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 Middle Distillate Synthesis process”如何翻 ...? 本帖最后由 fossil-zhang 于 2009-8-19 14:38 编辑 说实话,我还算比较有耐心的,要不然,头要撞墙了,连版主都看不过去了,都要青蛙跳了,呵呵,开个玩笑,我明白那个歇后语的意思。 也许是我表述的不清楚? 我看了olivetree和zzuwangshilei两位朋友的回复,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我如果在这英语区进行费托合成的科普介绍是不现实的,版主那真要发飙了。那这个的工作就交给我认识的一个专家写的“萨索故事”吧,建议你们看看,就能对费托合成有个正确的认识。 http:///indexcf/home ... spx?msautoid=211851 首先回复olivetree 我当然知道zzuwangshilei想要了解的东西,我不知您仔细看了我上面的回复了么,shell中间馏分中包括柴油这没有疑问了吧,我在上面讲得很清楚,柴油和汽油的区别是什么,生产柴油需要异构化么?您从哪看来的,柴油要的就是直链越多越好,生产汽油才需要异构化,费托合成直接出来的柴油段的产物十六烷值不用再处理就很高了,简单的异构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低温流动性(也就是降低凝点)。 生产乙烯丙烯我上面也讲了,是石脑油的任务,石脑油和柴油碳数分布都不一样,更接近于汽油,唯一区别在于石脑油是直链,汽油是支链多,shell生产出来的石脑油用来进一步裂化生产乙烯丙烯。 我一直说在shell的工艺中,c5+不是一股脑进入hpc,在hpc之前必须 先经过分馏 ,分成不同碳数分布的产物段,这些不同碳数段产物再根据需要去进行裂化异构化、加氢饱和等,我就搞不懂你们为什么就一直不理解这句话。 shell又不是仅仅生产中间馏分,还有低碳数和高碳数的产品,这些产品怎么来的你们想过没有? c20以上的可以裂化异构化,c20以下的当然也可以裂化异构化。只是不在一起而已(hpc段也不止一台裂化反应器),催化剂选择性不同而已。c20以上的除了裂化异构化外还可以选择加氢饱和,c20以下的也可以选择直接加氢饱和,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不同的目标产品。 在shell的工艺里,产物分馏或者分离主要用在两种地方,一种就是hps合成段的出口,分成气体、轻质油、重质油和蜡,经过分离后再进入不同的产物处理段,再一种就是产物精制段,比如hpc后的分馏,蜡的再分馏等等。 你说的选择性对比问题,你先想想,hpc是生产中间馏分,中间馏分是什么意思,都包含什么,那篇文章做了一个不同碳数的烃类裂解的活性比较试验,采用的是c10-c11,c14-c16,c16-c17,如果这些烃类裂解了,得到的是什么碳数分布你想过么,他们本身就处在中间馏分段,你想过这个么,还有个数据是c16-c17裂化的产物集中在c5-c12段,这基本上是石脑油的范围,那中间馏分中剩下的部分从哪裂解而来呢,肯定是高于c17的吧,那他为什么不把c17以上的放在一起做呢,你想过没有。给你看两句话,那篇1991文章里的原话: it may be calculated that a c20+ paraffin can be converted to some 80 %wt of c10-c20 material, while only 20 %wt ends up in the fraction below c10 c10-c20是由c20以上的裂化异构化而来的。 this cracking process has to meet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 the chain length of the cracked fragments should be predominantly in the desired range, and - components above the desired range should be cracked in preference to those which are already in or below the desired range 这个实验只是选用了几个不同的碳数烃考察催化剂对不同碳数烃的裂解活性比较,为了说明高碳数的裂解活性远高于低碳数的,c17是c10的90倍,这就是shell所强调的chain-length-dependent conversion process(具有链长选择性的转化过程),不同于chain-length-independent synthesis process(不具有链长选择性的合成过程),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选择性的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还是要理解hpc是什么意思,打断长链,选择性生产中间馏分,什么叫中间馏分,为什么具有高选择性,在于它采用了具有型选作用的分子筛。 再回zzuwangshilei 我觉得这这句话 传统的费托合成是合成汽油的,而不是中间馏分,德国二战时期搞的费托,其a 值不高,合成产物主要用于摩托类用油 是不恰当的,费托合成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么?什么叫费托合成?你是因为第二篇文章里的这句话“ this step in the process is in fact a highly modernized version of the classical ft process ”才这么认为的?请看清楚,ft process 和fischer tropsch synthesis,ft synthesis可不是一回事。 你只能讲采用不同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费托合成反应产物会不同,什么情况下会合成汽油出来?汽油是不能通过费托合成直接出来的,只能说采用某种工艺可以生产汽油,就算是高温工艺,出来的产物必须处理才能做汽油,我上面在讲柴油汽油区别的时候就讲了,必须对产物进行异构化处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汽油,你如果有车,你可以试试把费托合成出来的没经过异构化的汽油加车里,看看能行不。开个玩笑,你千万别加。 所谓的生产汽油也好,生产中间馏分也好,都是对整个工艺而言,包括了原料供给(煤、天然气气化)、费托合成以及产物精制,你不能单独讲费托合成生产中间馏分,单独费托合成本身是不能选择性合成中间馏分的。这是外行讲的,不是学费托的人讲的。 你的关于二战时期的资料也不对,德国人当时用的燃料大部分来自于煤直接液化,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煤间接液化,而且,那时德国人的间接液化技术是低温铁基固定床,主要生产柴油和蜡,阿尔法值也不低。第二篇文章里的motor fuels 可不是摩托车燃料的意思,你再想想? hps就是费托合成,你再看看资料上怎么说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选择钴催化剂自然蜡的选择性高,这也不是shell的专利,搞费托的都知道。 关于paraffin的翻译,本意是烷烃,但我认为在有些语境下,需要翻译成烷烃,而在有些语境下,就要翻译成石蜡,我举两个例子 conversion of normal paraffins to middle distillates. an efficient ft process leads to a raw product of a rather waxy nature , which is unsuitable for transportation fuels. incorporation of a hydroisomerization and hydrocracking stage leads to a product which can be converted with minimum gas make to give a maximum yield of middle distillates. 这里面,结合下文,paraffin翻译成蜡比较合适。 an important consequence of the sequential chain-growth mechanism as discussed above is that it is theoretically impossible to exclusively synthesize a paraffin of one single carbon number (unless this is 1 or infinity; i.e. the paraffin is methane or polymethylene) or to synthesize a paraffin fraction of a specified narrow range of chain lengths. 这里面的paraffin翻译成烷烃就比较合适。 heavy paraffin一般翻译成重质烃比较合适。 c4以上的上面讲了,肯定是先分馏再重整,只要搞清楚重整的目的是什么,目标产物是什么,这个就容易理解了。 我真的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忽然觉得我回了这么多贴好象仍然在回答一个问题,对于以上二位朋友,我说声抱歉,这个问题,我们就此打住吧,你们如果有什么新鲜的问题,跟以上的问题不一样的,可以到 煤制油及烯烃技术交流区 发帖,或者给我发消息。 跟版主说声抱歉,占用这个板块讨论一些跟外语关系不大的问题,不过这个回帖也讨论了一些外语内容,请版主高抬贵手,谢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