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动
影响力5.60
经验值0.00
粉丝2
分享全球能源化工资讯
COP28主席呼吁缔约方推动并实现《阿联酋共识》
阿塞拜疆巴库 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Sultan Al Jaber博士今天作为COP28主席在阿塞拜疆举行的COP29第一天发表了交接COP29演讲,结束了由气候议程突破性进展定义的里程碑式术语。 在演讲中,他呼吁所有各方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在巴库“再次证明我们可以团结,行动和交付”。 Al Jaber博士在总统职位正式移交给穆赫塔尔?巴巴耶夫阁下的仪式上表示: “通过达成历史性的阿联酋共识,我们实现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他告诉代表们, COP28的谈判代表“证明了多边主义可以改变局面并发挥作用”。 “最终,决心战胜了怀疑,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首先是气候进步。” Al Jaber博士说,尽管COP29COP29复杂和冲突时期举行的,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始终选择伙伴关系而不是两极分化,选择对话而不是分裂,选择和平而不是挑衅。” 即将离任的总统在讲话中表示,他“对这次体验感到谦卑” ,并感谢许多帮助达成“历史性、全面和开创性阿联酋共识”的人,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殿下和整个阿联酋领导层。 自去年在COP28上成立以来,阿联酋共识已成为全球气候雄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参考点。 它包含了气候议程中的一系列首创,包括公正、有序和公平的能源转型协议,以及到本十年末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和结束森林砍伐的目标。 Al Jaber博士说: “当阿联酋达成共识时,进展并没有结束。” “在COP28结束后的几个月里,我们发起的倡议加快了步伐。” 迄今为止,已有55家公司加入了《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OGDC) ,占全球石油产量的44%。 他说, OGDC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私营部门脱碳伙伴关系”。 Al Jaber博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提到了本月早些时候在阿布扎比举行的一次峰会,该峰会将气候、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聚集在一起,并共同努力推动低碳增长。 “当各部门合作时,我们可以提升经济并减少排放。 我们可以在气候和社会经济方面取得进展,我们可以将书面宣言转化为实地的决定性行动, ”他说。 在融资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菲律宾被任命为应对损失和损害基金董事会的东道国。 COP28主席呼吁各缔约方向该基金捐款,该基金于去年在COP28上投入运营和资本化。 Al Jaber博士说,迄今为止,已向该基金认捐了超过8.5亿美元, ALTÉRRA是世界上最大的以气候为重点的投资基金,也在COP28上推出,已向影响力投资者投入了65亿美元– “必须以此为基础的模式”。 Al COP29Jaber博士表示,在COP29上,缔约方必须实现关于气候融资的新集体量化目标,该目标“强大且能够充分实施阿联酋共识”。 他对代表们说: “在COP28上,我们开辟了新天地,开创了许多先例。” 其中最重要的是COP主席团三驾马车,这是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将COP28、COP29和COP30的主席COP29团结在一起。 Al Jaber博士表示,三驾马车将继续动员从联合国到20国集团的多边平台,以“巩固阿联酋共识的遗产” ,并敦促所有缔约方遵循其为保持1.5°C的路线图。 Al Jaber博士在结束发言时呼吁采取行动,并向即将上任的COP29主席H.E. COP29 Babayev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说: “我们在迪拜达成的共识是历史性的。 然而,历史将以我们的行动来评判我们,而不是以我们的言语来评判 让积极性占上风,让它推动整个过程。 让行动胜于言语。 让结果超越言辞,记住,我们就是我们所做的,而不是我们所说的。”
51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入选LBA!康宁杰瑞HER2双抗ADC皮下注射复方制剂JSKN033最新突破性临床研究结果亮相2024年SITC年会
苏州 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康宁杰瑞生物制药(股票代码:9966.HK)宣布,HER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与PD-L1抑制剂的高浓度皮下注射复方制剂JSKN033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结果入选2024年第39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年会最新突破性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 LBA),于会议期间以壁报形式首次公布。 SITC年会是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国际盛会之一,致力于探讨和分析最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科学进步,改善患者预后。第39届SITC年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11月6日-10日在美国休斯顿召开。 主题: HER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与PD-L1抑制剂的创新型皮下注射高浓度复方制剂JSKN033: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摘要编号: 1496 展示形式: 壁报 展示时间: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11月9日 已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DC联合免疫(IO)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大幅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联合治疗通常意味着较长的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风险,对药物暴露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造成影响。 JSKN033是全球首个以皮下注射给药方式进入人体研究的ADC与PD-L1抑制剂的高浓度复方制剂,利用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恩沃利单抗(研发代码:KN035,商品名:恩维达 ® )稳定性好且可溶性高的优势,将免疫疗法(KN035)与ADC(JSKN003)相结合,并通过优化给药途径提升了安全性和便捷性,有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依从性更高的治疗选择。JSKN033在澳大利亚开展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JSKN033-101)于2024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研究方法 JSKN033-101(NCT06226766)是一项开放、多中心、首次人体Ⅰ/Ⅱ期临床研究,纳入HER2表达晚期实体瘤(IHC≥ 1+)或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旨在评估JSKN033单药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10月14日,Ⅰ期剂量递增阶段研究共入组11例患者,分5个剂量组接受每周1次JSKN033单药治疗: 1例患者为1.1mg/kg、1例患者为2.3mg/kg、3例患者为4.5mg/kg、3例患者为5.6mg/kg、3例患者为6.7mg/kg。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是注射部位反应,均为1级,且通常在无需任何治疗、或仅接受抗组胺药物后的2周内自行缓解;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10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PR),5例患者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达80%: JSKN033在4.5mg/kg剂量水平下即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3例PR患者均在首次基线后疗效评估时达到PR。其中2例患者接受5.6mg/kg剂量水平治疗:1例为HR+/HER2-乳腺癌(BC)患者,既往接受过≥4线的抗肿瘤治疗,另外1例为HER2突变的NSCLC患者,既往IO、化疗和HER2-TKI治疗后进展;1例患者接受6.7mg/kg剂量水平治疗,为既往接受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放疗的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 至数据截止日期,7例患者仍在治疗中。 研究结论 JSKN033安全性良好,在多线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实体瘤患者中初步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ADC联合免疫治疗的潜力,并支持对JSKN033的持续探索。 关于 JSKN033 JSKN033是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抗体偶联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高浓度皮下注射复方制剂, 由JSKN003和恩沃利单抗(KN035)组成。其中JSKN003是HER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包含三个部分:针对HER2胞外结构域的两个非重叠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切割的连接子和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恩沃利单抗是由人源化PD-L1单域抗体和人IgG1 Fc片段组成的Fc融合蛋白,已于2021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恩维达 ® ),是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JSKN033将免疫疗法与ADC相结合,极大地提升疗效。利用恩沃利单抗稳定性好且可溶性高的优势,使得ADC可通过皮下给药,提升安全性和便捷性。目前JSKN033正在澳大利亚开展用于治疗HER2表达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Ⅰ/Ⅱ期临床研究。 关于康宁杰瑞 康宁杰瑞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世界一流的抗肿瘤药物,为患者提供创新生物疗法。2019年12月12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9966.HK)。 康宁杰瑞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抗体工程、抗体筛选、多模块/多功能抗体修饰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技术平台。打造了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管线,涵盖单域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及抗体偶联物(ADC)等抗肿瘤创新药:其中1个产品KN035(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恩沃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恩维达 ® )已于2021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在肿瘤治疗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上做出了重大突破;3个新药品种正在进行Ⅲ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多个双抗ADC新药也在临床阶段。公司已与石药集团、Arrivent、Glenmark等合作方达成多项针对产品或技术平台的战略合作。 "康达病患,瑞济万家"。康宁杰瑞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断开发安全有效、成本可控、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抗肿瘤药物,惠及患者。 欢迎访问公司网站:www.alphamabonc.com
53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上海 2024年11月8日 /美通社/ --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 表示:"中国幅员广阔,优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如何提升基层疾病诊疗水平、促进基层人民健康是医疗健康行业各方共同面对的挑战。诺华的使命是创想医药未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和各方共同努力,让基层患者也能同步受益于更多创新药物,同时助力提升县域疾病诊疗、疾病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切实帮助到更广泛的患者,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加快创新药物渗透,提升县域患者可及性 近年来,受益于创新药审批加速、医保落地等,很多全球创新药物在大中城市的可及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6成人口来自于县域,这里集中了大量未满足的患者需求。然而创新药物在县域市场的渗透率远远不足,由于基层诊疗水平的受限,很多基层患者无法获得创新药物带来的临床获益。 正是基于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从2021年开始,诺华开始布局县域市场,不断加快"下基层"的步伐,推动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下沉"。 诺华在全国覆盖约1000个县域市场,产品已涵盖皮肤科、风湿科、心血管、眼科等主要疾病领域。诺华不断拓展基层专业药房合作,帮助药师提升患者服务和管理能力。同时,诺华还与电商和零售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给药的便捷性,惠及广大的县域患者。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诺华不断深化与相关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合作,帮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诊疗水平,从而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诺华支持了多个基层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助力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包括: "千县启航"——基层医院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助力提升基层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基层医院医改政策落地,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千县无银"——全国首个县域皮肤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 :携手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旨在提升1000多家县域医院皮肤科的银屑病规范化诊疗能力。 "千县达标"——县域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提升项目: 帮助县域医院提升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能力。
51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迈威生物创新品种 7MW4811 亮相第 15 届 World ADC 大会
