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0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洛尘
影响力
73.10
经验值
192.00
粉丝
3
上海古朵生物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886
他的回答 845
酒精消毒用品,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酒精消毒原理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分子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即蛋白质变性,将细菌杀死。那么是不是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呢?并不是,纯酒精反而不能彻底杀死细菌。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固然很大,但是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细菌。人们经过反复实验,证实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 酒精的储存、使用要求 酒精宜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1、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 2、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cm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3、使用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使用前要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效。 4、使用场地范围内禁有火源及超过酒精引燃温度(363℃)的发热物体,使用前必须测试发热温度要在250℃以下,方可使用酒精。 5、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6、擦拭过程中对物体上残留的酒精须擦净。 7、使用过的毛巾等材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通风处晾干。 8、酒精燃烧灭火处置: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使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室外还可以使用沙土覆盖。严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巾、衣物进行扑打,否则被酒精引燃,火势将蔓延扩散,越烧越大。 酒精并不是完全无菌 酒精是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结核杆菌;不能杀死细菌芽孢、部分种类的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不能杀死的细菌,其菌体内的毒素,往往是蛋白质,就会随着细菌的裂解而释放,继续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大多数种类的、由空气中落入酒精消毒剂中的细菌,在较长时间的酒精浸泡后,由于细菌的氧化酶失去活性,代谢被抑制,细菌也会死亡。同时酒精也能筛选出耐受酒精杀灭的微生物,其中耐药的致病性微生物就会对人体产生更大的伤害,难以治愈。因此,落入灰尘被污染的酒精消毒液就应该被换掉。所以尽管酒精是消毒剂,但并不是完全无菌的,必要时需对酒精进行无菌处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培养细菌,势必会使用到培养基来让其滋长。因此,培养基的效能好坏,通常是利用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能力与状况来判定 那是不是只要培养基上面能让细菌生长并被观察到,就代表此批培养基的效能是没有问题的呢?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在制药产业中,一般会依循药典的内容规范来进行检查。我们以「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为例,当要检验样品中的总细菌数或霉菌数有多少时,自然需要使用到培养基。目前会用来检查的培养基则以细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霉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为主。 顾名思义,当我们要确认TSA或SDA的效能时,就会以细菌或是霉菌来测试,让其生长在培养基上,确认可以生长且生长的量是符合标准的,就能达成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但是,到底要用哪一种细菌或霉菌让其生长呢?以及到底要长出多少的菌量才算是符合标准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娓娓道来、一一解惑。 首先,针对细菌生长的TSA,若要来看其效能是否达标,药典中规范使用的菌种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以及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针对霉菌生长的SDA,使用菌种则为: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和黑曲霉CMCC(F)98 003。 那准备好这些菌种后,究竟要使用多少的菌量让其在培养基上生长呢?药典中也有详细的说明,接种量必须不大于100 CFU。简单地来说,我们需要准备这五支菌种,而菌种的菌数亦须确认其不大于100 CFU。菌数部分,可以购买商品化的定量菌株,亦可以自行使用分光亮度计来调配菌液浓度,以获得不大于100 CFU的菌株。 准备好试验菌株后,紧接着将菌株在培养基上接种,在适当的温度(30-35°C/20-25°C)和适当的天数(不超过3天/不超过5天)下,来看生长的菌数。而菌的数量必须与先前合格培养基的菌数相比,菌落数量需落在50-200%范围中,如此即可符合标准。简单举例来说,当我们欲测试的新一批培养基时,需知道前一批合格的培养基菌数表现,若前一批为40颗菌落,则代表此批测试的培养基,再接种菌液后,生长出来的菌落必须落在20至80颗的范围内,当落于此范围中,就能确立此批培养基的效能合格。 培养基适用性的检查,看似容易,但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相当多。当能够完成培养基适用性的检查,代表在检验的环节中,通过了第一道关卡。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接下来面对的其他试验中,如计数方法适用性、培养基抑菌能力检查、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等,必能够扎稳马步,一一克服且完成。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你知道微生物是如何育种的吗?
英文名称microbial breeding , 就是指培育优良微生物的生物学技术。其方法通常为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两类,可单独使用,也可交叉进行。 1、DNA Shuffling技术 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994年美国的stemmer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工分子进化技术——DNA Shuffling(又称洗牌技术),该技术能模拟生物在数百年间发生的分子进化过程,并可在短的实验循环中定向筛选出特定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活性提高几百倍甚至上万倍的功能性突变基因。其基本原理是将来源不同但功能相同的一组同源基因,用DNA核酸酶I进行消化 产生随机小片段,由这些小片段组成一个文库,使之互为引物和模板,进行PCR扩增,当一个基因拷贝片段作为另一个基因拷贝的引物时,引起模板转换,重组因而发生,导入体内后,选择正突变体作新一轮的体外重组。一般通过2-3次循环,课获得产物大幅度提高的重组突变体。 2、自然选育编辑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未经人工诱变或杂交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分离和纯化(见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然后进行纯培养和测定(见微生物测定法),择优选取微生物的菌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获得优良菌种的几率小,一般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3、人工选育编辑分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两种。 3.1 诱变育种 以诱发基因突变为手段的微生物育种技术。1927年,H.J. 马勒发现X射线有增加突变率的效果;1944年,C.奥尔巴克首次发现氮-芥-子气的诱变效应;随后,人们陆续发现许多物理的(如紫外线、γ射线、快中子等)和化学的诱变因素。化学诱变因素分为3种:①诱变剂与一个或多个核酸碱基发生化学变化,使DNA复制时碱基置换而引起变异,如羟胺亚硝酸、硫酸2乙酯、甲基-磺酸乙酯、硝基-胍、亚硝基甲基脲等;②诱变剂是天然碱基的结构类似物,在复制时参入DNA分子中引起变异,如5-溴尿嘧啶、5-氨基尿嘧啶、8-氮鸟嘌呤和2-氨基嘌呤等;③诱变剂在DNA分子上减少或增加1~2个碱基,使碱基突变点以下全部遗传密码的转录和翻译发生错误,从而导致码组移动突变体的出现,如吖啶类物质和一些氮-芥衍生物(ICR)等。诱变育种操作简便,突变率高,突变谱广,它不仅能提高产量,改进质量,还可扩大产品品种和简化工艺条件。如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的效价只有20单位/毫升,经过一系列的诱变育种后,效价已达40000单位/毫升;金霉素产生菌经诱变后,发酵液中又积累了去甲基金霉素;谷氨酸棒杆菌1299经紫外线诱变后,有的能产赖氨酸,有的能产缬氨酸,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土霉素产生菌经诱变后,选到了能减少泡沫的突变菌株,从而提高了发酵罐的利用率。诱变育种的不足是缺乏定向性。 3.2 杂交育种 不同基因型的品系或种属间,通过交配或体细胞融合等手段形成杂-种,或者是通过转化和转导形成重组体,再从这些杂-种或重组体或是它们的后代中筛选优良菌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分离到具有新的基因组合的重组体,也可以选出由于具有杂-种优势而生长旺盛、生物量多、适应性强以及某些酶活性提高的新品系。杂交育种的方式因实验菌株的生殖方式不同而异,如有性杂交、准性重组、原生质体融合、转化、转导、杂-种质粒的转化等;但是,选择亲株、分离群体后代的培养、择优去劣和杂-种遗传分析的过程基本是相同的。杂交法一般指有交配反应的菌株进行交配或接合而形成杂-种。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很广,在酒类、面包、药用和饲料酵母的育种,链霉菌和青霉菌抗生素产量的提高,曲霉的酶活性增强等方面均已获得成功。 体细胞融合是在不具性反应的品系或种属间细胞融合和染色体重组,先用酶溶解细胞壁,再用氯化钙-聚乙二醇处理原生质体,促使融合,获得杂-种。此法在工业微生物的菌种改良中有积极作用。 转化和转导首先应用于细菌,现已广泛用于链霉菌和酵母菌等。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转化系统的确立,已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内,得到能产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疫苗、酶等)的株系。 微生物与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制品工业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菌株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多种工业产品的好坏,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培育优质、高产的微生物菌株十分必要。微生物育种的目的就是要把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朝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加以引导,或者促使细胞内发生基因的重新组合优化遗传性状,人为地使某些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作为途径之一的诱变育种一直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微生物育种界主要采用的仍是常规的物理及化学因子等诱变方法。此外,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酶制剂、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的菌种选育中,并且取得了许多有重大应用意义的成果。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微生物
,
能用菌种保存管永久保存菌株吗?
