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动
影响力5.60
经验值0.00
粉丝2
分享全球能源化工资讯
药明康德2024年收入和利润逐季度稳步提升,全年达成指引;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115.39 亿元,同比 +6.9% 2024 年营业收入 392.41 亿元,同比 +5.2% (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94.50 亿元 [1] ;稀释每股收益 3.26 元 [2] 2024 年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105.83 亿元,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率达 27.0% 创历史新高;经调整 Non-IFRS 稀释每股收益 3.65 元 2024 年自由现金流达到历史新高 79.8 亿元 上海 2025年3月17日 /美通社/ -- 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 603259.SH / 2359.HK )发布 2024 年年度业绩报告: 2024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392.41亿元,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5.2%。 公司经调整non-IFRS毛利163.26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41.6%。公司不断提升经营效率,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达27.0%创历史新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0亿元,稀释每股收益3.26元。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83亿元,经调整non-IFRS稀释每股收益3.65元。 在持续的业务发展、高效运营以及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共同推动下,2024年公司自由现金流达到历史新高79.8亿元。 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底,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 6,000家。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截至年底活跃客户约5,500家,持续经营业务全年新增客户约1,000家。 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 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 2024年,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66.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4.1%。 持续稳健的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小分子D&M管线持续扩张,2024年累计新增分子1,187个;截至2024年底,小分子D&M管线总计3,377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在2024年合计增加25个项目。 2024年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常州及泰兴产能在这一年中稳步提升,预计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 2024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 公司加速全球多地产能建设。持续投入瑞士库威基地,在2024年期间口服制剂产能翻倍。持续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作为创新赋能者、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的贡献者,公司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蝉联全球权威机构认可。公司连续4年获得MSCI明晟"AA"评级和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2024年首次获得EcoVadis"金牌"认证和CDP水安全"A"评级,并且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公司出色的表现也受到了包括Sustainalytics(晨星)和富时罗素在内的全球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 公司秉承保护客户知识产权的坚定承诺,恪守行业最高质量体系及合规标准。2024年,公司接受来自全球客户、监管机构和独立第三方的质量审计总计802次,均100%符合质量审计要求且无严重发现项;公司通过总计58次全球客户的信息安全审计,且无重大网络安全和商业秘密信息泄露事件;公司24个主要运营基地获得了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其中包括所有中国主要运营基地。 为确保所有迫切需要WuXi ATU细胞治疗服务的客户和患者得到不受中断的服务和及时救治,同时WuXi ATU美国和英国业务的相关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其他员工可继续为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使命持续工作,公司于2024年底签署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的股权出售协议。同时,为聚焦公司独特的CRDMO模式以更好服务于全球药物研发客户,增强公司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各服务环节的业务协同效应,以更好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于2024年底签署美国医疗器械测试相关业务的股权出售协议。截至目前,上述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上述相关业务已在公司2024年年报中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其在2024年合计贡献收入13.2亿元。 [1] 归母净利润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编制("PRC下归母净利润")。由于IFRS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IFRS下归母净利润为93.53亿元。 [2]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稀释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分别为2,949,887,619股和2,893,886,763股。 2025 年展望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15%,公司整体收入达到415-430亿。公司将持续聚焦CRDMO核心业务,在新产能逐步投放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预计2025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加速推进全球D&M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到70-80亿。随着业务增长及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达到40-50亿。 在不断建设产能和能力的同时,公司将持续回馈股东,在维持归母净利润30%的年度现金分红比例(~28.4亿)基础上,为感谢全体股东支持公司在挑战环境下做出的业务策略调整,拟额外一次性派发10亿特殊现金分红,并在2025年增加中期分红;同时拟在2025年适时回购10亿元A股。同时,公司将持续激励保留人才,和公司共同长期发展。公司拟推出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在公司收入完成420亿时,授予15亿港元H股,并在达到430亿及以上时,额外授予10亿港元H股。此计划的H股将由公司通过市场内交易以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购买(不会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管理层评论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5.2%(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均实现年初指引目标;同时,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达到人民币493.1亿,同比增长47.0%。" "公司持续聚焦自身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高效极致服务全球客户、造福全球病患。通过CRDMO业务模式,公司能够迅速产生行业洞见,及时服务客户新分子需求,保证公司长期发展,从而持续回馈股东。展望2025年,公司将重回增长轨道,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实现10-15%双位数增长,同时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全球客户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公司将持续在全球建能力、扩规模,提升经营效率,激励和保留人才,更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造福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 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 CRDMO 商业模式驱动业务持续增长, 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11.2% (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其中 TIDES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0.1% 化学业务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0%,达到89.6亿元 ;2024年实现收入290.5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1.2%。得益于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和效率不断提升,2024年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持续提升至46.4%,同比提升1.2pts。 小分子药物发现("R",Research)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2024年公司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6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10%。公司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战略,与全球客户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关系,为公司CRDMO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R到D转化分子366个。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依然强劲。 i. 2024年小分子D&M业务收入178.7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6.4%。 ii. 小分子CDMO管线持续扩张。2024年,公司累计新增1,187个分子。截至2024年底,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377个,包括72个商业化项目, 80个临床III期项目,360个临床II期项目, 2,865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在2024年合计增加25个项目。 iii. 2024年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常州及泰兴产能在这一年中稳步提升,预计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 iv. 公司持续投入瑞士库威基地,在2024年期间口服制剂产能翻倍。公司持续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 i. 2024年TIDES业务收入达到58.0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2024年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 ii. TIDES 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 iii. 2024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 [3]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 SMO 业务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测试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3.3%。 2024年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38.6亿元,受市场影响,价格因素随着订单转化逐渐反映到收入上,同比-8.0%,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收入同比-13.0%。 2024年,启东和成都设施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GLP资质认证,苏州设施首次接受并顺利通过日本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项目现场审计。 新分子业务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新型疫苗类能力,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公司积极助力客户开展全球合作,近三年累计为约40%成功出海的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2024年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SMO业务同比增长15.4%,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 2024年,临床CRO业务助力客户获得29项临床试验批件和1项上市申请。 SMO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SMO赋能客户73个产品获批上市。近十年累计赋能255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在内分泌、皮肤、肺癌、心血管内科、眼科、风湿免疫、神经系统、医美、罕见瘤种等领域持续保持显著优势。 [3] 按照2024年年报披露,WuXi Testing仅包含持续经营的核心业务部分,同时回溯调整2023年数据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早期筛选及体内药理相关业务驱动增长;生物学平台持续引流 公司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2024年生物学业务持续保持环比增长,第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9.2%。全年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8.8%。 公司充分发挥体内、体外业务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势,非肿瘤业务2024收入同比增长29.9%,其中代谢类、神经生物学等领域引领增长。 公司持续打造全面的综合筛选平台,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8.7%。公司持续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能力,2024年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超28%。 核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及项目数持续增加,已累计为超过290家客户提供服务,自2021年以来已成功交付超过1,400个项目。 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2024年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新客户。 本文件纯属简报性质,并非意图提供有关公司、其证券或阁下可能需要用以评估公司的任何相关事项的完整表述。更多详细信息请见公司官网披露的 药明 康德 2024 年年度业绩 和 2024 年年度报告 ,以及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披露的文件和信息。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所披露的归母净利润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PRC")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此外,本文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IFRS")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已经审计。 分业务板块经营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 IFRS 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29,052.41 (0.4) % 13,466.65 2.3 % 46.4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5,670.74 (4.8) % 1,888.95 (19.1) % 33.3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2,543.93 (0.3) % 987.23 (8.8) % 38.8 % 其他业务 (Others)(注1) 650.71 (34.7) % 210.16 3.2 % 32.3 % 终止经营业务 (注2) 1,323.65 (20.4) % (226.68) (253.3) % (17.1) % 合计 39,241.43 (2.7) % 16,326.31 (3.6) % 41.6 % 注1:其他业务包括公司非核心业务及其他行政服务、销售原材料和废料收入。 