上海 2024年11月8日 /美通社/ -- 迈威生物(688062.SH),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2024 年 11 月 4 至 7 日在第 15 届世界抗体药物偶联大会(World ADC San Diego)以壁报形式发表了主题为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of 7MW4811, an Mtoxin? (MF6)-bas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基于新一代 ADC 技术平台 IDDC? 开发的 ADC 创新药 7MW4811 针对实体瘤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7MW4811 在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胃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表现出了广泛而优异的抗肿瘤效果,尤其在胃肠道肿瘤方面具备巨大治疗潜力。 IDDC? 是一项经过临床验证的定点偶联技术,构建的 ADC 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优势。新型载荷 Mtoxin?(MF6)具有良好的药效、旁观者杀伤效果,以及抗多药耐药等优势。 关于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 (688062.SH) 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始终秉承“让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的愿景,践行“探索生命,惠及健康”的使命,通过源头创新,为患者提供疗效更好、可及性更强的生物创新药,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17 年成立以来,迈威生物构建了以抗体药物靶点发现与分子发现为起点,覆盖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转化等药品研发全周期的创新体系,实现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涉及肿瘤、自身免疫、骨疾病、眼科、血液、感染等治疗领域,凭借国际领先的特色技术平台和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了丰富且具有竞争力的管线。现有 15 个品种处于不同阶段,包括 11 个创新品种和 4 个生物类似药,其中 3 个品种上市,1 个品种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3 个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独立承担 1 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多个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迈威生物以创新为本,注重产业转化,符合中国 NMPA、美国 FDA、欧盟 EMA GMP标准的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基地已在江苏泰州投入使用,并已通过欧盟 QP 审计,位于上海金山和江苏泰州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abwell.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 (a) 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50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持续加码中国早期临床研究,勃林格殷格翰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签署临床研究战略协议
上海 2024年11月7日 /美通社/ -- 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签署了临床研究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不仅在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各个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中紧密合作,同时在学术交流、患者教育、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也将进行深入探讨并建立合作关系。勃林格殷格翰将借助武汉协和医院在肿瘤、呼吸和心肾代谢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加快创新药物在中国的研发和上市速度,让中国患者尽早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中获益。 深化全球同步研发,持续加码早期研究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为中国参与全球早期临床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启动"中国关键(China Key)"项目,将中国全面纳入其全球早期临床研发项目,一举打破了"欧美为先"的新药开发模式,成为首家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早期临床开发项目的跨国药企。 此次,勃林格殷格翰与武汉协和医院签署临床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后,将进一步缩短合同流转周期,从而加速临床试验的启动。另外,双方的紧密合作将共同推动创新药物的早期临床研究,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马鸣表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导向,长期致力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研究。与勃林格殷格翰的合作是我们迈向国际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持续深化高质量临床研究与转化的重要着力点。我们期待通过高标准、高效率的院企合作,直面国家重大健康需求,加速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在中国开花结果,让全球最新的医学成果能够更早地造福中国人民。" 缩短新药获批"时差",满足中国患者需求 今年是"中国关键"项目成功走过的第五个年头,该项目在推动全球同步研发战略的落地与深化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增益效果。截至目前,勃林格殷格翰已与国内30多家顶尖医院的临床试验机构签署临床试验框架协议;同时,中国已100%加入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关键性临床研究和70%以上的全球早期临床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五年间,中国与欧美的新药获批"时差"不断缩短,甚至实现"抢先"一步:勃林格殷格翰旗下罕见皮肤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领域创新产品圣利卓®家族皮下注射制剂于今年三月率先在华获批,早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创了行业先河。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研发和医学负责人张维博士表示 :"中国是勃林格殷格翰的重点市场和创新高地之一,公司将中国患者的需求纳入全球研发策略,致力于把更多更好的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更早地带给中国的患者。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战略合作是我们推动全球研发与本地化创新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再次践行了勃林格殷格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加速创新药物在中国的研发,让中国患者有机会"零时差",甚至抢先一步用上全球创新药,更让全世界共享医学进步带来的美好未来。"
52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歌礼宣布同类首创治疗肥胖症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临床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 在澳大利亚进行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偏高受试者 I 期单剂量递增( SAD )研究数据显示,皮下注射 ASC47 的半衰期长达 21 天,支持在肥胖症患者中每月给药一次 - 在使用饮食诱发肥胖( DIO )小鼠模型的多项临床前研究中, ASC47 显示出了健康的减重效果(减重不减肌) - 在一项与司美格鲁肽( semaglutide )进行头对头比较的 DIO 小鼠模型临床前研究中,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总体脂量减少( -63.5% ),与司美格鲁肽( -39.6% )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在同一项研究中,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肌肉总量统计学显著性增加( +5.8% ),而司美格鲁肽治疗组 DIO 小鼠肌肉总量减少( -9.3% )。虽然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的热量摄入减少量明显低于司美格鲁肽治疗组 DIO 小鼠,但 ASC47 ( -24.6% )和司美格鲁肽( -23.1% )的总体重降低效果相似 - 在一项与替尔泊肽( tirzepatide )进行头对头比较的 DIO 小鼠模型临床前研究中,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总体脂量减少( -68.0% ),与替尔泊肽( -50.4% )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在同一项研究中,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肌肉总量统计学显著性增加( +8.1% ),而替尔泊肽治疗组 DIO 小鼠肌肉总量减少( -3.8% )。虽然 ASC47 治疗组 DIO 小鼠的热量摄入减少量明显低于替尔泊肽治疗组 DIO 小鼠,但 ASC47 ( -23.6% )和替尔泊肽( -22.4% )的总体重降低效果相似 -ASC47 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差异化特性,能够靶向递送至脂肪组织,从而在脂肪组织中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高药物浓度。对 DIO 小鼠进行 15 毫克 / 公斤、每两周一次的 ASC47 皮下注射,最后一次给药 14 天后,脂肪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达到了由一项临床前模型预测的人体有效药物浓度的 7 倍 - 通过解偶联蛋白 -1 ( uncoupling protein 1 或 UCP-1 )介导脂肪组织产热是 ASC47 减脂并实现减重不减肌的关键作用机制之一 香港 2024年11月7日 /美通社/ -- 歌礼制药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代码:1672,"歌礼")宣布其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同类首创、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受试者I期单剂量递增(SAD)研究(NCT06427590)的顶线结果。 I 期临床数据 在接受皮下注射超长效ASC47的LDL-C偏高受试者(LDL-C > 110 mg/dL(2.8 mmol/L))中,ASC47显示出了长达21天的半衰期,支持在肥胖症患者中每月给药一次。此外,在单次皮下注射后的第29天,ASC47靶向结合良好,表现为脂质生物标志物仍有显著降低。 在LDL-C偏高受试者中开展的ASC47单药SAD研究包含5个队列,受试者通过皮下注射分别接受10毫克、30毫克、90毫克、180毫克、360毫克ASC47或安慰剂。单次皮下注射ASC47或安慰剂后,受试者在8周内接受多次门诊随访。前三个队列(10毫克、30毫克和90毫克)受试者的给药已完成,三个队列共20名LDL-C偏高受试者接受了ASC47或安慰剂注射。ASC47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受性,无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也未发生因不良事件(AE)而导致的停药。大多数AE为轻度(1级)。仅2名受试者(2/20)报告了轻度的注射部位反应(仅1级)。没有报告胃肠道和心脏AE。没有报告肝酶异常。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或体格检查中未观察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发现项。 基于在LDL-C偏高受试者中开展的ASC47单药SAD研究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靶向结合数据,第二项I期研究(ASC47单药在肥胖症患者中的SAD研究)已在澳大利亚开展。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获得顶线数据。 ASC47在澳大利亚还有另外两项I期研究:在肥胖症患者中进行ASC47单药治疗的多剂量递增(MAD)研究,以及在肥胖症患者中进行ASC47联合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的MAD研究。这些试验的详细临床数据预计将在2025年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临床前药效数据 在两项分别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进行头对头比较的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模型研究中,ASC47单药疗法显示出了剂量依赖性的健康减重效果(减重不减肌)。在这两项研究中,皮下注射低剂量的ASC47(15毫克/公斤和45毫克/公斤,每两周一次或每周一次)均表现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减重效果。这些在小鼠中的实验剂量预测可转化为适用人体的临床剂量。 在DIO小鼠研究中,与司美格鲁肽(30纳摩尔/公斤,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相比,临床相关剂量的ASC47(45毫克/公斤,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组DIO小鼠总体脂量减少(-63.5%, p =0.007 vs司美格鲁肽),多于司美格鲁肽治疗组DIO小鼠总体脂量减少(-39.6%),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表1)。ASC47治疗组DIO小鼠肌肉总量增加(+5.8%, p <0.0001 vs司美格鲁肽),而司美格鲁肽治疗组DIO小鼠肌肉总量减少(-9.3%)(表1)。虽然ASC47治疗组DIO小鼠的热量摄入减少量明显低于司美格鲁肽治疗组DIO小鼠,但ASC47(-24.6%)和司美格鲁肽(-23.1%)的总体重降低效果相似(表1)。 表1. ASC47在DIO小鼠模型中减脂增肌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且头对头比较优于司美格鲁肽 药物 给药方案 总体重变化 总体脂量变化 肌肉总量变化 ASC47 15毫克/公斤 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 -14.4 % -37.8 % +3.9% ( p <0.0001 vs 司美格鲁肽) ASC47 45毫克/公斤 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 -24.6 % -63.5% ( p =0.007 vs 司美格鲁肽) +5.8% ( p< 0.0001 vs 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 30纳摩尔/公斤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23.1 % -39.6 % -9.3 % 在DIO小鼠研究中,与替尔泊肽(3纳摩尔/公斤,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相比,临床相关剂量的ASC47(45毫克/公斤,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组DIO小鼠总体脂量减少(-68%, p =0.01 vs 替尔泊肽),多于替尔泊肽治疗组DIO小鼠总体脂量减少(-50.4%),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表2)。ASC47治疗组DIO小鼠肌肉总量增加(+8.1%, p =0.004 vs 替尔泊肽),而替尔泊肽治疗组DIO小鼠肌肉总量减少(-3.8%)(表2)。虽然ASC47治疗组DIO小鼠的热量摄入减少量明显低于替尔泊肽治疗组DIO小鼠,但ASC47(-23.6%)和替尔泊肽(-22.4%)的总体重降低效果相似(表2)。 表2. ASC47在DIO小鼠模型中减脂增肌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且头对头比较优于替尔泊肽 药物 给药方案 总体重变化 总体脂量变化 肌肉总量变化 ASC47 15毫克/公斤 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15.4 % -46.1 % +7.1% ( p =0.009 vs 替尔泊肽) ASC47 45毫克/公斤 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23.6 % -68.0% ( p =0.01 vs 替尔泊肽) +8.1% ( p =0.004 vs 替尔泊肽) 替尔泊肽 3纳摩尔/公斤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22.4 % -50.4 % -3.8 % ASC47 ——脂肪靶向的 THRβ 选择性激动剂 ASC47是一种脂肪靶向的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Rβ)选择性小分子激动剂,有望成为同类首创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是歌礼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分子实体(NME)。 ASC47具有独特的差异化特性,能够靶向脂肪,从而在脂肪组织中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高药物浓度。对DIO小鼠进行15毫克/公斤、每两周一次的ASC47皮下注射,最后一次给药14天后,脂肪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达到了由一项临床前模型预测的人体有效药物浓度的7倍。脂肪组织在包括肥胖症在内的代谢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ASC47的脂肪靶向递送特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主要为肝脏靶向的THRβ选择性激动剂 [2] 。 THRβ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中表达都很高 [3] 。要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减重,脂肪组织中需要有高浓度的THRβ选择性激动剂。近年来,一些THRβ选择性激动剂通过肝脏靶向给药成功地治疗了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一种肝脏疾病)。然而,这些THRβ激动剂缺乏脂肪靶向特性。例如,resmitirom在肝脏组织中有显著的高浓度蓄积,但在其他组织(包括脂肪组织)中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蓄 积 [2] 。ASC47具有THRβ选择性和脂肪靶向递送特性。ASC47可靶向递送至脂肪组织,这使得低剂量和临床适用剂量的ASC47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成为可能。 ASC47 的作用机制 通过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或UCP-1)介导脂肪组织产热是ASC47减脂并实现减重不减肌的关键作用机制之一。 