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动
影响力5.60
经验值0.00
粉丝2
分享全球能源化工资讯
圣戈班集团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2023年预计可刷新利润率纪录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2023年第三季度继续确保价格稳定,产生正向的价格成本差 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量符合今年预期 进一步证明集团在困难环境下的韧性 今年截至目前回购5.4亿欧元股份,提前完成既定目标 2023年展望:2023年预计可实现新的营运利润率纪录,连续第三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今年 9 个月同比销售额保持稳定。由于过去几年间主动执行的涨价使得价格比较基准难于确定,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与 2022 年同期相比减少 3.1% 。 在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环境下,九个月期间产品价格增长5.9%,第三季度价格增长1.9%,反映出今年初开始的 整体且连续的价格稳定性 ,从而 再一次产生正向的价格成本差 。 在困难的宏观环境下,集团业绩表现继续 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得益于战略定位以应对 能源和脱碳挑战 为核心,以及各个国家的本地公司具有的优势,使其能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 基于近期的收购和投资项目,集团已 成功在北美、亚洲和新兴国家市场以及建筑化学品业务上重新定位 。这些市场具有强劲的增长前景,目前占 集团营运利润的三分之二 。 过去 9 个月的时间 , 建筑化学品 业务总体上创造了 3.1% 的有机增长 。 与对今年的预期相符, 九个月的 销售量 减少了5.9%,第三季度的销售量减少了5.0%(包括约2%的负向工作日效应),市场适度放缓反映出一种鲜明的对比:新建建筑市场的明显下滑和翻新改造市场的整体良好韧性。 在各个本地市场, 集团正采取 积极且必要的商务和工业措施, 旨在继续跑赢市场,并且继续保持从2019年起至今的出色营运业绩。 财报显示 , 九个月 的销售额实现 365 亿欧元, 减少4.9%,负向的 汇率效应 为2.2%,负向的 集团结构影响 为2.7%; 第三季度 销售额为 116 亿欧元, 减少10.5%,负向的 汇率效应 为3.9%,负向的 集团结构影响 为3.5%。 集团结构影响源于 集团业务组合 的持续 优化 ,包括业务剥离,主要是英国、波兰和丹麦的分销业务,玻璃加工业务,晶体与探测器业务以及钢铁工业的陶瓷业务;也包括业务收购,主要是建筑化学品业务( GCP 应用技术公司、墨西哥的Impac、巴西的Matchem和马来西亚的Best Crete)、加拿大的外装产品业务( Kaycan 和 加拿大的建筑产品 )和隔音保温业务(印度的U.P. Twiga)。 近期的收购业务的整合工作进展良好 ,助力我们 达成预期的协同效应 。 亚太区:良好的销售势头 亚太区 九个月的有机增长率 为 5.1% , 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为3.0%,销售量显示出良好的势头,价格的对比基准较高。 印度 创造了又一个季度的强劲业绩表现,并抓住了市场份额,得益于其基于全套解决方案的销售模式,综合创新的解决方案系列,成功整合的隔音保温业务(Rockwool印度和U.P. Twiga),以及启动的新生产线。借助可持续性的建筑解决方案,圣戈班印度继续在推广低碳建筑的行动中发挥开拓性作用。 中国 尽管面临较为困难的市场环境,但是也进一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随着华中地区新生产基地的顺利启用,在轻型建筑和翻新改造市场获得市场份额。 东南亚 在较高的价格对比基准下保持稳定,马来西亚得益于不断扩充的解决方案,助其在轻型建筑市场上的实力得到加强。
9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蔼睦医疗公布DEXTENZA?用于治疗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取得阳性结果
上海 2023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蔼睦医疗,一家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革新性药物、数字疗法和医药器械产品,以满足患者在眼科、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尚未满足的关键医疗需求的全球创新医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在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的真实世界研究("RWS")取得阳性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DEXTENZA®(0.4毫克地塞米松眼科插入物)治疗白内障手术后眼部炎症和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疗效终点,即通过白内障术后第 14 天研究眼无前房细胞(即"0"分)的比例,显示DEXTENZA可显著减少眼部炎症。 本研究也达到了次要疗效终点,即术后第8天眼部疼痛显著减轻。 研究结果显示DEXTENZA的耐受性良好,与此前所有研究的结果一致。 "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真实世界研究取得了阳性结果",蔼睦医疗首席执行官赵大尧博士表示,"DEXTENZA在中国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和 良好的 安全性,这是蔼睦医疗推进这一后期项目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0年10月,蔼睦医疗与Ocular Therapeutix, Inc. (以下简称"Ocula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OCUL)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获得在大中华区、韩国和东盟市场开发和商业化 DEXTENZA 的权益。目前,该产品已在美国和澳门 地区 获批用于治疗眼科手术后的眼部炎症和疼痛以及过敏性结膜炎有关的眼部瘙痒。 DEXTENZA是首款缓释泪小管植入剂,不含防腐剂,单次植入后可持续 30 天向眼表缓释地塞米松,与目前常规需每日多次点眼的滴眼液相比,可确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为患者提供显著的益处和便利。
9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五大洲海外伙伴齐聚现场,艾比森2023秋季发布会成功举办
深圳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10月18日,艾比森2023秋季发布会在东江智造中心成功举办。这是近三年来艾比森首次举办线下秋季发布会,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携公司管理团队与来自五大洲的海外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市场动态,推进深度合作。 LED租赁市场高速增长 AbsenLive蓄势破局 发布会伊始,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致辞,对远道而来的海外伙伴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艾比森AbsenLive负责人从公司概况、运营数据、战略规划等视角详细介绍了艾比森近年来的发展成果,让现场嘉宾对艾比森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2022年以来,艾比森稳步推进"1+3"品类品牌策略,以母品牌+品类品牌AbsenLive、Absenicon、AbsenCP组成全新品牌矩阵,重点打造优势品类,深化垂直细分市场的影响力。 近年来,全球高端租赁市场和虚拟制作呈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AbsenLive深度聚焦细分市场,先后发布PL Pro、AX Pro、PR等系列产品,满足各类企业活动、现场演唱会、广电、公共活动、xR舞台和虚拟制作场景需求,成为全球众多专业用户的优先选择。 会上,艾比森首席技术官表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LED租赁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心,建立统一的产品标准与行业规范势在必行。AbsenLive致力于以高品质、高稳定性、简单易用的产品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让全球更多演出舞台绽放至真光彩。 AbsenLive多款新品亮相 为舞台创意无限赋能 发布会现场,艾比森产品市场总监全面介绍了JP V2系列、JP Pro系列、SA系列、PR系列等多款新产品的核心特点与应用优势,为舞台艺术打造创新成果,为客户创造非凡价值。 JP V2系列超轻窗帘屏,具有4500nits亮度、7680Hz超高刷新率、16bit高灰度等级;碳纤维管+压铸镁的材质,使箱体既轻巧又耐用,带来极佳的使用体验。 JP Pro系列高端巡演舞台租赁窗帘屏,具有革命性的设计,通透率高达50%,高强度的复合结构设计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让产品更加坚固;同时,大尺寸箱体能够帮助用户轻松搭建创意舞台。 此外,超轻租赁屏SA系列以及屡次斩获国际大奖的PR系列产品也以出色的显示效果、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极致的使用体验让现场伙伴印象深刻。 座谈会环节,来自五大洲的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围绕LED舞台租赁及虚拟制作市场动态、前沿技术革新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本次发布会面向来自五大洲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深入阐释了艾比森的发展战略,重点展示了AbsenLive的最新产品与未来布局,收获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赞扬。未来,艾比森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品类品牌建设,持续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7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马来西亚 Gentari 和新加坡 GIC 与 Greenko 创始人合作开发全球最大的绿氨平台之一
每年 500 万吨的绿氨产量能助力印度更快实现净零目标。 新成立的企业致力于在 2025 年末首次交付绿氨。 印度海得拉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吉隆坡 2023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马来西亚 Petronas 的清洁能源部门 Gentari 和由 Greenko 创始人成立的 AM Green 今日宣布与 GIC 的一家关联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到 2030 年将年产 500 万吨 (MTPA) 绿氨,相当于约 1 MTPA 绿氢。 From left to right: Mr Navjit Gill , Country Head ,Gentari India, Mr Anil Chalamalsetty , Founder, AM Green, Mr Kian Min Low, Chief Renewables Officer, Gentari, Mr Hardeep Singh Puri , Honourable Minister for Petroleum & Natural Gas, Govt of India, Mr Suhil Purohit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Gentari, Mr Mahesh Kolli , Founder, AM Green, Mr Gautam Reddy -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AM Green Gentari 印度地区负责人 Navjit Gill 先生、AM Green 创始人 Anil Chalamalsetty 先生、Gentari 首席可再生能源官 Kian Min Low 先生、印度政府石油和天然气部长 Hardeep Singh Puri 先生、Gentari 首席执行官 Suhil Purohit 先生、AM Green 创始人 Mahesh Kolli 先生、AM Green 首席运营官 Gautam Reddy 先生 本次合作项目的重点是在印度多地生产绿氨,预计将助力印度与经合组织 (OECD) 国家加速实现净零目标。预计从 2025 年底开始,该平台将向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主要 OECD 国家出口绿氨。 AM Green 旗下的 AM Green Ammonia Holdings 将负责绿氨的生产。在获得 Gentari、GIC 和 AM Green 的投资后,该公司将成为一个资金充足的平台,将分阶段在印度的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和喜马偕尔邦进行投资。 500 万吨绿氨相当于约 100 万吨绿氢,占印度国家绿色氢能计划绿氢生产目标的五分之一,也是欧洲 2030 年绿氢进口目标的 10%[1]。 若能顺利实现这一生产规模,这家新成立的企业将一举跻身于全球大规模且极具成本竞争力的绿氨生产先驱行列。 AM Green 通过与知名交易方签订承购协议,获得全天候可再生能源供应,并结合由旗下另一家公司 AM Green Technology & Solutions 制造的电解槽,为其绿氨生产提供助力支持。凭借其在价值链中的定位与互补增长引擎,AM Green 具备良好条件,可在全球工业和经济去碳化的大规模竞争解决方案中,占据并保持领先地位。 AM Green 还将通过其子公司 AM Green Molecules 生产绿色分子,如绿色甲醇、绿色烧碱、绿氯、生物燃料和各种下游高价值绿色化学品。此外,AM Green 还将与比利时的 John Cockerill 成立合资企业,在其子公司 AM Green Technology & Solutions 生产电解槽;到 2030 年,将为 AM Green Ammonia 提供约 6.5 吉瓦的电解槽。 交易是否完成受相关的惯例先决条件所限。Citigroup Global Market India Pvt. Ltd. 和 Cyril Amarchand Mangaldas 在本次交易中担任 AM Green 的独家财务和法律顾问。 Greenko 集团和 AM Green 创始人 Anil Chalamalasetty 表示: "我们很高兴能与 Gentari 和 GIC 合作,助力全球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Gentari 和 GIC 的承诺支持了 Modi 总理的愿景,即让印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导者。这项战略合作将致力于助力各行各业和各 OECD 经济体更快实现净零目标。对创新的持续关注与执行力,将确保我们的企业 AM Green 始终领先于其他企业,率先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解决方案平台。" Gentari 首席执行官 Suhil Purohit 表示: "随着 Gentari 在马来西亚、亚太及其他地区扩大我们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组合,我们相信,开展行业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并释放协同效应至关重要。与 AM Green 和 GIC 的合作证明,我们致力于加快绿氢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助力创造净零未来。OECD、东南亚和东亚各经济体将借助绿氨将通过共燃发电解决发电和航运等行业的脱碳问题。"