注2:于2024年底,公司已签订协议出售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上 述业务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截至本报告日,公司已完成出售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的交割。 注3: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综合收益表 [4]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人民币 百万元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收入 39,241.4 40,340.8 销售成本 (23,225.3) (23,968.3) 毛利 16,016.1 16,372.5 其他收入 1,146.1 962.5 其他收益及亏损 804.4 1,350.3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 (334.3) (240.9)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 (115.6) (67.4) 商誉减值亏损 (110.4) (49.6) 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之减值亏损 (948.4) - 销售及营销开支 (745.4) (701.0) 行政开支 (3,009.5) (2,994.9) 研发开支 (1,238.5) (1,440.6) 经营溢利 11,464.5 13,190.7 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 252.1 (35.1) 应占合营公司之业绩 (7.1) (32.5) 财务成本 (268.6) (193.6) 税前溢利 11,441.0 12,929.6 所得税开支 (1,972.1) (2,131.7) 本年溢利 9,469.0 10,797.9 本年溢利归属于 母公司持有者 9,352.6 10,690.2 非控制性权益 116.3 107.7 9,469.0 10,797.9 [4]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 ( 股 ) - 基本 2,885,200,544 2,934,188,474 - 摊薄 2,893,886,763 2,949,887,619 每股盈利 ( 以每股人民币元列示 ) - 基本 3.24 3.64 - 摊薄 3.22 3.61 综合财务状况表 [5]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人民币百万元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23 年 12 月 31 日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 25,267.8 25,844.4 使用权资产 1,874.8 2,348.3 商誉 972.4 1,820.9 其他无形资产 601.0 906.7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 2,322.2 2,180.4 于合营公司之权益 3.4 35.2 递延税项资产 473.1 366.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的金融资产 8,943.4 8,626.0 其他非流动资产 114.7 105.8 生物资产 1,063.0 1,012.5 非流动资产合计 41,635.7 43,246.9 流动资产 存货 3,532.1 2,886.1 合同成本 912.2 695.6 生物资产 955.5 1,154.6 应收关联方款项 89.3 86.7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9,643.7 9,372.7 合同资产 988.8 1,234.4 应收所得税 87.2 17.5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1,234.0 11.0 衍生金融工具 - 414.0 其他流动资产 734.1 785.8 银行抵押存款 22.1 1.6 原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4,865.6 3,761.4 银行结余及现金 13,434.3 10,001.0 36,498.8 30,422.5 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 2,191.3 - 流动资产合计 38,690.2 30,422.5 总资产 80,325.8 73,669.3 [5]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综合财务状况表 ( 续 ) [6]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人民币百万元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 7,025.5 7,333.5 应付关联方款项 15.3 11.5 衍生金融工具 202.0 501.9 合同负债 2,251.0 1,955.4 银行借贷 1,278.6 3,721.6 租赁负债 224.2 240.5 应付所得税 870.8 991.9 可转换债券 3,493.1 - 15,360.6 14,756.3 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之相关负债 865.5 - 流动负债合计 16,226.1 14,756.3 非流动负债 银行借贷 2,959.5 687.0 递延税项负债 522.4 530.1 递延收入 985.6 1,079.9 租赁负债 546.6 1,098.6 非流动负债合计 5,014.1 3,395.6 总负债 21,240.2 18,151.9 净资产 59,085.6 55,517.4 资本及储备 股本 2,888.0 2,968.8 储备 55,744.7 52,153.6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之权益 58,632.7 55,122.5 非控制性权益 452.9 395.0 权益总额 59,085.6 55,517.4 [6]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经调整 non-IFRS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PRC 下归母净利润 9,450.3 9,606.7 准则差异[8] (97.7) 1,083.4 IFRS 下归母净利润 9,352.6 10,690.2 加: 股权激励费用 307.0 622.0 可转换债券发行成本 7.8 0.3 可转换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收益 - (40.2) 汇率波动相关亏损 29.6 294.4 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 53.5 57.9 非金融资产减值及处置损失 134.1 129.1 出售与重组相关成本 1,165.0 - 股东现金捐赠用于人才激励和保留的费用 151.3 151.5 Non -IFRS 归母净利润 11,200.9 11,905.2 加: 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资本性投资收益 (625.5) (1,083.0) 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之亏损 7.1 32.5 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10,582.5 10,854.6 [7]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8] 由于IFRS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产生准则差异(97.7)百万元。 关于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2359.HK)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药明康德通过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2024年,药明康德连续第四年被MSCI评为ESG(环境、社会及管治)AA级。目前,公司的赋能平台正承载着 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约6,000家合作伙伴的 研发创新项目,致力于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wuxiapptec.com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可能包含若干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可以通过使用"预期"、"计划"、"将"、"估计"、"预测"、"意图"或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来识别。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公司的信念、发展战略、商业计划以及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以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做出的预测。尽管本公司相信所做的预测合理,但是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到以下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包括本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力、能够在时间表内达成扩展服务或产能的能力、达到产能规模扩展计划的能力、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行业竞争、国际政策变动、紧急情况及不可抗力的影响。该等前瞻性声明并不构成管理层的任何利润预测,也不构成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药明康德"或"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 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本新闻稿所载的所有信息仅以截至本新闻稿做出当日为准,且仅基于当日的假设,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公司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或本新闻稿中的信息进行更新以反映未来事件或情况。 持续经营业务与终止经营业务 本公司已于2024年底签署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以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相关业务的股权出售协议。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上述业务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公司其余业务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业务进行披露。 Non-IFRS 财务指标 为补充本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综合财务报表,本公司提供non-IFRS毛利和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可转股债券发行成本、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波动相关损益、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非金融资产减值、出售与重组相关成本等)、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进一步剔除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资本性投资损益、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损益)、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作为额外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规定或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本公司认为经调整之财务指标有助了解及评估业务表现及经营趋势,并有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透过参考此等经调整之财务指标评估本公司的财务表现,消除本公司并不认为对本公司业务表现具指示性的若干不寻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非日常经营项目。本公司管理层认为non-IFRS财务指标在本公司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适用。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并不意味着可以仅考虑非公认准则的财务指标,或认为其可替代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及表达的财务信息。阁下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或将其视为可与其他公司报告或预测的业绩相比。
52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大睿生物宣布RN0361获FDA批准启动2期临床试验:针对APOC3靶点,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创新性siRNA疗法
上海 2025年3月17日 /美通社/ -- RNA靶向治疗领域的全球核酸领军企业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 Inc.)宣布,其针对APOC3的小干扰RNA(siRNA)候选药物RN0361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将启动2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拟用于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混合型血脂异常及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FCS)。基于为期6个月的单剂量1期临床试验中良好的安全性及持久降低甘油三酯(TG)的效果,即将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多中心2期试验将在9个月的随访期内评估RN0361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安全性和持续时间。 RN0361是一款潜在的靶向APOC3的同类最优小干扰核酸药物(siRNA),采用大睿生物专有的GalNAc-siRNA偶联和寡核苷酸化学平台GAIA,通过皮下注射实现强大和持久的肝细胞特异性递送和沉默。该疗法通过优化化学修饰实现持久基因沉默,显著抑制APOC3 mRNA表达并降低APOC3蛋白水平。 大睿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史艺宾女士(Stella Shi )表示:"此次IND获批体现了我们为严重血脂异常患者开发变革性RNAi疗法的承诺。RN0361的1期数据验证了其作为同类最优小干扰核酸药物(siRNA)的潜力,兼具持久疗效和便捷给药优势。我们期待与全球研究者及供应商合作,加速该药物的开发进程。" 首席医学官兼转化医学执行副总裁Alex M. DePaoli博士表示 :"RN0361的2期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其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代谢异常患者的疗效,为这一存在显著未满足需求的群体提供潜在治疗工具。单剂量首次人体研究中观察到的强效且持久的降脂效果,已为后续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50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全球主要企业承诺支持核能三倍增长
在休斯敦 举行的CERAWeek 2025 期 间,多家大型企业首次联合发起了一项开创性的跨行业承诺,强调核能在提升能源安全、增强韧性以及提供持续清洁能源方面的关键作用。 该联盟包括Google 、Amazon 、Meta 和Dow , 与14 家全球主要 银行 和 金融机构 、 140 家核能行 业企业 以及 31 个国家 ,共同支持到2050 年将全球核能容量提升三倍的目 标。 休斯敦 2025年3月15日 /美通社/ -- 今日,一个由大型能源用户组成的跨行业联盟签署了一项承诺,支持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容量至少提升三倍的目标。 这是核能领域以外的主要企业首次联合公开支持核电广泛且协同的扩张,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他们还呼吁其他能源用户支持将核能容量提升三倍的目标。 这一集体倡议由世界核协会推动,汇聚了全球多家企业,这些企业认识到核能的清洁、稳定和丰富能源对其未来增长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更高的能源韧性和安全性目标。 这些企业认可政府的支持,并主张为核能项目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 CERAWeek的创始签署方包括:Amazon、Google、Meta、Dow、Occidental、Allseas 和OSGE。 预计未来几个月内,该承诺将获得更多支持,反映出海事、航空、石油及天然气等多元化行业对核能的兴趣日益增长。 该承诺认识到核能的潜力不仅限于传统电网电力,还能提供丰富且持续的能源,从而支持能源用户实现成功且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运营。 它进一步强调,核能不仅为提升电气化水平提供清洁能源,还能促进一系列经济活动和工业流程的发展,涵盖技术领域、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协同效应,以及为工业流程提供热能。在这些方面,核能是最可靠且最具扩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来源。 在CERAWeek期间,多家企业与政策制定者及更广泛的核能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核能如何融入其未来战略规划,因为核能为其不断扩大的运营提供了丰富且可靠的能源来源。 这一承诺体现了对创新、投资和合作的需求与支持,旨在实现行业和国家的全球目标。 支持 组织声明 Google 清 洁能源与脱碳技术负责人Lucia Tian 表示: " 我 们很荣幸能够签署这一承诺,支持到2050 年将核能容量提升三倍的目 标,因为核能将在构建可靠、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中发挥关键作用。 Google 将 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加速先进核技术的商业化,这些技术能够提供全天候的清洁能源,以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Amazon Web Services 美洲能源与水 资源负责人Brandon Oyer 表示: " 加快核能 发展对于加强国家安全、满足未来能源需求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尤为关键。 