在一项DIO小鼠的头对头研究中,在15毫克/公斤和45毫克/公斤ASC47(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的临床相关剂量下,ASC47治疗组的DIO小鼠脂肪组织中UCP-1的表达量是司美格鲁肽治疗组的4倍。司美格鲁肽治疗组的DIO小鼠与对照组的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水平基本相同。 该机制使ASC47有别于基于肠促胰素的候选药物以及其他正在临床前和临床开发阶段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 ASC47详细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疗效和不减肌效果,以及其他临床前数据预计将在2025年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ASC47 于澳大利亚开展的治疗肥胖症 I 期研究 1. 在LDL-C偏高受试者中进行的ASC47单药SAD研究:研究目标包括研究在LDL-C偏高受试者中通过皮下注射SAD的超长效ASC47单药的安全性、耐受性、靶向结合和药代动力学。 2. 在肥胖症患者中进行的ASC47单药SAD研究:研究目标包括研究在肥胖症患者(体重指数(BMI)在30-40)中通过皮下注射SAD的超长效ASC47单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药效。 3. 在肥胖症患者中进行的ASC47单药MAD研究:在肥胖症患者(BMI在30-40)中通过皮下注射MAD的ASC47(每四周一次,共三次)。研究目标包括超长效ASC47单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药效。 4. 在肥胖症患者中进行的ASC47联合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MAD研究:肥胖症患者(BMI在30-40)接受ASC47与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治疗或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单药治疗。ASC47的皮下注射频率为每四周一次,共三次。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的皮下注射频率为每周一次,共十二次。研究目标包括ASC47与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治疗对比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单药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药效。 参考文献 1. Gilani A, et al. Diabetes. 2024; 73(2), 169-177. 2. Harrison SA, et al. Lancet 2019; 394: 2012–24. 3. https://www.ncbi.nlm.nih.gov/gene/7068. 关于歌礼制药有限公司 歌礼是一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1672.HK)的创新研发驱动型生物科技公司,涵盖了从新药研发至GMP生产的完整价值链。歌礼的管理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及优秀的过往成就,在团队的带领下,歌礼快速推进药物管线开发,聚焦两大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医疗领域:代谢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并以全球化的视野进行布局。歌礼的研发管线拥有多款在研药物。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登录网站:www.ascletis.com。 详情垂询: Peter Vozzo ICR Healthcare 443-231-0505 (美国) Peter.vozzo@westwicke.com 歌礼制药有限公司PR和IR团队 +86-181-0650-9129 (中国) pr@ascletis.com ir@ascletis.com
5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维立志博与Aditum Bio合作成立Oblenio Bio,全力推进自免领域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研发
Oblenio Bio将获得维立志博全球首创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LBL-051 的 独家 许可选择权 中国南京和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2024年11月7日 /美通社/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立志博")与风险投资公司Aditum Bio(以下简称"Aditum")宣布基于维立志博全球首创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抗体LBL-051成立新药研发公司Oblenio Bio(以下简称"Oblenio")并达成了独家选择权及许可协议。Aditum 将为Oblenio提供资金,双方将合作迅速推进LBL-051进入临床研究。 CD19和BCMA靶向疗法的最新临床数据已证明其在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然而,在提升疗效和持久缓解方面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LBL-051通过同时靶向CD19和BCMA,有望在多种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清除更广泛的病理性B细胞,从而激发更强效且持久的疗效。 LBL-051是应用维立志博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LeadsBody?开发的新型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其每个靶标CD19、BCMA、CD3的结合域均经过精心设计与优化,以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根据协议条款,维立志博将授予Oblenio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LBL-051的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并有权获得3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在达成开发、监管注册、销售里程碑事件后,维立志博还将有权获得最高达5.79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款项,以及未来产品的销售分成。此外,维立志博还将有权获得Oblenio的股权。 维立志博创始人、董事长、CEO康小强博士表示:"LBL-051为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差异化的治疗选择,有望成为"Pipeline in a Product"的 革命性 药物,我们很高兴能与Aditum 的高水平团队合作,将这一创新疗法带给全球患者。" Aditum 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Joe Jimenez表示:"与单靶点疗法相比,LBL-051通过同时靶向CD19和BCMA,旨在实现"免疫重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应答和更持久的疗效。"
52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上市申请获批
金赛药业辅助生殖技术再添里程碑 长春 2024年11月7日 /美通社/ -- 2024年6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批准金赛欣 ® 黄体酮注射液(II)上市申请,这是 中国大陆 首个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不仅意味着辅助生殖治疗领域又多了一种治疗选择,同时也标志着金赛药业实现"以医药创新技术和产品服务中国乃至全球患者"愿景又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 对比黄体支持药物,水溶性黄体酮具备多重应用优势 黄体酮是一种天然的孕激素,主要由卵巢的黄体分泌。它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包括:第一,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在怀孕期间,黄体酮能够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生和分化,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着床环境。同时,它还能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第二,能促使乳腺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第三,能够抑制免疫反应,防止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第四,促进血管生成,为胚胎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等等。 黄体酮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黄体酮在女性生殖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机体分泌黄体酮功能出现障碍、水平不足或未能满足黄体酮需求时,可能需要通过外源性黄体酮制剂来进行黄体支持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和健康。国内目前主要黄体支持药物为经肌注、阴道及口服给药,2013年原研水溶性黄体酮于欧洲获批,至2022年10月已在5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2024年6月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 ® )—中国大陆首个水溶性黄体酮获批上市。黄体酮注射液(II)采用包合物工艺,打造新一代水溶性运载系统,模拟黄体生理功能,高效入血,0.92小时P4 达峰,与同剂量油溶性黄体酮AUC相似,AUC及Cmax 均与剂量呈线性相关,25mg/d连续给药11天,可充分促进子宫内膜蜕膜 化。 另外,水溶性黄体酮支持由患者本人在接受指导后可以进行自我皮下注射,为ART 临床及患者带来全新治疗体验。无需频繁往返医院进行注射,极大程度减轻患者身心负担,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临床压力。 黄体支持新时代,为中国 ART临床及患者带来全新治疗体验 金赛 药业一直致力于成为儿童和女性健康领域的全球企业。在女性健康方面,以辅助生殖和女性健康为两大业务单元,打造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其下属子公司金妍迪科更是全面布局辅助生殖诊疗全流程。此次金赛欣 ® 黄体酮注射液(II)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将惠及诸多不孕不育患者,同时,这也是是金赛药业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50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65%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患者实现皮损清除,匹康奇拜单抗(IL-23p19抗体)II期银屑病临床研究最新结果
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 2024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公布匹康奇拜单抗注射液(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研发代号:IB112)一项多中心、开放II期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5970978)的最新临床结果,在既往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的银屑病受试者中观察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前,匹康奇拜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首个NDA已获NMPA受理审评。 生物制剂已成为银屑病治疗的主要系统用药,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发生治疗失败。本研究是国内首个银屑病领域其他生物制剂转 IL-23p19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 ,研究显示:在既往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以靶向 IL-17抗体为主要人群)的患者中使用匹康奇拜单抗治疗16周,64.6%的患者达到皮损清除/几乎清除(静态医生整体评估sPGA 0/1分)。本研究有望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长期治疗方案提供新证据,信达生物将积极推进生物制剂转匹康奇拜单抗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国内首个银屑病治疗领域其他生物制剂转 IL-23p19抗体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旨在评价以往其他生物制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转匹康奇拜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共入组152例受试者(既往使用了已经上市的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靶向IL-17和TNF-α的生物制剂),应答不佳者(sPGA≥2分,或皮损累积体表面积BSA≥3%)在第0、4、8周接受匹康奇拜单抗200 mg皮下注射,此后每12周给药一次至第32周并随访至第44周治疗结束;应答者(sPGA 0或1分,且BSA<3%)第0周接受匹康奇拜单抗200 mg皮下注射,此后每12周给药一次至第36周并随访至第44周治疗结束。研究主要终点为第16周时达到sPGA 0或1分且BSA<3%的受试者比例,与同类产品类似临床研究多采用sPGA 0或1分作为主要终点相比更为严格。 入组患者病程长,既往接受靶向 IL-17的生物制剂治疗未达预期 研究入组152例受试者中,83例(54.6%)为应答不佳受试者,其银屑病中位病程为12.0年,80例(96.4%)接受过靶向IL-17的生物制剂治疗,90.4%的受试者基线sPGA≥2分,86.7%的受试者基线BSA≥3%。 达到首要终点,起效 迅速,应答不佳受试者皮损清除效力提示同类最佳 第16周时: 近一半(48.2%,40/83)应答不佳受试者达到主要终点,即sPGA 0或1分且BSA<3%。 关于次要终点,基线sPGA≥2分且BSA≥3%的受试者(n=65)中多数(64.6%,42/65)达到 sPGA 0或1分,16.9%(11/65)的受试者实现了完全皮损清除,即sPGA 0分。 基线时应答不佳且基线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1分的受试者中,38.0%(27/71)患者达到DLQI 0或1分。 安全性良好,长期数据随访中 安全性方面,受试者总体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增安全性信号,与既往研究和同类产品的安全性特征相似。 应答受试者的疗效结果尚在随访中;在完成该研究后,完整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计划在未来学术大会或期刊投稿发表。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张福仁教授 表示:"银屑病是一种终身罹患的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巨大的影响。目前,生物制剂已经成为银屑病的主要系统用药,在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尽管疗效显著,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发生治疗失败,亟需替代治疗手段进行合理的转换用药。我很高兴看到匹康奇拜单抗在既往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的银屑病受试者中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提示匹康奇拜单抗可以作为转换用药的潜在选择。我期待在未来III期研究中进一步证明匹康奇拜单抗对于既往生物制剂应答不佳银屑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造福更多银屑病患者。"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高级副总裁钱镭博士 表示:"匹康奇拜单抗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IL-23p19单抗,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关键注册III期研究已经取得成功,已向中国监管部门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我们也已经启动了匹康奇拜单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未满足临床需求为主导对适应症开发进行拓展。生物制剂转匹康奇拜单抗治疗的II期研究结果令人振奋,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失效的问题在临床上逐渐凸显,亟需解决。而在本研究中,对于既往生物制剂应答不佳(以靶向IL-17抗体为主要人群)的银屑病患者,证实了启动匹康奇拜单抗治疗能够带来优异的皮损清除获益,将极大的满足临床需求。我们将基于现有数据积极推进生物制剂转匹康奇拜单抗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丰富匹康奇拜单抗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证据,争取早日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关于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银屑病可以分为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状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及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斑块型银屑病占80~90%,30%左右为中重度。