答:温度越低,保藏效果越好。从目前的试验数据及实际保存效果来看,-20℃可保存1-5 年,-80℃或液氮中可保存5-10 年,不同菌种及不同的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会有所不同(例如:大肠、沙门等常规细菌-20℃我们目前可以保存到6年)。但需要注意的是所保存的菌种需每年抽检进行生化特征的鉴定,确定菌株无变异。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实验室的标签?你真的写对了吗?
仪器标签 1.仪器标签贴在仪器下方,看上去要整齐、美观,同时不能影响仪器使用,同种仪器贴在同一位置,仪器要分类使用不同的仪器标贴。 2.同类需经常洗涤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只须贴其中一个,放在该类仪器前方,其他同类玻璃仪器不用贴。 3.同类标签贴法要统一,仪器要除去包装再贴,不要贴在外包装上。 4.仪器标签上书写要规范,统一用同种颜色的笔书写。 5.书写内容,包括类别、序列号等等。 (1)类别 按照仪器所属分类书写,可参考台帐或仪器目录中的黑体字,如力学、电学等; 编号:仪器统-5位数编号; 柜号:仪器柜的编号,建议实验室将仪器柜从门口开始按一定规律编号; (2)序列号 有的教学仪器出厂的时候设置的一个编号,每个编号不一样,用于查看和管理; 名称:按照台账或仪器目录上的规范名称书写,要写全称,不要用省略的符号。 仪器柜标签 1.仪器柜标签上书写要规范,字体工整: 2.标签贴上后很难除下,请确保书写清楚后再贴,免得返工; 3.仪器柜标签贴在面向仪器柜右边门的玻璃的左上角位置,每个仪器柜尽量只用一张大标签写完;确实需贴第二张标签,请与第一张标签并列由左往右张贴; 4.今年开始柜外标签采用透明塑套+白卡片的形式,透明塑套可用双面胶等固定在柜外,如是玻璃推门注意不要影响门的开关。除下旧款贴式标签时,请用电吹风吹软标签后小心撕下并溶剂洗去胶迹。 如何撰写标签标识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使用校准类标签,对需校准的所有设备进行标记,标签的内容包括: 1.校准状态 2.上次校准的日期 3.再校准 4.失效日期 标签标识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可以其他适宜的方式加以控制: 1.使用标签将会影响设备的准确性; 2.设备的使用环境或介质,不允许加贴标签或标记; 3.设备太小无法使用标签或进行标记。 遇到这种情况,校准标签可以加贴在设备的包装上,如可将校准标签粘贴在砝码盒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检测结果异常、超标这么办?
设立实验室检测结果超标、异常的程序,保证检验工作中出现的超标结果能得到全面分析与正确处理;保证检验数据可靠、有效。适用于已批准的检验规程检验时出现的超标、异常结果调查、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实验室出现异常结果,超标检测结果以后怎么办? 职责 1、试验人员 负责出现超标或结果异常时及时控制样品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与实验室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记录。 2、检测项目复核人 2.1 对结果进行确认,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估。 2.2 确认发生OOS试验人员的经验和能正确使用方法的能力。 2.3 检查计算、溶液、检验用材料、仪器和玻璃器具,确定有无异常和可疑信息。 2.4 检查检验用仪器的性能、校验情况及使用记录。 2.5 检查质控品、试剂、溶剂和其它用到的溶液,应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2.6 保存整个调查过程中的记录和相关证据。 3、实验室负责人 3.1 安排、指导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室调查与分析,对调查过程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调查进展。 3.2 决定是否进行实验室调查,如需要调查,则要组织、参与调查过程,并协助QA的全面调查。 3.3 如果为实验室差错(培训、仪器、工作不仔细等) ,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确定差错的来源,对调查出的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并监督处理过程。若属检验人员错误,则需对检验人员进行再培训。 3.4 将OOS调查记录上报QA及质控经理审批。 4、质保部人员监督执行。 处理流程 1、结果超标、异常的情况 1.1 超出质量标准的实验结果( OOS):检测结果超出设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包括注册标准以及企业内控标准。 1.2 超出趋势(OOT)的实验结果: 检测结果虽在质量标准之内, 但是仍然比较反常,与长期观察到的趋势或者预期结果不一致。 1.3 异常数据(AD): 指超出标准及超趋势以外的异常数据或来自异常测试过程的数据或事件。例如:仪器设备停机、人为差错、系统适用性不合格、样品(或溶液)异常等产生的数据或事件。 2、结果超标、异常的处理要求 2.1 一般要求 2.1.1 当超规或异常结果发生时,需进行实验室调查,并通知QA。 2.1.2 所有实验室调查都需要有实验室调查记录,调查记录的调查编号应从QA处得到;调查报告编号可采用LI-YY-MM-DD-XX规则编制, LI 代表实验室调查, YY代表年份,MM代表月, DD代表日, XX代表流水号;如:LI-19-12-13-01 表示2019 年12 月13日第一份实验室调查报告表。 2.1.3 实验室调查应在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的指导下进行。 2.1.4 当在实验中出现明显错误时( 如, 突然停电造成仪器自动关机、玻璃仪器破裂等) ,应停止试验,并做好相应记录和调查,该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实验获得有效结果。 2.1.5 经过调查、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以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 2.2 调查时间要求 2.2.1 试验人员应将超规、异常结果当天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如果在周末/ 假日产生异常情况出现如当天报告不到,可在第二个工作日之内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之后的一个工作日内通知QA。 2.2.2 初步的实验室调查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周期较长实验除外,如微生物实验)。 2.2.3 如果不能识别或无法确定明确的原因,在将超规、异常结果通知QA之日起,实验室需进行深入调查,一般调查时间应不超过15 天(检测周期较长实验除外,如无菌检查)。 2.2.4 如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继续或完成调查,在延长的时间内,应有调查阶段总结报告提交QA。 2.3 纠正及预防实施要求 2.3.1 若明确是实验室原因的,应在新的样品测试之前完成实验室的纠正工作;且所有需要重新取样或复试的实验室调查都应是纠正过的结果。 2.3.2 纠正及预防行动应有专人负责,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且所有行动措施应有记录追踪至完成。 3、调查过程 3.1 报告: 3.1.1 当检验人员的检测结果出现超规或异常时,该检验人员应如实记录,保存样品,并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3.1.2 当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对某一合格检验结果产生质疑时, 也可立即报告启动调查。 3.2 调查: 实验室负责人安排技术人员和发生超规或异常的检验人员, 共同按照超标检验结果调查记录逐项进行调查。 3.2.1 初步调查 3.2.1.1 实验室调查应从初步调查开始,首先对检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因素进行检查,可以仔细检查实验相关的人员、样品、仪器、设备、试剂、内控品、标准、分析方法、计算方法、环境等是否存在问题。 3.2.1.2 对于滴定、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可将保留的试样重新进样分析,以证明是否为偶然误差所致,排除对系统的怀疑。 3.2.1.3 实验室负责人接到超标、异常结果报告后,应及时与试验人员讨论分析方法,确认有无操作及理解方面的问题,检查包括图谱在内的原始记录,查找异常或可疑的信息,检查仪器状态及操作过程是否有差错。 3.2.1.4 实验分析时,实验人员由于某种误差中断测试,则初步调查应记录测试中断的原因,经分析调查后对结果无影响后,实验人员可继续进行测试。 如有可确定的原因,实验室调查至这个步骤即可完成。 3.2.2 深入的调查 3.2.2.1 当实验室初步调查不能识别或确认确切原因, 可进入深入的调查以识别或查找出可能的原因;可以通过具体的调查测试方案,尝试操作测试系统以再现与得到原始超规、异常结果时相同类型的问题。 3.2.2.2 调查测试方案一般采用原样品复验、重新取样复验等方法;当发现存在非取样原因的实验室偏差或不能排除存在实验室偏差可能性时,采用原样复验;当调查发现初检样品有误或样品本身不具有代表性,采用重新取样复验。 