6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AICPA & CIMA在IFF全球年会发表演讲:CFO是可持续披露报告的核心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2023年10月27日-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召开。AICPA &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作为IFF学术合作伙伴受邀,由公会全球政府及政策事务副总裁米歇尔·穆伦(Michelle Mullen)女士和公会北亚区总裁李颖女士(FCMA, CGMA)代表出席。 AICPA & CIMA 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全球政府与政策事务副总裁米歇尔穆勒女士正在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候任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秘书长彭华岗;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执行主任张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普华永道中国专业技术部合伙人、ISSB过渡实施小组(TIG)专家成员金以文作为发言嘉宾,出席了28日下午举行的“ESG 迎来新的全球规则”平行会议。会上,米歇尔·穆伦(Michelle Mullen)女士代表公会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新的报告披露准则要求》 Sustainability – New Reporting Requirements 的主旨演讲。 她首先指出:“ESG报告作为企业和组织的‘第二财报‘,它和资本市场对投资人的决策之间的关联度很大。因此需要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来助推整个行业关于可持续性生态的建设。”随后,她结合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今年夏天发布了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创建全球基准两项标准:IFRS S1和IFRS S2(《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进行了相关解析和阐述。 她说:“S1和S2的报告是全球范围的基础标准,只有通过S1和S2所打造的基础框架,才能帮助全球企业和组织能够清晰地、持续地、可靠地为高层管理者提供长期有效的战略指导和建议。”她还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全球各大洲尽管可能在针对‘可持续性报告’有不同的标准和制定进程时,都应该将中国考虑到他们的战略发展中去。只有’全球一盘棋’,才能推动一个全球通行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标准的推出和广泛应用。“ 米歇尔在演讲最后强调,“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从事与ESG相关工作的团队正在壮大;正因如此,作为披露报告的核心——CFO——的角色更需要与时俱进,从CFO成长为CF-Know,承担起组织和搭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作用,并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这场变革中,会计师们则需要扮演起信息读取和数据分析的角色。”她呼吁:“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所有企业和组织应该行动起来!” 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以“新资本、新价值、新世界:全球经济碎片化下的重振与合作”为主题,邀请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政要、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代表参会,就近期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经济、金融和贸易等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是全球金融领域一次高级别的对话和多边合作。AICPA &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未来将持续与IFF展开更加紧密的专业合作,更有力的推动行业全球标准的制定以及在中国的落地和推广。
5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在2022年强劲增长基础上,药明康德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利润增长持续超过收入增速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106.70 亿元,单季度收入重回百亿规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295.41 亿元,同比增长 4.0%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23.4%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80.76 亿元,同比增长 9.5% ;稀释每股收益 2.73 元,同比增长 18.7% 前三季度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81.67 亿元,同比增长 20.6% ;经调整 Non-IFRS 稀释每股收益 2.77 [1] 元,同比增长 21.0% 公司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强劲增长 32.5% 上海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 603259.SH / 2359.HK )发布 2023 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4.0%至295.4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增长23.4%。 公司经调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长13.8%至125.11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达到42.3%,同比提升3.6pts。公司持续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在恒定汇率下,公司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同比提升接近1pt。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6亿元,同比增长9.5%;稀释每股收益2.73元,同比上升18.7%。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6%至81.67亿元;稀释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2.77元,同比增长21.0%。 公司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得益于公司利润持续增长,以及不断提升的资产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强劲增长32.5%。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客户超过900家,过去12个月服务的活跃客户超过6,000家,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公司在手订单保持上半年增速趋势。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加速增长245%。 报告期内,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人民币118.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强劲增长43%。 持续稳健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D&M分子管线保持快速增长,第三季度新增分子343个,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分子926个;D&M分子管线总数首次超过3,000个,目前总计3,014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合计新增12个。D&M业务收入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前三季度D&M业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48.2%。 作为行业创新赋能者、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健康产业的贡献者,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MSCI明晟ESG AA级领导力评级,同时升级获得EcoVadis 银牌认证;公司出色的ESG表现持续获得MSCI明晟、EcoVadis、S&P Global标普全球、Sustainalytics晨星和CDP等全球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展望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将全部来自于非新冠商业化项目,我们预计单季度非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将首次突破100亿,其中WuXi Chemistry D&M业务将保持强劲增长,并在前三季度基础上加速增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29-34%。公司2023年收入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将增长25-26%,整体收入将首次突破400亿。由于第四季度早期药物研发阶段需求不及预期,部分相关实验室业务收入预计将低于最初预期,因此,公司调整2023年收入增长区间,从之前5-7%,调整至2-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从之前29-32%,调整至25-26%。 得益于汇率贡献和业务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公司上调2023年全年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0.5pts,至41.7-42.1%;同时,随着经营效率和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 将 首次突破百亿。得益于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以及不断提升的资产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公司上调2023年自由现金流,预计为45-50亿,将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以上。 由于增长不及预期,公司管理层主动提议终止2023年H股激励计划,并回购注销15,467,500股H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数约0.52%,价值约13亿港币[2]。已得到董事会一致通过。 管理层评论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稳健增长,同时预计第四季度非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将首次突破100亿。公司不断增长的分子管线和持续扩大的客户群,显示出全球客户对于公司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我们始终坚信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并相信公司未来会持续稳定增长。药明康德将致力于高效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持续加强能力和规模建设,不懈追求卓越运营、生产力和效率,更好地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早日问世,造福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 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一体化 CRDMO 商业模式驱动持续增长,新分子业务( WuXi TIDES )继续放量 化学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2.0%,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强劲增长31.0%。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5.7%,同比提升4.5pts,主要得益于汇率影响,同时业务效率持续提升。 药物发现("R",Research)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里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2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11%,成为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公司通过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的战略,与全球客户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关系,为公司CRDMO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强劲增长。 i. D&M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1.4%,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D&M业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48.2%。 ii.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增926个分子,目前D&M分子管线总数首次超过3,000个达到3,014个,包括58个商业化项目, 61个临床III期项目,316个临床II期项目, 2,579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合计新增12个。 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继续放量。 i. TIDES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达到人民币20.7亿元,同比强劲增长38.1%。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将大幅增长,全年TIDES业务收入增长将超过60%。截至2023年9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加速增长245%。 ii. 前三季度,TIDES 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27个,同比提升31%,服务分子数量达到230个,同比提升48%。 iii. 公司启动了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预计将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将由原计划的20,000L增加至32,000L。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 SMO 业务保持领先地位,驱动持续增长 测试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6.2%。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8.6%,同比提升1.8pts,主要得益于汇率影响,同时业务效率持续提升。 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前三季度收入人民币35.4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9%,以符合全球最高监管标准的服务质量,继续保持亚太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启东和苏州新设施内已展开针对全球市场的新项目。 临床CRO及SMO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5.9%。 i. 其中,SMO业务前三季度同比强劲增长31.0%,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前三季度,SMO助力客户35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 ii. 前三季度,临床CRO业务助力客户获得13项临床试验批件,并申报递交5项上市申请。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驱动增长;生物学平台为公司持续引流 生物学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6.5%。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2.8%,受汇率影响,同比提升1.6pts。 公司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2023年前三季度,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5%,贡献生物学业务收入的25.9%。 生物学早期发现综合筛选平台集成了HTS/DEL/ASMS/FBDD/CADD等多技术和多维度数据库分析能力, 为客户提供广泛且具有深度的服务。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前三季度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新客户。 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 WuXi ATU ):一体化 CTDMO 商业模式驱动增长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1.6%。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6.1)%,受汇率影响,同比提升0.4pts。 公司持续加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服务平台建设,为总计68个项目提供工艺开发、检测与生产服务,包括7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审核阶段,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9个临床II期项目,以及52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已助力客户完成一个将成为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FDA上市许可申请(BLA),并且美国费城设施顺利通过FDA药品上市批准前检查(PLI)。