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显著差异,中国患者约在700万以上。目前在中国,主要系统性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环孢素(Cyclosporine A)、维A酸类、生物制剂类。自2019年开始,中国银屑病治疗逐渐进入生物制剂时代。以IL-23抑制剂为代表的创新生物制剂具有精准度高、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作用持久等特点,在全面深度清除皮损、延长无复发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关于匹康奇拜单抗( IBI112) 匹康奇拜单抗(IBI112)为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IL-23p19亚基。通过阻止IL-23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阻断IL-23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BI112有望为银屑病、溃疡性肠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长给药周期的治疗方案。 匹康奇拜单抗当前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包括: 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注册III期临床研究(CLEAR-1),已于2024年5月达成终点; 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随机撤药再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生物制剂治疗转匹康奇拜单抗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 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开展的II期临床研究; 2024年9月,匹康奇拜单抗的首个NDA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关于信达生物 "始于信,达于行",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是信达生物的使命和目标。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让我们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1个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它们分别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达攸同 ® ),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苏立信 ®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达伯华 ® ),佩米替尼片(达伯坦 ® ),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 ),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 ® ),塞普替尼胶囊(睿妥 ®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福可苏 ®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 ® )和氟泽雷塞片(达伯特 ® )。目前,同时还有5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3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7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公司已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在不断自研创新药物、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秉承经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始终心怀科学善念,坚守"以患者为中心",心系患者并关注患者家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陆续发起、参与了多项药品公益援助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益于生命科学的进步,买得到、用得起高质量的生物药。截至目前,信达生物患者援助项目已惠及17余万普通患者,药物捐赠总价值34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百姓用药可及性和人民对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领英账号。 声明: 信达不推荐任何未获批的药品 /适应症使用。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在外部环境挑战下,药明康德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环比持续提升;第三季度收入重回百亿规模,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4.6%;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5.2%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104.61 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 +14.6%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277.02 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 +4.6%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65.33 亿元;稀释每股收益 2.24 元 前三季度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73.46 亿元;经调整 Non-IFRS 稀释每股收益 2.52 [1] 元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10.4% ,自由现金流达到 55.6 亿元 上海 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为全球 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 603259.SH / 2359.HK )发布 2024 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营业收入277.0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4.6%。 公司经调整non-IFRS毛利113.41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4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33亿元,稀释每股收益2.24元。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73.46亿元,经调整non-IFRS稀释每股收益2.52元。 经营现金流增长持续超过收入增速,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0.4%,自由现金流达到55.6亿元。 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客户超过800家,维持现有超过6,000家庞大活跃客户群。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438.2亿元,同比增长35.2%。 前三季度,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12.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3.1%。 持续稳健的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小分子D&M管线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分子915个;截至2024年9月底,小分子D&M管线总计3,356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在前三季度合计新增20个。 2024年1月,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32,000L,并将于2024年底达到41,000L;2025年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管理层评论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在外部环境挑战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及利润按计划环比稳步提升;第三季度收入重回百亿规模,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4.6%,同时在手订单实现人民币438.2亿,同比增长35.2%。" "公司始终致力于极致服务我们的客户并帮助全球病患。我们坚信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能够高效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推动公司紧跟科技创新,产生行业洞见,及时捕捉新分子机遇,并持续驱动公司长期发展。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全年收入383-405亿,自由现金流60-70亿,以及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保持与去年相当。尽管近期美国国会拟议法案可能会对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产生短期的不确定性,药明康德会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建能力、扩规模,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早日问世,造福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 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 CRDMO 商业模式驱动业务持续增长; 2024 年第三季度收入重回同比正增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26.4% 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化学业务第三季度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1.4%,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6.4%;前三季度收入200.9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0.4%。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5.5%,预计全年与去年相比持平。 小分子药物发现("R",Research)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里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5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7%。公司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战略,与全球客户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关系,为公司CRDMO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R到D&M转化分子数持续增长。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依然强劲。 前三季度小分子D&M业务收入124.7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7.0%。 小分子CDMO管线持续扩张。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增915个分子。截至2024年9月底,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356个,包括68个商业化项目, 79个临床III期项目,357个临床II期项目, 2,852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在前三季度合计新增20个。 2024年5月,新加坡的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TIDES业务收入达到35.5亿元,同比强劲增长71.0%;预计全年TIDES收入增长将超过60%。截至2024年9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96%。 TIDES 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20%,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 2024年1月,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32,000L,并将于2024年底达到41,000L;2025年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 SMO 业务保持领先地位 前三季度测试业务实现收入46.2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4.6%。 前三季度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32.6亿元,同比-7.9%,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5%。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受市场影响,价格因素随着订单转化逐渐反映到收入上,前三季度收入同比-10.1%,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0.1%。 前三季度,启东和成都设施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GLP资质认证,苏州设施首次接受并顺利通过日本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项目现场审计。 新分子业务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新型疫苗类能力,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公司积极助力客户开展全球合作,服务超70%前三季度成功出海的中国客户。 前三季度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SMO业务同比增长16.0%,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前三季度,SMO赋能客户50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临床CRO业务助力客户获得21项临床试验批件。 SMO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在心血管内科、眼科、风湿免疫、神经系统、内分泌、医美、罕见瘤种等诸多治疗领域持续保持显著优势。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驱动增长;生物学平台持续引流 前三季度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8.3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8.0%。 公司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前三季度,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新分子收入占比为28.5%。 核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及项目数持续增加,已累计为超过280家客户提供服务,自2021年以来已成功交付超过1,300个项目。 公司前瞻性地布局膜蛋白与多肽的协同开发能力,在相关生产、筛选以及后续验证服务上实现业务量的跃升。 公司进一步整合体内药理学平台资源,持续提升平台交付能力和执行效率。同时,充分发挥体内、体外业务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势,在代谢类、心血管、神经生物学疾病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服务客户数同比增长超50%。 公司持续打造全面的综合筛选平台,相关收入增长20.2%,其中多肽发现业务增长超200%。 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前三季度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新客户。 高端治疗 CTDMO 业务( WuXi ATU ):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正在评估各种选项以保持业务的持续运营,避免对患者造成影响 前三季度高端治疗CTDMO业务实现收入8.5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29.7)%。主要由于:1) 高毛利项目于2023年度完成;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放量早期阶段。2) 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以及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新签订单不足。 公司持续加强CTDMO服务平台建设。截至2024年9月底,为总计59个项目提供工艺开发、检测与生产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4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8个临床II期项目,以及45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新增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商业化项目。 