Amazon 支持世界核 协会的承诺,并为过去一年在核能项目和技术上投资超过10 亿美元感到自豪,这是我们到2040 年 实现净零碳排放的‘ 气候承 诺' 的一部分。" Meta 全球能源 负责人Urvi Parekh 表示: " 随着全球 经济的扩张,对可靠、清洁且有韧性的能源供应的需求至关重要。 核能凭借其提供持 续电力的能力,有助于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 们很高兴加入这一多方合作倡议,通过‘ 核能三倍承 诺' 重申我 们对核能的支持。" Dow 能源与气候 业务副总裁Edward Stones 表示: " 能源是全球制造 业的生命线,因此投资并扩大清洁、可靠且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核能供应对工业进步不可或缺。 Dow 认为,核能尤其是前景广阔的先进小型模块化核技术,是安全、稳定和清洁能源的长期竞争力来源。" 世界核协会是全球核能行业的代表,并主导了此承诺倡议。 该协会总干事 Sama Bilbao y León 表示: " 今天,全球一些最具影响力的企 业宣布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承诺到2050 年将全球核能容量至少提升三倍, 这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必须加速推进政策、金融和监管方面的变革,以促进核能的迅速扩张。 全球向核能 转型的趋势表明,这是我们提供丰富、稳定的清洁能源的唯一途径,这些能源将为技术、众多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与创新提供动力。" Urenco是一家为现有及新设计的反应堆提供浓缩铀燃料的公司。 该公司首席商务官 Laurent Odeh 表示: " 如果没有核能提供的可靠、全天候基荷 电力,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困难。 大型能源用 户的支持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另一信号,即应该支持新的核能项目,以便我们能够加快建设步伐,满足工业和公众的能源需求。" 编辑注意事项 该公告将于 周三晚 间 在世界核协会于Innovation Agora举办的活动上发布。 如果您正参加CERAWeek,可以点击此处参与活动。 凭借439座核反应堆,核能贡献了全球9%的电力。 除发电外,核反应堆还用于海水淡化、区域供热和工业供热,拥有750个反应堆年的运行经验。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能源消耗预计将继续以每年约4%的速度增长。 关于全球核能容量三倍增 长 该目标最初于2023年9月在世界核能研讨会上提出,并与Emirates Nuclear Energy Corporation在迪拜COP28会议前达成合作。通过《三倍核能宣言》(Declaration to Triple Nuclear Energy),31个国家以及140多家核能行业企业已表示支持。 2024年9月,全球14家最大的金融机构也加入了支持行列。 如今,在一次涵盖整个能源领域的会议上,一个跨行业大型能源用户联盟也公开表示支持这一目标。 "大型能源用户承诺"由世界核协会及其在"净零核能"倡议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牵头,包括CERAWeek联合主办方Urenco Group和Cameco Corporation。 如果您的公司未来的发展需要依赖清洁且稳定的能源,那么现在就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 加入我们,共同倡导核能扩展,并签署 " 大型能源用 户承诺" 。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加入承诺的信息,请联系pippa.eames@world-nuclear.org。 关于世界核 协会 世界核协会是代表全球核能行业的国际组织。 其使命是通过提供权威信息、制定行业共同立场、参与能源辩论以及为核能业务扩展铺平道路,促进国际关键影响者对核能的更广泛理解。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orld-nuclear.org 媒体联系人:Henry Preston,press@world-nuclear.org
50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爱科诺生物医药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多个针对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药物的研发进程
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晨兴创投,领军创投,和合肥创新投跟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开发多个候选一类创新药,用以治疗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银屑病,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纽约和苏州 2025年3月14日 /美通社/ -- 爱科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简称“爱科诺 ”,“Accropeutics”),一家专注于“调节性细胞死亡”的分子及相关发病机制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今日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晨兴创投(Morningside Ventures),领军创投, 和合肥创新投跟投。所筹资金将用于加速针对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阶段的药物开发, 致力于为 患者提供创新,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爱科诺研发管线中的临床阶段资产包括: AC-101(选择性RIPK2抑制剂),源自公司的靶向"调节性细胞死亡"的新药研发平台。 公司临床 前研究表明,AC-101可有效抑制NOD-RIPK2通路依赖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多款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中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拟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AC-101已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PK/PD数据。目前正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进行Ib期临床研究。AC-101于2024年12月获FDA批准开展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II期临床试验。 AC-201(选择性TYK2/JAK1抑制剂),具有治疗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巨大潜力,已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的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已接近尾声。 AC-003(选择性RIPK1抑制剂),已在中美完成I期试验,目前正在开展针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Ib期临床试验。 爱科诺生物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虎博士 表示:"爱科诺团队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驱动的药物创新理念,专注于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未满足的病患需求。经过多年努力,多个化合物均处于关键临床试验阶段。感谢长期支持我们的新老投资人!特别感谢深创投领投本轮融资,晨兴创投持续跟投,感谢新的合作伙伴—领军创投、合肥创新投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我们服务患者的使命,早日将候选药物推向市场!" 深创投集团健康产业投资部总经理周伊博士 表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疾病领域,有着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市场潜力。爱科诺生物医药对调节性细胞死亡致病机制的深刻理解,对转化医学和新药研发的专注投入,及对项目推进的超高执行力,持续获得了众多投资人的青睐。深创投自2021年底投资爱科诺以来,再次加码并在本轮领投,未来将继续支持爱科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自主创新,造福全球病患。"
50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铁姆肯公司第14次荣登道德村协会"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榜单
彰显铁姆肯公司在商业道德、合规管理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持续承诺 上海 2025年3月14日 /美通社/ -- 全球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领域的技术领导者铁姆肯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TKR;www.timken.com) 荣登 道德村协会(Ethisphere)2025年"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榜单, 该协会是推动商业道德标准制定与提升的领先机构。 铁姆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arak B. Mehta表示:"在铁姆肯公司,我们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方式开展业务。我们致力于践行商业道德、保持透明运营,并营造诚信文化。在此向我们恪守这一承诺的员工致以祝贺!也向所有获此殊荣的企业表示由衷祝贺!" 今年,道德村协会表彰了来自19个国家、44个行业的136家企业。铁姆肯公司是全球仅有的10家连续14次及以上入选该榜单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工业制造行业仅有的12家入选企业之一。 道德村协会年度评选基于其独立开发的评估体系。企业需提供超过240项具体证明,涵盖道德与合规管理、公司治理、道德文化建设、环境与社会责任影响以及推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实践。 道德村协会首席战略官兼执行主席Erica Salmon Byrne表示:"祝贺铁姆肯公司第14次获评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这项荣誉充分体现了铁姆肯公司对商业诚信的坚定承诺。铁姆肯公司的道德经营理念不仅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深受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的认可,他们更倾向于与重视商业道德的企业携手共进。" 关于铁姆肯公司 铁姆肯公司(NYSE: TKR; www.timken.com)是全球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领域的技术领导者,为各行业设计新一代产品组合,并不断扩展产品线。125年来,铁姆肯公司一直凭借其专业专长不断创新,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可靠性和效率。2024年,铁姆肯公司实现销售额达 46 亿美元,在全球 45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9000 名员工。 铁姆肯公司大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为能源、航空、铁路、汽车、冶金、采矿、水泥和机床等多元化工业市场提供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在该地区,公司共有超过3100 名员工,并运营5家大型轴承制造基地和4 家工业传动产品制造基地。铁姆肯公司在 14 个主要城市设有各级办事机构,同时设立了 1 家工业服务中心和多个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公司积极投身所在社区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关注: 铁姆肯公司中国官网:www.timken.com.cn 官方微信:"铁姆肯公司Timken"
50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中国首个IGF-1R单抗:信达生物信必敏?获批,填补甲状腺眼病治疗空白
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 2025年3月14日 /美通社/ --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信必敏 ® (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重组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 信必敏 ® 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款获批的 IGF-1R抗体药物,也是中国甲状腺眼病治疗领域70年来的首款新药,将 重塑 甲状腺眼病的 治疗标准 。 甲状腺眼病是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位居成人眼眶疾病发病率首位,在40岁-60岁年龄段尤其高发。甲状腺眼病的年发病率预估为16/100,000人(女性)和2.9/100,000人(男性),患病率为0.1-0.3% [1-2]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该疾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甲状腺眼病引起眼球突出、复视等临床表现,严重的可导致失明,对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中重度活动性甲状腺眼病的传统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突眼改善不理想,且存在激素相关的全身副作用等问题;二线治疗包括再次激素冲击或联合眼眶放疗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效果难如人意。近期国内外多项临床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已将靶向IGF-1R的生物制剂列入甲状腺眼病推荐治疗方案中的二线推荐 [3-5] ,尤其对于合并显著突眼或复视的甲状腺眼病,靶向IGF-1R的生物制剂可作为首选 [5] 。 然而,直到信必敏 ® 获批之前,全球仅有一款IGF-1R抗体药物获批且未在国内上市。海外IGF-1R价格高昂,患者一个疗程治疗费用约300万人民币。 信必敏 ® 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的IGF-1R抗体,疗效优异,安全性良好,为甲状腺眼病患者带来了全新可及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同时,相较海外IGF-1R抗体药物采用的冻干粉针剂,信必敏 ® 采用经剂型改良的注射液水针,稳定性良好,成本、工艺简便性和依从性方面也具有优势。 本次获批基于一项在甲状腺眼病患者中开展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RESTORE-1)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于2024年顺利达成主要研究终点[链接],研究显示:采用信必敏 ® 治疗24周时,患者突眼回退≥2mm的应答率高达85.8%,炎症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研究治疗期间,信必敏 ® 整体安全性良好。RESTORE-1研究结果在包括世界眼科学大会(WOC)、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等多个重磅学术大会亮相,行业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与期待这一突破性疗法的上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教授 表示:"甲状腺眼病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眼球突出是其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甲状腺眼病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外观,并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当前国内甲状腺眼病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首选,其治疗对缓解眼球突出的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靶向IGF-1R的生物制剂可以显著改善甲状腺眼病患者的眼球突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势必在甲状腺眼病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RESTORE-1临床研究的首要研究者,非常高兴的看到相关临床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国家监管机构的认可;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更高兴看到中国首个甲状腺眼病新药获批上市。相信替妥尤单抗N01将为国内甲状腺眼病患者带来接轨国际的治疗方案,也期待替妥尤单抗N01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钱镭博士 表示:"作为中国首个IGF-1R抗体药物和中国甲状腺眼病治疗领域70年来的首款新药,信必敏 ® 的临床研发历程汇聚了国内眼科与内分泌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其成功上市不仅充分印证了信达生物在代谢及眼科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实力,更体现了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本品临床价值与安全性的高度认可。此次获批是信达生物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突破,将为国内患者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准治疗方案,切实解决这一长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面向未来,信达生物将持续深耕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四大治疗领域,践行 ' 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 ' 的企业使命,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服务更多病患。" 