公司已助力客户完成一个CAR-T细胞治疗的慢病毒载体(LVV)项目的BLA,成为中国首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CFDI) LVV注册现场核查的CGT CDMO,预计客户产品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获批。另外,公司完成一项生产重磅商业化 CAR-T 产品的技术转让,正在进行工艺验证,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申报FDA。2023年6月,公司与一家大客户签订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LVV生产订单,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为客户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元年,实现销售收入分成从 0 到 1 突破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26.9%。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1.6%,同比提升3.5pts,主要得益于有利的项目组合。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已获批上市,一款治疗新冠感染,一款治疗肿瘤。目前另有两款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公司持续获得已上市的两款新药销售收入分成。随着越来越多客户的药品上市,预计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将超过50%的复合增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为客户完成15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同时获得19个临床试验批件(CTA)。目前,公司已累计为客户完成187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163个项目的CTA,其中,2个项目已获批上市,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以及5个临床III期项目,29个临床II期项目,和70个临床I期项目,覆盖多个疾病领域。 本文件纯属简报性质,并非意图提供相关事项的完整表述。更多详细信息请见公司官网披露的 药明康德 2023 年前三季度业绩 和 2023 年前三季度报告 ,以及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 (www.hkexnews.hk) 和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及相关公告。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IFRS")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 本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第三季度分业务板块经营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 IFRS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 WuXi Chemistry ) 7,774.18 (0.9) % 3,613.59 10.8 % 46.5 % 测试业务 ( WuXi Testing ) 1,763.24 12.2 % 706.55 15.4 % 40.1 % 生物学业务 ( WuXi Biology ) 662.28 (3.8) % 299.37 4.0 % 45.2 % 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 ( WuXi ATU ) 314.63 2.7 % (22.29) 注 1 (7.1)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 WuXi DDSU ) 149.11 (31.2) % 52.16 6.1 % 35.0 % 其他业务 ( Others ) 6.60 (45.2) % 6.57 (1.7) % 99.6 % 合计 10,670.04 0.3 % 4,655.96 10.8 % 43.6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3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22.29)百万元,相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6.87)百万元,下降5.41百万元。 2.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前三季度分业务板块经营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 IFRS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 WuXi Chemistry ) 21,241.39 2.0 % 9,716.99 13.3 % 45.7 % 测试业务 ( WuXi Testing ) 4,854.24 16.2 % 1,874.64 21.8 % 38.6 % 生物学业务 ( WuXi Biology ) 1,894.91 6.5 % 810.47 10.7 % 42.8 % 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 ( WuXi ATU ) 1,028.25 11.6 % (62.64) 注 1 (6.1)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 WuXi DDSU ) 491.10 (26.9) % 155.16 (17.8) % 31.6 % 其他业务 ( Others ) 31.43 12.3 % 15.97 7.3 % 50.8 % 合计 29,541.33 4.0 % 12,510.58 13.8 % 42.3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3年前三季度为人民币(62.64)百万元,相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59.62)百万元,下降3.03百万元。 2.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综合收益表 [3]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人民币 百万元 2023 2022 2023 2022 收入 10,670.0 10,638.3 29,541.3 28,394.6 服务成本 (6,154.3) (6,600.2) (17,469.9) (17,929.6) 毛利 4,515.8 4,038.1 12,071.5 10,464.9 其他收入 182.9 113.3 622.7 353.8 其他收益及亏损 14.9 668.4 1,076.0 2,058.3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 (31.1) (35.2) (132.8) (94.0) 于非金融资产确认的减值亏损 - - (42.9) - 销售及营销开支 (167.7) (199.7) (521.2) (555.3) 行政开支 (732.5) (791.3) (2,059.0) (2,099.2) 研发开支 (358.8) (432.1) (1,025.8) (1,089.3) 经营溢利 3,423.4 3,361.5 9,988.5 9,039.4 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 18.1 (36.0) (58.4) (106.8) 应占合营公司之业绩 (0.9) (1.9) 6.8 (0.4) 财务成本 (53.9) (45.3) (154.9) (112.9) 税前溢利 3,386.8 3,278.4 9,782.0 8,819.3 所得税开支 (595.0) (507.4) (1,633.3) (1,372.7) 期间溢利 2,791.8 2,771.0 8,148.6 7,446.6 期间溢利归属于 母公司持有者 2,763.3 2,742.2 8,076.4 7,377.9 非控制性权益 28.5 28.8 72.2 68.7 2,791.8 2,771.0 8,148.6 7,446.6 综合收益表(续) [4]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2023 2022 2023 2022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 ( 股 ) – 基本 2,935,018,668 2,933,269,400 2,936,228,550 2,926,045,926 – 摊薄 2,945,931,775 2,953,335,314 2,949,888,986 2,951,099,205 每股盈利 ( 以人民币列示 ) – 基本 0.94 0.93 2.75 2.52 – 摊薄 0.94 0.81 2.73 2.30 综合财务状况表 [5] 人民币百万元 2023 年 9 月 30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 25,014.6 23,444.9 使用权资产 2,246.1 1,857.5 商誉 1,872.1 1,822.1 其他无形资产 947.1 926.3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 1,087.7 1,135.7 于合营公司之权益 75.2 67.3 递延税项资产 622.5 492.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的金融资产 8,887.9 8,954.3 其他非流动资产 101.9 1,054.9 生物资产 1,127.0 938.0 41,982.1 40,693.1 流动资产 存货 3,413.5 3,952.6 合同成本 731.7 678.8 生物资产 1,148.3 1,037.3 应收关联方款项 64.7 123.0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8,794.4 7,590.4 合同资产 1,276.7 1,048.2 应收所得税 - 16.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3,210.1 2.0 衍生金融工具 14.3 135.6 其他流动资产 1,675.0 1,427.8 银行抵押存款 2.2 1.8 银行结余及现金 9,446.4 7,983.9 29,777.2 23,997.2 总资产 71,759.3 64,690.3 综合财务状况表 ( 续 ) [6] 人民币百万元 2023 年 9 月 30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 7,553.3 7,253.4 应付关联方款项 7.6 14.5 衍生金融工具 1,154.6 115.4 合同负债 2,297.2 2,496.6 借贷 4,639.1 3,874.1 租赁负债 192.8 205.3 应付所得税 1,134.7 517.8 其他流动负债 - 22.1 16,979.1 14,499.4 非流动负债 借贷 356.6 279.1 递延税项负债 399.1 440.5 递延收入 963.8 910.9 租赁负债 1,072.2 983.8 可转换债券 -负债部分 - 502.0 可转换债券 -衍生金融工具部分 - 147.9 其他长期负债 - 0.1 2,791.7 3,264.3 总负债 19,770.9 17,763.7 净资产 51,988.4 46,926.7 资本及储备 股本 2,968.7 2,960.5 储备 48,618.0 43,629.4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之权益 51,586.7 46,590.0 非控制性权益 401.7 336.7 权益总额 51,988.4 46,926.7 经调整 non-IFRS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 人民币百万元 第三季度 前三季度 2023 2022 2023 20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63.3 2,742.2 8,076.4 7,377.9 加: 股权激励费用 156.2 143.4 480.6 503.4 可转债发行成本 - 0.4 0.3 1.3 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42.5) (40.2) (617.1) 汇率波动相关收益 (18.3) (207.4) (354.8) (365.9) 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 14.8 13.8 43.3 42.5 非金融资产减值 - - 42.9 - Non -IFRS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16.0 2,349.9 8,248.5 6,942.1 加: 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资本性投资亏损(收益) 155.6 119.7 (74.6) (170.4) 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之亏损(收益) 0.9 1.9 (6.8) 0.4 经调整 non-IFRS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72.4 2,471.5 8,167.1 6,772.2 [1] 2022年1-9月和2023年1-9月,公司稀释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分别为2,951,099,205股和2,949,888,986股。 [2] 按实际已购买价格计算。 [3]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4]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5]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6]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7]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关于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2359.HK)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药明康德通过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2022年,药明康德被MSCI评为ESG(环境、社会及管治)AA级。目前,公司的赋能平台正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致力于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wuxiapptec.com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有若干前瞻性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公司的信念、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以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做出的预测。尽管本公司相信所做的预测合理,但是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到以下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包括本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力、能够符合扩展服务的时程表、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行业竞争、紧急情况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本新闻稿所载的所有信息仅以截至本新闻稿做出当日为准,且仅基于当日的假设,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公司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更新。 Non-IFRS 财务指标 为补充本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综合财务报表,本公司提供non-IFRS毛利和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开支、可转股债券发行成本、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波动相关损益、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非金融资产减值等)、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进一步剔除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性权益类投资收益、应占合营公司盈亏)、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作为额外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规定或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本公司认为经调整之财务指标有助了解及评估业务表现及经营趋势,并有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透过参考此等经调整之财务指标评估本公司的财务表现,消除本公司并不认为对本公司业务表现具指示性的若干不寻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非日常经营项目。本公司管理层认为non-IFRS财务指标在本公司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适用。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并不意味着可以仅考虑非公认准则的财务指标,或认为其可替代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及表达的财务信息。阁下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或将其视为可与其他公司报告或预测的业绩相比。
