的原因是压缩机的流量过小,小于压缩机的最小流量,管网的压力高于压缩机所提供的排压,造成气体倒流,产生大幅度的气流脉动。 常用措施: (1) 将一部分气体经防喘振阀放空。 (2) 将部分气体由旁路送往吸气管。 (3) 使压缩机与供气系统脱开。 六、离心压缩机的零部件 (一)转动元件 — 转子 在离心压缩机中,把由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联轴器、套筒(或轴套)以及紧圈和固定环等转动元件组成的旋转体称为转子。 临界转速的概念: 当转子的固有自振频率与转子的工作频率(转速)相同时,振动加剧发生共振。此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转速。 工作转速低于第一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大于第一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柔性转子。 实际转速应该远离临界转速,否则将发生事故。 为了确保机器运行的安全性,要求工作转速远离第 1 、 2 阶临界转速,其校核条件是: 对于刚性转子 n≤0.75nc1 对于柔性转子 1.3nc1≤n≤0.7nc2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轴承油膜振荡,工作转速应低于二倍的第一阶临界转速,即 n≤2nc 1 由于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所以需要平衡。 凡是可以在静止状态下测定转子不平衡重量所在的方位,同时又能确定平衡重应加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找平衡的方法成为静平衡。静平衡主要用于平衡盘形转子的惯性力。 凡是只能在转动状态下才能测定转子不平衡重量所在的方位,以及确定平衡重应加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找平衡的方法成为动平衡。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可以通过平衡机来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偶,消除转子在弹性支承上的振动。 1 主轴 主轴是起支持旋转零件及传递扭矩作用的。 主轴一般设计成阶梯形或节鞭形。 主轴上的零件与轴配合,一般采用红套的办法(加热,过盈量0。30-0。50mm)。用键连接时,各级叶轮的键槽应错开180 ° ,对强度及平衡有好处。 2 叶轮 叶轮是离心式压缩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驱动机的机械功即通过此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作功而使气体获得能量,它是压缩机中唯一的作功部件,亦称工作轮。 叶轮一般是由轮盖、轮盘和叶片组成的闭式叶轮,也有没有轮盖的半开式叶轮。 按制造方法分为:铆接、铸造、焊接、电蚀等。 按叶轮的弯曲型式分:前弯、后弯、径向三种 [/url] 前弯叶轮做功最大,后弯叶轮做功最小,径向叶轮居中。但前弯叶轮效率低,不用(仅通风机中用)。压缩机中采用后弯式叶轮,它又分为一般弯曲( β 2 ɑ=30°-60°)(压缩机中常用,称压缩机型)和强后弯曲(β 2 ɑ=15°-30°)(水泵中应用广,压缩机中只有在中、小流量 高压压缩机 最后几级中用,称水泵型)两种。 3 转子的轴向力及平衡。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时叶轮两侧的压力不等,即叶轮背后气体的压力高于叶轮进口气体的压力,使转子受到一个指向低压端的轴向力。 轴向力对于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是有害的,使转子向一端窜动,导致转动件与固定元件之间失去正确的相对位置,情况严重时,转子可能与固定部件碰撞造成事故。 [url=http://jpk.dqpi.edu.cn/gcltjx/book/UploadFiles/20054693515621.jpg] 轴向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离心压缩机的叶轮受力情况来计算。 