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哥哥林妹妹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8
设备工程师
离心泵选型是否合适? 您提到的“刮研抱死”是什么情况,我没遇到过,可以详细描述一下吗 就是振动大了容易导致旋转的叶轮口环与固定的壳体口环摩擦、起豆,摩擦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口环粘到一起,那就是大事故了。 查看更多 3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万商台:石化持续调涨 聚烯烃继续走高? 一、今日关注 1.美国WTI 10月原油期货涨0.02美元,涨幅0.04%,报47.37美元/桶;ICE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跌0.49美元,跌幅0.93%,报52.20美元/桶。 2.石家庄炼化公司20万吨/年的PP装置7月1日停车检修,计划9月8日开车。 3.燕山石化PE新高压装置产EVA18J3;老高压装置1线产1C7A,2线产1C7A,3线产1C7AS;低压装置1线产B5703,2线产6100M。 二、 聚烯烃 市场分析 国际原油止跌上扬, 丙烯 、 乙烯 单体价格高位运行,苯乙烯价格持续上涨,形成较强的成本支撑。PP、PE期市涨势汹汹,带动现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消费旺季到来,下游需求较好。多方利好,预计短期内聚烯烃市场高位运行。 PP简评: 丙烯:远东丙烯FOB韩国9月4日价格持稳,报873-875美元/吨。 PP市场行情积极拉涨,华北市场拉丝主流价格在9300-9450元/吨,华东市场拉丝主流价格在9300-9500元/吨,华南市场拉丝主流价格在9450-9600元/吨。尽管国内PP期市小幅走软,但上游丙烯价格高涨,成本拉动,石化出厂报价持续大幅调涨。期现价差进一步缩小。贸易商随行就市,下游接货积极性略有下降。预计短期内PP行情涨势暂缓。 PE简评: 今日PE市场延续涨势,各大区部分线性涨50-250元/吨不等,部分高压涨100-300元/吨不等,部分低压涨50-200元/吨。期货虽低开窄幅震荡,但石化企业继续拉涨出厂价,商家受高成本支撑,积极跟涨。然市场价格炒作至高位,下游补仓谨慎,成交一般。近期石化库存控制在低位,供应压力不大,给予石化频繁拉涨的动力,加之市场炒作热情浓厚,现货市场涨幅可观,预计PE市场明日继续走高。 ABS简评: 今日ABS市场报盘小幅上涨。主流0215A报价在16400-17300元/吨。上游原料苯乙烯市场货少价高,商家挺价明显,丙烯腈、丁二烯价格继续冲高,贸易商存在惜售的情况,整体货源偏紧。ABS现货方面,国内外烯烃市场近期供给端明显不足,ABS卖盘预期继续向好,盘中商家低位惜售,多数ABS生产商出厂价补涨。华东、华南两大主流市场不同程度上行,中小卖盘跟进迟缓。预计明日ABS市场继续高位整理为主。 万商台塑化电商平台(cp.wst.net)塑料助剂资源,如有需要,欢迎联系: 联系人:梁先生,电话:18922718325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锅炉定期检验中对承压部件是如何要求的? 锅炉定期检验中对承压部件是如何要求的?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7月份我国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达到50万吨?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近日,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2014年7月份我国 焦炭 及半焦炭出口量为50万吨,1-7月为4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6.8%。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双甘膦母液蒸发? 我公司 草甘膦 项目上 双甘膦 母液蒸发工序运行了2年,蒸发采用5效蒸发,材质为Ti2,现在经常发现一效的循环管道损坏,主要表现在管道的焊缝位置,管道规格为500mm,管道焊缝为角焊缝形式,一效的温度在115度左右。 请各位盖德分析一下,谢谢。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脱丙烷精馏塔的具体数据。求!!!!? 脱 丙烷 精馏塔 是个多组分精馏装置,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太难了。如何设计脱丙烷精馏塔?求啊!!~~~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化验室需要哪些安全消防用品、设施? 化验室需要哪些安全消防用品、设施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离子膜烧碱双效逆流? 求一份 离子膜烧碱 双效逆流蒸发工序CAD流程图和 强制循环蒸发器 CAD图,本人做毕业设计用做参考,求各位盖德帮忙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储罐的形式都有哪些? 立式、卧式、固定顶、带 内浮盘 固定顶、浮顶、其他形式这几种形式的储罐分不太清楚。。。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有哪位朋友有这方面的资料? 求助,年产15万吨焦炉气制 甲醇 化验室筹建规划方案,管理的重点有哪些?谢谢了!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于离心机的问题? 请教个问题: 泵的出口和 离心机 的进料口可以直接连接么? 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气体的流量计量? 在Dcs中,孔板计量的是实际工况的气体流速, 显示控制器 上的读数是标方,表读数的标方值是怎么得来的?以及显示控制器的设计范围是如何确定的?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应急演练方案? 学习查看更多 1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水冷电机的换热器是否需要做耐压试验? 水冷电机的冷却水流程是否需要做水压试验?有无规范明确要求?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大量收购黑色硫酸渣? 本厂是专磨 硫酸渣 的选厂长期大量收购硫酸渣。要求黑色,品位不限,其它元素没有要求 。非诚勿扰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请问锅炉EDTA清洗废液处理? 如今锅炉清洗很多采用EDTA清洗,特别是电站锅炉,有哪位亲身经历过?EDTA是如何回收的?清洗后的废液如何处理?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加强合作自主创新推进光伏业健康发展? 这篇文章说的比较中肯。推荐给各位看看。 加强合作自主创新推进光伏业健康发展 2010-5-17 12:01:29  国际新能源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极大地制约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直接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的重要技术,日益受到人们 关注,光伏产业逐渐成为应对能源危机、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均予以高度重视,纷 纷出台支持光伏技术研发及新能源应用的各项措施,光伏产业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国光伏产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我国光伏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基本掌握了 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关键工艺技术,主要装备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规模快速提 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2009年全国多晶硅年产量超过2万吨,使我国光伏产业原材料的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50%左右;太阳能电池产量以100%以 上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连续3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光伏产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保持千亿元规模,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多晶硅产业自给能力迅速提高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材料,其生产技术此前被国际上少数企业垄断。