1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百事公司将首次"盛装"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巨头百事公司正式宣布,将首次"盛装"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呈现其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百事正持计划"在可持续农业,绿色价值链和产品健康营养创新方面最新实践与创新成果。 同时,公司高层出席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贡献"百事智慧"。百事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全球首席集团事务官、百事基金会董事长斯蒂芬·基霍先生将参加 "发展绿色投资贸易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共享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机遇 共促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和"中国高质量发展与美资企业新机遇"平行论坛;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谢长安女士将出席"银发经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新机遇"平行论坛。 地球与人和谐共生,从"田间到货架"的探秘之旅 位于食品及农产品展区1.1馆的百事公司展台以"地球与人 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沉浸式观展方式,将观众带入一场由最新绿色农业,智能数字化,绿色供应链,领先食品科技引领的探秘之旅。百事公司还将通过大型3D立体模组形象还原"田间到货架"的绿色价值链路,并展示采用100% 再生r-PET塑料作为饮料包装的国际市场应用案例。 明星产品全家桶,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百事正持产品"展台将为观众带来一系列符合"健康中国"战略的焕新产品,包括品质升级的乐事"减少50%饱和脂肪 * "薯片、百事无糖饮料家族、关注肠道健康的桂格纤维Q+益生元系列新品等。此外,更多全球食品饮料产品也将悉数亮相,展示百事公司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与全球布局。由百事亚洲研发中心的"星级大厨"在开放式厨房,为参观者带来营养美味与快乐无限的百事进博限定美食体验。 (*指产品与原乐事美国经典原味马铃薯片相比,饱和脂肪的含量减少50%以上)
7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2023十如对话,向世界呈现可持续发展的亚洲视角
桂林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引言:全球关注的COP28将于11月底在迪拜举行,本届缔约方大会的重点是"全球盘点",但根据联合国9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到一半的时候,世界离目标还很遥远。如何统一行动和综合施策,正是当下的全球热点。 2023十如对话在位于桂林的可持续发展园林十如成功落下帷幕。本届对话以"亚洲视角下的可持续增长前景"为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24位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及从业者,共同探讨了公益事业和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协作、社会和经济发展、未来工作以及时尚界的环境可持续性等议题,向世界呈现了源自亚洲的声音和看法。 从2014年起,缘起于溢达集团,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十如对话已在桂林持续举办了十年,共221位讲者,48场讨论与对话,涉及科技创新、供应链和工业4.0、负责任的消费、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医疗卫生、面向未来的工作等12大领域,为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交流平台。 溢达集团副董事长杨敏贤在致辞中对嘉宾表达了感谢:"十载对话,如水赴壑。十如对话的举办地十如,正是溢达多年来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十年努力,在十如,我们在践行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2021年度十如对话期间,溢达集团公开宣布了净零排放承诺。一年后的2022年,溢达集团已成功减排47%(在2008年基础上),然而这是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仍任重而道远。 在对话正式开始前,声白集团董事局成员、品牌及零售总裁潘楚颕在致辞中呼吁所有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采取负责任行动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围炉夜话环节,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可持续发展企业网络主席林家礼的对谈中,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全面探讨了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与展望。他强调,打破传统界限、全力合作才是赢得未来的根本。 广西贸促会会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席秘书处秘书长杨雁雁表示,十如是制造业与人、与自然、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公益事业在促进社会创新和维护可持续增长方面的作用备受重视。来自香港慈善机构的梁卓伟以实际案例,展示了公益事业如何利用其变革力量来推动社会积极转变及增强韧性。 对于具前瞻性的企业领袖和管理层而言,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中的必要性日益凸显。Indorama Ventures PCL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oke Lohia、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和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兼主席吕元祥一起探讨了商业领袖和企业如何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共创可持续发展机遇。 亚洲丰富的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中,泰国教育部副部长Khunying Kalaya Sophonpanich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与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探讨了亚洲哲学灵感之下的社会发展倡议及政策、经济前景。 面对颠覆性技术和多极化市场需求的冲击,要如何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作呢?香港中文大学禤永明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SEEM)讲座教授蒙美玲、Preface创办?兼?政总裁卢炳棠、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市场学、创新及资讯管理学副教授潘光俊共同讨论了AI挑战下人们如何持续学习,以及如何更好的工作。 现代纺织产业能从古老的智慧中吸取能量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天然染料在中国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染团队带头人汪琼和溢达集团研发中心总监周立明,与嘉宾一起共同体验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遗产 -- 中国蓝天然染色,也了解了溢达致力于推动天然染的决心和最新技术进展。 在关于可持续时尚的讨论中,Maharani Chimnabai Stree Udyogalaya副总裁、Maharaja Fateh Singh博物馆受托人Radhikaraje Gaekwad分享了自己复刻印度传统工艺,让碳足迹几乎为零的纱丽重焕新生的故事。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行政总裁葛仪文分享了他们在提高产品耐用性和环保性方面所作的努力。 为了更好地倾听年轻一代对我们这个时代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观点,香港拔萃女小学校长明皓与新生代的代表进行了对话,为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新思考。 在对话结束前,十如研究院委员会主席李效良宣布,十如研究院正式成立。十如研究院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的前沿教育和创新研究。声白集团作为十如研究院创始企业之一,其首席执行官童成也于当日宣布:声白集团将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冷漠是对未来最大的威胁,只有行动才能触及答案"。未来,十如对话将触及更广泛的领域、更多的有志之士,探讨更多元的议题,为实现SDGs的新理念、新方式探索,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创新。 作为桂林这座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部分,十如与桂林山水相依、相映成辉,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均以低碳排放及提高能源效益为目标,将持续呈现具有未来性和引领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样本魅力。
6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艾伯维将携五大关键领域创新成果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因艾逐光,点亮生命”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全球营收排名前 5 的研究型生物制药企业艾伯维携手旗下艾尔建美学将 三赴进博,借助进博会这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 带来覆盖免疫学、肿瘤学、眼科学、神经科学和美学五大关键治疗领域的多款创新产品。 其中,免疫学领域的创新产品 JAK 抑制剂瑞福 ® 和血液肿瘤创新药唯可来 ® 作为进博溢出效应的受益者,它们将展示在更多疾病领域的探索成果,期待尽快能在中国实现更多新适应症上市。眼科药物傲迪适 ® 也将携两大适应症亮相进博。而 免疫领域的重磅产品 SKYRIZI和血液肿瘤领域的EPKINLY将迎来它们的进博“中国首秀”。另外,在进博会这一 “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生态”的大平台上, 我们本届进博还将携手政府、企业、学术单位、协会等多方合作伙伴,共筑、共建、共享医疗创新生态圈,共同探寻破解疾病难题更好的方法,践行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的长期承诺。 第六届进博会艾伯维创新药展区“生命时空” 本届进博会的艾伯维创新药展区将以“因艾逐光 点亮生命”为参展主题,并以 “生命时空” 为主概念展示艾伯维的重磅创新产品与多元化合作,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超凡时空里,艾伯维与全球的合作伙伴一道,“因艾逐光”,日以继夜地探索点亮生命的创新疗法,破解人类的各种疑难杂症,从这个超凡时空诞生的创新产品,搭乘进博会的 “ 加速度 ” 跑道落地中国,让中国患者从 “ 看得见 ” 的创新药到 “ 用得上 ” 创新药,也预示着艾伯维与进博会缘分的传承。“生命时空”是艾伯维前两届参展进博会概念——“超凡实验室”及“未来星群”的延续和升华,体现艾伯维作为全球领先研发型生物制药企业的特质——创新、引领、共赢。 艾伯维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董莉君表示:“ 从进博会这个窗口,艾伯维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见证了中国大市场成为了艾伯维的大机遇,见证了艾伯维创新药从“图片”到“药盒”再到进入“医保报销单”的转变,见证了艾伯维中国员工数从 400人到2200多人的增长奇迹。在中国深耕十年,我们已经进入了艾伯维中国2.0时代,艾伯维将积极拥抱中国机遇,以进博会为原点,展示中国速度与中国智慧,在加速引入全球创新产品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还将把创新药多元合作的中国方案带入全球 。 立足下一个十年,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艾伯维计划到 2030 年为止在中国上市 30 款创新药物,并通过开放多元的合作与各界携手,赋能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 2030 ’目标全速奋进。 ”
9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博安生物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中国烟台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博安生物(6955.HK)宣布,其自主开发的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BA1104)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欧狄沃 ® (Opdivo ® )生物类似药。 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受体阻断抗体,通过阻断PD-1受体与其配体PD-L1及PD-L2的结合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作为当前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纳武利尤单抗已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获批多项适应症,覆盖了新辅助、辅助以及晚期一线和后线等不同的肿瘤治疗阶段,用法包括单药、联合化疗以及与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等,已成为多种实体瘤的基石类治疗产品。 BA1104遵循生物类似药相关研究指南进行研发。已完成的BA1104与欧狄沃 ® 的临床前比对研究表明:BA1104在药学层面及非临床层面与欧狄沃 ® 具有高度相似性;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BA1104与欧狄沃 ® 在PK、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高度可比,达到了所有研究终点。目前正在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为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旨在比较BA1104与欧狄沃 ® 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根据《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BA1104在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后可申请同时获批欧狄沃 ® 在中国获批的全部适应症。 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持续呈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公开资料显示:欧狄沃 ® 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抑制剂,其2022年的全球销售额约为82.49亿美元。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基于PD-1/L1的中国抗体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25年达到298亿元人民币,2018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3.4%。 博安生物研发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窦昌林博士 表示:"PD-1抑制剂作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基石用药,拥有广泛的适应症和多药联用的潜力,对于多个瘤种的治疗以及患者需求的满足产生深远影响。