关于甲状腺眼病( TED) 甲状腺眼病是一种累及眼部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眼眶相关疾病。甲状腺眼病可见于大约25~50%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也可见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功能正常者 [6] 。 甲状腺眼病的年发病率预估为16/100,000人(女性)和2.9/100,000人(男性),患病率为0.1-0.3% [1-2] 。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重度和极重度。虽然甲状腺眼病常发生于女性,但重度病例更常发生于男性。目前,甲状腺眼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多项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脂肪化是甲状腺眼病的主要致病机制,最终导致眼球突出 [ 7] 。 甲状腺眼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 [8] 。最常见的症状是眼干、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物重影和眼后压迫感,而典型的体征包括上眼睑退缩、眼球突出、眶周软组织充血和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等。甲状腺眼病通常为轻度到中重度,约3~5%的甲状腺眼病患者会发展至极重度,表现为威胁视力的角膜溃疡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等 [9] 。除了可能影响外观和视功能,甲状腺眼病对患者的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重度活动性甲状腺眼病的传统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突眼改善不理想,且存在激素相关的全身副作用等问题;二线治疗包括再次激素冲击或联合眼眶放疗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效果难如人意。近期国内外多项临床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已将靶向IGF-1R的生物制剂列入甲状腺眼病推荐治疗方案中的二线推荐 [ 3-5] ,尤其对于合并显著突眼或复视的甲状腺眼病,靶向IGF-1R的生物制剂可作为首选 [ 5] 。 关于信必敏 ® 信必敏 ® 是信达生物研发的重组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IGF-1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发育、代谢及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并在甲状腺眼病患者的OFs、B细胞、T细胞中过表达 [ 10] 。信必敏 ® 可阻断IGF-1等相关配体或激动型抗体介导的IGF-1R信号通路激活,减少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OFs活化导致的透明质酸和其他糖胺聚糖合成,减轻炎症反应;抑制OFs分化为脂肪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减轻甲状腺眼病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改善突眼、复视、眼部充血水肿等症状和体征。 2025年3月,信必敏 ® 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 关于信达生物 "始于信,达于行",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是信达生物的使命和目标。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让我们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5个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它们分别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达攸同 ® ),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苏立信 ®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达伯华 ® ),佩米替尼片(达伯坦 ® ),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 ),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 ® ),塞普替尼胶囊(睿妥 ®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福可苏 ®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 ® ),氟泽雷塞片(达伯特 ® ),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 ® ),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达伯乐 ® ),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 )和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信必敏 ® )。目前,同时还有3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3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6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公司已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在不断自研创新药物、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秉承经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始终心怀科学善念,坚守"以患者为中心",心系患者并关注患者家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陆续发起、参与了多项药品公益援助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益于生命科学的进步,买得到、用得起高质量的生物药。截至目前,信达生物患者援助项目已惠及20余万普通患者,药物捐赠总价值36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百姓用药可及性和人民对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领英账号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声明: 1.信达生物不推荐未获批的药品/适应症的使用。 2.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塞普替尼胶囊(睿妥®)和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由礼来公司研发。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均属于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是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 (a) 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参考文献 1. Bartley G.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ophthalmology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in Olmsted Country, Minnesota. Trans Am Ophthalmol Soc 1994;92:477-588. 2. Hiromatsu Y, Eguchi H, Tani J, Kasaoka M, Teshima Y. Graves' ophthalmopathy: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Intern Med. 2014;53(5):353-60. 3. Bartalena L, Kahaly GJ, Baldeschi L, et al. The 2021 European Group on Graves' orbitopathy (EUGO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Graves' orbitopathy. Eur J Endocrinol. 2021;185(4):G43-G67.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2年).中华眼科杂志. 2022;58(9). 5. Burch HB, et al. Management of thyroid eye disease: a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 Eur Thyroid J. 2022;11(6):e220189. 6. Li Z, Cestari D M, Fortin E. Thyroid eye disease: what is new to know? Curr Opin Ophthalmol. 2018;29(6):528-534. 7. Ali F, Chorsiya A, Anjum V, Ali A. Teprotumumab (TEPEZZA): from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s to USFDA approval for active thyroid eye disease (TED) treatment. Int Ophthalmol. 2021;41(4):1549-1561. 8. Dolman P J. Evaluating Graves' orbitopathy.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26(3):229-248. 9. Bahn R S. Graves' ophthalmopathy. N Engl J Med. 2010;362(8):726-738. 10. Douglas RS, Naik V, Hwang CJ, et al. B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aberrantly express the IGF-1 receptor: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pathogenesis. J Immunol 2008;181:5768-5774.
50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38年研发突破!罗氏获批中国首个PIK3CA突变的靶向创新药伊赫莱?,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上海 2025年3月14日 /美通社/ -- 2025年3月1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批准了伊赫莱 ® (通用名:伊那利塞片)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适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包括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复发)、 PIK3CA 突变、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伊赫莱 ® 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凭借其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填补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精准治疗空白,为 PIK3CA 突变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助力患者实现更长生存。 "多米诺靶点" PIK3CA 突变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PI3Kα相关靶向药物研发艰难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全球每年确诊超过200万例,2020年中国的新发病例约42万,HR+乳腺癌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患者基数十分庞大。 PIK3CA 突变是乳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在乳腺癌中占30%-40% [1] ,中国乳腺癌患者 PIK3CA 突变比例更高。 PIK3CA 突变是内分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导致 PIK3CA 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尤其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PI3K是PI3K-AKT-mTOR通路的"源头",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靶向PI3K通路可以从源头抑制PI3K相关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逆转治疗耐药。然而,由于PI3K同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唯有通过超特异性选择和高亲和力靶向才能实现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平衡,对药物研发技术要求更高,38年来数个候选药物因毒性过高而折戟。伊那利塞是首个通过高特异性选择和高效降解p110α亚基,实现对肿瘤信号通路的完全阻断。其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同时抑制PI3K,CDK4/6和雌激素受体通路,通过协同作用加深应答并阻断耐药途径,联合作用机制为 PIK3CA 突变患者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 超双倍 PFS获益,伊那利塞开辟乳腺癌精准靶向新格局 本次伊那利塞获批基于INAVO120研究,这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伊那利塞+哌柏西利+氟维司群在 PIK3CA 突变的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作为INAVO120研究中国主要研究者指出:临床中伴有 PIK3CA 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在现有方案治疗中往往会迅速发生耐药,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更为有效、更加精准的新型治疗药物充满期待。在INAVO120研究中,新型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展现了优异的临床效果,伊那利塞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PFS(15.0 vs.7.3个月,HR=0.43, P <0.0001),降低了5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为伴有 PIK3CA 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克服了靶点毒性障碍,保障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从HER2到 PIK3CA ",高质量创新研发持续引领乳腺癌精准诊疗不断突破 20多年来,创新靶向药物赫赛汀 ® 、帕捷特 ® 突破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瓶颈,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实现肿瘤的慢病化管理。如今,伊赫莱 ® 在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中开启乳腺癌精准诊疗新篇章,从"HER2"到" PIK3CA "标志着乳腺癌诊疗从靶向治疗迈向更精准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将在分子诊断技术和创新药物建立的新诊疗模式中,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精准治疗,检测先行,罗氏将继续携手乳腺癌诊疗生态的各方伙伴,持续优化精准诊疗路径,为每一位 PIK3CA 突变患者提供精准诊疗解决方案,持续践行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长期承诺。 此次伊赫莱 ® 在中国获得全球首个突破性疗法认证,并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成为HR+乳腺癌治疗领域唯一一款获得中美双重突破性疗法认证的产品。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负责人、全球副总裁厉文泓表示:"伊赫莱 ® 在中国仅用9个月的时间获批,充分彰显了中国速度,是全球创新药品加速惠及中国患者的又一例证。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管机构、中国乳腺癌领域专家以及所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和不懈努力深表感谢。作为罗氏战略投资的关键疾病领域之一,伊赫莱 ® 的加速获批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科学为本,不断追求创新的决心。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乳腺癌领域的前沿科技探索和开发,惠及更多中国及全球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庭。"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伊赫莱 ® 在中国成功加速获批。20多年来罗氏深耕乳腺癌治疗领域,为广大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伊赫莱 ® 的获批,将为中国乳腺癌精准靶向治疗翻开全新篇章,这不仅是医学边界的拓展,更是无数家庭命运轨迹的改变。面向未来,罗氏将秉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与多方携手持续深耕乳腺癌治疗领域,以更多创新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践行对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长期承诺。" [1] 赵佳宁, 刘月平. 乳腺癌 PIK3CA 突变的临床意义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4, 40(09): 973-978.
