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滥情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5
应届毕业生
废气、废液处理设备(热氧化器)? 我公司是英国Process Combustion的 废气 、废液处理设备的总代理,该公司在废气、废液的治理上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我这边有一些资料,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和我联系! 张红雷:电话:13641713519 邮箱: zhanghl@xingpu.com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寻找合成香料朋友? 希望能与合成 香料 的朋友共同学习,认识,寻求共同发展。本人目前可工业化生产产品约十余种,主要包括醛类,酯类,醚类,所涉及反应有 双烯 加成,傅-克反应,醇解反应,酯化反应,Darzens反应,脱羧反应,羟醛缩合,加氢反应等。查看更多 1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水煤浆锅炉的点火程序及注意事项? 水煤浆锅炉的点火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没有快速点火起炉的措施?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润滑油罐的防火间距? 在厂房内布置16个Φ2200×4000=15.2立方米的 润滑油 罐,两排,一排8个 1、最小罐间距 2、与厂房间距 3、两排最小间距 我查了GB 50160-2008,润滑油是丙B类,表6.2.8中说要2m,是不是能再小点?这么小的容积可以参考丙A类用0.4D么?才0.88米 另外,润滑油厂生产的 防冻液 是什么成分,火灾危险性类别是什么?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PVE能计算常压容器吗? PVE能计算常压容器吗?我记得2011版的不可以,2012版的可以,对吗?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工厂老配电室改造项目,欢迎参与? 不知所云,你所作的预算只怕不够。我觉得你应当再全面了解一下现场情况,从新考虑方案。选型也应当注意,主要是电缆,不光要考虑载流还应当考虑压降等。另外找些设计技术规范和施工资料。这是严瑾的工作,你这样的小工程我也做过。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河滩地能建化工厂吗? 由于项目地处山区,基本农田丝毫不能动用,又无闲置预留地,但是项目还要建,有人建议在已改造的河滩地上建厂,在河滩地上建厂听说都没有听说过,请各位大侠给点建议! 如果河滩地不能用就得愚公移山了,惨!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急!请问5400kg的3.5Mpa的饱和水蒸气折合成标煤 ...?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 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 3.27吨/万千瓦时 1、热力 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220℃-260℃按680千卡计算,280℃-320℃按700千卡,350℃-500℃按700千卡计算。按4.1868焦耳折算成焦耳。 2.热力单位“千卡”与标准煤“吨”的折算 能源折算系数中“蒸汽”和“热水”的计算单位为“千卡”,但“基本情况表”中(能源消耗量中)“蒸汽”计算单位为“蒸吨”,在其它能源消耗量(折标煤)其中的“热水”计算单位为“吨”,因此需要进一步折算,才能适合“基本情况表”的填报要求,按国家标准每吨7000千卡折1千克标准煤计算: 3.电力的热值 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理论热值计算,另一种是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用途。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的。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年各不相同,为便于对比,以国家统计局每万度电折0.404千克标准煤,作为今后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丙烯晴介质汽车罐车运输时的罐体是压力容器吗? 丙烯晴 介质汽车罐车运输时的罐体是 压力容器 吗?罐体接受《容规》监察吗?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丙烯腈的饱和蒸汽压? 请教高手有关 丙烯 腈的饱和蒸汽压及相关物理性质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电子书材料~渣油加氢装置知识讲座(第八章)? 第八章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 渣油加氢装置是在较高温和高压及临氢条件下操作的,所用原料、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物料一旦泄漏极有可能自燃,并诱发全装置火灾爆炸事故。本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表 序 号 名称 组成 常温状态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 极限 火灾危 险类别 生产、储存过程中防护要求 1 常压蜡油 重质烃 液体 >120 300 ~ 380 —— 乙 B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2 减压渣油 重质烃 液体 >120 230 ~ 240 —— 乙 B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3 常渣 重质烃 液体 >120 300 ~ 380 —— 乙 B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4 MDEA CH3-N2 液体 260 ℃ —— —— 丙 A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5 柴油 C15 ~ C24 液体 55 ℃ 350 ℃ ~ 380 ℃ 1.5 %~ 4.5 % 丙 A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6 石脑油 C7 ~ C9 液体 -50 ℃ 415 ℃ ~ 530 ℃ 1.4 %~ 7.6 % 甲 A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安全防护眼镜,戴防苯耐油手套。 7 氢气 H2 气体 < -50 ℃ 550 ℃ 4.1 %~ 74.1% 甲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高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 8 炼厂干气 C1 ~ C4 气体、液化气体 < -50 ℃ 426 ~ 537 ℃ 5 %~ 33 % 甲 A 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橡胶手套。 9 氮气 N2 气体 -- -- -- --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氮气跑串,进入受限空气作业前分析确保氧含量≥ 18.5 %。 