得益于博安生物强大的CMC开发能力和研发综合管理实力,助力我们在纳武利尤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开发进度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们将持续加快BA1104的临床开发,并积极探索该产品与公司其他创新抗体在研药物的联合治疗潜力,包括创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BA1106、ADC产品BA1301和CD3/CEA双抗产品BA1202等药物的联合开发,进一步赋能博安生物的创新药管线。" 凭借高效的自主创新能力,博安生物已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组合,除了已上市的2款产品,公司另有7款在研创新抗体、4款在研生物类似药。围绕患者亟待满足的治疗需求,博安生物已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单抗、双抗及ADC在研药物,涵盖CD25、CEA/CD3、IL-4Rɑ、Claudin 18.2等靶点。与此同时,公司研发管线中的所有生物类似药均已接近商业化阶段,开发进度在国内居首位或位数前列,具备率先上市的先发优势;部分品种也在包括欧美日等海外市场同步开展注册和临床研 究。 关于博安生物 博安生物(6955.HK)是一家全面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专业从事生物药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眼科和代谢疾病。公司的新药发现活动围绕多个平台展开,包括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平台、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平台及细胞治疗平台。 博安生物拥有完整的涵盖抗体发现、细胞株开发、上游及下游工艺开发、分析及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技术转移、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注册及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在细胞治疗领域,博安聚焦新一代增强型及可调控T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更安全、有效、可负担的细胞治疗产品。 目前,博安生物已拥有两款商业化产品,以及多个具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型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在研产品组合。除了在中国,博安生物也在包括欧美地区在内的海外市场从事生物药产品开发。基于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以及不断成熟的商业化能力,博安生物已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产业价值链运营体系,为其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榜单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日前,"2023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评选结果公布,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 (影响力)榜单,成为首批入选该榜单的中国杰出商业领袖之一。本次与宋为群一同上榜的其他获奖者还包括《财富》全球500强和中国领军企业负责人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同时,强生荣登福布斯中国外资企业在华影响力50强。 今年是福布斯中国连续第三年举办"华人精英系列评选",也是首次面向亚洲和中国市场推出该评选。该榜单从"商业"和"文化及科研"两个维度,遴选出"影响力"和"成长力"两大类别共 100 位杰出的华人代表,其中"影响力"的入选者均为当年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全球展现较强影响力的行业标杆人物。 在超过135年的创新历程中,强生公司致力于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作为强生历史上首位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区主席,宋为群率领强生中国管理团队,持续推进公司旗下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业务在华的创新进程和协同发展。如今,在强生的全球业务版图中,中国不仅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创新战略策源地。 在宋为群的带领下,强生于2019年成为首家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创新+发展双引擎"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同时强生也是支持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领军企业,并于2020年底获得上海市政府认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多年来,强生不断加速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产品,服务百姓健康需求。此外,公司还通过设立创新孵化器和创新中心,支持政府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携手本土和全球创新企业助力前沿医疗创新转化。 强生中国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是医疗展区最大的展商之一,历届展出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肿瘤、骨科、精神疾病、白内障等多个高发病种的全球创新解决方案。 宋为群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推动公司中国本土高端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本土研发创新和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建设。以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区为例,其不仅是强生在中国最大的端到端供应链基地,更成为强生全球重要的集制造、研发、共享服务和客户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之一,入列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强生医疗科技率先在中国市场启动数字化转型,拥抱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创新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在数字化诊疗、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人才建设等领域积极打造先驱性数字化领导力。 2021年,强生中国宣布以三大战略、六大举措助力国家"共同富裕"目标,并在精神健康、眼健康、亟需手术人群及常见疾病等重点领域,支持多个公益项目的开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民生。强生还在抗击疫情、赈灾、危机响应等领域积极贡献企业力量,过去六年里已累计捐赠超过12亿元人民币支持社会公益、灾难援助、患者支持项目。长期以来,宋为群身体力行回馈社会,他多次率员担任"微笑行动"义诊志愿者,该项目在强生支持下累计为3万多名中国儿童修复唇腭裂。 今年是宋为群加入强生的第二十个年头,他以全球化视野、开放创新的思维、果敢担当的行动,带领强生中国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充分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以高质量的医疗健康产品服务百姓健康,回馈社会。他在业界和跨国企业界具有高度影响力,担任多个社会职务,为跨国企业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经验、推广交流。凭借其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医疗健康行业成长的卓越贡献,宋为群荣获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最高殊荣"健康中国十大人物"、 "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年度CEO"、《经济观察报》"年度杰出跨国公司中国掌门人"、界面新闻"年度跨国公司中国区CEO"、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阳光年度领袖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激励和鞭策,更是对强生中国的褒奖与肯定。"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示,"随着强生品牌焕新,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两大业务。我期待与中国1万多名强生人继续携手并肩,以创新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支持政府打造高质量医疗卫生体系,服务14亿中国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4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城市未来,变革之路:Glocal Platform亮相年度城市经济论坛,协力塑造全球可持续城市财政模式
多伦多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10 月 10 日至 13 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市长、部长、城市规划者和前瞻思考的学者齐聚多伦多,参加一场历史性盛会。 城市经济论坛 (UEF)与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 (ISOCARP)携手,举办盛大的第 5 届城市经济论坛(UEF5)和第 59 届世界规划大会(WPC59)。此次双会的目标是:集思广益,应对当今时代一个决定性挑战:气候行动与城市财政。 在本次关于可持续性城市经济全球的顶级会议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启动了 全球+地方城市财政平台 (GPUF)。这项开创性举措的目标是:改变城市获取和利用金融机制和投资机会的方式,应对城市挑战和机遇,最终增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韧性和包容性。 GPUF 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解决方案,在实现全球发展议程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它确认了城市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城市已成为增长、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全球 55%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预计这一比例在 2050 年将上升到近 70%。但与此同时,城市也承受着地域性和全球性的挑战重负,包括不平等、贫困、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等。 GPUF 致力于缩小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金融机制与地方需求之间的差距,为城市提供财政的支持。在实施和行动层面,GPUF 努力帮助城市获取现有的财政资源,为城市地区赋能,帮助城市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机遇,推动可持续增长。 The Glocal Platform还为城市和地方发展伙伴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在全球和国家议程的大框架中,根据当地的城市财政和具体项目情况,采用创新解决方案。GPUF 将助力加强关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确保城市获得实现潜力所需的金融工具、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加 UEF5+WPC59 会议的代表和专家,探讨了塑造未来城市财政的方法。借助 GPUF 这一平台,本次全球论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投资机会。投资者和城市开发商可以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城市和地区的政策与规划,解决能源消耗问题、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想要推动国家政府、企业、民间团体、专业人士和学术界合作,推动实现实质性巨变,离不开财政支持的助力,这一平台也强调了这一点。The Glocal Platform提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发创新型财政模式,这个创新性观点获得与会者的一致认同。目前,该平台已经为城市提供了多项发展机会。在 2024 年 10 月举行的第 6 届年度论坛中,将介绍其成立一年来的成就。 World Urban Pavilion 联合主管 Eduardo Lopez Moreno 和 Aragon Business Advisory Corporation 常务董事 Amir Hossein Kashfi 介绍了他们对该平台的愿景,强调城市的转型行动离不开恰当的财政决方案和投资机会。他们还表示,想要实现持续变革,必须将数据、城市解决方案和金融机制联系起来,GPUF 在这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面对快速而无序的全球城市化,以及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的紧迫需求,UEF5+WPC59 会议启动了"城市财政全球平台",标志着我们向建设包容和可持续城市迈出了关键一步。该倡议旨在调动城市资源,促进创新型财政联系,成为城市实现发展目标的必备工具。 主办方在闭幕仪式上宣布,第 6 届城市经济论坛将于 2024 年 10 月举行,主题为可持续旅游融资和提高生活质量。
1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在利雅德举行的 FII7 的最后一天详细探讨了 AI 以及在 COP28 峰会前进行万亿投资的目标
在 AI 专题峰会中探讨 AI 如何改变金融、工业和人类社会 在碳峰会讨论南半球共同制定的碳市场框架,促进环境投资 推出 ESG 工具,帮助新兴市场减少 5.4 万亿美元的 ESG 投资缺口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FII7 最后一天的活动聚焦投资和技术的最新前沿,涵盖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网络安全、机器人、风险资本和新兴国家等多项主题。 这一天还举行了以全球 AI 规范为专题的特别峰会,Conexus 联合创始人 & 行政总裁 Eric Daimler 博士,Scale AI 总经理 Michael Kratsios 以及奥地利共和国前联邦总理 H.E. Sebastian Kurz 等贵宾出席。 其他发言嘉宾还包括:Ced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创始人 John Curtius,Google 首席 AI 推广人 Laurence Moroney,以及 Beyond Limits 的 EVP 兼首席商务官 Rami Qasem。 AI 峰会讨论了近期 Goldman Sachs Economics 提供的数据洞见:到 2025 年,与 AI 相关的全球投资将达到 2000 亿美元,这反映出 AI 作为变革者的潜力。随着经济和社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AI,它将颠覆产能并重新塑造商业流程。 Blockchain.com 的联合创始人兼副主席 Nicolas Carey 表示:"AI 和金融服务的未来将息息相关。区块链和 AI 技术同时兴起等现象并非巧合,这些技术本身就具有高度共生的特点,你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和足够的能力,才能了解这些信息揭示的深层意义。" 本次峰会的讨论,还涉及全球监管机构、国家立法机构和标准制定机构如何着手制定框架,充分发挥 AI 对社会的优势,同时减少已知和未知的风险。 在南半球碳市场专题会议中,南半球各方本着合作精神齐聚一堂,在 COP28 之前制定了集体议程,确定预期成果。 本次行政级别的会议为南半球提供了一个平台,帮助各方实现共同目标,即制定符合其气候目标的内部碳市场框架,同时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这些都离不开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气候正义的大背景。 在 FII7 的最后一天,Institute 还在年度 FII 核心会议中发布了其包容性 ESG 工具与评分,用于改善新兴市场的 ESG 数据质量,在获得融资流方面为这些市场中的企业赋能。该机构已与全球可持续性数据和科技领先提供商 ESG Book 缔结合作关系。 FII Institute 的包容性 ESG 工具致力于帮助投资商识别当前和未来表现优异企业,同时赋能新兴市场企业,改善其可持续性举措和成果。 截至第3天结束,FII7 发布的公告总额达到 179 亿美元,会议还发布了不同行业的全球性公告。Public Investment Fund 宣布将与意大利轮胎制造商 Pirelli 合作,承诺通过在沙特阿拉伯建立轮胎生产厂,实现本地制造能力。ACWA Power 与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及 OPEC Fund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签署了阿塞拜疆 240MW 风能项目的融资协议。 FII Institute 也在其投资组合中增加了两笔新投资 - 根据 Institute 的 ESG 目标,完成了总计九笔国际初创公司投资。第一笔投资对象为 Plant Squad,这家公司是拉丁美洲植物替代蛋白质市场的领导者,能够提供比竞品更正宗的口味和更健康的配方。第二笔投资对象为 Ultim,是一家氢能燃料电池的全球创新企业。 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 的行政总裁 Richard Attias 表示:"在过去的三天中,我们迎来了世界领军企业、金融业巨头和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讨论确定应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改善投资环境、提振经济、鼓励支持,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结束本次中东会议后,FII 将很快去往远东,参加 12 月 7 日和 8 日在香港举行的 FII PRIORITY 峰会,延续我们的使命之路,改变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百威亚太携产业链开创铝罐闭环回收体系 助推再生铝业可持续发展