5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IEC新增滤波器材料透过率标准,三安方案推动全球产业链工艺革新
厦门 2025年3月12日 /美通社/ -- 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声表面波器件用单晶晶片规范与测量方法》(IEC 62276:2025),首次明确了压电材料的光学性能标准。三安滤波器晶体团队以在材料端的研发经验,在关于透过率(晶片黑化程度)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相应测量方法中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5G通信和物联网终端向高频化、微型化加速发展,声表面波(SAW)滤波器作为射频前端的核心组件,承担着信号选频的关键功能。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到2026年,全球声表面波滤波器市场规模将达55亿美元。智能终端对滤波器数量和性能的需求激增,推动材料技术向更高一致性、更优光学性能演进。 2025年3月7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声表面波器件用单晶晶片规范与测量方法》(IEC 62276:2025),首次将压电材料的光学性能(透过率/黑化程度)纳入国际标准。该标准由中国企业主导修订,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压电材料领域实现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的跨越。 泉州三安集成(原晶安光电团队)依托三安光电二十余年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制造经验,持续投入LN/LT压电材料制备工艺的研发,逐步掌握成熟的晶片黑化工艺。团队自2016年深度参与该项目的标准论证,在透过率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相应测量方法与项目其他成员协作,讨论及验证试验,提出了多项技术性修改内容,纳入了新标准中主要的修订内容之一。 三安拥有国内少有的滤波器垂直整合产业链,构建射频前端芯片整合解决方案制造平台,持续加强工艺和材料的研发投入,积极投身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提升,促进行业协同发展和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为全球头部射频设计公司提供可靠的芯片制造服务。
50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福伊特集团设定科学气候目标
到2031/32财年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确认福伊特的科学减排目标 聚焦节能和扩大自产可再生能源 德国海德海姆 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福伊特集团设定了科学合理的气候目标,以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福伊特承诺,到2031/32财年,相较于2021/22财年基准,工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和范围2,即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将减少50.4%。同时,福伊特还致力于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目标是降低 30%。 2024年1月,福伊特集团加入了全球领先的气候目标制定组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以更有力地推动气候保护战略。2025年2月,SBTi正式确认福伊特的气候目标基于科学,并符合《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至此,福伊特成为全球7000多家制定经科学减排目标的企业之一,并在SBTi官方网站上列入名单。 福伊特制定了具体措施,以减少工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中期内,福伊特将重点聚焦于节能和提升能源效率,以逐步降低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福伊特计划到2026/27财年,在2021/22财年的基准上,将总体能耗降低12.5%。同时,福伊特还计划将自产可再生能源提高至每年16吉瓦时。目前,福伊特正在德国海德海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4月底投入运营,年发电量约1.4吉瓦时,将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作出积极贡献。 福伊特集团代理首席执行官Andreas Endters先生表示,"我们的气候目标不仅彰显了我们对环境责任的坚定承诺,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激发创新活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此外,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巩固我们的竞争优势,确保集团的持续稳健发展。" 福伊特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副总裁Matthias Steybe先生表示,"SBTi对我们气候目标的认可,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以可衡量且高效的方式积极助力气候保护。"
50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药明生物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
- 公司位列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前1%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 - 引领绿色生物药发展,技术创新赋能健康未来 上海 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宣布,凭借2024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公司入选标普全球(S&P Global)《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并在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位列行业前茅,跻身全球前1%。这是药明生物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该《年鉴》基于标普全球CSA,评选出各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在2024年CSA评估的7690家企业中,仅有来自62个行业的780家企业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该《年鉴》。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 ESG 委员会主席陈智胜博士 表示: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再次入选《年鉴》,这不仅是对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卓越表现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坚定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充分肯定。作为绿色生物药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我们始终追求ESG卓越表现,并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助力其迈向ESG发展新高度。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共同推动整个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药明生物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显著成就,入选2023年和2024年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此外,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和制药供应链倡议组织(PSCI)成员,药明生物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并赢得业界广泛认可。公司连续两年获得明晟(MSCI)最高AAA ESG评级和EcoVadis"铂金"评级;凭借领先的绿色生物药解决方案(Green CRDMO),公司成功入选UNGC "‘二十年二十佳'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报告;连续五年获评晨星Sustainalytics ESG"行业最高评级"及"区域最高评级";跻身CDP水安全"A级榜单"并获得CDP气候变化领导力级别评分A-;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入选恒生ESG 50指数,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 关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12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817个,其中包括21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包括新冠项目)。 药明生物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视为业务发展和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药CRDMO领域的ESG领导者,例如应用更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和能源等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ESG委员会,全面落实ESG战略并践行可持续性发展承诺。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uxibiologics.com
5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POETYK PsA-2 III期试验最新数据证实其在治疗成人银屑病关节炎中优于安慰剂
治疗第 16 周时,颂狄多治疗组患者的 ACR和 PASI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患者报告生活质量有更明显改善 与安慰剂和阿普米司特相比,颂狄多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既往临床表现一致 上海 2025年3月10日 /美通社/ -- 近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了POETYK PsA-2(IM011-055)这一关键III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该试验旨在评估颂狄多 ® (氘可来昔替尼)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POETYK PsA-2 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即治疗16周后, 颂狄多 治疗组患者的ACR20(疾病体征和症状至少改善20%)应答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54.2% vs. 39.4%;p=0.0002)。16周治疗期间, 颂狄多 的整体安全性特征与此前在银屑病关节炎II期临床试验及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III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一致。 这些最新数据将于2025年3月7日至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美国皮肤科学会(AAD)年会上以最新突破性摘要(#66894)形式公布,这也是POETYK III期临床试验在银屑病关节炎(PsA)领域的首次发声。 "由于银屑病关节炎的复杂性、多面性和异质性特征,临床上对于安全、有效的口服治疗药物仍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瑞典医学中心/普罗维登斯圣约瑟夫医疗中心风湿病学研究主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医学博士Philip Mease表示,"这些研究结果特别令人振奋,它证实了 颂狄多 在改善关节及皮肤症状、以及提升患者报告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基于这些数据以及其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特征, 颂狄多 有望成为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重要的治疗新选择。" 此外, 颂狄多 治疗在第16周还达到了有关银屑病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多个关键次要终点,在临床体征和症状、关节外表现以及患者报告结局方面均表现出改善。在接受 颂狄多 治疗的患者中,达到PASI 75(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改善至少75%)应答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此外,与安慰剂组相比, 颂狄多 治疗组患者报告的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 (HAQ – DI)较基线值的改善也更为显著(分别为:?0.32 vs. ?0.21;p=0.0013)。 在POETYK PsA-2试验中,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在安慰剂组、 颂狄多 组和阿普米司特组中,分别有54.7%、62.8%和73.3%的患者报告了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的发生率分别为1.0%、1.9%和3.8%。安慰剂组、 颂狄多 组和阿普米司特组中分别有1.3%、2.2%和10.5%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停药。阿普米司特作为安全性参考组被纳入 PsA-2 试验,未计划对其疗效进行正式统计学比较。 "这些令人振奋的新数据表明, 颂狄多 作为全球首款口服TYK2抑制剂,有望解决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巨大的未满需求。"百时美施贵宝免疫学早期与晚期开发副总裁兼高级全球项目负责人、医学博士Edgar Charles表示,"此外,这些研究结果的公布,不仅让我们对 颂狄多 在风湿性疾病治疗领域的能力更有信心,也彰显着我们始终如一的承诺,那就是为免疫介导疾病患者开发创新药物。" 百时美施贵宝将与主要研究者合作,在今年即将举行的医学大会上公布POETYK PsA III期项目的更多数据,并期待就这些结果与卫生监管部门展开讨论。 颂狄多 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百时美施贵宝由衷感谢所有参与 POETYK PsA-2临床试验的患者和研究人员。 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注 : 颂狄多银屑病关节炎适应症尚未获批
50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关键临床数据达到研究预期,同源康医药展现高值潜力
香港、上海和湖州长兴 2025年3月10日 /美通社/ -- 同源康医药-B(02410.HK)于 2025 年 3 月 9 日发布公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TY-9591(商品名:卡达沙®)在对比奥希替尼(商品名:泰瑞沙®)作为一线治疗 EGFR 突变肺癌脑转移的关键 II 期临床试验中,根据研究者数据显示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和重大临床获益。 本次试验共入组 224 例受试者,其中 19 号外显子缺失和 21 号外显子 L858R 突变的比例分别为 53.1%和 46.9%,与真实世界患者基因突变水平分布一致。TY-9591 组的总体安全性良好,无新的安全性信号。试验结果显示,主要研究终点即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达到预期目的,TY-9591 在对比奥希替尼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明显改善,无论在全人群还是在不同亚组人群(包括基因分型、颅内病灶个数、ECOG 评分等)中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因此,在针对 EGFR 突变肺癌脑转移的适应症中,同源康医药的 TY-9591 是全球首款且唯一单药头对头奥希替尼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的药物。目前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新诊断肺癌病例的 85%左右,EGFR 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全球范围内约 1/3 的 NSCLC 患者携带 EGFR 基因激活突变,而亚洲人群则约有 50%的 NSCLC 患者存在EGFR 突变,因此中国市场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2017 年至 2024 年,中国肺癌脑转移的新患者人数从13.76 万增至17.14 万,预计肺癌脑转移的新患者人数于2033 年将接近22 万,展现国内该治疗市场的广阔前景。TY-9591 作为目前研发进展最快的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第三代 EGFR-TKI 候选药物,有助于解决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及肺癌脑转移治疗中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彰显较高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盘点本土药企头对头试验的关键进展,百济神州(06160.HK/688235.SH)在 2022 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口头报告了其自主研发的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一款对比伊布替尼,取得 PFS 与总缓解率(ORR)双重优效性的 BTK 抑制剂。 2024 年 5 月,康方生物(09926.HK)公布了其双抗药物依沃西 HARMONi-2 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取得显著阳性结果的随机、双盲、对照 III 期临床研究。此次同源康医药-B(02410.HK)公布的旗下 TY-9591 的关键 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者数据显示达到研究预期,将成为第三家在头对头试验中展现更优疗效的本土药企。公司计划近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 NDA(新药申请)上市申请,将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在国内全链条式地支持创新药市场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市场由"仿"转"创"的步伐不断加速,未来或将有更多如同源康医药等本土药企在头对头试验中展现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水平和实力,积极推动更多本土药企站在世界创新药的舞台。