公司正在为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慢病毒载体(LVV)生产做BLA申报准备,已完成工艺验证(PPQ),同时已开始PPQ后的生产,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申报FDA。另外,公司助力客户进行世界首例创新体内制造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提供从质粒到病毒的工艺开发与GMP生产全流程服务。 本文件纯属简报性质,并非意图提供有关公司、其证券或阁下可能需要用以评估公司的任何相关事项的完整表述。更多详细信息请见公司官网披露的 药明康德 2024 年前三季度业绩 和 2024 年前三季度报告 ,以及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披露的文件和信息。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IFRS")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第三季度分业务板块经营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 IFRS 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7,883.94 1.4 % 3,790.80 4.9 % 48.1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1,599.96 (9.3) % 514.08 (27.2) % 32.1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657.03 (0.8) % 259.90 (13.2) % 39.6 % 高端治疗CTDMO业务 (WuXi ATU) 278.08 (11.6) % (95.56) 注1 (34.4)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32.52 (78.2) % 1.97 (96.2) % 6.1 % 其他业务 (Others) 9.54 44.6 % 5.06 (22.9) % 53.1 % 合计 10,461.08 (2.0) % 4,476.26 (3.9) % 42.8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95.56)百万元,相较2023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2.29)百万元,下降73.27百万元。 2. 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前三季度分业务板块经营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 IFRS 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20,093.81 (5.4) % 9,136.21 (6.0) % 45.5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4,618.32 (4.9) % 1,597.16 (14.8) % 34.6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1,825.94 (3.6) % 694.27 (14.3) % 38.0 % 高端治疗CTDMO业务 (WuXi ATU) 853.04 (17.0) % (253.46) 注1 (29.7)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289.70 (41.0) % 156.12 0.6 % 53.9 % 其他业务 (Others) 21.19 (32.6) % 11.11 (30.5) % 52.4 % 合计 27,702.00 (6.2) % 11,341.41 (9.3) % 40.9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4年前三季度为人民币(253.46)百万元,相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币(62.64)百万元,下降190.82百万元。 2. 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综合收益表 [2]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人民币 百万元 2024 2023 2024 2023 收入 10,461.1 10,670.0 27,702.0 29,541.3 销售成本 (6,063.8) (6,154.3) (16,603.8) (17,469.9) 毛利 4,397.3 4,515.8 11,098.2 12,071.5 其他收入 247.6 182.9 758.6 622.7 其他收益及亏损 (602.5) 14.9 (394.1) 1,076.0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 (72.5) (31.1) (154.6) (132.8)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 - - - (42.9) 销售及营销开支 (189.1) (167.7) (546.6) (521.2) 行政开支 (687.4) (732.5) (1,964.9) (2,059.0) 研发开支 (317.7) (358.8) (954.0) (1,025.8) 经营溢利 2,775.7 3,423.4 7,842.5 9,988.5 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 87.1 18.1 202.9 (58.4) 应占合营公司之业绩 0.2 (0.9) (4.0) 6.8 财务成本 (58.2) (53.9) (187.2) (154.9) 税前溢利 2,804.7 3,386.8 7,854.3 9,782.0 所得税开支 (484.0) (595.0) (1,252.7) (1,633.3) 期内溢利 2,320.8 2,791.8 6,601.6 8,148.6 期内溢利归属于 母公司持有者 2,293.1 2,763.3 6,532.9 8,076.4 非控制性权益 27.7 28.5 68.7 72.2 2,320.8 2,791.8 6,601.6 8,148.6 综合收益表 ( 续 ) [3]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2024 2023 2024 2023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 ( 股 ) – 基本 2,883,580,115 2,935,018,668 2,899,626,297 2,936,228,550 – 摊薄 2,889,573,492 2,945,931,775 2,906,724,914 2,949,888,986 每股盈利 ( 以每股人民币元列示 ) – 基本 0.80 0.94 2.25 2.75 – 摊薄 0.79 0.94 2.24 2.73 综合财务状况表 [4]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人民币百万元 2024 年 9 月 30 日 2023 年 12 月 31 日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 26,006.8 25,844.4 使用权资产 2,441.9 2,348.3 商誉 1,836.6 1,820.9 其他无形资产 843.1 906.7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 2,345.6 2,180.4 于合营公司之权益 24.6 35.2 递延税项资产 402.9 366.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 融资产 8,660.7 8,626.0 其他非流动资产 116.7 105.8 生物资产 1,096.7 1,012.5 43,775.5 43,246.9 流动资产 存货 3,470.8 2,886.1 合同成本 903.3 695.6 生物资产 973.7 1,154.6 应收关联方款项 68.6 86.7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9,697.5 9,372.7 合同资产 1,135.0 1,234.4 应收所得税 61.5 17.5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 11.0 衍生金融工具 100.9 414.0 其他流动资产 - 785.8 银行抵押存款 1.6 1.6 原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4,778.3 3,761.4 银行结余及现金 9,271.6 10,001.0 30,462.7 30,422.5 总资产 74,238.2 73,669.3 综合财务状况表 ( 续 ) [5]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人民币百万元 2024 年 9 月 30 日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 6,687.3 7,333.5 应付关联方款项 0.9 11.5 衍生金融工具 64.2 501.9 合同负债 2,471.4 1,955.4 银行借贷 2,739.6 3,721.6 租赁负债 236.8 240.5 应付所得税 727.3 991.9 12,927.4 14,756.3 非流动负债 银行借贷 2,911.1 687.0 递延税项负债 593.9 530.1 递延收入 1,020.0 1,079.9 租赁负债 1,202.5 1,098.6 5,727.6 3,395.6 总负债 18,655.0 18,151.9 净资产 55,583.2 55,517.4 资本及储备 股本 2,911.9 2,968.8 储备 52,261.6 52,153.6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之权益 55,173.5 55,122.5 非控制性权益 409.7 395.0 权益总额 55,583.2 55,517.4 经调整 non-IFRS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 人民币百万元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2024 2023 2024 2023 IFRS 下归母净利润 2,293.1 2,763.3 6,532.9 8,076.4 加: 股权激励费用 79.4 156.2 244.4 480.6 可转换债券发行成本 - - - 0.3 可转换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收益 - - - (40.2) 汇率波动相关亏损(收益) 629.8 (18.3) 658.7 (354.8) 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 13.3 14.8 40.3 43.3 非金融资产减值 - - - 42.9 Non -IFRS 归母净利润 3,015.6 2,916.0 7,476.3 8,248.5 加: 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资本性投资(收益)亏损 (41.9) 155.6 (134.6) (74.6) 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之(收益)亏损 (0.2) 0.9 4.0 (6.8) 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2,973.5 3,072.4 7,345.7 8,167.1 关于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2359.HK)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药明康德通过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精准医疗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2024年,药明康德连续第四年被MSCI评为ESG(环境、社会及管治)AA级。目前,公司的赋能平台正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致力于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wuxiapptec.com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可能包含若干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可以通过使用"预期"、"计划"、"将"、"估计"、"预测"、"意图"或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来识别。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公司的信念、发展战略、商业计划以及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以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做出的预测。尽管本公司相信所做的预测合理,但是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到以下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包括本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力、能够在时间表内达成扩展服务或产能的能力、达到产能规模扩展计划的能力、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行业竞争、国际政策变动、紧急情况及不可抗力的影响。该等前瞻性声明并不构成管理层的任何利润预测,也不构成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药明康德"或"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 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本新闻稿所载的所有信息仅以截至本新闻稿做出当日为准,且仅基于当日的假设,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公司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或本新闻稿中的信息进行更新以反映未来事件或情况。 Non-IFRS 财务指标 为补充本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综合财务报表,本公司提供non-IFRS毛利和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可转股债券发行成本、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波动相关损益、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非金融资产减值和股东现金捐赠用于人才激励和保留的费用等)、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进一步剔除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资本性投资损益、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损益)、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作为额外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规定或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本公司认为经调整之财务指标有助了解及评估业务表现及经营趋势,并有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透过参考此等经调整之财务指标评估本公司的财务表现,消除本公司并不认为对本公司业务表现具指示性的若干不寻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非日常经营项目。本公司管理层认为non-IFRS财务指标在本公司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适用。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并不意味着可以仅考虑非公认准则的财务指标,或认为其可替代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及表达的财务信息。阁下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或将其视为可与其他公司报告或预测的业绩相比。 [1] 2023年1-9月和2024年1-9月,公司稀释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分别为2,949,888,986股和2,906,724,914股。 [2]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3]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4]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5]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6]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药明生物推出技术平台WuXia? RidGS,赋能客户研发非抗生素细胞株