在离心压缩机中,转子上的轴向力一般使用止推轴承来平衡,但为了减轻止推轴承的负荷,常利用平衡盘将大部分轴向力平衡掉,剩余部分由止推轴承来承受。 平衡盘是利用它两边气体压力差来平衡轴向力的零件。它装在压缩机高压端的轴上,一侧与高压端出口压力相通,另一侧通向大气或进气管,即保持两侧的差压,又可以减少泄漏。 在平衡盘外缘与固定元件之间装有迷宫密封,用来防止气体漏出。 轴向力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叶轮的两面进气和叶轮反向安装来平衡。 必须说明,转子轴向力平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轴向力,减轻止推轴承的负荷,但必须保留一定的轴向力作用于止推轴承上,否则,转子工作时将会来回窜动。 4 推力盘 由于平衡盘只平衡部分轴向力,其余轴向力通过推力盘传给止推轴承上的止推块,构成力的平衡,推力盘与推力块的接触表面,应做得很光滑,在两者的间隙内要充满合适的润滑油,在正常操作下推力块不致磨损,在离心压缩机起动时,转子会向另一端窜动,为保证转子应有的正常位置,转子需要两面止推定位,其原因是压缩机起动时,各级的气体还未建立,平衡盘二侧的压差还不存在,只要气体流动,转子便会沿着与正常轴向力相反的方向窜动,因此要求转子双面止推,以防止造成事故。 1- 推力盘 2- 推力块 5 轴套 轴套的作用是使轴上的叶轮与叶轮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防止叶轮在轴上发生窜动。 (二)固定元件 — 定子 定子包括机壳、隔板、密封、进气室和蜗室等部件。隔板之间形成扩压器、弯道和回流器等固定元件。 1 吸气室 吸气室的作用在于把气体从进气管道或中间冷却器中顺利的、均匀的引入叶轮。 吸气室的基本形式: a 轴向进气的吸入室 b 径向进气的肘管式吸入室 c 径向进气半蜗壳的吸入室 d 水平进气半蜗壳的吸入室 2 扩压器 扩压器的作用就是把叶轮出来的高速气流的动能转变成静压能。 气体从叶轮流出时,它仍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对压缩机来言,以提高静压能(压力)为主而不是速度。对速度的要求只是能保证在一定的通流面积的输气管中维持所需的气量就可以了。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速度能,以提高气体的压力,在叶轮后面设置了流通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器。 扩压器一般有无叶、叶片、直壁形扩压器等多种形式。 3 弯道及回流器 在多级离心式压缩机中级与级之间,气体必须拐弯,就采用弯道,弯道是由机壳和隔板构成的弯环形空间。 在弯道后面连接的通道就是回流器,回流器的作用是使气流按所需的方向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它由隔板和导流叶片组成。导流叶片通常是圆弧的,可以和气缸铸成一体也可以分开制造,然后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4 蜗壳 蜗壳的主要目的,是把扩压器后,或叶轮后流出的气体汇集起来引出机器。 蜗壳的截面形状有圆形、犁形、梯形和矩形。 (三)轴承 离心式压缩机有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都采用滑动轴承。 径向轴承的作用是支承转子并保持转子在一定的径向位置,使之高速正常运转。 止推轴承则承受转子上剩余轴向力,限制转子向低压端的轴向窜动,保持转子在气缸中的轴向位置。一般装于转子的低压端。 1 滑动轴承简介 滑动轴承由轴承座和轴套或轴瓦及润滑系统三部分组成。 轴颈在轴承内旋转,润滑油在轴颈及轴瓦之间形成油膜,以减少摩擦与磨损。 滑动轴承按其摩擦性质及形成油膜的作用原理可分为动压轴承及静压轴承;按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轴套式)和对开式(轴瓦式)两大类。 2 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1) 动压润滑的形成原理 动压轴承是利用油的粘性和轴颈的高速旋转,把润滑油带进轴和轴承孔的楔形空间,建立起压力油膜,使轴颈与轴承被油膜隔开,并在轴承中转动,形成液体动压润滑。 (2) 形成动压润滑的三个条件 a 轴颈与轴承工作表面之间必须形成楔形间隙,且相对滑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向小截面; b 轴颈与轴承之间应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 c 润滑油要有一定的粘度,并必须连续供应。 注:在技能鉴定书上为五个条件: A 轴颈与轴承工作面有一定间隙; B 轴颈有足够的转速; C 润滑油数量足够和黏度合适; D 轴颈、轴承应有精确的几何形状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E 多支承的轴承要保证同轴度。 (3) 当转子由静止变为以一定角速度转动时,如图所示,转子轴颈被轴颈和轴承之间收敛间隙中流动着的润滑油动压力托起,从而防止了轴颈和轴承表面的干摩擦与碰撞。产生润滑油动压力的原因是由于当轴颈相对于轴承运动时,若从上面大间隙进入的油量大于下面小间隙流出的油量,则收敛油楔中的油因受挤压而使动压力立即增大,从而使流进油的速度减慢,使流出油的速度增加,以此维持流人和流出的油流量相等,符合流量的连续性。收敛油膜亦称油楔,它之所以能承受一定的外载荷,是由于能产生流体动压力,托起的轴颈被推向一边,在一般情况下,轴颈就处于这样一个偏心的位置上稳定运转。两中心连线OO’的长度e称为偏心距,OO’连线与外载荷W的作用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偏位角。每个偏心距e,都反映一定的油楔形状,并一一对应着一定的载荷 W和偏位角,且偏心距e越大,最小油膜厚度hmin越小,承载能力就越大。 3 轴承的油膜振荡 油膜振荡是由于滑动轴承中的油膜作用而引起的旋转轴的自激振荡,可产生与转轴达到临界转速时同等的振幅或更加激烈。油膜振荡不仅会导致高速旋转机械的故障,有时也是造成轴承或整台机组破坏的原因。 当转子受到外界某种干扰时,轴颈上所受到的力不再平衡,此时转子不但绕着轴颈中心旋转,还会绕着轴承中心旋转,从而造成转子不稳定,形成 油膜振荡。它是由于油膜压力所造成的结果,又称为“油击”或“甩转”。 A 油膜振荡的几点性质: (1) 油膜振荡发生于转轴两倍临界转速以上,其甩动方向与转轴旋转方向一致; (2) 油膜振荡的甩转角速度与转轴旋转角速度无关,约等于转轴临界转速时的角速度; (3) 油膜振荡与转轴在临界转速下产生的振动不同,一旦发生,转速增加也不会停止; (4) 缩短轴承宽度则不易发生油膜振荡; (5) 轴承的支承若做成自动调心式,在安装轴的两端轴承时使其有少量的不同心度,对于防止油膜振荡也有一定的作用。 B 影响油膜振荡的因素: (1) 轴系结构设计 它影响转轴的刚度,也即影响临界转速;同时也影响转轴的载荷分布及轴的挠曲程度;转轴在工作过程中偏心率的大小将影响其临界转速,同时也影响轴承的工作条件,即轴承的工作性能。 (2) 轴承负载 轴承的负荷偏低,产生油膜振荡或其它异常振动。 (3) 轴承进油温度 油温对油膜振荡有很大的影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油温高则油的粘度低,最小油膜厚度变小,轴承的工作点、油膜刚度和阻尼系数都将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油温高,最小油膜厚度小,偏心率大,轴承不易产生油膜振荡,即稳定转速提高的缘故。 (4) 轴瓦间隙 轴瓦间隙影响轴承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影响轴承运行的最小间隙,最小间隙是稳定工作的重要依据。最小间隙越小,轴承工作越稳定。 (5) 其它因素 轴承紧力、支承座、基础的刚度等对轴系稳定性有影响。定性地说,支承刚度、阻尼增大稳定性提高,特别是增大阻尼对提高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 C 油膜振荡现象有以下特征: (1) 油膜振荡在转子一阶临界转速的两倍以上转速时发生,甩动方向与转轴旋转方向一致,一旦发生振荡,振幅急剧加大,即使再提高转速,振幅也不会下降,如图所示。强烈振动有时会导致烧瓦和轴系 油膜振荡 的破坏。 (2) 油膜振荡时,轴心涡动频率通常为转子一阶固有频率,振型为一阶振型。 (3) 油膜振荡时,轴心涡动方向和转子旋转方向相同,为正向涡动。而干摩擦引起的自激为反向涡动。 (4) 转速在一阶临界转速的两倍以下时可能产生半速涡动,涡动频率 为转速的一半。半速涡动的振幅较小,若再提高转速则会发展成为油膜振荡,如图5所示。半速涡动通常在高速轻载轴承情况下发生。 图5 半速涡动油膜振荡 (5) 油膜振荡具有惯性效应,升速时产生油膜振荡的转速与降速时油膜振荡消失的转速不相同。 