碳索铝途 CAN见未来 福建莆田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10月27日 ,百威亚太以“碳索铝途,CAN见未来”为主题,在位于福建莆田的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举行“百威亚太碳索新铝途”启动会,联动政府、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探讨再生铝产业创新减碳的重要意义,分享铝罐同级回收闭环项目的实践成果及重大价值,发表食用再生铝业同级回收倡议及未来愿景。百威亚太旨在携手产业链及政策方,推动建立铝罐同级回收再利用系统性解决方案落地,促进再生铝业规范化建设及有色金属行业提质增效,助力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与采购副总裁杨凯(Jan Clysner)、百威亚太首席供应链及物流官程衍俊、百威中国企业事务副总裁朱江柳、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华建、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中国再生资源协会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接触材料应用评价中心中心主任吴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研究发展部副主任李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碳中和研究中心博士/工程师吕明环、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中粮包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晔、奥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云杰、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葛志荣、昇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斌、南山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昌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超、邹平宏发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建、厦门保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延富、博瑞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总经理骆江波等嘉宾一同出席此次活动。 百威亚太及各方代表共赴“新铝途” 现场,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华建 表示 :"企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力军。作为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百威亚太将莆田工厂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低碳智慧工厂,并在去年与多家企业合作完成铝罐同级回收闭环体系的运行,不仅为企业绿色转型、再生铝循环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更有助于推动莆田当地的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莆田市涵江区政府亦希望能为企业提供切实支持,助推更多企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华建对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行动给予高度评价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与采购副总裁杨凯( Jan Clysner)表示 : "很开心能借助这次活动和各方伙伴共同探讨再生铝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践行者与推动者,百威亚太坚持长期主义,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业务始终,持续探索减碳的无限可能。在循环包装领域,我们聚焦铝罐同级回收,并不断延展探索以最大限度发挥铝罐的减碳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此之外,我们也积极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再生铝业绿色低碳发展合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与采购副总裁杨凯分享减碳探索 聚焦铝罐同级利用,百威亚太引领打造铝罐闭环回收体系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了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的目标,铝业的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作为100%可回收材料,铝拥有极高循环利用价值。中国包装容器领域的废铝回收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值,尤其是易拉罐回收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再生铝处理能力等原因限制,废铝罐往往被降级回收到工业等领域,造成优质铝合金减碳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巨大损耗。 "铝罐的再生循环生命周期较短,具有很高的循环价值,而同级回收将废铝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能耗,有望成为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驱动引擎'。"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 强调了铝罐同级回收的重大价值。 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百威亚太聚焦于铝罐同级回收面临的挑战,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及上下游协作等方式不断探索铝罐包装更高价值的循环利用,并率先推出"Can-to-Can"铝罐闭环回收解决方案。2020-2021年,百威亚太与铝制易拉罐供应商奥瑞金、铝卷供应商南山进行合作,促使罐厂生产线废铝回收到铝卷厂再次利用。2022年,百威亚太在中国莆田、佛山、武汉工厂与易拉罐供应商、回收商达成了百威亚太生产线废罐再循环使用的合作,在百威亚太工厂易拉罐生产线损耗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打造完整的"Can-to-Can"闭环回收路径。至今,百威亚太已实现约6000吨废铝罐料的同级利用。 铝罐同级回收循环路径 "Can-to-Can"闭环回收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的铝罐同级再利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激励着百威亚太的优秀合作伙伴之间不断加强合作。目前,百威亚太的主要易拉罐供应商均已与上游铝卷供应商形成废铝罐料回收合作,形成良好的闭环回收系统。 活动现场,来自行业协会及百威亚太供应商的各方嘉宾也围绕铝罐减碳未来发展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再生资源协会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表示: "再生铝的同级利用具有突出意义与开创价值。百威亚太、奥瑞金、南山等各家企业共同寻找供应链减碳的解决方案,充分贯彻了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责任精神,收获突出成果的同时也带动着生态圈其他企业展开更多合作。我们也希望各企业能持续推动金属包装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有效促进闭环项目推进与金属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 各方嘉宾就铝罐减碳未来发展相关议题展开圆桌讨论 (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潘永刚、奥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云杰 、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中粮包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晔、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吕正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文超) "碳索铝途"多元可能性,各方群策群力共赴可持续未来 百威亚太不仅从消费后回收循环的角度打造开创性的闭环路径,还从生产端的包装减重、供应链绿色节能以及管理端的政策规范推动等多元维度"碳索铝途"。本次启动会随"Can-to-Can"铝罐同级回收模型同步展出的轻量罐、绿色罐,也从不同维度展示了百威亚太的铝罐价值链减碳成果。 百威亚太从设计端出发,在满足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罐体设计以及使用轻量盖型降低罐重,打造轻便低碳的"轻量罐",至今共减少使用约2700吨铝。庞大的原料节省背后,离不开百威亚太对每一克重量、每一毫米厚度的细节钻研。通过不断的设计与打磨,百威中国佛山工厂的330ml"最轻罐"罐身铝卷厚度由0.265mm在今年成功"瘦身"到0.250mm,重量仅为9.57g,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4%。今年,330ml轻量罐平均碳排量仅为185g/罐,较2017基准年单罐排放减少约90g,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仅137g/罐的更低单罐碳排目标。而罐盖方面,百威亚太于2022年首次使用CDL型超薄罐盖料,引领行业罐盖减重之旅。目前,CDL盖已在武汉、佛山、哈尔滨等工厂应用,相较原本使用的B64盖在耐压强度增强的同时厚度减少0.016mm,单盖节约了8%用铝。经过持续探索,百威亚太铝包装已实现超过4万吨减碳排量,单罐碳排放更减少了30%以上。 此外,百威亚太与上游伙伴协作配合,推出全供应链绿色减碳、清洁节能的"绿色罐"。一方面,氧化铝的电解过程依靠水力发电,相比传统的火电铝更加清洁减排;另一方面,从铝卷到易拉罐的进程中,百威亚太易拉罐供应商采用太阳能生产、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蓄热式焚烧系统(RTO)热能回收再利用、双碳双控平台等方式,更有效地推进供应链的多元减碳布局。 在聚焦产业链的铝包装"碳"索之外,百威亚太还注重从政策端推动行业规范的形成。2023年5月,百威中国参与制定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铝合金薄板及容器》团体标准成功发布,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原级再生利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标准有助于推动产业标准发展体系建设,并从食品政策角度为再生铝行业的减碳未来中做出显著贡献。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接触材料应用评价中心中心主任吴刚表示 :"企业参与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可以在提升容器质量水平、保障安全的同时,推动制罐用再生铝的同级回收,提高食品容器再生铝的含量。值得一提的是,同级回收与铸造用再生铝相比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也意味着整条啤酒与饮料价值链向‘双碳'目标迈进,对于我们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企业更进一步沟通,一同推进行业政策标准规范化、绿色化。" 本次启动会不仅充分展示了百威亚太及合作伙伴"碳索铝途"的成果,还为各方进行观点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对于未来深化合作愿景、推动铝质易拉罐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秉承"敢梦敢创,未来共喝彩"的宗旨,百威亚太也将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持续发挥示范作用,在迈向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40年全价值链净零抱负的道路上,继续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并以自身领先经验引领行业合作,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创造一个人人共喝彩的低碳绿色未来。
5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君实生物宣布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特瑞普利单抗是美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填补了美国鼻咽癌的治疗空白 特瑞普利单抗是 FDA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特瑞普利单抗是君实生物第二款通过 FDA批准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的产品 FDA曾授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和1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此次 FDA共批准特瑞普利单抗2项适应症,覆盖晚期鼻咽癌全线治疗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君实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美国商品名:LOQTORZI?)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特瑞普利单抗由此成为 FDA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本次获批的2项适应症覆盖了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全线治疗,分别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内确诊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3万 [1] 。由于原发肿瘤位置的原因,很少采用手术治疗,针对局限性癌症主要采用放疗或放化疗结合进行治疗。此前,美国尚无疗法获批用于治疗鼻咽癌,此次FDA的批准使得 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 ,填补了美国鼻咽癌的治疗空白。 本次BLA的批准主要基于JUPITER-02(一项针对一线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NCT03581786)及POLARIS-02(一项针对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Ⅱ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NCT02915432)的研究结果。 其中,JUPITER-02是鼻咽癌免疫治疗领域首个国际多中心、样本量最大的双盲、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全体大会上首次发表(#LBA2),随后作为《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82.9)2021年9月刊的封面文章发表。