上海 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宣布推出基于高产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中国仓鼠卵巢(CHO)表达系统WuXia? RidGS细胞株构建平台。该平台为非抗生素细胞株的研发平台,利用锌指核酸酶(ZFN)技术,敲除CHO细胞中的内源性GS基因。 WuXia? RidGS衍生自WuXia?细胞株构建平台,并继承了WuXia?强大的细胞生长、代谢和表达水平。其单克隆抗体产品的平均克隆表达水平超过6 g/L,同时,WuXia? RidGS能够确保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和重组蛋白等多种疗法类型的细胞株稳定性。此外,该技术平台所表达的蛋白产品质量拥有良好的糖基化修饰水平,同时保持了极高的纯度。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使用抗生素情况下,WuXia? RidGS宿主细胞和生产细胞在长期细胞传代中,始终保持稳定的产物表达量及产品质量。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 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WuXia? RidGS技术平台,为先进的治疗性蛋白产品的开发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满足全球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药明生物矢志不渝地构建定制化的自主研发技术平台。我们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让全球患者能够用上更多、更具有可及性的高质量生物药。" 关于 WuXia ?细胞株构建系列平台 WuXia ? 是药明生物开发的高产哺乳动物细胞株构建平台,产量最高达11g/L。该技术平台已获得全球药品监管机构的认可,开发了超过900个表达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酶和其他重组蛋白的细胞株,用于临床和商业化生产。在WuXia?卓越特性的基础上,WuXia ADCC Plus?和WuXia? RidGS积极满足全球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关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6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742个,其中包括16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包括新冠项目和非活跃项目)。 药明生物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视为业务发展和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药CRDMO领域的ESG领导者,例如应用更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和能源等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ESG委员会,全面落实ESG战略并践行可持续性发展承诺。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uxibiologics.com
1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药明生物推出技术平台WuXia? RidGS,赋能客户研发非抗生素筛选细胞株
上海 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宣布推出基于高产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中国仓鼠卵巢(CHO)表达系统WuXia™ RidGS细胞株构建平台。该平台为非抗生素 筛选 细胞株的研发平台,利用锌指核酸酶(ZFN)技术,敲除CHO细胞中的内源性GS基因。 WuXia™ RidGS衍生自WuXia™细胞株构建平台,并继承了WuXia™强大的细胞生长、代谢和表达水平。其单克隆抗体产品的平均克隆表达水平超过6 g/L,同时,WuXia™ RidGS能够确保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和重组蛋白等多种疗法类型的细胞株稳定性。此外,该技术平台所表达的蛋白产品质量拥有良好的糖基化修饰水平,同时保持了极高的纯度。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使用抗生素情况下,WuXia™ RidGS宿主细胞和生产细胞在长期细胞传代中,始终保持稳定的产物表达量及产品质量。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 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WuXia™ RidGS技术平台,为先进的治疗性蛋白产品的开发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满足全球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药明生物矢志不渝地构建定制化的自主研发技术平台。我们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让全球患者能够用上更多、更具有可及性的高质量生物药。" 关于 WuXia ™细胞株构建系列平台 WuXia ™ 是药明生物开发的高产哺乳动物细胞株构建平台,产量最高达11g/L。该技术平台已获得全球药品监管机构的认可,开发了超过900个表达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酶和其他重组蛋白的细胞株,用于临床和商业化生产。在WuXia™卓越特性的基础上,WuXia ADCC Plus™和WuXia™ RidGS积极满足全球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关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6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742个,其中包括16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包括新冠项目和非活跃项目)。 药明生物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视为业务发展和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药CRDMO领域的ESG领导者,例如应用更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和能源等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ESG委员会,全面落实ESG战略并践行可持续性发展承诺。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uxibiologics.com
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宝理塑料开发出短纤维素纤维增强型DURACON(R) 夺钢 (R) POM牌号
可持续性更高 东京 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工程塑料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宝理塑料株式会社(Polyplastics Co., Ltd.)宣布开发出采用短纤维素纤维进行增强的新型DURACON(R) 夺钢 (R) POM牌号,在保持当今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新产品是宝理塑料DURACIRCLE(R)计划的重点产品,该计划旨在提供环保型工程塑料,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图片:https://cdn.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100475/202410218448/_prw_PI1fl_GYx4cB7s.png 与玻璃纤维增强型POM相比,新的短纤维素纤 维 牌号可在不显著增加密度的情况下提高弯曲模量,从而实现轻质和高刚性。它们还保持了POM的优异滑动特性。纤维素是一种非食用的生物基材料,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它也是一种能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负碳材料,因此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新的DURACON(R) 夺钢 (R) POM牌号使用的是通过溶剂法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几乎不产生废物。由于纤维素很难溶解在溶剂中,因此大多数纤维素纤维都是通过一种复杂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即先将纤维素变性,溶解于溶剂中,然后进行纺丝,最后再次变性,变回纤维素。 然而,溶剂法是一种简化的工艺,它无需变性,直接在溶剂中溶解纤维素并进行纺丝。这是一种高效的闭环式工艺,其中所使用的溶剂几乎可以100%回收。这一独特的生产工艺降低了环境影响,包括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与玻璃纤维填充的DURACON(R) 夺钢 (R) POM相比,在使用碳钢(S45C)作为配对材料时,以短纤维素纤维进行增强的牌号具有更低的动摩擦系数和更小的磨损。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同时实现高刚性和优异的滑动性能。 新的POM牌号正在由终端用户和加工商进行样品试用。 另请访问:https://www.polyplastics-global.com/en/approach/33.html 关于宝理塑料:https://kyodonewsprwire.jp/attach/202410218448-O1-wTDt1Vhx.pdf DURACON(R) 夺钢 (R)和DURACIRCLE(R)是宝理塑料株式会社在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霍尼韦尔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 更新全年业绩指标指导范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 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霍尼韦尔( 纳斯达克代码: HON )近日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尽管在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中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包括部门利润率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在内的各项指标都超出了公司的指导范围。公司还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调整后每股收益和现金流的指导范围。 公司报告中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97亿美元,同比增长6%,内生式销售额同比增长3%,其中商用航空和智能楼宇解决方案业务表现亮眼。营业收入下降4%,营业利润率下降180个基点至19.1%,这主要是由于将个人安全防护设备(PPE)业务划入待售资产而导致的减值。得益于航空航天科技集团的强劲表现以及安防业务的成功收购,整个季度的部门利润同比增长6%,部门利润率同比增长保持在23.6%,超出指导范围上限30个基点。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2.16美元,同比下降5%,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58美元,同比增长8%,超出公司指导范围上限。经营现金流为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霍尼韦尔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简化和改善业务组合,包括完成对Civitanavi、CAES Systems和空气产品公司液化天然气业务的收购。本月初,公司还宣布计划将高性能材料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该公司将成为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特种化学品和材料供应商。 "霍尼韦尔在第三季度度过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部门利润率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指导范围上限。" 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伟茂( Vimal Kapur ) 表示,"我们的加速器运营系统和执行力文化使得我们在面对短期销售逆势时仍实现部门利润增长6%。即便剔除本季度收购交割的影响,我们仍然看到了健康的订单率和未交货订单的持续增长,这使我们对实现长期目标充满信心。我们在资本部署战略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部署31亿美元用于并购、股息和高回报资本支出。" 柯伟茂还表示:"今年,我们在简化和改善霍尼韦尔业务组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宣布了计划分拆高性能材料业务和退出个人安全防护设备业务,并完成了四项战略收购。我们对于2024年为推进我们的重大优先事项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深感自豪,但还要继续努力。随着我们进一步将业务组合与自动化、未来航空以及能源转型三大趋势结合起来,我希望在未来能够分享更多信息。" 基于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及管理层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展望,包括近期完成的收购的影响,霍尼韦尔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调整后每股收益和现金流的指导范围。全年销售额预计为386亿至388亿美元,内生式销售增长为3%至4%。部门利润率预计在23.4%至23.5%之间,与去年持平或下降10个基点。调整后的每股收益预计为10.15至10.25美元,同比增长7%至8%。经营现金流预计为62亿至6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预计在51亿至54亿美元之间。 请点击此处参阅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的详细情况。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以霍尼韦尔加速器运营系统和霍尼韦尔互联软件平台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为多个行业提供广泛的技术和服务。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霍尼韦尔通过航空航天科技集团、智能工业科技集团、智能建筑科技集团、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帮助客户解决棘手、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在中国,霍尼韦尔贯彻"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
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靶向DLL3的ADC ZL-1310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展现出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和安全性
-- 在复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SCLC) 患者中, ZL-1310 在所有测试剂量水平的客观缓解率 (ORR) 达 74% -- 良好的药代动力学 (PK) 和安全性特征支持继续评估 ZL-1310 作为单药和联合用药用于广泛期 SCLC 再鼎医药将于 2024 年 10 月 24 日北京时间晚上 20:30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8:30 )在 ENA 上公布数据后,召开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上海和马萨诸塞州剑桥 2024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再鼎医药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今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EORTC-NCI-AACR(ENA)大会上,以全体会议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正在进行的ZL-1310全球1a期临床研究数据,ZL-1310是一款靶向Delta样配体3(DLL3)潜在的同类最优的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DLL3在超过85%以上的小细胞肺癌中异常表达 [1]-[4] ,但在健康组织中极少表达。ZL-1310正在此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中进行临床研究。 ENA 大会上的报告公布了正在进行的1a 部分单药治疗剂量递增研究的数据,其中包括四个剂量组(0.8 mg/kg、1.6 mg/kg、2.0 mg/kg 和 2.4 mg/kg)中25 位患者的研究结果。19 位患者的肿瘤结果可评估。 主要的有效性结果包括(n=19): 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后评估的患者ORR 为 74% (95%CI, 48.8, 90.9)。ZL-1310 在所有剂量水平上均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DLL3 H-Score 评分大于5(范围:5 至 260)的患者均表现出肿瘤缓解。肿瘤不表达 DLL3 的患者未观察到肿瘤缓解; 在所有剂量组中,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 2.3 个月,因此无法评估持续缓解时间。在 19 位患者中出现应答的14 位患者中,有 13 位仍在接受受治疗。 在至少进行过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的六名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中,均获得了部分缓解 (PR); 一位DLL3 双特异性疗法经治后出现进展的患者,在第一次肿瘤评估时达到 PR。 主要安全性结果包括(n=25): ZL-1310 在所有剂量水平下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 为 1 级或 2 级。在 2.4mg/kg 剂量组下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 (DLT)(4 级短暂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25 位患者中有 5 位(20%)发生了 3 级及3级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3 级及3级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于 25 位患者中的 3 位(12%)。2 位患者(8%)发生了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3 位患者(12%)需要降低剂量,没有患者因 TEAE 而终止治疗。 19位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标准含铂化疗后出现进展,92% 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进展。56% 的患者此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但均失败。28% 的患者在基线时存在脑转移。