D 油膜振荡的防止措施: (1) 控制转速,即转速避开转子第一临界转速的两倍。 (2) 控制润滑油的压力、粘度及温度。 (3) 提高转子平衡的精度,提高轴承的装配质量。 (4) 选择抗震性强的轴承结构。 4 几种常用的抑振轴承 (1) 普通的圆柱轴承 这种轴承在低速重载时,轴颈处于较大的偏心下工作,因而是稳定的,可是在高速轻载下处于非常小的偏心下工作,因而很不稳定,油膜振荡一旦发生很难抑制。所以对于高速轻载转子,圆柱轴承很少采用。 (2) 椭圆轴承 这种轴承由上下两段圆弧所构成,图 1 所示,由于加工方便,使用较广泛。其特点是上、下两段圆弧都距轴承中心有较大的偏心,并产生 两个油楔。其上瓦油楔的油膜压力就会对前述的轴颈失稳起到抑制作用,由于几何的对称性,这种轴承允许轴颈正反转。 椭圆轴承 (3) 多油叶轴承 这种轴承由几块圆弧形瓦块组成,可以是对称的,也可是不对称的,它与椭圆轴承的性能类似,每段都有较大的偏心,且油楔数更多,因轴颈受多方油楔的作用,故抑振性能优于椭圆轴承。 不对称的三油叶轴承 (4) 多油楔轴承 如图所示这种轴承的抑振性能与多油叶轴承相似,但由于油楔的不对称性,故只允许轴颈单向转动。 四油楔轴承 (5) 可倾瓦轴承 这种轴承由多块可以绕支点偏转的活动瓦块组成。这是目前认为抑振性能最好的轴承。它不仅油楔数多,且当外部发生变化使轴颈中心瞬时离开平衡位置时,由于瓦块可以绕支点偏转能够自动调整到平衡位置,使其不存在维持振荡的因素,因而稳定性很好。 活支四瓦轴承 4 推力轴承 推力轴承与径向轴承一样,也是分上下两半,中分面有定位销,并用螺栓连接,球面壳体与球面座间用定位套筒,防止相对转动,由于是球面支承或可根据轴挠曲程度而自动调节,推力轴承与推力盘一起作用,安装在轴上的推力盘随着轴转动,把轴传来的推力压在若干块静止的推力块上,在推力块工作面上也浇铸一层巴氏合金,推力块厚度误差小于 0.01~0.02mm 。 离心压缩机中广泛采用米切尔式推力轴承和金斯泊雷式轴承 离心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轴向力总是指向低压端,承受这个轴向力的推力块称为主推力块。在压缩机起动时,由于气流的冲力方向指向高压端,这个力使轴向高压端窜动,为了防止轴向高压端窜动,设置了另外的推力块,这种推力块在主推力块的对面,称为副推力块。 推力盘与推力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利于油膜的形成,此间隙一般在 0.25~0.35mm 以内 , 最主要的是间隙的最大值应当小于固定元件与转动元件之间的最小轴向间隙 , 这样才能避免动、静件相碰。 润滑油从球面下部进油口进入球面壳体,再分两路,一路经中分面进入径向轴承,另一路经两组斜孔通向推力轴承,进推力轴承的油一部分进入主推力块,另一部分进入副推力块。 5 静压轴承 静压轴承是利用液压系统供给压力油于轴颈与轴承之间,使轴颈与轴承分开,从而保证轴承在各种载荷和转速之下都能完全处于液体摩擦之中。 静压轴承具有较高承载能力,摩擦阻力小,寿命长等优点,但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供油液压系统。 (四)密封 为了减少通过转子与固定元件间的间隙的漏气量,常装有密封。 密封分内密封,外密封两种。 内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气体在级间倒流,如轮盖处的轮盖密封,隔板和转子间的隔板密封。一般采用迷宫密封。 外密封是为了减少和杜绝机器内部的气体向外泄露,或外界空气窜入机器内部而设置的,如机器端的密封。在轴端一般采用迷宫密封、充气密封、水环密封、油膜密封、浮环密封、圈套密封等。 1 迷宫密封 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迷宫密封目前是离心压缩机用得较为普遍的密封装置,用于压缩机的外密封和内密封。 迷宫密封的气体流动(见 图) ,当气体流过梳齿形迷宫密封片的间隙时,气体经历了一个膨胀过程,压力从P1降至右端的P2,这种膨胀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当气体从密封片的间隙进入密封腔时,由于截面积的突然扩大,气流形成很强的旋涡,使得速度几乎完全消失,密封面两侧的气体存在着压差,密封腔内的压力和间隙处的压力一样,按照气体膨胀的规律来看,随着气体压力的下降,速度应该增加,温度应该下降,但是由于气体在狭小缝隙内的流动是属于节流性质的,此时气体由于压降而获得的动能在密封腔中完全损失掉,而转化为无用的热能,这部分热能转过来又加热气体,从而使得瞬间刚刚随着压力降落下去的温度又上升起来,恢复到压力没有降低时的温度,气流经过随后的每一个密封片和空腔就重复一次上面的过程,一直到压力P2为止。