10 硫化氢 H2S 气体 < -50 ℃ 292 ℃ 4.3 %~ 45.5 % 甲类 全过程密闭管理、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防护眼镜和防化学手套。 11 一氧化碳 CO 气体 < -50 ℃ 610 ℃ 12.5 %~ 74.2 % 乙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 毒性物质的危害 石脑油:吸入能进入肺部并引发肺炎、损害肺部;高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并引起肝、肾损害。 柴油:具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硫化氢:有毒,吸入可引起死亡,接触液体引起冻伤,反复长期接触引起低血压、视觉模糊、头痛、恶心、食欲丧失、体重减轻、共济失调、眼结膜、角膜炎、慢性咳嗽、神经学症状,(包括心理学紊乱)。极高浓度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性死亡。 二甲基二硫 (DMDS):有毒,皮肤受伤用大量冷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或稀醋酸中和,必要时敷软膏。 以上物料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及工作场所浓度标准见表2 表2 物料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及车间浓度标准 物料名称 理化性质 急救处理方法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最高容许浓度mg/m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石脑油 低毒 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 Ⅳ - 300 柴油 低毒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误服者立即漱口,尽快洗胃,就医。 - - - 硫化氢 高毒 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Ⅱ 10 - 二甲基二硫(DMDS) 有毒 皮肤受伤用大量冷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或稀醋酸中和,必要时再敷软膏。 - - - 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见表3 表3 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 场 所 或 设 备 介 质 危 险 性 加氢反应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高压换热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反应进料加热炉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噪声、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分馏塔进料加热炉 油、油气 高温、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压缩机 氢气、 H2S、烃类气体 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加氢进料泵 减压渣油+VGO+CGO 高压、噪声、易燃 高压贫胺液泵 MDEA 溶液 高压、噪声 泵 油气、油 易燃、噪声 热高分气空冷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汽提塔 H2S 、烃类气体 有毒、泄漏时易燃易爆 分馏塔及侧线 油气、油 泄漏时易燃易爆 循环氢脱硫塔 H2S 、氢气、胺液 高压、有毒、易燃易爆 干气脱硫塔 H2S 、氢气、轻烃、胺液 有毒、易燃易爆 低压空冷器 油气、油 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催化剂装填 粉尘 有毒 硫化剂贮罐系统 DMDS 泄漏时有毒、易燃易爆 职业病危害因素 a 、中毒 工业毒物与中毒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病理变化的物质都叫毒物。毒物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叫“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常以气体、蒸汽、雾、烟或粉尘的形式污染生产环境中的空气,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经呼吸道进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较小。 防中毒基本措施 ( 1 )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机械化、密闭化、遥控化和自动化等,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 ( 2 )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 ( 3 )采用个人防护品。使用各种隔离式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等,可使人免遭毒气从呼吸道对人的袭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可使人免遭毒气通过皮肤对人体的危害。 ( 5 )健全防毒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毒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 6 )从事有毒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加氢装置主要有毒、害物及防护措施 硫化氢(H2S) H2S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能燃烧;当浓度达到4.3%~45%时,能爆炸。硫化氢的毒性很强,对人眼、鼻腔、咽喉的粘膜,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的硫化氢的含量达到0.05%时,半小时内能使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硫化氢泄漏事故处理措施 ( 1 )泄漏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他人进入有毒危险区; ( 2 )按规定佩戴好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区,查明泄漏源,关闭泄漏有关的阀门; ( 3 )停止装置内附近区域的一切明火; ( 4 )指派专人设立临时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通行; ( 5 )将中毒人员抬到空气新鲜处进行急救,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 ( 6 )当无法控制事态发展,可降温降压,直至按紧急停工处理。 氮气(N2) 氮气无色无味,本身无毒。但当作业环境中氮气增多、含量大于84%,而氧气相对减少,其含量低于16%时,会出现窒息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肢体麻木,甚至失去知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出现阵发性痉挛、青紫、疃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因严重缺氧致死。 