5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霍尼韦尔宣布收购胜达因 以扩大关键设备产品组合和售后服务
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 2025年3月6日 /美通社/ -- 霍尼韦尔 (纳斯达克代码: HON ) 宣布已同意以21.6亿美元现金从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收购胜达因公司(Sundyne)。此次收购金额约为胜达因2024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的14.5倍。胜达因在工业高速泵和压缩机的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该公司的差异化设备将并入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ESS),增强其推动创新和效率的能力,同时支持全球对能源安全的关键需求。 胜达因公司坚实的客户关系、优质的产品和技术将解锁霍尼韦尔UOP在石油炼化、液化天然气(LNG)、清洁可再生燃料等领域的价值链的战略增长潜力。这一整合将提高霍尼韦尔的产品组合实力,通过霍尼韦尔互联平台赋能胜达因设备的数字化,增强其可靠性和预防性维护。借助霍尼韦尔的研发能力,合并后的公司将得以进一步加速在泵和压缩机领域的新产品开发。 "结合霍尼韦尔的先进技术与胜达因卓越的过程工业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充满活力的霍尼韦尔UOP业务,并在有潜力的垂直领域开辟战略增长新机遇。" 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伟茂( Vimal Kapur ) 表示,"胜达因拥有庞大的优质泵和压缩机的客户基础,这将进一步巩固霍尼韦尔在过程工业中的品牌地位,为售后服务业务的持续拓展带来重大契机。" 胜达因的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阿瓦达,在全球设有分支机构,拥有约1,000名员工,凭借庞大的客户基础实现持续稳定的售后市场收入。此次整合预计将与霍尼韦尔UOP工艺许可、模块化优势以及全球销售网络形成显著的收入协同效应。 "通过整合胜达因的差异化产品和设备套件,加之霍尼韦尔互联平台的过程自动化能力,我们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组合,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韦思成( Ken West ) 表示。 "过去五年,我们非常荣幸能与胜达因杰出的领导团队并肩作战。胜达因专注于终端市场多元化,投资创新产品并优化运营,为保持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丹•扎姆隆( Dan Zamlong ) 表示。 "我们很荣幸成为霍尼韦尔大家庭的一员。此次合并将为我们的客户、渠道合作伙伴和员工创造巨大的价值。" 胜达因首席执行官玛丽•扎波内( Mary Zappone ) 表示,"通过这次合作,双方都将获益良多,共同加速客户增长并提升效率。" 此次收购紧随霍尼韦尔近期宣布的航空航天业务分拆计划,以及此前已宣布的高性能材料业务分拆计划之后。该分拆计划旨在成立三家拥有不同战略和增长动力的独立上市企业。霍尼韦尔将在分拆过程中继续其业务组合的转型,以增强每项业务的价值主张。 自2023年12月以来,霍尼韦尔已宣布了多项推动内生式增长和简化业务组合的战略行动,其中包括约90亿美元的增值收购:开利全球安防业务、Civitanavi Systems、CAES Systems以及空气产品公司的液化天然气(LNG)业务。此外,公司还签署了一项协议,出售个人安全防护设备业务,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霍尼韦尔在继续推进其战略实施进度并有望超越其承诺,到2025年计划投入至少250亿美元用于高回报资本支出、股息、机会性股票购买和增值收购。 霍尼韦尔对胜达因的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但具体取决于惯例交割条件,包括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5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拜耳2024财年达成调整后的财务预期,采取果断行动应对挑战
2025 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 预计 2026 年起公司业绩将有所提升 作物科学业务以全面的计划以提升盈利能力 战略重点领域取得进展 2024 年集团销售额达到 466.06 亿欧元(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为正 0.7% ),汇率变动产生了 13.49 亿欧元的负面影响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 101.23 亿欧元(负 13.5% ) 每股核心收益为 5.05 欧元(负 21.0% ) 作物科学业务净收益为负 25.52 亿欧元,出现减值损失 自由现金流增至 31.07 亿欧元,净金融债务减至 326.26 亿欧元 每股拟派股息达到 0.11 欧元 2025 年展望:预计销售额与上一年大致持平,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每股核心收益将下降 德国勒沃库森 2025年3月5日 /美通社/ -- 拜耳集团达成2024年调整后的财务预期。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Bill Anderson)在周三的财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拥有三大核心业务,这些业务均具有极具潜力的长期发展前景。然而,要抓住未来的机遇,我们首先需要渡过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目前还有许多工作亟待我们去完成。"安德森称,2025年是公司的"关键转折点"。他解释说,今年是拜耳扭转局面的第二年,也是财务业绩最困难的一年,预计净销售额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而收益和自由现金流较上一年有所下降。预计从2026年起公司业绩将会有所提升。除了现有的四个战略重点领域外,公司还将把作物科学业务的盈利能力视为第五个战略重点,并为此制定了一份全面的盈利提升五年计划。安德森表示:"大家将看到我们火力全开,专注于采取正确的行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筑牢根基,为股东赢得未来。" 他还以处方药事业部为例指出:公司预计抗癌药物诺倍戈 ® 和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可申达 ® 合计销售额,将从当前约20亿欧元提升至2025年25亿欧元以上。公司还计划在今年内推出心脏药物Beyonttra?(活性成分:acoramidis)和治疗更年期症状的非激素类药物elinzanetant。他补充道,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预计自2027年起恢复增长,自2028年开始扩大利润率。此外,公司在法庭内外持续积极应对美国诉讼事务,安德森认为今年有望在诉讼风险管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安德森表示,公司承诺在2026年底前大幅降低相关风险。同时,公司将继续推进去杠杆和"动态的责任共担"运营模式。新运营模式在2024年已实现约5亿欧元的既定降本目标,预计2025年将额外节省8亿欧元。 提升作物科学事业部盈利能力的计划聚焦产品组合、研发、生产、商务及赋能团队等关键领域,并包含一项深远的现金生产力计划,预计至2029年实现年盈利贡献超10亿欧元。拜耳公司的目标是未来几年作物科学事业部业务实现高于市场水平的增长,至2029年通过创新实现增量销售额超35亿欧元。同年,该事业部的目标是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达到20%区间中段。比尔?安德森表示:"我们深知必须采取行动,团队已制定计划,并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 集团销售额与上年持平,自由现金流略超预期 拜耳集团2024财年的销售额增长0.7%(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466.06亿欧元。汇率造成的负面影响为13.49亿欧元(2023年:19.64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下降13.5%,至101.23亿欧元。其中汇率负面影响为5.73亿欧元(2023年:3.7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负7100万欧元(2023年:正6.12亿欧元),净特殊费用为55.07亿欧元(2023年:69.77亿欧元),特殊费用主要来自减值损失,这主要涉及作物科学事业部。净收益为负25.52亿欧元(2023年:负29.41亿欧元),每股核心收益下降21.0%,至5.05欧元。 自由现金流达到31.07亿欧元,较上一财年同比增长超过一倍,略超公司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债务净额降至326.26亿欧元,较2023年底下降5.4%。为进一步减少债务并增强灵活性,公司拟按此前宣布的方案支付2024年法定最低股息。因此,公司提议在2025年4月25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对于享有股息的股份,维持每股股息0.11欧元不变。 作物科学事业部受作物保护业务价格下调影响 作物科学事业部销售额下降2.0%(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为222.59亿欧元。对业务的影响主要来自作物保护业务竞争性定价压力导致的价格下降。因种植面积减少,种子与性状产品的销售量下滑,但作物保护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抵消了这一不利影响。在拉丁美洲,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加之作物保护产品价格下调,致使该地区销售额有所下降。而在北美地区,作物保护产品销量上升,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推动销售额实现小幅增长,部分抵消了因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影响。 作物科学事业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下降了14.2%,为43.25亿欧元,主要原因是作物保护业务价格大幅下跌。此外,集团短期激励计划(STI)准备金增加以及通胀成本上升,也对盈利产生了影响。不过,得益于效率提升,销售成本(尤其是作物保护产品的销售成本)有所改善。同时,汇率变动带来了3700万欧元的积极影响(2023年:1.03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下降了2.3%,达到19.4%。 新产品推动处方药事业部的销售额增长 处方药(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增长了3.3%(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至181.31亿欧元。该事业部的新产品取得了显著增长,其中诺倍戈 ® 和可申达 ® 的增长率分别达到78.2%和73.9%(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处方药事业部的眼科药物艾力雅 ® 销售额也持续增长,增长率为5.1%(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影像诊断业务同样实现了增长,主要是因为CT高压注射系统产品线和优维显 ® 的销量及价格上涨。此外,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安吉奥 ® 的销售额大幅增长10.5%(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口服抗凝药物拜瑞妥 ® 的销售额则由于专利到期下降了13.0%(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积极影响。 处方药事业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下降了9.0%,至47.22亿欧元,主要原因是汇率的负面影响达4.91亿欧元(2023年:2.21亿欧元)。利润还受到了STI的准备金增加以及产品组合变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拜瑞妥 ® 销售额的下降和诺倍戈 ® 及艾力雅 ® 销售额的增长,以及相关许可费用的增加。不过,处方药事业部通过减少后期临床开发项目支出以及降低成熟产品的销售费用,部分抵消了这些影响,同时加大了对早期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以及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投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下降了2.7%,达到26.0%。 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销售额(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几乎在所有品类均实现增长 自我保健产品(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销售额在上年同期强劲表现的基础上增长了1.9%(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58.7亿欧元,并且几乎在所有品类均实现增长。皮肤健康品类的销售额增长最为强劲,达9.7%(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对Bepanthen?(贝乐欣)的持续强劲需求。消化道健康品类的销售额也大幅增长了8.2%(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部分归功于供应情况恢复正常。相比之下,由于季节性疲软以及美国客户优化了库存的原因,该事业部的过敏与感冒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的强劲表现相比下降了11.5%(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 健康消费品业务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下降了3.2%,至13.66亿欧元,主要原因是汇率的负面影响达4600万欧元(2023年:1.33亿欧元)。得益于持续的成本和价格管理,该事业部能够抵消销售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营销和开发投资增加带来的影响。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23.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集团展望: 2025 年销售额预计与上年大致持平 经汇率调整(即基于2024年的月平均汇率)后,拜耳预计2025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50亿至470亿欧元。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相当于变化了约负3%至正1%。经汇率调整后,拜耳预计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95亿至100亿欧元,每股核心收益为4.50至5.00欧元,自由现金流为15亿至25亿欧元。截至2025年年底,金融债务净额预计将达到310亿至320亿欧元(经汇率调整)。 拜耳还根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收盘汇率做出预测,与上述经汇率调整后的预测差异如下:从集团层面来看,截至2025年年底,预计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93亿至98亿欧元,每股核心收益为4.25至4.75欧元,自由现金流为13亿至23亿欧元,金融债务净额为312亿至322亿欧元。 可持续发展:气候与水资源管理获最高评级 2024年,拜耳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再获突破。公司正稳步推进2030年三个"1亿"目标,即支持小农户、提供现代避孕产品及自我保健方案。作为《气候过渡与转型计划》的一部分,拜耳去年明确了到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的具体目标,并规划了一系列拟采取的措施。近期,公司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获"科学碳目标倡议"认可,其净零排放实现途径也得到验证。作为在该领域的关键举措,拜耳将持续推动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以满足自身的电力与能源需求。2024年,公司已签署相关协议,确保大部分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 拜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在支持人类发展、保护环境方面的相关承诺,仍将是未来集团战略的核心。去年年底,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重申了这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著名非营利组织CDP认可拜耳在该领域的努力,并授予其水资源与气候管理最高评级A。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www.bayer.com 。