由此可见 迷宫密封是利用节流原理,当气体每经过一个齿片,压力就有一次下降,经过一定数量的齿片后就有较大的压降,实质上迷宫密封就是给气体的流动以压差阻力,从而减小气体的通过量。 常用的迷宫密封用的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平滑形 轴作成光轴,密封体上车有梳齿或者镶嵌有齿片,结构简单。 平滑形迷宫密封 曲折形 为了增加每个齿片的节流降压效果,发展了曲折型的迷宫密封,密封效果比平滑形好。 曲折形迷宫密封 台阶形 这种型式的密封效果也优于平滑形,常用于叶轮轮盖的密封, 台阶型迷宫 一般有 3~5 个密封齿。 2 浮环密封(油膜密封) 浮环密封的原理是靠高压油在浮环与轴套间形成的膜,产生节流降压,阻止高压侧气体流向低压侧,浮环密封既能在环与轴的间隙中形成油膜,环本身又能自由径向浮动。 靠高压侧的环叫高压环,低压侧的环叫低压环,这些环可以自由沿径向浮动,但不能转动,密封油压力通常比工艺气压力高 0.5Kg /cm2 左右进入密封室,一路经高压环和轴之间的间隙流向高压侧,在间隙中形成油膜,将高压气封住,另一路则由低压环与轴之间的间隙流出,回到油箱,通常低压环有好几只,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浮环密封用钢制成,端面镀锡青铜,环的内侧浇有巴氏合金,以防轴与油环的短时间的接触,巴氏合金作为耐磨材料。 浮环密封可以做到完全不泄露,被广泛地用作压缩机的轴封装置。 浮环与轴套的间隙很小,内环间隙在( 0 。 5-1 )‰ D(D 为轴径 ) ,外环间隙在( 1-1 。 5 )‰ D(D 为轴径 ) ,内侧环比外侧环的间隙小。 浮环密封对于压差大,转速高的离心压缩机具有良好适应性。 七 离心压缩机的操作运行及常见故障 (一) 离心压缩机的性能调节 实施改变压缩机运行工况点的操作称为 压缩机性能的 调节 。 常用的调节方法有:压缩机出口节流法、压缩机进口节流法、采用可移动的进口导叶、改变压缩机的转速、采用可转动的扩压器叶片等。 1 压缩机的出口节流 在压缩机的的排气管中装一阀门,利用阀门开度大小调节流量。 关小阀门时阻力增加,而管路特性曲线随阀的关小而变陡,其流量相应减少。阀关得越小,阻力损失就越大。对于性能曲线比较陡的压缩机,损失很大,故一般较少采用。 a 图 示 b 特 点 调节压缩机出口管道中的节流阀门开度是一种最简单的调节方法。它的特点是: 不改变压缩机的特性曲线,仅随阀门开度的不同而改变管网阻力特性曲线,从而改变压缩机的工况点,如图所示; 减小阀门的开度,可减小流量,反之亦然; 阀门关小,使管网阻力增大,其压力损失主要消耗在阀门引起的附加局部损失上,因而使整个系统的效率有所下降,且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愈陡,效率下降愈多;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2 压缩机进口节流调节 在压缩机的的进气管中装 进口调节阀 门,利用变更调节阀门开度的大小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调节压缩机进口节流调节是一种简便且可节省功率的调节方法。 如图所示,改变进气管道中的阀门开度,可以改变压缩机性能曲线的位置,从而达到改变输送气流的流量或压力。 优点是节省功率。而且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愈陡,节省的功率愈多。进气节流的另一优点是使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向小流量方向移动,因而能在更小流量下稳定地工作,而不致发生喘振。 缺点是节流阻力带来一定的压力损失并使排气压力降低。为使压缩机进口流场均匀,要求阀门与压缩机进口之间设有足够长的平直管道。进气流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调节方法。 3 转动进口导叶调节法(进气预旋调节) 进气预旋调节比进口出口节流调节的经济性好,但可转动导叶的机构比较复杂。故在离心压缩机中实际采用得不多,而在轴流压缩机中采用得较多。 4 转动扩压器叶片的调节法 具有叶片扩压器的离心压缩机,其性能曲线较陡,且当流量减小时,往往首先在叶片扩压器出现严重分离导致喘振。