氮气窒息事故的处理措施 迅速使患者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解开领扣,使呼吸通畅,注意保暖。若设备原因一时难以救出,应迅速向设备内输送氧气或空气。患者脱离现场后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者给氧吸入,并注射兴奋剂。如心脏停止,则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不可中断,要坚持做到心肺复苏成功或肯定已不可能再复苏。有条件者可应用心脏起博器起博,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氮气窒息的预防措施 ( 1 )充盛氮气的容器设备一定要有鲜明的标志,严禁进入。在改动氮气流程时需进行三级流程检查,防止意外发生。 ( 2 )须进入氮气置换过的容器、设备检修时,要先经充分排风,测定氧含量在20%以上时并办入容器工作票后方可进入检修。 ( 3 )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氮气设备、管道是否有松动或破裂,严格操作规程,杜绝氮气跑、漏。 ( 4 )发生氮气泄漏,处理时操作工要戴空气呼吸器,工作场所须通风良好。 ( 5 )到氮气中毒环境中救人,一定要空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的结合能力高2000倍,一氧化碳与其结合后改变了氧气向细胞组织的输送机理。轻度中毒,听觉下降、乏力、失眠、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症状。严重中毒则头晕、恶心、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心脏功能衰弱、中枢神经严重损伤。 一氧化碳的安全措施 ( 1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将发生中毒现象,超过一定值时,常常导致死亡,空气中一氧化碳八小时加权平均允许浓度不大于20mg/m3。通常煤气与瓦斯中毒均是CO所造成。 ( 2 )一氧化碳非常易燃,其爆炸范围达12.5%~74%,应极其小心地保持远离火源,应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 3 )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送至空气新鲜场所,让其平静休息,注意保温和保暖,如果发高烧则用水冷却头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联系医院抢救,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116请求支援。 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和准备 (1)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的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和联系等,现场主要领导须组织好并随时向上级汇报。 (2)设法快速切断毒源,必要时有权采取非常措施。 (3)如中毒现场在室内,立即开启门窗及通风设备,尽快排除毒物。 (4)救护人员进入中毒现场,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护。 (5)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楚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现场抢救方法 (1)首先将病人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等。 (2)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吸氧和注射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 (3)心脏骤停者应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术,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紧等,应立即联系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4)做好定期健康检查与环境监测。做到时期诊断、及时治疗。 防毒器材 (1) 滤盒式防毒面具:分有机烃类、硫化氢两种。 (2) 空气呼吸器。 b 、噪声 噪声的危害 (1) 当噪声作用于人们神经系统时,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脑血管张力遭到损伤,严重的可引起渗出性出血、脑电图电位改变。这些损害,一般可在24小时内复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复原,将导致永久性病变。 (2) 人们长期接触噪声,将导致心跳过速、心率不齐;还可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最终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等。 (3) 经常接触噪声,可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胃收缩减退,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从而导致胃病发病率的增高。 噪声的控制和治理 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接受者三方面考虑。噪声源由固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形成。减少激发力、隔震或阻尼构件的震动,或改变构件的固有频率,避免共震,均可获得降低机械噪声的效果。对于流体噪声,通过消除紊乱、降低流速、平滑流动以及衰减压力脉动等措施,也可以获得降低液体性噪声的效果。对于现有的机械设备噪声问题,最常用的办法是在传递路径上考虑。比如:在机器上采用隔离罩,在进、排气口或管路中加消声器;对机组进行隔震处理等。 噪声的治理方法 (1)消声:利用消声器来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 (2)吸声:用吸声材料装饰在室内的墙壁上或吊挂空中,这样吸声体就会将噪声源的反射声能吸收掉,使噪声衰减而降低。 (3)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里,使之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的方法叫隔声。 (4)隔震与阻尼。 c 、粉尘 加氢装置粉尘情况 170 万加氢装置粉尘主要有催化剂粉尘,在密闭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构成危害,装卸过程中对人体危害较大。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对人的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可以使人引起尘肺。 ( 1 )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如吸入铁、钡、锡等粉尘,达到一定量时,可引起粉尘沉着症。 (2)某些有机粉尘如羽毛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肺泡炎; (3)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 (4) 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吸收,引起中毒表现。 防尘措施 (1) 人操作时尽量站在上风处。 (2) 带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等。 (3) 易产生粉尘物料及时清理,能负压操作尽量负压操作。 装置内危险性分析见表5 表5 装置内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危害类别 发生部位 相应的作业活动 1 瓦斯爆炸 加热炉、燃气管网等 点火作业、清理阻火器等 2 触电 机泵、空冷等带电设备、临时用电、变(配)电间等 擦洗设备、清扫容器、配电间维护等 3 锅炉爆炸 蒸汽发生系统、热水管网 热水及蒸汽发生系统操作 4 容器爆炸 装置各压力容器 工艺、设备操作过程,装置内抢修或检修用火 5 中毒窒息 装置各区域均有可能发生 受限空间作业、设备泄漏 6 起重伤害 装置内各起重作业点 催化剂装填、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7 机械伤害 各运转设备附近 搞机泵卫生、日常操作、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8 车辆伤害 各机动车行驶道路 物质运输、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9 灼烫 各高温部分 日常操作、加热炉点火 10 高处坠落 装置内2米以上无可靠保护点 日常操作、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11 噪音 泵区、压缩机区 日常操作、C101开停机蒸汽放空 12 粉尘 反应器上、下部 反应器装卸剂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于大直径筒体支座的一些讨论? 现有一4米直径储罐,筒体高度4米,下封头 椭圆封头 厚度16mm,采用支承式支座支撑时发现下封头允许垂直载荷算不过,不想增加封头厚度,改用耳座C8,发现支座处筒体许用弯矩不满足,有何解决办法吗?只能采用支承式支座加厚封头厚度吗?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这个是什么原理?见下图!? 烯烃分离里边的,这个撤油板是怎么达到撤油目的的!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请教企业标准是具体内容问题? 内容有8项,每一项都可以引用国标或者行标(与国标或行标的某些产品性质接近),那么编写我们企业标准的时候是不是全部把引用的具体内容分别粘贴上去就可以了呢???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水中含有少量乙醇,如何检测啊? 问: 1.如果32%浓度的 盐酸 中含有0.3-1.0%的 乙醇 ,如何检测乙醇的含量? 2.在问1的基础上,先中和,蒸出水和乙醇,问如何检测水中乙醇的含量? 最好是有方法解决问题1,有问题2的解决方法也好,谢谢大家了。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Aspen气液流量单位讨论? scmh为气体标况流量 volume为输入温度压力下流量 stdvol为液体标况流量 这三个没错吧,可是灵敏度分析时,对于以输入温度压力下流量为变量分析时,无volume啊,肿么办呐,还有好多单位问题多多讨论啊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霍尼韦尔PKS300系统实时数据变化率? 霍尼韦尔PKS300系统是数据每分钟的变化率用ROC功能块来实现,那么每小时的变化率用哪个功能块来实现。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预脱硫槽活性碳失效问题? 用什么方法判断预脱硫槽 活性碳 失效,然后卸料?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硅橡胶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等性能,硅橡胶突出的性能是使用温度宽广,能在 -60 ℃(或更低的温度)至 +250 ℃(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 但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等机械性能较差, 在常温下其物理机械性能不及大多数合成橡胶,且除腈硅、氟硅橡胶外,一般的硅橡胶耐油、耐溶剂性能欠佳,故硅橡胶不宜用于普通条件的场合,但却非常适用于许多特定的用途。 还值得指出的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高分子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硅橡胶则是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特别重要的一类,它具有优异的生理惰性,无毒、无味、无腐蚀、抗凝血、与机体的相容性好,并能经受苛刻的消毒条件。根据需要可加工成管材、片材、薄膜及异形构件,可用做医疗器械、人工脏器等。现今国内都有专门的医用级硅橡胶。 一、硅橡胶的品种 硅橡胶按其硫化特性可分为热硫化型硅橡胶和室温硫化型硅橡胶两类。按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型、超耐低温型、超耐高温型、高强力型、耐油型、医用型等等。按所用单体的不同,则可分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氟硅,腈硅橡胶等。 1 、二甲基硅橡胶(简称甲基硅橡胶): 制备高分子量的线型二甲基聚硅氧烷橡胶,必须要有高纯度的原料,为保证原料的纯度,工业上通常是先将经过精镏提纯,含量为 99.5 %以上的二甲基二氯硅烷在乙醇—水介质中,在酸催化下进行水解缩合,并分离出双官能度的硅氧烷四聚体即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然后再使四环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高分子线型二甲基聚硅氧烷。二甲基硅橡胶的形成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二甲基硅橡胶生胶为无色透明的弹性体,通常用活性较高的有机过氧化物进行硫化。硫化胶可在— 60~+250 ℃范围内使用,二甲基硅橡胶的硫化活性低,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大,不宜于制厚制品,厚制品硫化比较困难,内层亦易起泡。由于含少量乙烯基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性能较之为优,故二甲基硅橡胶已逐渐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取代。现今生产和应用的其它类型的硅橡胶,它们除含有二甲基硅氧烷结构单元外,还含有或多或少的其它双官能硅氧烷的结构单元,但其制备方法与二甲基硅橡胶的制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制备方法一般为在有利于环体形成的条件下,使所需的某种双官能度的硅单体进行水解缩合,然后按其所需比例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共同反应而制得。 