5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勃林格殷格翰加强在华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服务组合
上海 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目前,中国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改革试点工作正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旨在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能力、效率和灵活性。作为少数具备参与试点工作条件的合同生产企业之一,勃林格殷格翰位于上海的生物制药基地将扩展服务组合,为生物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定制化服务,确保药物的全球可持续供应。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主要是指将生物制品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委托或协作的方式跨地区、跨省甚至是跨境进行生产,其目的是通过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凭借在生物制品生产和供应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走在上海分段生产改革试点的前列。作为曾积极参与中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的承载方,勃林格殷格翰上海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自2016年以来,一直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合作。该生产基地严格遵循国际监管机构的管理规范,拥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其坐落于上海的生物医药生态圈中,过去七年来持续生产高质量的创新生物制品。同时,全面的生产以及包装能力,使得基地能够充分满足分段生产的需求,并为将来向中国逐段进行技术转移和产品商业上市做准备。 谈及分段生产试点工作对生物技术行业和供应链体系的影响时,勃林格殷格翰合同生产业务部门BioXcellence负责人Andrea Rothmaler 强调:"凭借在欧美市场运营发展逾40年的成熟分段生产业务模式和经验积累,我们期待早日将这一创新实践引入中国。通过构建可靠、可持续的生物制品全球供应链体系,我们不仅能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更能持续为亟需治疗的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产品。" 此次监管改革进一步巩固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的优势地位,使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定制化方案,革新的灵活组织生产模式将强化公司在华商业模式——既满足"根植中国,服务中国",又能实现"中国智造,服务全球"。秉承这一理念,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将不懈努力,持续为全球合作伙伴构建稳定可靠、可持续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体系。 勃林格殷格翰 勃林格殷格翰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布局人用药品、动物保健两大业务领域。公司研发投入位居行业前列,致力于研究突破性疗法,解决巨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从而帮助改善或延长生命。自1885年成立以来,勃林格殷格翰一直是独立的家族企业,始终着眼长远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全价值链。公司在全球有超过5.35万名员工,服务逾130个市场,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未来。 更多详情,请访问:www.boehringer-ingelheim.cn, www.boehringer-ingelheim.com 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 凭借优厚的基础,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持续稳定供应生物制药产品。公司在生物制药合同开发与生产领域深耕逾四十年,至今已将超过45款生物制药产品成功推向全球市场,造福全球患者。公司依托覆盖哺乳细胞培养与微生物表达等关键技术的全球生产网络,持续推动生物创新成果商业转化。 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bioxcellence.com
50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波士顿科学宣布达成SoniVie Ltd.收购协议
此次收购将凭借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经肾动脉去交感神经疗法,扩充心脏介入治疗产品组合 马萨诸塞州马尔伯勒 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波士顿科学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X) 近日宣 布,已签订对私营医疗器械公司SoniVie Ltd.的最终收购协议,这家公司开发了TIVUS血管内超声系统。TIVUS系统是一项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旨在通过对血管周围神经进行去神经支配,治疗多种高血压疾病,包括针对高血压的经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 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心血管源性死亡,以及卒中、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风 险 [1] 。然 而,依靠生活方式改变和抗高血压药物,即部分通过调节肾神经活动来调控交感神经系统的方式,往往不足以控制高血压(BP)。TIVUS系统可通过实施RDN,以降低肾脏神经的活动,同时作为降高血压药物的替代或辅助疗法,帮助调节血压。与射频能量相比,超声能量有更深入地穿透组织的潜力,这可能会使得手术更快速,同时实现有效的神经消融。 "经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医学进步,有望造福数百万患者。这一疗法已在当前临床试验与持续开展的研究中收获了积极成果," 波士顿科学全球副总裁及心脏介入事业部总裁Lance Bates表示,"我们相信,TIVUS系统能为我们丰富的介入产品组合增添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微创疗法,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基于导管的 TIVUS 系统可产生精确的超声能量,该能量能穿过血液进入为肾脏供血的肾动脉,且无需附着在动脉壁上,从而保证血液持续流动,冷却治疗区域。这种能量旨在加热并消融动脉外的神经束,使其失去传递信号的能力,减少神经释放的交感激素。最终,血管得以舒张,血管内压力降低。去年,SoniVie公布了TIVUS 系统在美国和以色列进行的 IDE 试点试验的阳性疗效数据。该公司最近启动了TIVUS系统的THRIVE全球 IDE 关键试验。 作为 SoniVie 的战略投资者,波士顿科学目前持有约 10% 的股权。因此,此次交易包括为尚未持有的 90% 股权支付约 3.6 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在达到特定法规审批里程碑时最高可达 1.8 亿美元的款项 *。 一旦达成惯常的成交条件,波士顿科学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本交易。在报表调整上,公司预计该交易在 2025 年对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会有轻微稀释,并将通过内部成本效率提升和权衡来抵消。在公认会计原则(GAAP)基础上,由于摊销和收购相关费用,该交易预计会更具稀释性,但不包括在交易完成时公司先前持有的SoniVie股权相关的一次性收益。 *在不考虑波士顿科学目前在SoniVie公司的股权及其他成交调整的情况下,按 100% 股权计算,交易价格包括 4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在达到特定法规审批里程碑时最高可达 2亿美元的款项。 注:TIVUS血管内超声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在任何国家获批上市。 1. Cluett, Jennifer L., et al. Renal Denerv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Vol. 81, No. 10. https://nam11.safelinks.protection.outlook.com/?url=https%3A%2F%2Fdoi.org%2F10.1161%2FHYP.0000000000000240&data=05%7C02%7Ccnhubs%40N0151C.onmicrosoft.com%7C18e346a4f9e44802c26908dd5b174f07%7C887bf9ee3c824b88bcb280d5e169b99b%7C1%7C0%7C638766877861999914%7CUnknown%7CTWFpbGZsb3d8eyJFbXB0eU1hcGkiOnRydWUsIlYiOiIwLjAuMDAwMCIsIlAiOiJXaW4zMiIsIkFOIjoiTWFpbCIsIldUIjoyfQ%3D%3D%7C0%7C%7C%7C&sdata=LLuCWfEvRsCYeHc8%2FOg6AvKQO624XDPiqEEfNwz7I0o%3D&reserved=0 关于波士顿科学 波士顿科学公司承诺为生命创新。我们致力于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改善全球患者生活。超过45年来,波士顿科学始终引领全球医疗技术行业的发展,通过提供各种广泛的高性能医疗解决方案,满足广大患者亟待解决的治疗需求,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波士顿科学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疗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复杂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神经和泌尿系统疾病。 关于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 波士顿科学于1997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开启在华业务,目前在北京、广州、成都、香港、台北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核心业务范围涵盖心脏介入、心脏节律管理、房颤解决方案、外周介入、肿瘤介入、内窥镜介入、泌尿、神经调控及呼吸介入等。秉承创新引领者的传统,通过提供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的医疗产品及服务,波士顿科学致力于成为一家贴近医患需求、具有创新活力的医疗科技公司。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bostonscientific.cn 关于前瞻性陈述的警示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美国 1933 年《证券法》第 27A 节和 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21E 节意义范畴内的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可以用诸如"预料"、"预期"、"预测"、"相信"、"计划"、"估计"、"打算"之类的词进行标识。这些前瞻性陈述是基于我们当时可获得的信息而得出的看法、假设和估计,而非用于对未来的事件或业绩进行保证。这些前瞻性陈述包括我们的商业计划、产品性能和影响、临床试验以及新的和预期的产品审批与上市等。如果我们的基本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如果某些风险或不确定性变成现实,那么实际结果可能会与我们的前瞻性陈述中所明示或所暗示的预期和预测结果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影响并且在未来(结合其他因素)还可能会影响我们实施业务战略的能力,并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本新闻稿中的预期结果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告诫读者不要过度依赖我们的任何前瞻性陈述。 可能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未来的经济、竞争、报销和监管条件;地缘政治事件;制造、分销和供应链中断及成本增加;由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中断;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极端天气或其他气候变化相关事件导致的中断;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增加;正在进行的及未来的临床试验和市场研究结果的变化;新产品的引入;预期手术量;收购的完成和整合;人口发展趋势;知识产权;诉讼;金融市场情况;以及我们和竞争对手未来的商业决策。所有这些因素均难以或无法准确预测,其中许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欲了解可能会影响我们未来业务的重要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详细列表和描述,请参阅我们呈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最新 10-K 年度报告中的第一部分 1A 项"风险因素"。在已提交或之后将提交的 10-Q 季度报告的第二部分第 1A 项"风险因素"中,我们可能会更新这部分内容。我们没有意图也没有义务公开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以反映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我们的预期改变,或是这些预期所依据的事件、条件或环境发生了改变,亦或是那些可能导致实际结果和前瞻性陈述中的结果出现差异的变化。本警示性声明适用于本文档中所有前瞻性陈述。
50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铁姆肯公司颁发54万美元奖学金,培养全球青年人才