但如改变扩压器叶片的进口角以适应气流进入角度,则可避免上述缺点,使性能曲线向小流量区大幅度的平移,使喘振流量大为减小,从而扩大稳定工况的范围,而同时压力和效率变化很小。这种调节方式能很好的满足流量调节的要求,但改变出口压力的作用很小。这种调节机构相当复杂因而较少采用。 5 改变压缩机转速调节 如原动机可改变转速,则用调节转速的方法可改变压缩机性能曲线的位置,转速减小性能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转速调节其压力和流量的变化都较大,从而可显著扩大稳定工况区,并不引起其他附加损失,亦不附加其他结构,因而它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二) 离心压缩机运行与维护 1 运行操作要点 ( 1 )起动前的准备 a 、驱动机及齿轮变速器应进行单独试车和串联试车,并经验收合格达到完好备用状态。装好驱动机、齿轮变速器和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并复测转子之间的对中,使之完全符合要求。 b 、机组油系统清洗调整已合格,油质化验合乎要求,储油量适中。检查主油箱、油过滤器、油冷却器,油箱油位不足则应加油。检查油温若低于24℃,则应使用加热器,使油温达到24℃以上。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也应充满油,放出空气,油冷却器与过滤器的切换位置应切换到需要投用的一侧。检查主油泵和辅助油泵,确认工作正常,转向正确。油温度计、压力表应当齐全,量程合格,工作正常。用干燥的氮气充入蓄压器中,使蓄压器内气体压力保持在规定数值之内。调整油路系统各处油压,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油系统各种联锁装置运行正常,确保机组的安全。 c 、压缩机各入口滤网应干净无损坏,入口过滤器滤件已换新,过滤器合格。 d 、压缩机缸体及管道排液阀门已打开,排尽冷凝后关小,待充气后关闭。 e 、压缩机各段中间冷却器引水建立冷却水循环,排尽空气并投入运行。 f 、工艺管道系统应完好,盲板已全部拆除并已复位,不允许由于管路的膨胀收缩和振动以后重量影响到气缸本体。 g 、将工艺气体管道上的阀门按起动要求调到一定的位置,一般压缩机的进出口阀门应关闭,防喘振用的回流阀或放空阀应全开,通工艺系统的出口阀也应全闭。各类阀门的开关应灵活准确,无卡涩。 h 、确认压缩机管道及附属设备上的安全阀和防爆板已装备齐全,安全阀调校整定,符合要求,防爆板规格符合要求。 i 、压缩机及其附属机械上的仪表装设齐全,量程、温度、压力及精确度等级均符合要求,重要仪表应有校验合格证明书。检查电气线路和仪表空气系统是否完好。仪表阀门应灵活准确,自动控制保安系统经检验合格,确保动作准确无误。 j 、机组所有联锁已进行试验调整,各整定值皆已符合要求。防喘振保护控制系统已调校试验合格,各放空阀、防喘回流阀应开关迅速,无卡涩。 k 、根据分析确认压缩机出入阀门前后的工艺系统内的气体成分已符合设计要求或用氮气置换合格。 l 、盘车检查机组转子能否顺利转动,不得有摩擦和卡涩现象。 (2) 起动 A 油系统的起动。 主机末开,辅机先行。油温在15 ° C以上允许起动辅助油泵,加热到24 ° C以上方能开主机。 B 气体置换、进工艺气。 进气要缓慢,使密封油压与气体压力相适应。 C 压缩机的起动 离心式压缩机组做好一切准备,并经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按规程规定的程序开车。对汽轮机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来讲,起动后转速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不存在电动机驱动的那样由于升速过快而产生超负荷问题. 一般是将入口阀全开,防喘振用的回流阀或放空阀全开。 升速过程中,不得在靠近任何一个转子的临界转速的±10%转速范围内停留。通过临界转速时升速要快,要严密注意机组的振动情况。 D 负荷运行 在入口阀全开的基础上,逐步关闭防喘振回流阀或放空阀,使出口压力逐步升高。 关阀升压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喘振,发现喘振迹象时,要及时开大阀门。 升压后将防喘振自动控制阀拨到“自动”位置。 E 压缩机的停机 正常停车顺序与开车顺序相反。 关、开阀门时一定要慢。 润滑油泵和密封油泵,应在机组完全停运并冷却之后停运。 