3.2.2.3 复验时若调查发现确有实验室偏差时,应安排原试验人员排除偏差后自行复验(必要时测定两次) ,以复验结果报告即可;若调查未发现确切的偏差原因并且不能排除存在实验室偏差可能性时, 应安排原试验人员和具有一定资质的专职复检人员共同进行原样复检( 必须进行平行测试) ,复检过程注意核对试剂、试液是否异常,是否在有效期内,仪器及量器是否经过校正,操作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则复检有效, 复检合格则判断为合格,不合格按首次检验不合格处理。 3.2.2.4 发现超标原因并复检合格后,用复检结果取代原结果,同时保留原不合格结果的记录,并由调查人员注明“该结果无效” ,并签名和记录日期。 3.3 调查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结论;并由QA对调查结果进行确认。若是非实验室原因的,QA应组织人员对超标、异常结果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偏差分析与调查, 以确认实验室超规结果/ 异常结果产生的任何非实验室因素。 3.4 纠正与预防 若是实验室原因引起的超标、异常结果,实验室应对引起的原因进行纠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以后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3.5 总结调查报告 实验室负责人审核调查报告,并对近阶段(前1个月)检验完毕的样品重新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复验,以排除可能的检测结果错误;填写完毕实验室调查报告后,经QC负责人及QA相关人员签字后,本次调查工作结束。 4、调查记录的归档及存放 完成调查后,填写相关调查记录。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如何称样、取样?真的那么简单吗?
在实验过程中取用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是我们常做的事,所以掌握药品及试剂的取用、称量和溶解就是非常必要的。 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最大量,液体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3,固体不超过1/2。 3.“三不一要”原则,即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因为要“节约”而放回原试剂瓶,这样做会污染试剂瓶中未使用的药品。因此,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4.固体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5.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具体的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液体药品的取用原则 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 a.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b.直接倾倒时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试管45度,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c.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d.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 取用少量的液体—使用胶头滴管 a.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 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c.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 a.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固体试剂的称量 1.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溶液稀释的原则 溶液稀释的原则是溶质量不变 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量筒 1.计算:计算浓溶液的量,以及需要的水,或其他溶剂的量。 2.取液:取适合浓溶液的量。 3.移液:将浓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4.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5.定容:倒水或其他溶剂的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直。 6.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或采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装瓶、贴签。 有一些在稀释的时候回大量放热的溶液,例如浓硫酸。在稀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需要稀释的溶液慢慢的注入到水中,并且不断搅拌。这样才能避免溶液飞溅,使人受伤。 药匙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试剂用量不同,药匙应选用大小合适的。 2.不能用药匙取用热药品,也不要接触酸、碱溶液。 3.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用纸把药匙擦干净。 4.药匙最-好专匙专用,用玻璃棒制作的小玻璃勺子可长期存放于盛有固体试剂的小广口瓶中,无需每次洗涤。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实验员必须掌握的培养基问题集锦?!?
01 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都要测pH值?如何测定pH值? 答:每个制备批次的培养基都应测定pH,可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 02 含琼脂培养基冷却至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 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 A/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或者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03 稀释液灭菌后pH值是否有变化?有何影响?(如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答:一般pH有下降现象,约0.2左右,不同培养基pH变化可能不同。 04 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菌? 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用玫瑰红钠琼脂。 05 配制pH值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高而导致培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用吗? 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用。 06 含琼脂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冰晶怎么处理?销毁还是加热再用? 答:建议不要使用。 07 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水中冷却? 答: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结块。 08 灭菌后,灭菌锅需自然冷却降压才可以打开,这段时间是否会造成过度灭菌。 答:自然冷却过程已经计算在正常灭菌时间内了,不会造成过度灭菌。 09 培养基所用器具若使用湿热灭菌,是否必须待干燥后才可以使用?若烘干或其它方法,中间过程怎样防止微生物污染? 答:如果是马上使用且不是用于非水溶性供试液的制备及实验,不一定要烘干;否则,应干燥后使用,灭菌及干燥尽量在同一锅里进行,或用纱布和牛皮纸包扎紧密。 10 培养基的避光储存,是否配置好的培养基其全部放避光储存? 答:最好都避光保存。无条件时,光敏感的培养基一定要。 11 商品培养基干粉说是加蒸馏水溶解,实际操作是否可以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 答:只要不含有任何可能抑制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的水均可。 12 培养基及器具灭菌可否同一设备同灭菌时间进行灭菌? 答:最好分开灭菌,条件不允许时可同炉灭菌,前提是都是洁净无污染的。 13 培养基的保温能否用60℃的培养箱,它与45℃-55℃水浴锅保温方法有何不同? 答:可以用恒温培养箱保温,但保温温度一般是50℃左右,且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是不超过4小时。 14 培养基的贮存是否需要放置于2-10℃冰箱内? 答:需冷藏保存的培养基外包装上会写明。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实验室药品、试剂如何科学摆放?