2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乙烯基硅橡胶): 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此种橡胶由于含有少量的乙烯基侧链,故比甲基硅橡胶容易硫化,使之有更多种类的过氧化物可供硫化使用,并可大大减少过氧化物的用量。采用含少量乙烯基的硅橡胶与二甲基硅橡胶相较,可使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获得显著的改进,低的压缩变形反映了它作为密封件在高温下具有较佳的支撑性,这乃是 O 型圈和垫圈等所必须具备的要求之一。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工艺性能较好,操作方便,可制成厚制品且压出、压延半成品表面光滑,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硅橡胶。 3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苯基硅橡胶): 此种橡胶是在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链中,引入二苯基硅氧链节或甲基苯基硅氧链节而得。其分子结构可表示如下: 根据硅橡胶中苯基含量(苯基:硅原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低苯基、中苯基及高苯基硅橡胶。当橡胶发生结晶或接近于玻璃化转变点或者这两种情况重迭,均会导致橡胶呈现僵硬状态。引入适量的大体积的基团使聚合物链的规整性受到破坏,则可降低聚合物的结晶温度,同时由于大体积基团的引入改变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故也可以改变玻璃化温度。低苯基硅橡胶( C6H5/Si=6~11 %)即由于上述原因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且与所用苯基单体类型无关。硫化胶的脆性温度为 -120 ℃,是现今低温性能最好的橡胶。低苯基硅橡胶兼有乙烯基硅橡胶的优点,而且成本也不很高,因此有取代乙烯基硅橡胶的趋势。在大大提高苯基含量时则会使分子链的刚性增大,从而导致耐寒性和弹性的降低,但耐烧蚀和耐辐射性能将有所提高,苯基含量达 C6H5/Si=20~34 %为中苯基硅橡胶具有耐烧蚀的特点,高苯基硅橡胶( C6H5/Si=35~50 %)则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能。 4 、氟硅、腈硅橡胶: 氟硅橡胶是侧链引入氟代烷基的一类硅橡胶。常用的氟硅橡胶为含有甲基、三氟丙基和乙烯基的氟硅橡胶。其结构可表示如下: 氟硅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而且具有优良的耐油、耐溶剂性能,如对脂肪烃、芳香烃、氯代烃、石油基的各种燃料油、润滑油、液压油以及某些合成油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稳定性均较好,这些正是单纯的硅橡胶所不及的。氟硅橡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对于单纯的氟橡胶而言,这正是一种很大的改进。含三氟丙基的氟硅橡胶保持弹性的温度范围一般为 -50 ℃ ~+200 ℃,耐高低温性能较乙烯基硅橡胶为差,且在加热到 300 ℃以上时将会产生有毒气体。在电绝缘性能方面较乙烯基硅橡胶差得多。在氟硅橡胶的胶料中加入适量的低粘度羟基氟硅油,胶料热处理,再加入少量乙烯基硅橡胶,可使工艺性能显著改善,有利于 解决胶料粘辊和存放结构化 严重等问题,能延长胶料的有效使用期。在上述氟硅橡胶中引入甲基苯基硅氧链节时,会有助于耐低温性能的改善,且加工性能良好。 腈硅橡胶是侧链引入腈烷基(一般为β—腈乙基或γ—腈丙基)的一类硅橡胶。极性腈基的引入改善了硅橡胶的耐油、耐用溶剂性能,但其耐热性、电绝缘性及加工性则有所降低。含甲基,腈烷基和乙烯基的硅橡胶其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腈烷基的类型和含量对腈硅橡胶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如含 7.5% 克分子γ—腈丙基的硅橡胶,其耐寒性能与低苯基硅橡胶相似,耐油性能 较低苯基硅橡胶为好,当γ—腈丙基含量增至 33~50% 克分子时,则耐寒性显著降低,耐油性能提高,耐热为 200 ℃。如用β—腈乙基代替γ—腈丙基时则能使腈硅橡胶的耐热性进一步提高。 5 、苯撑和苯醚撑硅橡胶: 苯撑硅橡胶是在聚硅氧烷主链上引入苯撑基的一类硅橡胶。其结构可表示为: 由于苯撑基的引入,因而使硅橡胶的耐辐射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因芳环的存在使分子链的刚性增大,柔顺性降低,玻璃化温度提高,耐寒性能下降,而抗张强度则有所增高。苯撑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抗辐射性能,耐高温可达 250~300 ℃,且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防潮防霉耐水蒸气等特性。在苯撑硅橡胶的生胶组成中,当苯撑含量为 60% 、苯基含量 30% 、甲基含量 10% (乙烯基含量 0.6% )时是适宜的,在这种情况下,硫化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苯撑硅橡胶的缺点是低温性能不佳,脆性温度为 -25 ℃,影响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苯醚撑硅橡胶的低温性能则远较苯撑硅橡胶为好,脆性温度为 -64~70 ℃。 苯醚撑硅橡胶是分子主链引入苯醚撑和苯撑基团的聚硅氧烷。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苯醚撑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一般抗张强度可达 150~180 公斤 / 厘米(即 14.7~17.7Mpa 远高于乙烯基硅橡胶强度,同时具有优良的耐辐射性能并优于苯撑硅橡胶。它可耐长时间 250 ℃热空气老化,老化后仍具有较高的强度。苯醚撑硅橡胶的低温性能虽然比乙烯基硅橡胶差,但却远优于苯撑硅橡胶。其介电性能与乙烯基硅橡胶接近,但苯醚撑硅橡胶的耐油差,既不耐非极性的石油基油,也不耐极性的合成油(如 4109 双酯类合成润滑油、磷酸酯液压油的性能。总之,苯醚撑硅橡胶与乙烯基硅橡胶相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辐射性能,相似的耐高温性能和介电性能,较差的低温性能、耐油性能和弹性。苯醚撑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可用于制造特殊要求的模型制品和压出制品。 6 、室温硫化硅橡胶: 室温硫化型硅橡胶(简称 RTV )是指不需加热在室温下即可硫化的一类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是一种端基含有羟基(或乙酰氧基)的硅橡胶,分子量较低,通常 为粘稠状的流体。这类橡胶中加入适量补强填充剂、硫化剂和催化剂(或受空气中的水分作用)后即可在室温下硫化而成弹性体。硫化完全之后在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能等方面都很好,唯其机械强度较低些,可用于浇铸和涂敷胶料。室温硫化硅橡胶 可分为单组份型和双组份型两种。 双组份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是由含端羟基的硅橡胶和补强填充剂、硫化剂等配合而成,使用时再添加催化剂。常用的硫化剂为有机锡盐,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一般为 0.5~5 份或采用辛酸亚锡,它比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能力强。