上海 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铁姆肯公司(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TKR;www.timken.com)日前向20名学生颁发奖学金,帮助他们在天体物理学到护理学等各种不同领域追求未来职业发展理想。在近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公司向来自美国、印度和法国的铁姆肯公司员工子女颁发了大学奖学金。自1958年设立铁姆肯公司全球奖学金项目以来,铁姆肯公司慈善和教育基金会已经向855名学生颁发了超过2,700万美元的奖学金。 铁姆肯公司董事长John M. Timken, Jr.表示:"在铁姆肯公司,我们相信,我们共同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所投资的人才。铁姆肯公司全球奖学金项目体现了我们培养下一代思想家、领导者和创新者的承诺,他们将推动世界进步和卓越发展。 " Andrew Ziarko系员工和劳资关系、职业健康和安全服务部高级经理Michael Ziarko和妻子Andrea Ziarko之子。他获得了Henry Timken奖学金,每年25,000美元,可续期三年。Andrew目前就读于俄亥俄州北坎顿胡佛高中,计划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和牙医预科。 McGregor Brough系销售专员Benjamin Brough和妻子Nicki Brough之子。他获得了Jack Timken奖学金,每年20,000美元,可续期三年。McGregor目前就读于犹他州米尔维尔里奇林高中,计划前往犹他州立大学攻读商科。 与Andrew和McGregor一起获奖的还有6名学生,他们各获得每年10,000美元奖学金,可续期三年。这些学生包括: Hannah Harley,品类采购经理Anthony Harley和妻子Lora Harley之女,就读于俄亥俄州马西隆市杰克逊高中。她计划前往密歇根州立大学主修生物学。 Frederick Li,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科学家Desheng (Victor) Li和妻子Hongyang (Sophia) Liu之子,就读于俄亥俄州哈德逊市哈德逊高中。他计划前往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侧重医学预科方向。 Carter Russell,美洲区业务经理Steven Russell和妻子Noelle Russell之子,就读于俄亥俄州北坎顿胡佛高中。他的志愿是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Vedant Saraswat,工厂运营总经理Rajeev Kumar和妻子Roopali Saraswat之子,就读于印度詹谢普尔的Narbheram Hansraj英语学校。他计划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有机化学。 Aakar Sinha,操作技工Prasanta Sinha和妻子Anjali Sinha之子,就读于印度詹谢普尔的Gayatri Shiksha Niketan高中。他计划前往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辅修数学。 Navneet Vamanamoorthy,持续改进、战略项目和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人Vamanamoorthy Hariharan和妻子Sri Vidya之子,就读于印度班加罗尔Narayana教育学院。他计划前往全印度医学研究院(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主修医学。 以下12名获奖者获得了10,000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 Kendria Bynum,包装轴承制造助理Billy Joe Bynum和妻子Barbara Bynum之女,就读于北卡罗来纳州林肯顿的林肯顿高中。她计划前往北卡罗来纳大学攻读会计学士学位。 Layla De Vries,传讯专员Raymond De Vries和妻子Susanne De Vries之女,就读于德国弗莱堡大学,正在攻读医学学位。 Kristina Hess,供应商管理经理Michael Hess和妻子Emma Hess之女,就读于俄亥俄州肯特的肯特州立大学,目前正在攻读言语病理学和听力学学士学位。 Sylvia Hough,供应链规划经理Bryan Hough和妻子Shandra Hough之女,就读于俄亥俄州马西隆的佩里高中。她计划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学主修天体物理学。 Martina Klecka,高级客户关系管理代表Dana Kowalewski和丈夫Mike Kowalewski之女,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阿苏萨的阿苏萨太平洋大学,目前正在攻读运动机能学学位。 Brynn Otto,Rollon集团人力资源总监Lori Otto和丈夫Kristopher Otto之女,就读于新泽西州哈克特斯敦的哈克特斯敦高中,计划前往克莱门森大学学习生物科学。 Tanishq Pauskar,流程设计和开发经理Praveen Pauskar和妻子Privi Pauskar之子,就读于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的普渡大学,正在攻读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双学位。 Kendall Powell,区域经理Stephen Powell和妻子Terri Powell 之女,就读于南卡罗来纳州康威的卡罗来纳海岸大学,正在攻读运动科学学士学位。 Ellie Starnes,供应链专员Christine Starnes和丈夫Mark Starnes之女,就读于俄亥俄州东坎顿的东坎顿高中,计划前往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主修护理学。 Rheanne Tullock,高级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师Rebecca Tullock和丈夫Shane Tullock之女,就读于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的塞勒姆学院,正在攻读运动科学学士学位。 Anna Unke,设施总经理Keith Unke和妻子Lauren Unke之女,就读于俄亥俄州哈德逊市的哈德逊高中,计划前往科罗拉多学院主修全球研究与 心理学 。 Rachel Williams,销售专员Quinton Williams Jr.和妻子Kristi Williams之女,就读于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正在攻读应用生物科学和兽医学预科双学位。 关于铁姆肯公司 铁姆肯公司(NYSE: TKR; www.timken.com)是全球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领域的技术领导者,为各行业设计新一代产品组合,并不断扩展产品线。125年来,铁姆肯公司一直凭借其专业专长不断创新,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可靠性和效率。2024年,铁姆肯公司实现销售额达46亿美元,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9000名员工。 铁姆肯公司大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为能源、航空、铁路、汽车、冶金、采矿、水泥和机床等多元化工业市场提供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在该地区,公司共有超过3100名员工,并运营5家大型轴承制造基地和4 家工业传动产品制造基地。铁姆肯公司在14个主要城市设有各级办事机构,同时设立了1家工业服务中心和多个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公司积极投身所在社区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关注: 铁姆肯公司中国官网:www.timken.com.cn 官方微信:"铁姆肯公司Timken"
50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药明生物推出全新微生物表达平台EffiX?赋能高产量重组蛋白与质粒
- EffiX?旨在满足市场对高产、稳定、非溶源性的大肠杆菌( E. coli )表达系统的需求,为全球客户研发和生产非单抗类重组蛋白和质粒DNA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 EffiX?可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中实现高产量,其中非单抗重组蛋白产量超过15克/升,质粒DNA产量超过1克/升 杭州 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今日宣布推出创新技术平台EffiX?。该平台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建立,旨在生产和交付高产量、高稳定性重组蛋白与质粒DNA。 随着抗体片段、纳米抗体、酶、细胞因子、各种抗原、多肽及质粒DNA(pDNA)等分子量更小的复杂生物分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基于微生物表达系统的生物制品及其中间体的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这也为新一代疗法的开发带来了新机遇。为了解决生产这些分子所面临的挑战,药明生物打造了EffiX?,赋能高产量、高质量、高稳定性和高拓展性的微生物衍生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在该平台的助力下,非单抗重组蛋白产量超过15克/升,质粒DNA产量超过1克/升。 EffiX?平台通过提供全面且具有成本效益的CMC策略,简化工艺开发流程,可以满足从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各种项目服务需求,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研发创新生物疗法。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 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创新技术平台EffiX?,升级微生物解决方案。无论产品处于任何开发阶段,该平台都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出色的产量、可扩展性及灵活性。药明生物长期以来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建立先进技术平台,突破业界技术瓶颈,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赋能全球合作伙伴,让全球患者更快地用得到、用得起更多高质量生物药。" 药明生物基于微生物表达系统,包括EffiX?在内,全面建立了一体化技术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早期研究、CMC开发和GMP生产,为新一代疗法提供更快、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关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12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817个,其中包括21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包括新冠项目)。 药明生物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视为业务发展和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药CRDMO领域的ESG领导者,例如应用更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和能源等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ESG委员会,全面落实ESG战略并践行可持续性发展承诺。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uxibiologics.com。 如需更多信息,敬请联系 业务垂询 info@wuxibiologics.com 媒体关系 PR@wuxibiologics.com
50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再鼎医药宣布repotrectinib在台湾地区获批双适应证
上海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今日宣布,中国台湾地区药品审评机构已批准repotrectinib(注:台湾地区注册商品名:歐格樂®,中国大陆注册商品名:奥凯乐®)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 ROS1阳性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 NTRK基因融合阳性之实体肿瘤的成人患者 Repotrectinib是靶向作用于ROS1和NTRK致癌因子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关于再鼎医药 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和美国。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解决肿瘤、免疫、神经科学和感染性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巨大医疗需求。我们的目标是利用我们的能力和资源努力促进中国及全世界人类的健康福祉。 有关再鼎医药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zailaboratory.com或关注公司官微:再鼎医药。
50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勃林格殷格翰在研肺纤维化创新疗法nerandomilast递交上市申请,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上海 2025年2月24日 /美通社/ -- 勃林格殷格翰今日宣布,其在研肺纤维化疗法口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受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此前,该疗法已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以加速其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步伐。本次上市申请递交是基于nerandomilast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的积极结果,这是十年来首个达到主要终点的IPF III期临床试验。IPF治疗领域有望迎来下一代突破性疗法。 IPF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肺部疾病,特征性的表现为肺纤维化程度持续增加、肺功能持续下降、呼吸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IPF的自然病程多变且无法预测,预后不佳,患者在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 [1] ,比大多数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低,因此又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目前,IPF直接的致病途径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一直十分有限。 Nerandomilast是勃林格殷格翰在研的新型PDE4B抑制剂,其通过抑制PDE4B酶发挥作用,该酶在肺部高度表达,并与纤维化和炎症过程密切相关。通过抑制这些通路,nerandomilast展现了抗纤维化和抗炎的双重效果,有望为IPF患者带来临床获益。202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授予nerandomilast突破性疗法认定,凸显了其在IPF治疗中的潜力 [2] 。 Nerandomilast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接受在研化合物nerandomilast治疗的第52周,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mL)较基线的绝对变化达到了主要终点 [3],[4] 。研究结果将在今年稍晚时候公布。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研发和医学负责人张维博士表示:"作为肺纤维化领域的领导者,勃林格殷格翰一直以患者需求为中心进行研发创新,特发性肺纤维化一直是临床上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Nerandomilast是我们继维加特 ® 之后研发的又一重磅抗纤维化创新药物,它的到来标志着IPF研发领域的突破性进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期待继续以‘中国速度'推动这款全球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为中国肺纤维化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类最常见的进展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ILD),其临床症状包括:活动诱发的呼吸急促、持续干咳、胸部不适、疲劳和乏力。尽管被视为"罕见"病,但IPF影响了全球约三百万人 [5],[6] 。该疾病主要影响50岁以上的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6] 。 关于 nerandomilast Nerandomilast是一款在研的口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正被开发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的潜在治疗药物 [3] 。Nerandomilast于2022年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突破性疗法认定 [3] 。 [1] Strongman H, Kausar I, Maher TM.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 the UK. Adv Ther. 2018 May;35(5):724-736. [2] Boehringer Ingelheim (2022) FDA Grants BI 1015550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ccessed August 2024. Available at: https://www.boehringer-ingelheim.com/us/human-health/lung-diseases/pulmonary-fibrosis/fda-grants-bi-1015550-breakthrough-therapy. [3] Richeldi L, et al. (2023) Design of a phase III,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BI 1015550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FIBRONEER-IPF). In: BMJ Open Respir Res. 2023; 10(1): e001563. [4] Boehringer Ingelheim (2024) A Study to Find Out Whether BI 1015550 Improves Lung Function in People With Progressive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PF-ILDs). Accessed August 2024. Available at: https://clinicaltrials.gov/study/NCT05321082?tab=results. [5] European Lung Foundation (2023) IPF -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ccessed August 2024. Available at: https://europeanlung.org/en/information-hub/factsheets/ip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 [6] Koudstaal T, Wijsenbeek M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Presse Med 2023; 52(3):104166.
50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简介
职业: -
学校: -
地区:
个人简介: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