你所在的实验室对于药品、试剂如何分类存放?有人说,“我们是液体放一边,固体放一边” 但这样放置归类不是很细,药品少的时候还成,多的时候就不好找了;有人说。“我们这药品不多,只分了有机和无机”,但即使是有机试剂应该也分一下类别:醇、酚、醚、胺等便于寻找; 还有人说,“我们分危险品,剧毒-品,易制-毒-品,固体和液体分开放。然后普通试剂是钠盐放一起,钾盐放一起,铵盐放一起,指示剂放一起,其他的放一起。”众说纷纭,貌似都多少有点漏洞,那么,对于实验室药品、试剂以及实验仪器,到底都该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呢? 实验室药品的摆放 实验室中的药品可按单质(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碱和 盐分类。根据药品性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混在一起存放,固体试剂与配置溶液也要分开;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密封保存,时间长的话可涂些石蜡;见光易变质的药品要避光保存;易燃药品要特殊保管;贵重药品、剧毒-药品及强腐蚀性药品要封好瓶口放入专柜。 实验室仪器的摆放 化学实验室仪器大致可以分三类:精密仪器、玻璃仪器、木制和金属制器材等。它们各有各自的存贮要求,在管理中应该有所区别。玻璃仪器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易碰碎。应按仪器的性能(存储类:广口瓶,细口瓶,滴瓶。容器类: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量筒,漏斗等。加热类:酒精灯,酒精喷灯,燃烧匙。其他类等)、分规格分类存放;对于一些磨口器皿,如各种试剂瓶,用完洗净后要在磨口上涂一薄层凡士林或垫一层纸片,避免因长期不用而粘在一起,如果分不开,可用木棒轻轻敲击,就可分开。有些带活塞的仪器,如分液漏斗等,把活塞用橡皮筋与仪器拴在一起,既便于操作,也可防止活塞脱落或配错,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还有一些铁制仪器:如铁架台、坩埚钳、止水夹、镊子等,用完后要保持干燥,若有必要,还可涂些油等防止锈蚀。实验完毕后应该及时清洗干净放回原处,以免损坏或丢失,从而造成损失。 实验室药品试剂管理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1.无试剂专库。试剂储藏室与实验准备在同一房间内,致使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过大,药品试剂易变质失效。 2.保管环境不良。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既影响药品试剂的质量,也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无清库制度。某些试剂库存时间过长、库存过多,造成浪费。 4.缺乏规范分类知识与措施。药品试剂分类不科学,使用不方便。 5.环保意识差。过期药品试剂不经过无害处理就随意丢弃。 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实验室应实施七项管理原则: ? 专人专库专柜原则; ? 分类保管原则; ? 先出先用原则; ? 定期查、报原则; ? 出入库登记原则; ? 危险品“五双管”原则; ? 注意环保原则。 1. 专人、专库、专柜管理原则 设定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和高度责任心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药品试剂的保管工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药品试剂的性能、用途、保存期、贮存条件等。设立独立、朝北的房间作为储藏室。挂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室湿过高导致试剂分解失效)。室内安装通风换气设备,不设水池,以保证室内空气干燥。将试剂柜架制成阶梯状,并从上到下依次编序。试剂柜安装有色玻璃。特殊试剂的试剂柜,应选用耐腐蚀或具有屏蔽作用材料做成的各小柜的组合体,各小柜之间密封性要好,有利于特殊试剂的隔离存放。 2. 分类保管的原则 合理的系统分类,是良好的规范化管理的必要保证。将所有药品试剂分类依其名称、规格、厂家、批号、包装、储存量以及储存位置一一登记造册、编号,并建立查找方式。药品柜贴上本柜贮存的药品目录,方便取用。 3.先出先用原则 根据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先出厂的或保质期快 到的药品试剂应先用,以免过期失效,造成浪费。 4.定期查、报原则 查看储藏室内药品试剂保存环境的条件是否合格,如有变化,立刻采取措施;查看药品试剂的瓶签,如被腐蚀,应立即重新补写,写明试剂名称、规格、分子式、分子量等,不可只写名称;查包装,如有破损,立即采取弥补措施;查试剂质量,如有失效,应立刻清理出柜;查库存量,决定采购与否。 5. 出入库登记原则 设立药品试剂入账本和出账本,做好领用登记。 6.危险品“五双管”原则 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本帐;双锁。 7.注意环保原则 管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以及相应的环保知识,对失效、变质的药品试剂应集中存放,小心保管,尽快由专业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无害处理,切不可将未经处理的药品试剂,随意丢入垃圾箱或冲入下水道,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微生物
,
常见细菌染色方法汇总?!?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简单染色、负染色、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荚膜染色、死活染色。制备细菌染色片一般要经过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等步骤,然后用显微镜甚至油镜观察。 简单染色: 不同细菌或者由于观察者所侧重观察的内容不同,所以使用的染料也有差异,但是简单染色的方法是一样的。先按照上述的制片方法制片,制成需要观察的玻片后,使用相对应的染料滴加到玻片上的菌膜区域,以覆盖菌膜为准。按照不同染料的要求,结合所观察的内容确定染色时间,染色时间到达时,进行水洗,干燥等步骤。最后得到的玻片加盖盖玻片即可进行镜检。如有需要可以后续再进行油封、蜡封等封片过程。 负染色: 制备观察图片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对初学者来说想要在玻片中找到目标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细菌常常无色透明且比较小,所以对初学者来说除非对光圈等进行很精细的调节,否则很难观察到目标菌,因此进行负染色就十分重要。该方法是将微生物与苯胺黑或者india墨水混合,再将混合物覆盖于载玻片表面,由于这两种天然黑色染料不能渗入微生物细胞,所以使得透明的微生物个体在黑色的背景下很容易观察。负染色法常见有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种发个方法比较常见,在一个载玻片上将微生物与异地苯胺黑混合,用另外的载玻片将混合物均匀的覆盖于原来的载玻片上。该方法的目的是使混合物在在玻片上一边厚一边薄,在厚与薄中间的额区域就是最佳观察区域。 第二种方法是用一接种环苯胺黑与微生物混合,用接种针在载玻片的中央将混合物延伸很小的区域。