硫化时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含端羟基的硅橡胶与硫化剂之间发生脱醇缩合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改变硫化剂和催化剂的用量,即可调节硫化速度,一般用量大时,硫化速度快,反之则慢。在硫化过程中,生成的醇类物质逐渐从硫化胶中扩散逸出。 单组份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是由端基含有乙酰氧基的硅橡胶与补强填充剂以及其它助剂配合而成,使用时不需添加催化剂,从密封包装中取出后与空气中的水分作用即可硫化成为弹性体。此种硅橡胶对金属、玻璃和塑料等都有很好的粘合力,其缺点是硫化过程中伴有醋酸生成,虽能从硫化胶中扩散逸出,但对接触物体,特别是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单组份型作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密封、嵌缝等用途。 7 、液体硅橡胶: 根据分子结构中所含官能团(即交联点)位置,常把带有官能团的液体橡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官能团处于分子结构两端的称之为遥爪型液体橡胶;另一类是活性官能团在主链中呈无规分布,即所谓在分子结构内带官能团者,称为非遥爪型液体橡胶。当然,也有既带中间官能团又带有端基官团的,目前重点是对遥爪型液体橡胶进行研究。对于液体橡胶,应根据其所含的活性官能基来选择带有适当官能团的链增长剂或交联剂。液体硅橡胶的端基与其所对应的链增长剂或交联剂的官能团如下所示。 液体硅橡胶可用于涂敷、浸渍及灌注。例如粘度为 0.07~50 帕·秒 /25 ℃的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用甲基乙烯基双吡咯烷酮硅烷为链增长剂,用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 25 —二甲基地 5 —二叔丁基过氧己烷为硫化剂,此种胶料流动性好、粘度低,在其硫化过程中同时发生链子增长反应,故可获得高分子量的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链增长剂甲基乙烯基双吡咯烷酮硅烷,可由吡咯烷酮与 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 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而得,产物容易水解,故需存放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这种化合物的吡咯烷酮基在室温下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内的端羟基缓慢反应,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从理论上讲,此反应可连续进行,直至获得无限大的分子量。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硅烷中的乙烯基还可作为硫化反应的活化点,能促使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生成高分子量的弹性体。 由于吡咯烷酮基与羟基在室温下反应十分缓慢,故加入各组分经混合后的胶料具有较长的适用期,在 1 小时内胶料的粘度基本不变,仍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可注入微小的孔隙中。混合后的胶料在 150 ℃下加热 10 分钟即可硫化成弹性体。 二、硅橡胶胶料的配合 1 .硫化体系 硅橡胶一般均为高度饱和的结构,硫化活性较低,故通常不能用硫磺硫化,最普通最常用的硫化剂为有机过氧化物。硅橡胶也可以采用高能射线进行辐射硫化,辐射硫化与过氧化物的硫化机理相同,均系发生游离基反应而交联。 二甲基硅橡胶的硫化反应: 二甲基硅橡胶的分子中不含乙烯基,是饱和橡胶,通常均采用高活性的过氧化物为硫化剂,过氧化物游离基夺取硅橡胶甲基上的氢形成大分子游离基,然后大分子游离基再结合即形成交联键,如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硫化剂。 由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到,含有乙烯基的硅橡胶在硫化过各中,能够重新生成可继续进行反应的游离基,因此,在硅橡胶中引入少量的乙烯基就可以大大提高硫化活性,提高硫化剂交联效率,减少过氧化物的用量并改善制品的性能。由于引发交联反应的初始游离基是由过氧化物分解而得,故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过氧化物的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硅橡胶硫化胶的交联度,这将导致胶料定伸强度提高,并可改善动态性能和压缩变形,但抗撕裂性能则有所下降。 按照过氧化物硫化活性的高低,将常用的过氧化物分为通用型与乙烯基专用型两类。通用型活性较高,对各种硅橡胶均能起硫化作用,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 ), 2 · 4 —二氯过氧化二苯甲酰( DCBP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TBPB ),即属于此种类型。乙烯基专用型活性较低,仅能对含乙烯基的硅橡胶起硫化作用,如过氧化二叔丁基( DTBP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 2 · 5 —二甲基— 2 · 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DBPMH )等则属于此种类型。过氧化二苯甲酰常制成有效成份为 50% 的硅油膏,以保证生产安全并改进其在胶料中的分散性。其分解产物为苯、苯甲酸和二氧化碳,是挥发性的,在一段硫化时必须加压,且由于 分解产物含有酸性物质,故用量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制品的耐热性,本品不适于制造厚壁模型制品。一般 100 份二甲基硅橡胶用过氧化二苯甲酰硅油膏状物 4~6 份,乙烯基硅橡胶用量为 0.5~2 份。 2.4 —二氯过氧化二苯甲酰与过氧化二苯甲酰相较,其分解温度比过氧化二苯甲酰为低,而分解速度则更高,由于分解温度低,所以焦烧性能不好,因此,这种物质的用量应尽可能少。其分解产物为 2.4- 二氯苯甲酸和 2.4- 二氯苯,比较不易挥发,所以硫化时不加压也能避免气泡,特别适宜于压出制品的常压热空气连续硫化。用量与过氧化二苯甲酰相仿。 过氧化二苯甲酰, 2.4 —二氯过氧化二苯甲酰属于芳酰基过氧化物,不能用于含炭黑胶料,因炭黑干扰过氧化物的硫化作用。浅色胶料则有很强烈的焦烧倾向,且其分解产物中的酸性物质会损害密封系统硅橡胶制品的耐热性能。 过氧化二叔丁基对含乙烯基的硅橡胶有效,不易焦烧且硫化胶压缩变形较小,物理机械性能良好。其缺点是蒸气压高,因此挥发也高,在胶料存放过程中极易挥发。本品能用于模型制品。并可用于模压厚制品的胶料和含炭黑的胶料。用量一般为 0.5~1 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和 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不易挥发,使用方便,硫化胶压缩变形较低,且由于不分解出带羧基的产物,因此在密封制品的硫化胶中特别稳定。它们适用于模压厚制品、与金属粘合的制品和注射制品,也适用于含炭黑的胶料,应用范围甚广。采用 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时,硫化胶并具有较高的伸长率。使用过氧化二异丙苯时其分解产物具有臭味,这种气味并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于制品中,采用 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时,则能避免此种弊端。