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修复蛋白GIYD2抗体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DNA修复蛋白GIYD2抗体是一种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DNA修复蛋白GIYD2的能力。该抗体可用于多种科研实验,如免疫组化(IHC)、免疫印迹(WB)、免疫荧光(IF)、免疫沉淀(I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该抗体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的水平。首先,将纯化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抗体包被在微孔板上,形成固相抗体。然后,依次加入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和标记有HRP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洗涤后,加入底物TMB进行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最终转化成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浓度呈正相关。通过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可以计算样品中DNA损伤修复基因GIYD2的浓度。 DNA修复蛋白GIYD2是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调节剂,是SLX1-SLX4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的催化亚基。它可以分解修复和重组过程中形成的DNA二级结构。由于DNA修复蛋白GIYD2部分基因重复,该基因的两个相同拷贝位于16号染色体的p臂上。它在双链DNA中引入单链切割DNA与ss-DNA的连接处集合,对分支的DNA底物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 冰岛硫化叶菌Sulfolobus islandicus新型ATPase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在硫化叶菌细胞中存在多种DNA修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修复、核酸切除修复和碱基切除修复。与细菌相比,硫化叶菌中参与这些修复途径的蛋白更接近于真核生物。 细胞内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之一是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同源重组修复和非同源末端链接是修复DSBs的两种重要途径。目前,在绝大多数古菌中只发现了同源重组修复途径,并对参与该途径的保守蛋白进行了深入研究,如Mrell、Rad50和重组酶RadA(真核生物中为Rad51)。 此外,还有其他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蛋白,如NurA、HerA、Hjc和Hje等。同源重组过程中的标志性中间产物是Holliday junction(HJ),HJ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DNA修复和染色体的正常分离。处理HJ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HJ解离酶介导的“resolution”,另一种是由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及其他蛋白组成的复合体介导的“dissolution”。在细菌中已经报道了参与“resolution”过程的蛋白RuvAB复合物,但在古菌和真核生物中尚未鉴定到类似的蛋白复合物。 参考文献 [1] Marzieh Mousaei, Ling Deng, Qunxin She, Roger A. Garrett. Major and minor crRNA annealing sites facilitate low stringency DNA protospacer binding prior to Type I-A CRISPR-Cas interference in Sulfolobus. RNA Biology. 2016(11). [2] Lihong Guan, Yawei Han, Shaoyi Zhu, Juntang Lin. Application of CRISPR-Cas system in gene therapy: Pre-clinical progress in animal model. DNA Repair. 2016. [3] Denise Zickler, Nancy Kleckner. Recombination, Pairing, and Synapsis of Homologs during Meiosis.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2015(6). [4] Giuseppe Nicastro, Ian A. Taylor, Andres Ramos. KH-RNA interactions: back in the groove.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2015. [5] 翟斌元. 冰岛硫化叶菌Sulfolobus islandicus新型ATPase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山东大学, 2017.查看更多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有什么特点?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英文名为6,7-Dimethoxy-3,4-dihydroquinazoline-4-one。它的化学式为C 10 H 10 N 2 O 3 ,CAS 号为13794-72-4,分子量为206.2。该化合物的熔点为309度到311度,密度为1.33,在常温常压下呈浅米色固体粉末状。 如何合成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方法可以从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或者酰胺出发。通过与甲酰胺在高温下长时间回流缩合反应,可以得到目标产物。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无需外加任何添加剂,只需高温反应即可。如果从酰胺出发,反应需要外加碱促进反应进行。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有什么用途? 作为一个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主要用于参与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的合成。在有机合成化学中,该化合物中的酮存在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可以围绕羟基进行后续转化。例如,羟基可以转化为氯单元,同时氮杂环结构变成芳香性结构。此外,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中的两个甲氧基可以选择性地脱一个甲基变成酚,也可以同时脱两个甲基变成双酚化合物。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由于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是一种含氮杂环有机物,对水环境具有危害性。因此,未稀释或大量产品不应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如何储存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 为了储存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应将其密封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避免接触氧化物。在常规情况下,它不会分解,也没有危险反应。 参考文献 [1] Lee K H, Yen W C, Lin W H, et al. Discovery of BPR1R024, an orally active and selective CSF1R inhibitor that exhibits antitumor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in a murine colon tumor model[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1, 64(19): 14477-1449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