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后经碘液进行媒染,之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媒染后的颜色不会脱去,有的可以被脱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为方便进一步观察,脱色后再用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为紫色,阴性菌染成红色,这就是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其步骤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四个步骤。 芽孢染色法: 部分细菌能产生内孢子,这些孢子能抵制细菌染色液的进入,在革兰氏染色法涂片染色时,革兰氏阳性菌的芽孢呈现无色。虽然芽孢在革兰氏染色片中可以看到,但在不易清晰观察时,可用特殊的芽孢染色法,使芽孢与菌体呈现不同颜色,便于观察。主要的芽孢染色法有孔雀绿染色法和石碳酸复红染色法。 孔雀绿染色法的具体步骤:首先将生有芽孢的斜面菌苔按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后,用饱和孔雀绿水溶液染色10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冲洗完后用0.5%蕃红液复染30s,用水洗,吸干,即可镜检,镜检时芽孢呈绿色,菌体和芽孢囊呈微红色。 石碳酸蕃红染色法具体步骤:首先按常规涂片,然后滴加石碳酸复红于涂片上,并于玻片下缓缓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不沸腾,并继续滴加染液,不使涂片上染液蒸干,这样保持5min。带涂片冷却后,倾去染液,用酸性乙醇脱色指无红色染剂洗脱为止,接着彻底水洗,洗后用吕氏美蓝复染2-3min,水洗吸干后即可进行镜检,镜检时菌体计孢囊呈蓝色,芽孢呈红色。 鞭毛染色法: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非常纤细,超出了光学显微镜观察极限,因此通常情况下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通过特殊的染色技术,可以将染色液附加到鞭毛的周围,增加它的直径,从而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鞭毛。鞭毛染色一般分银盐法和复红沉淀法两种。这里介绍一下银盐沉淀法。用作鞭毛染色的载玻片必须是绝对干净无油脂的,将载玻片在火焰上快速灼烧5s,放在染色架上冷却,用蜡笔分成两个区域,然后用移液管或者巴斯德移液管吸取2mL无菌水加入到幼龄生长活跃的斜面菌株中,慢慢震荡并旋转试管使菌株悬浮,尽量避免使用接种环,将悬液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通过悬滴试验检查菌体的运动型,用无菌水将悬浮液稀释至略有浑浊为止,放入20-30℃培养箱中培养30min,然后移取一满环悬浮液加在已冷却的载玻片一端,倾斜载玻片让液滴流到蜡笔画的中心线,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用媒染色剂媒染5min之后,慢慢用蒸馏水充分漂洗掉所有的媒染液,用热的Fontana银盐覆盖,染色5min,每隔1min更换一次染色液(Fontana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细菌涂层的每一部分都要浸在染色液中,不能裸露。最有用水冲洗,自然晾干即可进行镜检。应当注意一点,染色法的燃料须当日配制,4h内使用,最好是现配现用。 荚膜染色: 一般细菌的荚膜与染色剂的亲和性低,但荚膜通透性高,因此染料可以透过荚膜使菌体着色。一般采用负染色方法使背景和菌体之间形成一透明区,将菌体衬托出来便于观察分辨。荚膜染色的步骤:加一滴6%葡萄糖水溶液在载玻片的一端,无菌操作,挑取细菌斜面上培养72h左右的胶质芽孢杆菌与其混合,加1滴墨汁充分混匀,用推片法制片将菌液铺成薄层,自然干燥,滴加1-2滴无水乙醇覆盖涂片,固定1min,自然干燥,在已晾干的涂面上,滴加1%结晶紫染色液染色,2min后用20%的硫酸铜冲洗数次,再用自来水冲洗一次,使用擦镜纸擦干后即可镜检。有荚膜的菌菌体呈紫色,背景灰黑色,荚膜不着色呈无色透明圈。 死活染色: 死活染色排除法是生物研究中判断细胞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来进行的,常用的染色剂有台盼蓝和美蓝,前者使用范围较广,后者一般在酵母菌细胞死活鉴定上使用较多。 以上介绍的染色法,基本上涵盖传统微生物实验室能用到的所有的染色法。染色法在细菌的观察、分类、鉴定中经常用到,因此是微生物检测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之一。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实验室相关常识你知道吗?
1.挪动干净玻璃仪器时,勿使手指接触仪器内部。 2.量瓶是量器,不要用量瓶作盛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量瓶等仪器的塞子,不要盖错。带玻璃塞的仪器和玻璃瓶等,如果暂时不使用,要用纸条把瓶塞和瓶口隔开。 3.洗净的仪器要放在架上或干净纱布上晾干,不能用抹布擦拭;更不能用抹布擦拭仪器内壁。 4.除微生物实验操作要求外,不要用棉花代替橡皮塞或木塞堵瓶口或试管口。 5.不要用纸片覆盖烧杯和锥形瓶等。 6.不要用滤纸称量药品,更不能用滤纸作记录。 7.不要用石蜡封闭精细药品的瓶口,以免掺混。 8.标签纸的大小应与容器相称,或用大小相当的白纸,绝对不能用滤纸。标签上要写明物质的名称、规格和浓度、配制的日期及配制人。标签应贴在试剂瓶或烧杯的2/3处,试管等细长形容器则贴在上部。 9.使用铅笔写标记时,要在玻璃仪器的磨砂玻璃处。如用玻璃蜡笔或水不溶性油漆笔,则写在玻璃容器的光滑面上。 10.取用试剂和标准溶液后,需立即将瓶塞严,放回原处。取出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如未用尽,切勿倒回瓶内,以免带入杂质。 11.凡是发生烟雾、有毒气体和有臭味气体的实验,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橱门应紧闭,非必要时不能打开 12.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时,不许戏弄动物。进行杀死或解剖等操作,必须按照规定方法进行。绝对不能用动物、手术器械或药物开玩笑。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化学诱变的四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1.使用经济方便 只需少量的药剂和简单的设备。 2.有一定专一性 不同药剂对不同植物、组织或细胞、染色体节段、基因的诱变有一定专一性。 如某一诱变剂对某一基因有高效引变作用。这是解决定向突变的一条途径。 3.与辐射诱变的突变谱很不相同 如辐射处理大麦,叶绿体突变谱较窄,大多为白花苗。而化学诱变,叶绿体突变谱宽,白化苗百分率下降。 4.诱变机制与辐射育种不同 辐射诱变诱变因高能射线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广泛。 化学诱变化学药剂与遗传物质发生生化反应,结果多是基因的点突变。 因为化学诱变诱发"点突变",所以更为适用。 辐射诱变染色体或DNA是在辐射时发生的。化学诱变剂作用则是在较晚时发生,即"迟发突变"。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化学试剂常用分类,您知道多少? ?