这两种过氧化物所得硫化胶的撕裂强度较低。其用量一般均为 0.5~1 份。 过氧化物的用量不宜过大,当超过适宜的用量后会使硫化胶的伸长率、抗撕裂强度等性能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尤以使用 2.4 —二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者为甚。 含乙烯基的硅橡胶生胶除利用过氧化物进行硫化外,还可以进行加成硫化。现今所用的加成硫化的硫化剂主要为含硅氢基的过氧化物或聚合物。 Si-H 基团与乙烯基加成而实现硫化,在这种反应中,通常使用铂的络合物为催化剂。 2 、补强填充体系 未经补强的硅橡胶硫化胶强度很低,抗张强度低 1 兆帕,伸长率为 50~80% 左右。这样脆弱的橡胶经配合后则强度和伸长率均可大提高。虽然不能说橡皮的质量仅取决于填料,当然生胶质量及其生产工艺的改进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当我们比较最初所制得的橡皮的抗张强度为 2.7~2.9 兆帕,而现在如果需要时,此数字可达到 98~12 兆帕,则这一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出了具有良好补强性能填料之结果。目前作为基础胶作用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或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虽然在化学结构上也照顾到了强度的问题,但主要还是靠填料来补强的。常用的补强性填料主要为白炭黑,其品种有沉淀法白炭黑、气相白炭黑和表面处理白炭黑(用有机硅化合物或有机醇处理白炭黑表面,或在白炭黑制造过程中即加入这些物质制成)等。采用气相白炭黑的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良好,耐水性优越,但胶料中必须同时采用专门的特殊助剂(结构控制剂)才能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使用沉淀法白炭黑的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稍低,介电性能,特别是受潮后的介电性能较差,但成本较低。用表面处理白炭黑的胶料,工艺性能良好,强度较高。白炭黑的补强效果与其粒径大小、表面结构、活性(羟基数目)以及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粒径愈小、表面积愈大、其补强性愈大,分散度愈高则补强性也愈大。当粒径小于 50 毫米时,其补强性能 较高,称为补强性填充剂。在硅橡胶中常用粒径为 8~30 毫微米,比表面积为 150~400 米 2/ 克的白炭黑为补强填料。普遍认为补强通常可获改善。白炭黑的表面结构、活性及其与补强作用的关系等问题,虽有不少研究,但迄今尚未完全清楚,有资料指出:关于表面活性增大而提高补强效果的原因,大概是通过建立某种键或形成凝聚而使强度提高的。硫化过的高强度硅橡胶不仅有分子间的交联,而且形成大量的凝聚点,引起填充剂与橡胶界面的某种交联化,该部位比其余橡胶部位的交联度高。可以设想,分散在无定形硅橡胶中的白炭黑,周围紧密地凝聚着橡胶分子,白炭黑的粒子起着一种微晶的作用。可见提高填充剂的分散度,使橡胶分子中形成均匀分散的白炭黑粒子,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填充剂微粒活性愈高分散性愈差,故选择分散助剂和配合条件也是很重要的。 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多,硫化胶的硬度增大,在一定的范围内硫化胶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均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大而提高,一般用量以 40~60 份左右为宜。白炭黑的适宜用量尚与其比表面积有关,如比表面积为 140~300 米 2/ 克时,白炭黑的用量可取低限,当粒径增大比表面积为 70~110 米 2/ 克或更小时,则可取上限或更多一些的填料。 半补强性的填充剂品种较多,如硅藻土,沉淀碳酸钙、硅酸锆、二氧化钛等。在硅橡胶胶料中还常使用一些着色剂,这些着色剂应该是热稳定的,同时不应与过氧化物作用而影响硫化过程的进行,一般用无机颜料,如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铬、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镉等。这些颜料同时又是填料,具有一定的补强作用。红色氧化铁并能加速硫化和提高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用量一般为 2~5 份。普通炭黑在硅橡胶中不作为填料应用,只有乙炔炭黑被用于制造导电橡胶制品,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少量的炭黑作为黑色颜料。 3 、其它配合剂 为了改进硅橡胶的某些工艺性能或使用性能,在配制胶料时可加入某些组份。有如气相白炭黑粒子表面的活性硅醇基,在常温下即可与硅橡胶分子的末端硅醇基团发生缩合反应,从而使硅橡胶胶料在存放过程中变硬,可塑性降低,逐渐失去返炼和加工工艺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结构化。为防止或减弱结构化倾向而加入的配合剂,称为结构控制剂。常用的结构控制剂有二苯基硅二醇,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 ,四甲基乙撑二氧基二甲基硅烷及低分子量的羟基硅油等。四甲基乙撑二氧基二甲基硅烷的结构式为: 为了减小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可加入抗收缩剂氧化亚汞或氧化镉,它们可在橡胶大分子间形成附加的桥形结构而降低压缩永久变形。又如为了提高硫化胶的抗撕裂强度,可在加入有羟基硅油的条件下加入少量的油状氯化磷氰聚合物。此种氯化磷氰聚合物可以促进二氧化硅填料与含羟基基团的硅油及硅橡胶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硫化胶内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强,从而能改善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明显地使其抗撕裂强度提高。在硅橡胶胶料中加入少量聚四氟乙烯,则可改善压延工艺性能并提高硫化胶的抗撕裂强度。此外,在苯基硅橡胶的配合中加入适量的硼酸正丁酯则能克服粘辊现象,有利于操作。 三、硅橡胶的性质及配方举例 耐热性: 硅橡胶为无色至乳白色的弹性体,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纯胶的比重为 0.96~0.99, 甲基三氟丙基乙烯基硅橡胶的比重为 1.30 左右。因硅橡胶的主链结构是— Si — O —键组成,这种键的键能较高,如 Si — O 键的键能为 451 千焦耳 / 摩尔( 107.7 千卡 / 摩尔),总的说来,硅橡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 150~180 ℃下可以极长期的使用,在 200~250 ℃下性能变化仅发生在高温作用的初期(如 250 ℃时为前 5 天),此性能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它们可以在 250 ℃下长期使用,能承受的短期使用温度则更高。硅橡胶的耐寒性很好,可以在 -60 ℃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低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甚至可在 -100 ℃下使用。