截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的 2024 年 10 月 10 日,19 位患者根据 RECIST v1.1 至少接受过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19 位患者中有 16 位在 DLL3 表达中有 H 评分。 弗吉尼亚Cancer Specialists和NEXT Oncology的肿瘤内科医生 Alex Spira 博士表示:"正在进行的 ZL-1310 1 期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这款新一代 ADC 疗法有望在大多数 ES-SCLC 患者中产生抗肿瘤应答,且耐受性良好。由于这些患者迫切需要改善治疗方案,这一结果尤其令人鼓舞。这些有潜力的研究数据支持对ZL-1310作为单药在正在进行的 1 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扩展阶段,以及在联合治疗中的继续评估。" 再鼎医药总裁兼全球研发负责人 Rafael G. Amado博士表示:"ZL-1310的临床研究反映了再鼎医药对探索创新疗法、经验证的肿瘤靶点以及推进创新全球肿瘤学管线的不懈承诺和突出能力。基于我们第一阶段研究振奋人心的初步结果,作为再鼎全球肿瘤管线的一部分,我们期待继续开发 ZL-1310并推进这一充满前景的候选药物用于多个领域多线治疗。" 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相关信息 如需参加 2024 年 10 月 24 日北京时间晚上20:30 的网络直播和电话会议,请注册: https://register.vevent.com/register/BI6f8ba8dc42d04cd3afd7095cf7c83d40 所有参会者都必须在电话会议之前通过上方链接完成在线注册。注册成功后,您将收到确认邮件,内含拨入电话会议的具体信息。 会议结束后,您可通过再鼎医药官网观看重播。 关于再鼎医药 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和美国。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解决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巨大医疗需求。我们的目标是利用我们的能力和资源努力促进中国及全世界人类的健康福祉。 有关再鼎医药的更多信息,包括我们的产品、业务活动、合作伙伴关系、研发以及其他事项或进展,请访问www.zailaboratory.com或关注公司官微:再鼎医药。 关于 ZL-1310 ZL-1310 是再鼎医药不断推进的全球肿瘤学管线中的一款新型 ADC,其靶向 Delta 样配体 3 (DLL3),这是一个在多个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过度表达的抗原,通常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也是 SCLC 中经验证的治疗靶点。ZL-1310 包含人源化抗 DLL3 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新型喜树碱衍生物(一种拓扑异构酶 1 抑制剂)连接作为其有效载荷。由新型连接子有效载荷平台TMALIN®设计,该平台能够利用肿瘤微环境克服第一代ADC疗法遇到的相关挑战,包括脱靶有效载荷毒性。 正在进行的 1a/ 1b 期临床研究正在评估 ZL-1310 单一疗法以及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用于治疗广泛期 SCLC。 [1]. Saunders LR, Bankovich AJ, Anderson WC, et al: A DLL3-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eradicates high-grade 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initiating cells in vivo. Sci Transl Med 7:302ra136, 2015 [2]. Tanaka K, Isse K, Fujihira T, et al: Prevalence of Delta-like protein 3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115:116-120, 2018 [3]. Huang RSP, Holmes BF, Powell C, et al: Delta-like protein 3 prevalence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DLL3 (SP347) assay characteristics. Arch Pathol Lab Med 143:1373-1377, 2019 [4]. Rojo F, Corassa M, Mavroudis D, et al: International real-world study of DLL3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147:237-243, 2020 再鼎医药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关于再鼎医药未来预期、计划和展望的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与我们开发和商业化新一代ADC(包括ZL-1310)的前景和计划、ZL-1310的潜在裨益,以及对SCLC和神经内分泌瘤的潜在疗法相关的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可能包括 "旨在"、"预计"、"认为"、"有可能"、"估计"、"预期"、"预测"、"目标"、"打算"、 "可能"、"计划"、"可能的"、"潜在"、"将"、"将会"等词汇和其他类似表述。该等陈述构成《1995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中定义的"前瞻性声明"。前瞻性声明并非对过往事实的陈述,亦非对未来表现的担保或保证。前瞻性声明基于我们截至本新闻稿发布之日的预期和假设,并且受到固有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可能与前瞻性声明所预期的情况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势变更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受各种重要因素的影响而与前瞻性声明所示存在重大差异,该等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我们成功商业化自身已获批上市产品并从中产生收入的能力;(2)我们为自身的运营和业务计划提供资金并为该等活动获取资金的能力;(3)我们候选产品的临床开发和临床前开发的结果;(4)相关监管机构对我们的候选产品作出审批决定的内容和时间;(5)与在中国营商有关的风险;和 (6) 我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的最新年报和季报以及其他报告中指出的其他因素。我们预计后续事件和发展将导致我们的预期和假设改变,但除法律要求之外,不论是出于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我们均无义务更新或修订任何前瞻性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不应被视为我们在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后任何日期的意见而加以信赖。 如需查阅公司向SEC提交的文件,请访问公司官网www.zailaboratory.com和SEC网站www.sec.gov。
3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西门子将七赴进博,以开放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
全方位展示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将发布西门子 Xcelerator API World , 以链接并赋能更多开发者加入开放生态 以技术优势和全球资源在产品能力、海外布局、品牌建设及资金支持等维度帮助中国企业全方位出海,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 将与多家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发布多款联合共创解决方案 北京 2024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西门子即将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参展主题为"以科技,共创每一天"(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he Everyday)。西门子将通过 数字化、低碳化 和 生态共创 三大展区诠释西门子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全面展示数字孪生、工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 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 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会期间,西门子将进一步拓展生态版图,计划与多家中国企业签署协议深化合作,并发布多款联合共创解决方案。 "进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生态互惠的新质纽带,这对当下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以及寻求市场增量尤为重要。"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表示,"西门子深耕中国152年,未来将继续打造更强生态,以创新驱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成果展示 以数字化与低碳化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数字化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西门子将在进博会现场展示其在各行业多领域的数字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成功应用。 SINAMICS S200 伺服驱动系统 贴合本土市场需求,进一步升级运动控制技术,以更优性能快速适应各类复杂工业场景,帮助客户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平衡。去年首次在进博会亮相的 工易魔方( Workflow Canvas )将带来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的最新成果 ,并在现场以机器人调配饮料的形式展现其通过无缝对接大语言模型,封装各类分析与推荐算法,启动工作模块搭建,从而简化工业流程,提高运行效率。未来工易魔方将凭借其OT与IT深度融合优势,进一步链接并赋能跨领域、跨行业开发者,降低学习与开发成本。西门子还将带来 轨道交通领域先进的云信号解决方案与数字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致力于推动绿色智慧交通的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西门子将首次以沙盘形式全景呈现基于 智慧能碳管理平台 Smart ECX 打造的 覆盖源、网、荷、储全能源价值链的节能减碳解决方案 ,在高端楼宇、零碳工厂、新型电力系统以及智能运维四大典型场景中的应用。面向本土需求研发的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能耗数据看得见、碳排放足迹摸得清、能耗浪费点控得住、能耗管控体系可持续,真正实现从"何处减"到"如何减"的闭环。 重磅发布 以开放生态激发产业协同创新 进博会期间,西门子还将带来一系列重磅发布。 西门子 Xcelerator API World 将正式面向市场全面开放 。这意味着西门子Xcelerator在生态开放、生态赋能、生态创新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释放巨大商业价值。作为一个兼具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技术平台,西门子 Xcelerator API World可以链接并赋能开发者,通过提供来自西门子与合作伙伴的各类模块化的核心应用服务,帮助企业开发者以灵活、快速的方式集成和部署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上架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其创新成果可以触达更多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从而打通企业从"起跑线"到"最后一公里"的数字化转型全链路。 西门子中国还将在进博会现场颁发 第二届"零碳先锋奖" 。今年将有来自冶金、化工、环保科技等领域的9家企业荣获"卓越奖"殊荣, 30余家企业荣获"优秀奖"。以"零碳先锋奖"为契机,西门子将持续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创绿色生态,赋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 助力中国企业全方位出海 共拓全球市场新机遇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进博会不仅是中国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平台。西门子将 以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全球资源在产品能力、海外布局、品牌建设及资金支持等维度 帮助中国企业全方位出海,在全球市场中构建世界一流竞争力。 在产品能力方面, 基于西碳迹 — SiGREEN平台底座及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西碳迹")的碳管理与追溯功能,西门子将在进博会期间分别与四方维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共创解决方案,推出针对电子元器件及电池行业的算碳模版,助其客户快速实现产品碳足迹的计算、溯源、透明化以及碳足迹的国际认证。其中,西碳迹 — 欣旺达联合解决方案将支持欣旺达电池护照平台电池产品碳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核算。此外,西门子还将与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绿色出海联合解决方案,关注非标零部件领域,协助中小企业实现高效生产与绿色发展。 在海外布局方面, 西门子将展示与河钢集团在塞尔维亚共建数字化工厂,并为其提供绿色智慧工厂规划、全流程能效提升方案设计和ESG体系构建等维度的咨询服务和落地支持,助力河钢塞钢成为欧洲具有竞争力的全流程绿色智能化企业。 在品牌建设方面, 依托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全球网络效应,合作伙伴联合解决方案将获得更多海外市场推广机会,进一步支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在资金支持方面, 西门子凭借自身金融服务优势,为出海企业提供国内段融资服务支持的同时,整合全球资源,助其快速融入当地市场,真正实现"走出去",还要"走得好"。 西门子还将在进博会现场与多家企业签署出海战略合作协议,共拓全球市场新机遇,共建全球经济新生态。
2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ARC集团成功为费森尤斯医疗在中国的六家医疗中心提供战略性剥离咨询服务
上海 2024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务与咨询公司 ARC 集团近日宣布,费森尤斯医疗(ETR:FME)成功完成了 其 在中国 的 六家医院的战略剥离交易。该交易涉及费森尤斯医疗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江苏费森尤斯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向江西达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Dakang Medical ")出售其在这六家医疗中心的股权。这一举措符合费森尤斯医疗在中国优化运营的战略目标,同时继续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剥离的资产包括 合江康城肾病专科医院 、 昆明五华保健医院 、 资阳中欣肛肠医院 、 荣县华康肾病医院 、 重庆荣昌棠城医院 以及 重庆荣昌康弗尔医院 。这些医疗机构在中国多个省份提供肾脏护理 治疗及综合医疗 服务 。 ARC 集团董事总经理Valentin Ischer对此交易的重要性发表评论: " 此次剥离对费森尤斯医疗和达康医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 , 我们正在帮助塑造中国未来的肾脏护理服务 。 ARC 集团通过这一交易, 展现 了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 以满足医疗保健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 " ARC 集团总裁Sergio Camarero白思吉表示: " ARC 集团很荣幸在东西方之间架起桥梁 , 推动此次战略性收购 。 这笔交易展示了行业领袖之间合作的潜力 , 以应对全球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 。 " 此交易与费森尤斯医疗的战略一致,旨在精简其投资组合,同时保持其在全球肾脏护理行业的领导地位。通过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质量,并扩大其一流肾脏护理解决方案的覆盖范围。费森尤斯医疗 已在全球拥有 超过4000家透析诊所, 将 继续走在提供全面 肾脏 护理服务的最前沿。 江西达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血液透析服务提供商,通过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扩展其业务,目前该公司已在15个省份管理70余个透析中心。随着中国对先进肾脏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的增长愿景 也将 与此需求相契合。 ARC 集团与Finanzas & Gestión(F&G)共同担任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他们在医疗并购领域的丰富经验,在此次复杂交易的顺利推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 费森尤斯医疗与 达康医疗的战略利益达成一致。 此次交易的成功完成再次 确立 了ARC 集团作为跨境并购与剥离,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领先地位。 预计费森尤斯医疗与达康医疗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带动中国的肾脏护理服务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双方的合作将满足日益增长的专项医疗需求,提升两家公司为不断增加的患者群体提供关键护理服务的能力。