试剂分类的方法较多。如按状态可分为固体试剂、液体试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专用试剂。按类别可分为无机试剂、有机试剂。按性能可分为危险试剂、非危险试剂等。 化学试剂又叫化学药品,简称试剂。化学试剂是指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要进行任何实验都离不了试剂,试剂不仅有各种状态,而且不同的试剂其性能差异很大。 有的常温非常安定、有的通常就很活泼,有的受高温也不变质、有的却易燃易爆:有的香气浓烈,有的则剧毒……。只有对化学试剂的有关知识深入了解,才能安全、顺利进行各项实验。既可保证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首先要知道试剂的分类情况。然后掌握各类试剂的存放和使用。 化学试剂的分类 从试剂的贮存和使用角度常按类别和性能2种方法对试剂进行分类。 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 这种分类方法与化学的物质分类一致,既便于识别、记忆,又便于贮存、取用。 无机试剂按单质、氧化物、碱、酸、盐分出大类后,再考虑性质进行分类。 有机试剂则按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指示剂等进行分类。 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 这种分类既注意到实用性,更考虑到试剂的特征性质。因此,既便于安全存放,也便于实验工作者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操作规则。 危险试剂的分类 根据危险试剂的性质和贮存要求又分为: (1)易燃试剂 这类试剂指在空气中能够自燃或遇其它物质容易引起燃烧的化学物质。由于存在状态或引起燃烧的原因不同常可分为: ①易自燃试剂:如黄磷等。 ②遇水燃烧试剂:如钾、钠、碳化钙等。 ③易燃液体试剂:如苯、汽油、乙醚等。 ④易燃固体试剂,如硫、红磷、铝粉等。 (2)易爆试剂 指受外力作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同时能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的化学物质。如氯酸钾等。 (3)毒害性试剂 指对人或生物以及环境有强烈毒害性的化学物质。如溴、甲醇、汞、三氧化二砷等。 (4)氧化性试剂 指对其它物质能起氧化作用而自身被还原的物质、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铵、硝酸铵等。 (5)腐蚀性试剂 指具有强烈腐蚀性,对人体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蚀作用发生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爆炸或伤亡的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无水氯化铝、甲醛、苯酚、过氧化氢等。 非危险试剂的分类 根根非危险试剂的性质与储存要求可分为: (1)遇光易变质的试剂 指受紫外光线的影响,易引起试剂本身分解变质,或促使试剂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如硝酸、硝酸银、硫化铵、硫酸亚铁等。 (2)遇热易变质的试剂 这类试剂多为生物制品及不稳定的物质,在高气温中就可发生分解、发霉、发酵作用,有的常温也如此。如硝酸铵、碳铵、琼脂等。 (3)易冻结试剂 这类试剂的熔点或凝固点都在气温变化以内,当气温高于其熔点,或下降到凝固点以下时,则试剂由于熔化或凝固而发生体积的膨胀或收缩,易造成试剂瓶的炸裂。如冰醋酸、晶体硫酸钠、晶体碘酸钠以及溴的水溶液等。 (4)易风化试剂 这类试剂本身含有一定比例的结晶水,通常为晶体。常温时在干燥的空气中(一般相对湿度在70%以下)可逐渐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而有的变成粉末。使用时不易掌握其含量。如结晶碳酸钠、结晶硫酸铝、结晶硫酸镁、胆矾、明矾等。 (5)易潮解试剂 这类试剂易吸收空气中的潮气(水分)产生潮解、变质,外形改变,含量降低甚至发生霉变等。如氯化铁、无水乙酸钠、甲基橙、琼脂、还原铁粉、铝银粉等。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标准品的命名有何规律?
标准品的命名有何规律: 1、工作标准品首次标定的批号取四位数,前两位为代表标准品标定的年份,后两位为流水号,例:2010年第1次标定批号为1001,第二次使用新制备的样品进行标定批号则为1002。 2、若同一批次重新标定则在原批号加后缀,例如1001-1,第二次复标则为1001-2,依次类推。 3、内部基准标准品按上述原则载加P,例如P1001。 4、如无特殊情况,工作标准品的含量每半年复标一次或另取新生产的样品标定。当标准品暂不使用时,复标周期可能超过规定周期,在使用前进行复标,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 5、对于特定市场使用的工作标准品,复标可以按照当地药政局或者药典的规定的周期来进行。 6、标准品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或者较大变化,应停止使用该标准品,并考虑采用更严格的包装和保存方式或缩短其复标期等措施。 7、若老的基准标准品批号过期,则用此批基准标准品标定过的相应的工作标准品应按照新批号基准标准品进行重新标定,用此批标准品配制的储备溶液也应同时失效,应用新的批号基准标准品重新配制。 8、基准标准品按说明书要求,若标签或者化验单上没有指明有效期(失效期),可以到网站上查询,如USP,EP 标准品目录单,若无法查到,同本厂规定此种药品的有效期,若无法得知此批的标定日期,可以从收到标准品日期算起。 9、对于省药检所,兽药检所标定的工作标准品,有效期(失效期)同该产品的有效期。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特殊细胞培养实验了解一下吗?
实验方法原理: 二倍体细胞来源体内二倍体细胞,也即正常细胞的初代培养。初代培养细胞成功后能始终保持二倍体细胞性状,便成为二倍体细胞培养。 二倍体细胞虽不难培养,但欲求长期呈旺盛地增殖生长、并保持二倍体细胞性状,亦非易事。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一是低温冻存,二是妥善的培养方法。 用反复传代的方法以求获得大量细胞和维持细胞长期生存的办法是不妥的。因在反复传代中,难免由于培养条件的变化和其它不利影响,使细胞生物学性状发生变化。随时间延长不仅能导致细胞停止生长,并可失掉二倍体性状或发生转化。 实验材料:细胞 试剂、试剂盒:培养液 BSS 胰蛋白酶 消化液 仪器、耗材:培养瓶 实验步骤: 二倍体细胞培养方法与一般培养相同,关键在于传代,其传代程序为 1. 吸除旧培养液注入另瓶中; 2. 用BSS冲洗1 次; 3. 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加入消化液量以仅覆盖住细胞层即可;作用1~5 分钟; 4. 待细胞附着松动、细胞质边缘卷起和间隔加大,便终止消化;为防止细胞丢失可不必再用BSS冲洗,直接向瓶中加入培养液(新旧培养液按2:1)新旧混合; 5. 轻轻反复吹打制成单个细胞悬液(消化不足或吹打不充分,易形成细胞团,不利于生长,应注意避免); 6. 按一分为二比例接种培养。 其他: 1. 采取以下措施可能利于二倍体细胞培养 (1)严格控制pH值,zui好在5 %CO2温箱中培养; (2)换液时间不要间隔太长,且不要全部geng新,尽量保留一部分旧培养液,以弃掉1/2或2/3为妥; (3)传代期不能过长,不能让细胞长得过于密集,一旦细胞接近或刚刚连接成片,即进行传代; (4)要选用高质量的培养基和血清,并尽量维持不变,每次传代都按一分为二的原则(细胞数量、营养液量、培养瓶的空间和面积都不得一样)进行培养; (5)传代后如细胞不用于实验,立即低温冻存。 2. 来源于胚胎的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平均分裂 50 次左右即进入衰退期。 不同种类和来源的二倍体细胞生存期都不一样,但生存期皆有限。 虽然二倍体细胞具有限的生存期,却完全能满足反复使用的要求。 以成纤维细胞为例,即便从初代接种1 个细胞算起,按产生的细胞数=n×2n(n=接种细胞数)计算,它所提供的细胞也近天文数字。而在实际应用上,初代接种的细胞都几十万以上,因此一个二倍体细胞系zui终提供的细胞数量近于无限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合成培养基配制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干粉型培养基是用球磨机或喷雾法将各种培养液成分混合后制成,具有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具有维持细胞生存和代谢需要的效果,与传统方式制备的合成培养基一样好。 干粉培养基因颗粒极细,很容易完全溶解于水,配制培养液方法极易掌握,只要按照说明书将规定重量的干粉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即可;或按比例配制,经过消毒灭菌后即使用。 实验材料: 干粉 试剂、试剂盒:蒸馏水 NaHCO3 HCl NaOH 仪器、耗材:滤膜 实验步骤: 用干粉制备培养液的过程如下 1. 制备出去离子水(玻璃三蒸馏水); 2. 加温水至15—30 ℃; 3. 把干粉加入水中,搅拌令之溶解; 4. 加NaHCO3; 5. 加水至最终量; 6. 必要时用1N HCl 或1N NaOH 调节pH;因滤过的pH 可能受影响; 7. 用0.22 μm 或小于此微孔滤膜滤过消毒。 注意事项: 1.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产品其成分比例可能不全相同,配制方法也不同。 2. 有的培养基需加热或通气来帮助溶解,此外还应注意有的培养基成分不完全,要求另外加入补充成分。 3. 如谷氨酰胺就是时常再单独加入的成分。另外一般都不含NaHCO3 成分,也需配制时自行加入。 4. 但总的原则是配制过程中要使每一种成分都必须充分溶解和避免出现沉淀。 5. 所以在配制培养液时,要按照各种成分的性质、分成若干组分个别溶解,最后按比例和一定顺序混合。 6. 掌握1—2 种粉剂的配法即可,其它大同小异。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微生物
,
人体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分不清楚,原因竟然是噬菌体作怪?