经过独立评审进行的评估,预先设定的期中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2023年6月的ASCO年会上公布的总生存期(OS)的最终分析结果(#6009)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总体上,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疗法使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8%,死亡风险降低37%。此外,接受该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更长的持续缓解时间(DoR)和更高的疾病控制率(DCR),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POLARIS-02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影响因子:45.3)。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患者ORR为20.5%,DCR为40.0%,中位OS达17.4个月。 基于上述两项研究,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鼻咽癌一线和后线治疗的2项适应症已在中国获得批准,是全球首个获批该领域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国际上,特瑞普利单抗的鼻咽癌适应症除了已在美国批准,并获得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和1项孤儿药资格认定,相关适应症在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的上市申请也正在审评中。 JUPITER-02 、 POLARIS-02 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 表示:"今天,特瑞普利单抗能够走出国门并获批成为美国鼻咽癌治疗的第一款药物,这离不开众多中国肿瘤学专家在该学科深耕数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所有参与特瑞普利单抗研究的患者、研发团队的倾情奉献。JUPITER-02和POLARIS-02出色的研究成果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单药作为晚期鼻咽癌一线至后线标准疗法提供了确凿证据,期待这项‘中国方案'能够切实改变国际上罹患鼻咽癌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境遇,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存希望!" 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博士 表示:"今天我们迎来了公司又一项重要的‘出海'里程碑,在埃特司韦单抗之后,特瑞普利单抗成为君实生物第二款通过FDA批准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的产品,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的研发质量和生产质量均获得了国际监管机构的认可,也将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布局的进程。目前,该产品的全球商业化网络已初步成形,将覆盖超过50个国家。遵循公司‘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我们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全力推动特瑞普利单抗在更多地区的商业化落地,为更多海外患者提供来自中国的高质量创新药物。" 君实生物首席医学官 Patricia Keegan博士 表示:"特瑞普利单抗的首个海外上市批准得益于君实生物的创新药研发策略——在关注中国和亚洲患者临床需求的同时,努力为中国以外的患者提供能够延长生命的新药,缩小全球治疗差异。本次批准对于君实生物进军全球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除了特瑞普利单抗,我们还有更多颇有前景的适应症和药物正在开展国际研究。我们相信,公司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新药治疗选择的宗旨将为我们成长为一家国际型创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Coheru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enny Lanfear 表示:"特瑞普利单抗的获批是Coherus作为一家创新肿瘤药企的关键事件。作为下一代PD-1抑制剂,它是我们肿瘤免疫(I-O)战略的基石,旨在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正如它在鼻咽癌领域显示出的令人瞩目的结果。我们感到特别振奋,现在正转向特瑞普利单抗与靶向肿瘤微环境的I-O药物(如casdozokitug和我们的CCR8抑制剂CHS-114)联合使用,可能会大大拓展能够得到生存获益改善的癌症患者数量。" 【参考文献】 [1] .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4-Nasopharynx-fact-sheet. pdf. 1. 本材料旨在传递前沿信息,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 2. 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 )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6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3项适应症纳入《2022年药品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已作为首款鼻咽癌药物在美国获得批准,其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领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2022年12月和2023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 关于君实生物 君实生物(688180.SH,1877.HK)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依托全球一体化源头创新研发能力,公司已构建起涵盖超过50款创新药物的多层次产品管线,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慢性代谢类、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五大治疗领域,已有4款产品在国内或海外上市,包括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拓益 ® ),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超过30款。疫情期间,君实生物还参与开发了埃特司韦单抗、民得维 ® 等多款预防和治疗新冠的创新药物,积极承担本土创新药企的责任。 君实生物以"打造世界一流、值得信赖的生物源创药普惠患者"为使命,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约3000名员工,分布在美国旧金山和马里兰,中国上海、苏州、北京、广州等。 官方网站:www.junshipharma.com 官方微信:君实生物
4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爱茉莉太平洋第六届进博会参展亮点抢先剧透
品牌战略升级 新品首发亮相 上海 2023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10月30日,距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仅剩六天。全球知名美妆企业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将以"智善共生,耀美未来"为主题,携旗下六大品牌、800余件展品亮相展会。在爱茉莉太平洋精心设计的空间美学中,现场观众可以全方位地感受、感知和感触来自集团各大品牌的潮流美妆趋势、前瞻性研发成果和绿色美妆新理念,沉浸式地踏入这场"美之旅程",感受有质感的耀美未来。 六大品牌多款"星品"亮相 今年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梦妆、吕、魅尚萱六大品牌携全明星产品亮相进博,其中不乏多款中国首发和进博首秀产品。定位于国际化奢华护肤品牌的雪花秀将携今年的倾力之作"菁典臻秀"系列完成其进博首秀,包含菁典臻秀面霜("月亮罐面霜")及眼霜("月亮罐眼霜"),这是品牌科学创研近60年的奢华抗老代表作;年轻肌肤专家兰芝品牌继去年在进博会上完成其致美紧颜焕采三重凝萃精华露("黄金三管精华")的全球首发后,今年又将带来风靡韩国市场的兰芝神经酰胺胜肽微精华水("兰芝神酰牛奶水")、全新升级后主打抗衰功效的明星产品胶原多肽紧颜睡眠面膜("夜猫紫")与观众见面;今年焕新升级以"功效型纯净美妆"为愿景的悦诗风吟品牌将在此次进博会上首发其全新胶原多肽绿茶神经酰胺塑弹霜("嘭嘭霜");结合鲜花植萃及科技力量的梦妆品牌带来的全新补骨脂酚毛孔控油紧肤霜则是另一款令人期待的中国首发新品。 图左至右分别为:雪花秀菁典臻秀面霜及眼霜、兰芝胶原多肽紧颜睡眠面膜、悦诗风吟胶原多肽绿茶神经酰胺塑弹霜、梦妆补骨脂酚毛孔控油紧肤霜 美力无限 永续向善 爱茉莉太平洋以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领先的可持续理念,在为美丽赋予科技力量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渗透"绿"。展台"前沿成果区"全方位展示了集团多年来的卓越科研成果及多项专利成分;同时为响应"绿色进博"的环保理念,紧贴"共创美好绿色生活"的消费主题,爱茉莉太平洋将可再生和可循环材料的应用纳入整个展台的设计之中,现场特别打造的"愈疗空间"让观众在感知美的同时更能关注美的永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6日至9日期间,爱茉莉太平洋展台现场还将设有多场主题丰富的分享会,现场观众可以零距离解码明星产品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是爱茉莉太平洋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开幕在即,爱茉莉太平洋希望依托进博会平台,彰显对中国市场始终不变的投资信心、日益进取的创新之心和持续回馈的向善之心,续写缤纷华彩篇章。
1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首份风湿免疫领域规范诊疗中心建设的指导原则正式发布
推动 全国狼疮诊疗水平高质量发展 北京 2023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与管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于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官方期刊《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Research》正式发表(英文译名为:Improve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China by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作为 首份国家级 平台发布、 首个 风湿免疫领域规范诊疗中心建设的指导原则,《原则》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狼疮")规范诊疗中心的基本配置、医疗能力、教育培训与医疗资源辐射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规范诊疗中心体系结构、认证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原则》旨在严格把控诊疗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水平,最大化发挥其区域辐射作用,助力提升我国狼疮诊疗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狼疮是一种高发于15~45岁育龄期女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全身多脏器受累和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特点,在中国患病人数高达百万 [1]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指出,狼疮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不足加之患者对狼疮的疾病认知度低,导致狼疮患者就诊途径与科室不正确、医生对病情的评估不准确,延误治疗等情况时有发生 [2]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我国风湿免疫学科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有专科医生数量与广大狼疮患者的医疗需求存在较大缺口,存在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曾小峰表示,"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 在积极推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疗项目的重点工作,致力于提升狼疮诊治的均一性。历经项目启动、成立项目专家组、专家会议讨论与达成共识、管理原则形成几大阶段,如今《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与管理原则》作为狼疮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金标准'正式出台,将在全国范围内为狼疮规范诊疗中心提供系统性、统一化的准则,为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指明方向,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狼疮诊疗高质量发展道路。"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梦涛教授表示,"《原则》明确提出规范诊疗中心应建立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具备承办国家级狼疮规范诊疗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能力,并定期对风湿免疫专科及多学科联合会诊医师进行培训,提高所在院区风湿免疫科医生规范诊疗狼疮的综合能力。《原则》的发表将为风湿免疫学科发展树立明确标杆,以点扩面,引领和带动狼疮规范诊疗向周边省级和地市级医院的推广,培育区域风湿免疫学科专科人才,以战代练、以练促学、以学提能,逐步指导和培育更多规范化诊疗中心,共同推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控制。"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田新平教授表示,"《原则》不仅从医院硬件条件、诊疗能力和诊疗流程细节进行规范,同时在疾病管理细节和药物配备方面均作出具体要求,规范诊疗中心应能够实现《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提到的常规治疗药物以及已在中国获批的创新生物制剂等药物可及。随着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几十年的发展以及创新药物的出现,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狼疮患者的病情能得到良好控制以实现低疾病活动状态或疾病缓解,同时实现器官保护。《原则》为临床医生指明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规范化诊治路径,助力患者达到中长期治疗目标。" 《原则》为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化诊疗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指定了切实可依的标准,也为各级医院风湿免疫学科提供了权威可靠的参考。随着《原则》的落地与规范诊疗中心的加速建设,规范诊疗中心在临床诊疗能力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人才培养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国狼疮规范化诊疗水平与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助力我国百万狼疮患者改善预后、收获高质量生活。 [1] 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20 年3月第59 卷第3期 [2] 曾小峰.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8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与基层组织合作,促进中低收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教育水平