硅橡胶一般在 -30 ℃时性能发生变化,即随温度的降低其硬度、抗张强度及压缩永久变形值均有所增大,而伸长率则降低,但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加热时便能恢复。 机械强度: 硅橡胶的分子量即使达到 50~70 万时,其柔性仍远较其它有机橡胶为好,这是由于它的甲基是绕 Si —轴旋转运动,氢原子占有相当广阔的窨,因而与相邻分子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相互吸引力较小,正是由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故没有配合填充剂的硫化胶抗张强度很低,尚不足 1 兆帕,伸长率约 50~80% 。虽然硅橡胶的补强效率远较其它橡胶为高,且经多年来的研究改进,现今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硅橡胶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仍较一般有机橡胶为差,在配料的各组份选择适宜的情况下,硅橡胶硫化胶的机械强度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平,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硫化胶,在某些配方中其抗张强度可达 11~13Mpa ,抗撕强度可达 343~686 牛顿 / 厘米。 介电性能: 有机硅橡胶的多数品种虽然含有少量的乙烯基,但它们基本上仍属于饱和橡胶,主链由硅—氧键所构成,使之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臭氧性。有机硅橡胶的疏水性高,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其介电性能改变很小,但不能在有高压蒸汽的环境下工作,否则,将发生水解和解聚作用。 化学稳定性: 有机硅橡胶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对浓酸、浓碱及有机溶剂的抗蚀能力远不及一般橡胶。不含强极性基团的硅橡胶耐矿油的性能和耐芳香族、脂肪族非极性溶剂的性能均差,当引入强极性基团后,如氟硅橡胶、腈硅橡胶,则此种特性会得到显著改善。 电绝缘性: 硅橡胶的电绝缘性能优良,在所有使用温度下,其介电性能都比较稳定,在高温下介电性能有所降低,但仍能维持较好的绝缘性能指标。 在航空工业中,硅橡胶供制造在空气、臭氧、电场、滑油中工作的各种零件,胶板、胶管、胶绳等。制品的工作温度为 -60~-65 ℃至 200~250 ℃,在高低温下耐燃油、滑油的制品一般采用氟硅橡胶。 它的分子主链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组成,硅氧键的键能达 370KJ/mol ,比一般橡胶的碳 - 碳结合键能 240 KJ/mol 要大得多,这是硅橡胶具有很高热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硅氧键呈螺旋形构型,分子链的柔韧性大,(比 C-C 键或 Si-C 键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这些结构特征使它的硫化胶柔软而富有弹性,特别是弹性变化不大,而一般橡胶的弹性变化是由于温度降低后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为增强的缘故。 硫化胶按其硫化机理可分为三大类:有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交联型(以下简称 热硫化型 )、缩聚反应型(以下简称 室温硫化型) 和 加成反应型 三大类。 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偏低,耐酸碱性差,制造复杂产品时加工工艺性能差等缺点, 室温硫化型 硅橡胶:它的分子特点是在分子主链的两端含有羟基( -OH )或乙酰氧基 等活性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官能团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而成为弹性体。 (一)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它是以羟基封端的低分子量硅橡胶与补强剂混合,干燥去水,然后加入交联剂(含有能水解的多官能团硅氧烷),此时,混炼胶已成为含有多官能团端基的聚合物,封装于密闭的容器内,使用时挤出与空气中水分接触,使胶料中的官能团水解形成不稳定羟基,然后缩合交联成弹性体。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随交联剂类型不同,可分为脱酸型和非脱酸型。脱酸缩合硫化型是使用较广泛的一大类,所用交联剂为乙酰氧基类硅氧烷(如 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或甲氧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在硫化过程中,放出的副产物乙酸,对金属有腐蚀的作用。非脱酸缩合硫化型种类较多,其中有以烷氧基(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的脱醇缩合硫化型,此反应仅凭空气中水分作用,硫化缓慢,需加入烷基钛酸酯之类的硫化促进剂,硫化时放出醇类,无腐蚀作用,最适宜作电气绝缘制品。此外,沿有以硅氮烷为交联剂的脱肟硫化、脱酰胺硫化和硫化速度快的脱酮硫化型等。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对多种材料,如金属、玻璃、陶瓷等有良好的粘结性,使用时特别方便,一般不需称量、拌匀、除泡等操作。其硫化速度取决于环境的相对湿度、温度、以及胶层的厚度。厚制品深部硫化困难,因为硫化是从表面开始,逐渐向深处进行,胶层越厚,硫化越慢,如果内层胶料硫化不完全,高温使用时会变软,发粘,一般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来解决。 (二)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此类橡胶的硫化由生胶的羟基在催化剂(有机锡盐,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亚锡等)作用下与交联剂(烷氧基硅烷类,如正硅酸乙酯或其部分水解物)上的烷氧基缩合反应而成,可分为脱乙醇缩合硫化、脱氢缩合硫化、脱水缩合硫化和脱闳氨缩合硫化等,以脱醇型为最常见。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通常是将生胶、填料与交联剂混为一个组分,生胶、填料与催化剂混为另一组分,使用时,再将二个给分经过计量进行混合。双组分的硫化时间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用量,用量越多,硫化越快,此外,环境温度越高,硫化也越快;硫化时间无内应力,不收缩,不膨胀;硫化时缩合反应在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常压反应釜内充氮气问题? 大家帮帮忙,常压 反应釜 内充 氮气 到6公斤,釜上的 试镜 会不会坏?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湖南中化恒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应届毕业生
学校:山东农业大学 - 化学院
地区:四川省
个人简介:曾经删说说删到手抽筋,感慨了一句,**,我以前真够无聊。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