2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西门子能源将携前沿低碳技术参展第七届进博会
以"携手奋进,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倡导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加快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多个展品在中国首次展出,全景呈现整个能源价值链中的创新产品与技术 历届进博会达成的多项合作已逐步落实,并取得丰硕成果 北京 2024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在即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西门子能源将聚焦全球能源转型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客户需求,全景式呈现在整个能源价值链中创新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与合作伙伴就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开展广泛交流,共同助力中国及全球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技术公司,在本次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将围绕发电、输电、工业去碳化和新能源等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集中展出一系列最新研发、行业领先的技术与产品,其中多为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首次展出,如:245千伏/72.5千伏真空灭弧室,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排放;撬装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组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应用中实现无泄漏高效运行;西门子歌美飒可回收风机叶片以新型树脂作为材料,可在使用周期结束后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在此次进博会期间,西门子能源还将首次展示其参与建设的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发电厂发电机组模型。自1912年投运以来,该机组至今仍能正常运转,见证了中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历程,是中德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典范。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正在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推动者、引领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姚振国表示,"从一个多世纪前参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到今天深度融入中国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西门子能源始终扎根中国,坚定发展信心。西门子能源连续参展进博会,就是充分利用这一开放平台,把握中国绿色发展机遇,在中欧、中德绿色合作中发挥能源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优势,与广泛的中国合作伙伴一道推动全球能源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在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还特别设置了低碳能源系统全景展示沙盘和虚拟体验中心,全方位展现能源价值链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荣获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9000HL燃气轮机、Elyzer P-300电解水制氢系统等面向未来的能源技术和产品也将同步展出。 西门子能源自2020年实现全球独立运营以来始终积极参与、参展进博会,并与中国合作伙伴达成了众多合作项目。去年进博会期间,西门子能源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此后双方不断持续深化合作。今年6月,西门子能源与中国能建携手为沙特阿拉伯建造两座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高效燃气电站,总装机容量近4GW,将有效改善当地严重依赖石油的能源结构。 此外,在2021年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倡议建立的"中德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已于2023年在大中华区总部办公中心投入使用,推动国际间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松赞集团在进博会上签约合作的松赞巴松措林卡低碳绿色酒店自2023年运营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低碳社会影响;2021年在进博会首展的西门子能源零碳无氟环保型高压开关(Blue GIS)已运用在国内首座零碳变电站110kV无锡清舒站和广州新街变电站等众多国内外输电项目中。 西门子能源在第七届进博会的展位地址: 展览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 333 号) 展位编号:3 号展馆 3B4-01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能源网站:https://www.siemens-energy.com/cn/zh/home.html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西门子能源"(微信号SiemensEnergy)。 西门子能源( Siemens Energy ) 是全球领先的能源技术公司之一,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打造面向未来的能源体系,助力全球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门子能源拥有丰富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覆盖从发电和供热、输电、储能到低碳工业几乎全部的能源价值链。西门子能源的业务组合涵盖传统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如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以氢气驱动的混合动力发电厂、发电机与变压器等。在风电领域,西门子能源依托旗下的西门子歌美飒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居于引领地位。据估算,全球发电量的六分之一是基于西门子能源的技术。西门子能源于2020年5月实现独立自主运营,同年9月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西门子能源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9.8万名员工,并在2023财年实现营收310亿欧元。
3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亚速尔群岛在北大西洋建立了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
葡萄牙蓬塔德尔加达 2024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在世界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 CBD COP16 )做准备之际,亚速尔群岛自治区通过了开创性的立法,指定了北大西洋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 这一历史性的决定保护了亚速尔群岛周围30%的海域,占地287,000平方公里,其中一半受到充分保护,没有开采自然资源。 网络的另一半受到高度保护。 这标志着全球海洋保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为即将举行的生物多样性谈判树立了强有力的先例。 亚速尔群岛的决定正值世界各国努力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关键时刻, 196个国家一致认为,到2030年保护世界30%的土地和海洋( 30x30目标)对地球的未来健康至关重要。 该立法为欧盟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铺平了道路,并推进了全球海洋保护目标。 海洋保护区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努力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建设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工具。 亚速尔群岛的领导层令人鼓舞,因为世界上只有不到3%的海洋受到充分或高度保护。 "亚速尔群岛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海洋自然而闻名,通过这一决定,我们正在朝着富有成效、充满活力的海洋前进。 海洋是我们集体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和经济上至关重要。 我们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海洋,以支持健康的蓝色经济。 我们通过以科学为基础的参与性进程做出的决定,领先的目标是保护我们30%的海洋,这是其他地区现在必须遵循的榜样,以确保地球的未来健康。" 亚速尔群岛地区政府主席何塞?曼努埃尔?博列伊罗。 亚速尔群岛是葡萄牙的一个群岛,由九个火山岛组成,位于北大西洋中部。 亚速尔海面积约为1,000,000平方公里,占葡萄牙水域的55% ,约占欧洲水域的15%。 它包含北大西洋一些最重要、独特和脆弱的岛屿、公海和深海环境。 现在批准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为鲨鱼、鱼类、鲸鱼、深海珊瑚和独特的热液喷口生态系统等自然环境创造了一个保护区,从而形成了蓝色经济和亚速尔群岛社区所依赖的健康海洋。 由于广泛的参与过程,这一海洋保护区网络的创建取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政府主导了与各部门代表的40多次会议,包括来自渔业部门、海运、海上旅游运营商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代表。 其结果是在该地区现有最佳科学的基础上,共同设计了一个有利于人类、自然和经济的海洋保护区网络。 媒体包,包括: 高分辨率水下和无人机照片 保护区网络高分辨率地图 亚速尔群岛海洋生物的B卷录像 发言人名单 海洋保护区:海洋健康的关键工具 海洋保护区( MPA )是海洋中旨在保护自然的区域,人类活动受到限制。 科学表明,充分和高度保护的海洋保护区为自然和人类带来了最大的利益。 根据MPA指南,不同类型的保护定义如下: 全面保护:不允许任何采掘或破坏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可承受的影响。 高保护:只允许进行总影响较小的轻型采掘活动,并将所有其他可承受的影响降至最低。 光线保护:存在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但允许中度至重大提取和其他影响。 最低限度的保护:允许大量开采和其他影响,但该遗址仍然在该地区提供一些保护效益。 海洋保护区已被证明: 恢复鱼类种群并提高生物多样性,通过溢出效应造福当地渔业社区 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提高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污染的抵御能力 促进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机会 支持沿海社区的可持续生计 关于蓝亚速尔群岛 蓝亚速尔群岛计划以最佳科学知识为基础,在社区的参与下,专注于亚速尔群岛海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旨在为保护、促进和提高该群岛的海洋自然资本做出贡献,为该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创造新的途径。 因此,它促进了海洋的保护,增强了自然和依赖于海洋的活动,并促进了可持续的蓝色经济。 它诞生于 亚速尔群岛地区政府、 Oceano Azul基金会和 Waitt研究所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亚速尔群岛大学合作。 如需更多信息: BlueAzores.org 事实和数据
1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Marintec Innovation 2024海事创新大会 - 为未来充电:聚焦替代能源
香港 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海事行业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的临界点,而Marintec Innovation海事创新大会站在了这一变革的前沿,为实现可持续的零碳未来指明了方向。往届大会主要关注通过改进造船技术来实现脱碳目标,而本届大会以"替代燃料和能源助力低碳海事"为主题,有望成为创新与合作的灯塔,照亮行业绿色转型的道路。 本届大会将于2024年12月12-13日在上海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举行,地点位于中山公园龙之梦万丽酒店。本次会议将汇聚行业精英和业界权威组织,共同探讨替代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 。想象一下,未来的船舶将由可再生能源驱动在海上航行,不留下任何碳足迹。本届大会将鼓励开创性讨论并展示创新成果,让人们看到,这一愿景现在已经触手可及。会议将聚焦以下重要话题: 回顾与展望:深入探讨可再生能源的最新进展及其与海事运营的无缝整合。 航行效率 - 船东视角:听取著名船东关于提高运营效率的实用策略。 产业链支持:了解整个海事价值链为推动这些创新所展开的合作。 嘉宾阵容 。演讲嘉宾阵容堪称海事界的名人录。本次会议将邀请ABB、美国船级社(ABS)、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船(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中船赛思亿(无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DNV)、海德威科技集团、国际航运公会(ICS)、国际风船协会(IWSA)、佐敦集团(Jotun)、康士伯数字公司(Kongsberg Digital)、特瑞堡海事系统(Trelleborg Marine Systems)、乌斯坦公司(Ulstein)、威宝律师事务所(Wikborg Rein Advokatfirma)等行业巨头将在会上分享独特见解。他们的专业知识将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向业内领军人物学习的绝佳机会。 会议支持 。大会得到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挪威商业协会和慈善机构合作伙伴MercyShips等知名组织的支持。此外,丹麦外交部、丹麦出口协会、挪威海事出口商会和英国商业贸易部也提供了大力支持,体现出全球对可持续海事未来的共同承诺。 创新展示 。除了精彩讨论和专家演讲外,百适乐、上海卯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泗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通和船用设备有限公司、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等赞助商也将在会上展示其尖端创新技术。这将成为本年度最重要的海事盛会之一。 交流机会 。除会议外,大会还将举办旨在促进合作和建立持久联系的交流活动。茶歇和午餐会将为与会者提供与行业领袖和同行交流的机会,而闭幕晚宴将为进一步讨论和交流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行动呼吁 。现在该行动起来了。行业利益相关者必须团结起来,大力投资和采用替代能源技术。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应对挑战,引领海事行业走向可持续的零碳未来。本次大会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朝着为未来创造一个更绿色、更清洁的世界迈进的一场行动。 加入我们 。注册通道现已开放,建议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尽早注册,确保能抓住机会,参加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欲了解更多信息并注册,请访问www.marintecchina.com。 Marintec Innovation 创新大会背景: 继2017年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首次举办后,Marintec Innovation海事创新大会选择在偶数年的12月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万丽酒店举行。大会由Informa Markets和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将继续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通过合作和知识共享,促进关于海事行业各种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的交流。 各届大会主题 2017:邮轮建造(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举办) 2018:国际海事智能能效技术 2020:第四次海上工业革命 2022:确定脱碳之路 2024:替代燃料和能源助力低碳海事 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主办方: 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由Informa Markets和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和管理。
1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简介
职业: -
学校: -
地区:
个人简介: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