2000年后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及资金扶持,极大地推动了多 晶硅产业技术进步,并在2005年前后突破了连续规模化生产关键环节,形成了千吨级规模化生产技术,为我国光伏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基本掌握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近几年,我国多晶硅骨干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系统集成创新,已基本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 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不断进步,大规模合成、低电耗还原、 四氯化硅 氢化等关键技术环节得到突破;关键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加速,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大规模化生产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多数已投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高度重视能物耗和环保问题,生产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同时 ,国内相关企业还在不断完善多晶硅生产技术与工艺,一批企业正在开展物理冶金法等多晶硅生产新工艺研发。   2.产量快速增加,正在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据调查,我国现有多晶硅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已投产企业20多家,在建企业近30家。2000年我国 采用的多晶硅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到2009年国内产量已达2万多吨,形成约占世界市场20%的良好态势。随着已建成项目逐渐达产,预计未来2年内,我 国自主生产的多晶硅即可满足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需求,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二)太阳能电池生产优势明显,呈现国际化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的联合调查,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共有太阳能电池生产企 业120多家,已建成项目的产能约为6500多兆瓦,在建项目的设计产能也达到约8300兆瓦。2009年电池产量4300余兆瓦,同比增长73.5%,约占世界光 伏市场份额的40%(2008年这一比例为33%),全年电池出口额达到71亿美元。   2.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外资占有相当比例。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实际投资额约570亿元,外资、合资企业实际投资额占投资总额 的37%。   11家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运用国际资本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前10家太阳能电池厂商中,我国占据4席。许多专家认为,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 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占据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3.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技术持续进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骨干企业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 在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上也取得多项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高到16%~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上与国际同步。产品质量稳定, 得到各国认同。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产业相关环节特别是多晶硅行业也已经暴露出投资和产能规模过快增长、 重复 建设趋势增大等需重点关注 的突出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多晶硅产业出现投资过热倾向   受市场需求旺盛和对未来市场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判断的双重驱动,多晶硅近年来成为国内投资项目的热点。调查显示,国内多晶硅产业计划投 资总额达1340亿元,实际投资额为470亿元;已建成项目设计产能4万余吨,在建项目设计产能6万多吨,合计约10余万吨(目前业内投资水平约为每千 吨8亿~10亿元)。虽然在建项目设计产能包含了拟分步实施的多期工程建设目标,但若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资金持续投入、大量项目集中开工建 设,必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二)技术装备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目前在多晶硅关键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成本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副产物综合利用和能耗水平有待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 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仍未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同时,随着 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光伏产业领域迅速提升技术和不断扩大规模。我国若在此关键时机稍有耽误,将会增大差距,面临更严 峻的竞争。   (三)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和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约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战略新 能源产业的保护,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目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仍处于下滑状态的情况下,国内除个别企 业外,其余多晶硅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抗衡。