蒙大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了关于细菌如何引起感染的新见解,可能有助于未来的抗感染治疗。 研究对象不是细菌,而是感染病毒的噬菌体,作为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的一部分,帮助开发细菌感染疫苗。 “噬菌体通常被视为细菌寄生虫,”该论文的合着者助理教授Patrick Secor说。由于耐抗生素的细菌流行率越来越高,利用噬菌体(噬菌体疗法)替代抗生素杀死致病细菌的研究逐渐升温。 噬菌体多种多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生物实体。“当我们寻找感染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噬菌体时,我们发现大多数菌株都感染了一种名为Pf的噬菌体,但这种噬菌体不会杀死它们的细菌宿主,”Secor说。 当Secor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体伤口中寻找Pf噬菌体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大量丝状噬菌体——平均每个拭子上有100万个Pf噬菌体。 Secor课题组以前研究过噬菌体是如何影响细菌毒性的。“因此,我们问,这些Pf噬菌体是否可能直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他们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者一起发现,Pf噬菌体被免疫细胞识别为了病毒,识别冷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同样也可以识别噬菌体。“这是一个关键的发现,”Secor说。“这些噬菌体诱导了抗病毒反应,但是面对细菌感染,这是一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使细菌在伤口或肺内获得“掩护”,从而建立感染。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发现可以刺激新研究,通过靶向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发展控制感染的有效策略。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蛋白marker是什么?蛋白marker的分类?
在Western Blot过程中,分子量Marker就像个螺丝钉一样没虽然是个小细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对实验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 Western Blot参照家族的一员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指示蛋白条带所对应的分子量大小,只有标准量精确无误了,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除此之外,蛋白标准还有表示转移成功或者蛋白在凝胶上的电泳程度等等的作用,所以选择正确的蛋白Marker也是western blot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总体来说,蛋白分子量标准可以分成未染蛋白分子量标准、预染蛋白分子量标准二个级别。以下是关于蛋白分子量标准的小叙: 一. 未染色(pre mixed)蛋白分子量标准 未染色的蛋白分子量标准是最简单,也是最准确的一种。由于没有附带染料分子或者是标记分子,所示大小正好是蛋白原本的大小,是精确判断蛋白大小必须的。现在的Marker多数都选用预混和的Marker,方便不同大小的蛋白比较。预混的Marker通常有几条带加倍浓度作为指示,因为混合的条带越多,越不好记,谁知道哪条是那条!数到眼都花了。所以当看到特别浓的那几条标志带就记得是哪里了。不过要记得,小带通常都不那么容易看清楚的。在选择上来说,当然是选择其中至少有一条条带和自己的目的蛋白大小相近的最好,越近越好。如果你的蛋白不幸在两条跨度较大Marker条带之间,选别的Marker吧。预混的Marker使用上不如预染Marker(pre-stained)好用,因为电泳过程中完全看不到,要和目标蛋白一起等到最后染色才“开蛊”,无法对实验起预示参照作用。完全属于“后知后觉”型的,当然还是比“不知不觉”不做对照的要好。 ① 宽分子量蛋白标准 如果从实验室总体考虑的,就选范围尽量宽,条带分布比较均匀的,这样你的蛋白无论在哪个区间都容易判断,避免正好落在一段空白区的危险。不过条带越多,每次上样量也就越费。拿到Marker后,如果买的是大包装,就应该考虑分装。多次反复冻融对于蛋白的危险,不用多说吧。另外要记得,宽谱的Marker不一定每条都能看到的,特别是Mini Cell。如果侧重大蛋白,那小的可能就已经跑掉了,不是质量不好哦。 ② 高分子量蛋白标准 通常在检测大分子量蛋白经常使用到高分子量蛋白标准, ③ 低分子量蛋白标准 在一般的蛋白电泳当中,更常用的是低蛋白标准分子量,除了有指示蛋白大小的作用以外,有时还可以用作粗略的定量。实验室用在一般蛋白电泳的低分子量蛋白标准中。 在低分子量蛋白标准这里还包括可特别小的蛋白标准,比如30kD以下蛋白或者多肽的分离辨别。其中GE的从2kD到16kD之间有6条带的蛋白标准挺不错,另外提醒一句,特别小的蛋白Marker条带如果要显色好,上样一定要上足够的量哦。 二.预染蛋白分子量标准 预染蛋白分子量是一些纯化好的蛋白混合物,通过与染料共价耦联,在电泳过程中或者转膜时可以直接观察到。预染蛋白分子量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实验,这种蛋白分子量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在电泳时、电泳后,以及转膜后监测电泳情况和估计迁移率——比如,已知垂直电泳最佳分辨区域大约在胶的2/3处,如果使用预染Marker就可以预测目标蛋白进入最佳分辨区时停止电泳以得到最佳分辨效果;如果观察到Marker电泳异常也可以及时终止电泳;另外在Western Blot转膜以后可以直接观察蛋白转膜是否完全,还可以在膜上标记蛋白分子量,所以吸引了许多实验室人员购买预染蛋白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预染蛋白Marker与染料共价耦联,所以在不同的缓冲条件下电泳时迁移特性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偏差,所以不太适合精确定位蛋白——不过多数情况下Marker的条带未必能和我们的目标蛋白完全一样,我们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种相对Marker指示的参考大小,最后都需要Western来定性,所以如果不是要区分大小相近的条带,预染Marker还是很好用的,而且也可以和未染色的蛋白标准一起使用。 预染蛋白标准可以分为两种:单色预染和多色预染,其实区别就在于帮助在实验过程中辨认某个条带的大小——Marker条带越多参考价值越大,可就越难辨认区分,如果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就比较好辨认啦。如果沉闷的电泳实验中跑出五颜六色的彩虹Marker,此时心情想必会愉快一些!单色的Marker通常是利用其中某些条带加倍浓度来提示其大小的。还有一点特别要注意,由于转膜是一个将胶里的Marker浓缩在洁白的膜上,所以需要的上样量相对少一些,如果想要在电泳过程中看到美丽的“彩虹”,或者单色的Marker往往需要比说明书里多加一些Marker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虎杖提取物可减少肝细胞凋亡与肥大 ?