压缩机停车后要防止发生反转。 (三) 常见故障及处理。 压缩机的异常振动和异常噪音 可能的原因 处 理 措 施 ①机组找正精度被破坏,不对中 检查机组振动情况,轴向振幅大,振动频率与转速相同,有时为其2倍、3倍……卸下联轴器,使原动机单独转动,如果原动机无异常振动,则可能为不对中,应重新找正 ②转子不平衡 检查振动情况,若径向振幅大,振动频率为n,振幅与不平衡量及n2成正比;此时应检查转子,看是否有污垢或破损,必要时转子重新动平衡 ③转子叶轮摩擦与损坏 检查转子叶轮,看有无摩擦和损坏,必要时进行修复与更换 ④主轴弯曲 检查主轴是否弯曲,必要时进行校正直轴 ⑤联轴器的故障或不于衡 检查联轴器并拆下,检查动平衡情况,并加以修复 ⑥轴承不正常 检查轴承径向间隙,并进行调整,检查轴承盖与轴承瓦背之间的过盈量,如过小则应加大;若轴承合金损坏,则换瓦 ⑦密封不良 密封片摩擦,振动图线不规律,起动或停机时能听到金属摩擦声。修复或更换密封环 ⑧齿轮增速器齿轮啮合不良 检查齿轮增速器齿轮啮合情况,若振动较小,但振动频率高,是齿数的倍数,噪音有节奏地变化,则应重新校正啮合齿轮之间的不平行度 ⑨地脚螺栓松动,地基不坚固 修补地基,把紧地脚螺栓 ⑩油压、油温不正常 检查各油系统的油压、油温和工作情况,发现异常进行调整;若油温低则加热润滑油 ⑾油中有污垢,不清洁,使轴承发生磨损 检查油质,加强过滤,定期换油。检查轴承,必要时给以更换 ⑿机内侵入或附着夹杂物 检查转子和气缸气流通道,清除杂物 ⒀机内浸入冷凝水 检查压缩机内部,清除冷凝水 ⒁压缩机喘振 检查压缩机运行时是否远离喘振点.防喘裕度是否足够,按规定的性能曲线改变运行工况点,加大吸入量检查防喘振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⒂气体管道对机壳有附加应力 气体管路应很好固定,防止有过大的应力作用在压缩机气缸上;管路应有足够的弹性补偿,以应付热膨胀 ⒃压缩机附近有机器工作 将它的基础、基座互相分离,并增加连结管的弹性 ⒄压缩机负荷急剧变化 调节节流阀开度 ⒅部件松动 紧固零部件,增加防松设施 压缩机喘振 可能的原因 . 处 理 措 施 ①运行工况点落入喘振区或距离喘振边界太近 检查压缩机运行工况点在特性曲线上的位置,如距喘振边界太近或落入喘振区,应及时脱离并消除喘振 ②防喘裕度设定不够 预先设定好的各种工况下的防喘裕度应控制在1.03~1.50左右,不可过小 ③吸入流量不足 进气阀开度不够,滤芯太脏或结冰,进气通道阻塞,入口气源减少或切断,应查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④压缩机出口气体系统压力超间 压缩机减速或停机时气体未放空或未回流,出口逆止阀失灵或不严,气体倒灌,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⑤工况变化时放空阀或回流阀未及时打开 进口流量减少或转速下降,或转速急速升高时,应查明特性线,及时打开防喘的放空阀或回流阀 ⑥防喘装置未投自动 正常运行时防喘装置应投自动 ⑦防喘装置或机构工作失准或失灵 定期检查防喘装置的工作情况,发现失灵、失准或卡涩,动作不灵,应及时修理调整 ⑧防喘整定值不准 严格整定防喘数值,并定期试验,发现数值不准及时校正 ⑨升速、升压过快 运行工况变化,升速、升压不可过猛、过快,应当缓慢均匀 ⑩降速未先降压 降速之前应先降压,合理操作才能避免发生喘振 ⑾气体性质改变或气体状态严重改变 当气体性质或状态发生改变之前,应换算特性曲线,根据改变后的特性线整定防喘振值 ⑿压缩机部件破损脱落 级间密封、平衡盘密封和“O”型环破损、脱落,会诱发喘振,应经常检查,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⒀压缩机气体出口管线上逆止阀不灵 经常检查压缩机出口气体管线上的逆止阀,保持动作灵活、可靠、以免发生转速降低或停机时气体的倒灌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重汽油抽提? 有做重 汽油 抽提项目调研的吗,谁有相关资料或者相关厂家资料,也可以提供联系方式,谢谢。。。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石油道路沥青与石油建筑沥青的区别? 沥青 标号的划分,又同一个国家的道路 石油沥青 标准密切相关。目前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针入度分级;另一是60℃的粘度分级;再就是美国SHRP/SUPER.PAVE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规范的PG分级。 (1)粘度分级 美国的部分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采用此方法对沥青进行分级。其分级指标主要是60℃的粘度,结合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指标、低温抗裂性指标、抗老化指标、质量均匀性指标、施工性能指标和安全性能指标等将沥青分成不同的等级标号,以便于施工设计时的选择。 (2)针入度分级 自1918年首先提出后,已应用了近一个世纪,大多数国家均采用针入度分级标准。该方法的主要分级指标多数为25℃的针人度,并像粘度分级一样,结合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将沥青分成不同的等级标号以供选择。 (3)PG性能分级 该分级方法是美国SHRP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规范的核心内容,它将沥青分为七个等级和21个亚级,七个等级为PG46、PG52、PG58、PG64、PG70、PG76、PG82,亚级从-10℃- -46Y,每6℃一档。PG是Performance Grade之词头,表示反映路用性能,分级直接采用设计使用 温度表 示使用范围。SUPERPAVE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等级按当地的温度条件确定: 设计最高温度:7d最高平均路面温度(采用路表下20mm深处的一年中温度最高的7d周期平均温度);设计最低温度:年极限最低温度,采用路表处最低温度。同时,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确定保证率为95%或98%的20年的代表性。如PG58-28,表示该即沥青适用于最高路面设计温度不超过58℃,最低路面设计温度不低于-28℃。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氟气储罐材质可否使用Q245R? 高浓度氟气储罐材质可否采用Q245R? 如果可以腐蚀余量该如何取值。 是否有标准参考。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Hot-Worked、Hot-Finished、Hot rolling是怎么做的? 以下摘自ASME标准: ASME SB-167, X3.3.2条 Hot-Worked or Hot-Worked-Annealed (Pickled) Tube— Has the oxide surface removed on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diameters by pickling. Surface may be spot ground for removal of minor surface imperfections at the manufacturer's option. ASME SB-407, X2.3.2条 Hot-Finished, or Hot-Finished Annealed (Pickled) Tube—Has the oxide surface removed on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diameters by pickling. Surface may be spot ground for removal of minor surface imperfections at the manufacturer's option. ASME IIB-2015的中文版翻译: Hot-Worked :热加工 Hot-Finished :热精准 问题: Hot-Worked、Hot-Finished 与 热轧 (hot rolling)的区别是什么?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上海顺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周口师范学院 - 化学系
地区:海南省
个人简介:孤独的最高境界是繁华。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