同时,国外企业纷纷加大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技术持续进步,均对我 产业后续发展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四)亟待加快标准质量等体系建设   随着产业加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光伏产品和应用技 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不完善等。此外,还存在光伏产业内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动、自律能力不强等现象,影响了光伏 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及今后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产业统筹指导,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按照国发[2009]38号文件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已会同部内 有关司局组织制定了《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强行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提供行业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指导。同时已拟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 条件》,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和规范我国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上述文件在征求有关部委意见后即将发布。   (二)支持国内市场加快启动,巩固扩大国外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制订国家光伏产业发展目标,抓紧落实各项光伏发电的激励政策,支持国内市场加快启动,积极稳妥扩大国 内光伏应用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并购和建厂等方式,巩固和发展国际市场;增强产业安全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 向,确保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三)推动光伏产业联盟建设,增强行业合作与自律   为加强产业协作,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建设我国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根据国内光伏企业的意愿,电子信息司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企业筹建中国 光伏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将为行业发展搭建公共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协作,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国内光伏产业的推广宣传和 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国际产业竞争。日前各项筹备工作已有序开展,即将于2010年5月17日在江苏常州召开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鼓励骨干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太阳能电池优 质高效和低成本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全面提升国产化装备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搭建光伏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共同研发关键技 术,共享自主创新成果。   (五)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品认证、监测制度建设   完善光伏产品和系统的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技术水平,会同有关标准主管部门,制定多 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和光伏系统的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的认证、监测制度,实现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完善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 ,严格产品质量,加强行业管理,树立中国光伏优质形象。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汽气比计算举例? 我们公司变换的实际生产,工艺中串低,带热水饱和塔,操作压力0.85MP,出饱和塔 混合气 体温度120°C,求饱和塔出口汽汽比(水蒸气与干煤气的比)! 由n=P1(蒸汽分压)/{P2(操作绝对压力)-p1} 查120°C饱和蒸汽压为0.2024MP,估计我们公司的饱和度有95% 有n=0.2042x95%/(0.85-0.2042x95%)=0.127 也就是每立方米半水煤气携带蒸汽量为: q=18x0.194/22.4x0.65=0.2398kg/m³ 剩下的就是问题来了,我们现在的蒸汽补入量平均是240kg每吨氨。 现在如何算出进入中变炉的汽气比呢,还需要些什么数据?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前三季度多晶硅进口超4万吨? 上海有色网 : http://www.smm.cn/newsinfo/2011-11-07/3141227.html SMM 11月7日讯:2011年1-9月中国进口 多晶硅 总量在4.85万吨,已比2010年多晶硅年进口总量增长1000多吨。韩国、德国、美国为多晶硅料主要进口国。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多晶 硅价 格一直在下跌,9月份多晶硅价格跌破40万,价格逐渐接近国外硅料的价格下,为什么国内光伏企业仍更青睐国外硅料? 首先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少光伏企业的补贴,加上下半年全球经济的萧条,使得海外光伏市场萎缩,全球多晶硅企业目光转向还可开发中国市场。其次,国外几大多晶硅巨头相对低廉的价格、较高的品质牢牢抓住国内下游光伏企业,同时也挤压了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市场份额。 上海有色网(SMM)认为,国内多晶硅企业若能在硅料的成本、产品上做得更低更好,走出自己特有的差异化路线来,或许不久,中国的多晶硅出口也将稳步上升。(上海有色网)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气化炉投料成功后,应怎样调节入炉氧及煤浆流量? 从碳部分氧化生成 CO 的反 应得 知( 2C+O2=2CO+ Q),氧的理论用量应该是氧碳原子比为 1 : 1 。因此氧煤比过多,一部分碳完全燃烧生成 CO2  ,温度升高,致使煤气中 CO2 含量增多而降低了冷煤气的效率。如果过低,反应不充分,也导致碳的转化率降低。但在实际反应中存在着其它反应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以及热量损失等原因,一般氧煤比略高于理论值。 根据上述理论,在增加气化负荷时,要尽量使氧煤比值越接近理论值越好,以便维持较平稳的操作温度。当加量时,首先加煤浆流量,然后加 氧气 流量(降低负荷时相反),这样可以避免氧煤比过高而引起的气化炉超温。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 文化与艺术系
地区:四川省
个人简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