来自台湾和越南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山茱G是否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引起的急性肝损伤。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BMC补充和替代医学》杂志上。 G. tenuifolia(香菊)在台湾澎湖岛被用来制作传统凉茶。由于其具有解热,保肝和抗炎的特性,当地居民也将其用作民间药。 为了测试其保护肝脏免受损害的能力,研究人员用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并给它们注射链脲佐菌素-烟酰胺(STZ-NA)来诱导高血糖症。 然后,他们在饮用水中给大鼠低剂量或高剂量的藤黄提取物或抗糖尿病药,持续四个星期。 研究人员报告说,STZ-NA增加了以下内容: 肝肿大 肝细胞横截面积 肥大相关途径(IL6 / STAT3-MEK5-ERK5,NFATc3,p38和JNK MAPK) 促凋亡分子(细胞色素C,裂解的caspase-3)的表达 纤维化相关途径(FGF-2,pERK1 / 2)的激活 他们还发现,用低剂量或高剂量的ten.folia提取物可以降低这些途径成分的表达。 研究人员将藤黄假单胞菌的肝脏保护作用归因于其增强补偿性PI3K-Akt和Bcl2存活相关途径的激活的能力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实验室消毒灭菌方法大全?!?
一.简介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世纪,各类实验室如雨后春笋,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实验室微生物的控制却是束手难测,实验室对洁净度要求比较高,必需严格控制空间微生物数量,防止杂菌污染目标菌种及器皿,且实验完毕后要对样本进行销毁、空间及器材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对外环境污染。实验室的消毒,一直都是工作人员很头疼的问题。但是又必须做好,否则工作就没法很好的开展。即要达到灭菌消毒效果同时又不能使人员和设备受到危害。所以一般考虑用杀菌效果好的灭菌消毒剂,还要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般情况下,实验所用的物质都带有毒性,经常会产生各种难闻的,有腐蚀性的、有毒的或易爆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除室外,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二. 实验室空间污染源 (1)在实验室当中的大部分实验员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可能有一部分实验员缺少很好的自我卫生习惯,因此进入房间当中,所需要标本、模型让其操作道具,每一种模型会有很多人进行接触,标本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变成了无形病毒的传播能够存在的介质,再加上某些实验员的不良习惯,尤其是部分实验员有吃食物的爱好,就能够使得病从口腔进入身体的情况出现。 (2) 实验室当中标本、物品很多,在实验员运用后,对于标本、模型采用置之不理得态度,能够使得标本以及道具沾染细菌。 (3) 实验室的消毒产品并不能进行全面杀毒灭菌,甚至一部分的实验室没有进行消毒杀菌。 (4) 实验室人员没有完全使用实验室制度来进行操作或者没有依照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学生进行试验。 (5) 有些试验要求使用“菌罗”以及储存“菌落”的实验室不可以完全按照要求,在实验室操作实验员决定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操作进行,因此对自我造成伤害。 三. 实验室空间污染分类 实验室生物源危害主要是由微生物。尤其是病源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实验室内做试验、研究等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很容易引起污染。根据生物污染的对象,为空气污染、水污染、人体污染、物体表面污染等种类。 1.对空气的污染: 根据污染空间,可分为实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实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许多操作可产生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10﹣75px~10﹣175px,分散介质为气体。当气溶胶不能安全有效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便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 2.对水的污染: 实验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医院污水尤其是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房的污水,有大量的有机悬浮物和固体残渣,还不同程度的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这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池塘或直接灌溉,可污染环境和水源。当人们接触成食用污染水时,可能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3.对人体的感染: 人是实验室污染最容易侵袭的对象。其污染途径包括接触污染物或吸入病源微生物气溶胶。原因有几下几种: (1)实验室事故引起的污染,通过器械、破碎且污染的玻璃器皿、针头刺破伤而发生。 (2)实验室动物引起的感染。 (3)气溶胶引起的感染,通过呼入被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4)其他:工作区与生活区相混,下班或餐前不洗手而感染。 4.对物体表面的污染: 实验人员的皮肤、鞋底、感染性物溢出或溅出后处理不当可造成墙壁、地面、台面、仪器和其他等物体表面的污染。 四. 实验室常用消毒剂 1、紫外线灭菌 在接种室、超净台上或接种箱里用紫外灯灭菌。紫外线灭菌是利用辐射因子灭菌,细菌吸收紫外线后,蛋白质和核酸发生结构变化,引起细菌的染色体变异,造成死亡。紫外线的波长为200-300nm,其中以260nm的杀菌能力最强,但是由于紫外线的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弱,所以只适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灭菌,而且要求距照射物以不超过1.2m为宜。 2、熏蒸灭菌 用加热焚烧、氧化等方法,使化学药剂变为气体状态扩散到空气中,以杀死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这种方法简便,只需要把消毒的空间关闭紧密即可。 它们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或竞争其酶系统,或降低其表面张力,增加菌体细胞浆膜的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或溶解。一般说来,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另外,由于消毒剂必须溶解于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要制成水溶状态,如升-汞与高锰-酸钾。还有消毒剂的浓度一般是浓度越大,杀菌能力越强,但石炭-酸和酒精例外。 常用熏蒸剂是甲醛,熏蒸时,房间关闭紧密,按5-8ml/m用量,将甲醛置于广口容器中,加5g/m高锰-酸钾氧化挥发。熏蒸时,房间可预先喷湿以加强效果。冰-醋酸也可进行加热熏蒸,但效果不如甲醛。 3、臭氧灭菌 臭氧极不稳定,分解时释放出自由基态氧,自由基态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穿透细胞壁,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还可以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促进细胞的溶解死亡,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简介
职业:上海古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
学校: -
地区:上海市
个人简介:
上海古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产品,励志研发和销售的综合性生物公司,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一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经营宗旨;牢固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准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高质量的新产品,提供客户满意的综合服务质量”的方针。
查看更多
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上海古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贸易商,代理商,
主营业务:质粒载体定制,ELISA检测试剂盒,细胞培养,抗体抗原,蛋白纯化,染色液溶液,标准品对照品,微生物培...
进入商铺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说・吧
问题0
安全环保
问题4w
其他
问题93
材料科学
问题1w
微生物
问题2k
化药
问题1w
生物医药
问题220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个人简介
上海古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产品,励志研发和销售的综合性生物公司,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一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经营宗旨;牢固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准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高质量的新产品,提供客户满意的综合服务质量”的方针。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