支持巴西、肯尼亚、印度的基层组织 投资计划旨在优先处理人类的最紧迫的问题。 将对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和社区产生积极影响。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是一家全球性非营利性组织,它将人们团结起来,为世界各地最紧迫的问题提供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未来投资倡议荣幸地宣布启动三大洲四项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将对当地社区成千上万的人产生长期和可持续的影响。 在 巴西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已与 ARCA 合作。这是一个基于社区的基层组织,旨在让 圣保罗最古老贫民区的青少年、青年和创业者有更多机会用上数字设备 。计划将惠及 80 名在校儿童和青少年、150 名参加职业培训的青年和成人以及 10 名小企业创业者。约有 8000 名贫民区居民参与了这项计划。 在 肯尼亚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联合 KenyaConnect,在肯尼亚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方面启动了两项计划。 - 在教育方面,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将帮助 乡村地区的三所学校配备计算机实验室和设备 ,促进其编程和机器人技术社团的发展。三所学校的 875 名学生和 40 名教师将获得数字化学习的机会,另外,三所小学的 671 名学生也将参与该计划。 -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将为 肯尼亚乡村地区的 26 所学校安装 26 个收集雨水的水箱 ,从而提供可靠的清洁用水。这一计划将直接惠及 6500 名师生,这些师生们目前缺乏清洁饮用水。 在 印度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与 Grameena Vikas Kendram Society 合作开展了一个为安得拉邦乡村社区提供可持续饮用水的项目, 安装先进的净水器,为乡村社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这一计划将直接惠及 225 个家庭,共计一千多人,目前这些人正面临清洁饮水难题。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首席执行官 Richard Attias 表示: "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很荣幸能够支持这些大有裨益的计划,这些计划将直接惠及成千上万的基层民众。为现实生活中各种难题带来有意义、影响深远的解决方案,是机构的使命。而这些计划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一使命。"
1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实验动物新设施与创新管理沙龙顺利落幕,行业造浪者共话新征程
南京 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2023年10月27日,由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实验动物新设施与创新管理沙龙暨实验动物设施与资源专业委员会换届聘任仪式 "会议顺利落幕。 本次会议,各方围绕"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现状""新模型新技术对设施管理的要求""实验动物设施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向探索行业新途,在实验动物设施与管理创新方面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开启未来征程。 郁梦娴女士(右);高翔教授(左);吴宝金教授(中)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郁梦娴女士、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翔教授和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吴宝金教授,共同为会议开幕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可以加强实验动物设施相关的学术沟通交流,促进行业的发展!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与 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并授权其全资子公司 上海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学会人才培训基地,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实验动物行业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 行业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罗店镇副镇长刘传宝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共同入驻合作。 作为实验动物行业关键的一个环节,实验动物设施与资源是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石,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实验动物设施与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勇主任对本次合作表示高度赞赏,并在会场进行了实验动物设施与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名单发布,并为各位专家颁发聘书。 实验动物新设施与创新管理沙龙合照 进入主题报告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各位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讲解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现场反响热烈。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中信证券研究部药品产业链首席分析师韩世通先生就《创新驱动需求,生物制药迭代向前》主题作了专题报告,系统性地分析了生物制药行业,在生物制药行业快速迭代创新的背景下,指出了目前市场需求方向与创新方向。 常在博士就《实验动物创制和管理现状及创新方向》主题,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实验动物创制的发展历程、创新方向和可优化的部分。孙红艳博士就《实验动物创新模型开发及应用》主题提出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前实践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如何在不同领域创新动物模型的建议。 王朝霞博士就《高校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主题,对发挥实验动物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独到的几点思考。刘吉宏博士围绕《‘全时保障'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思考》主题,表示应积极有条不紊地结合大数据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建设实验动物设施。 最后,上海药康总经理琚存祥博士在会议总结时,对在场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上海药康将不断创新迭代新模型,志作浪尖弄潮儿,为实验动物行业前瞻发展注入新动力!
9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潜在FIC/BIC 复宏汉霖两款ADC创新药同时获批临床
上海 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2023年10月27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基于与宜联生物的合作,公司开发的两款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 ADC)——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新型ADC候选药物注射用HLX42,及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新型ADC候选药物注射用HLX43,已经同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批准,拟用于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这是复宏汉霖首批步入临床开发阶段的ADC创新药。目前针对PD-L1靶点开发的ADC产品较少,HLX43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靶向PD-L1的 ADC产品。此外,公司管线中多款ADC/AXC候选药物正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EGFR靶向ADC候选药HLX42 EGF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EGFR的突变或者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抗肿瘤药物开发中的重要靶点 [1] 。尽管多款EGFR抗体和第三代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经在肿瘤治疗中获得了广泛成功,但对于因耐药而导致的标准治疗失败或治疗后复发的肿瘤患者,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2] 。近年来,随着ADC技术的快速发展,ADC药物的开发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3] ,靶向EGFR的ADC药物有望克服现有靶向EGFR治疗的耐药机制,为更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HLX42由高度特异性的人源化lgG1 EGFR抗体分子、可裂解的新型连接子-荷载毒素偶联制备而成,其药物抗体比(drug-to-antibody ratio, DAR)约为8。其中,HLX42的荷载毒素为一种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造成DNA双链断裂,阻断DNA复制,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静脉输注后,HLX42的连接子-毒素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裂解释放,具备较强的旁观者杀伤效应,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HLX42较同类ADC产品具有更大的治疗窗口,增强ADC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PD-L1靶向ADC候选药HLX43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一类跨膜蛋白,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可通过与程序死亡受体1(PD-1)结合启动T细胞程序性死亡,使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 [4] 。近年来以抗PD-1/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促进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高速发展,成为肿瘤患者各线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部分PD-L1阳性患者对该疗法无响应,或者出现耐药 [5] 。鉴于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种中均有表达,且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限,因此PD-L1在作为免疫检查点之外,还具备开发PD-L1靶向ADC药物的潜力,有望为无法从PD-1/L1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方案 [6] 。 HLX43由高度特异性的人源化lgG1 PD-L1抗体分子、可裂解的新型连接子-荷载毒素偶联制备而成,其药物抗体比(drug-to-antibody ratio, DAR)约为8。其中,HLX43的荷载毒素为一种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造成DNA双链断裂,阻断DNA复制,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静脉输注后,HLX43的连接子-毒素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裂解释放,具备较强的旁观者杀伤效应,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HLX43较同类ADC产品具有更大的治疗窗口,增强ADC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兼具抗体分子的高度靶向性和细胞毒素的强大杀伤力,HLX42、HLX43已经在非临床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在第三代EGFR TKI(奥希替尼)或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模型中,HLX42显示出肿瘤杀伤效果。在抗PD-1单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鳞状细胞癌等肿瘤模型中,HLX43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杀伤效果。值得一提的是,HLX42及HLX43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同步入选了2023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进行展示。复宏汉霖也计划启动相应的I期临床研究,以评估HLX42/HLX43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未来,复宏汉霖将持续立足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充分发挥公司在抗体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一体化平台优势,积极探索新靶点、新机制,不断拓展疾病领域和新分子类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质量、可负担的创新治疗方案。 关于复宏汉霖 复宏汉霖(2696.HK)是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生物药,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1款产品,19项适应症获批,2个上市申请分别获美国FDA和欧盟EMA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来,复宏汉霖已建成一体化生物制药平台,高效及创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贯穿研发、生产及商业运营全产业链。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创新中心,按照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管控,不断夯实一体化综合生产平台,其中,上海徐汇基地已获得中国和欧盟GMP认证,松江基地(一)也已获得中国GMP认证。 复宏汉霖前瞻性布局了一个多元化、高质量的产品管线,涵盖20多种创新单克隆抗体,并全面推进基于自有抗PD-1单抗H药 汉斯状 ® 的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继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 (利妥昔单抗)、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中欧双批单抗药物汉曲优 ® (曲妥珠单抗,欧洲商品名:Zercepac ® ,澳大利亚商品名:Tuzucip ® 和Trastucip ® )、汉达远 ® (阿达木单抗)和汉贝泰 ® (贝伐珠单抗)相继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汉斯状 ® (斯鲁利单抗)已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公司亦同步就16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对外授权全面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 Ni cholson, Robert Ian, Julia Margaret Wendy Gee, and Maureen Elaine Harper. EGFR and cancer prognosis.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37 (2001): 9-15. [2] Tan, Chee Seng, D. Gilligan, and S. Pacey.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EGFR-inhibitor-resistant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16.9(2015): e447-59. [3] Ponziani S, Di Vittorio G, Pitari G,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The New Frontier of Chemotherapy. Int J Mol Sci. 2020 Jul 31;21(15):5510. [4] Han Y, Liu D, Li L. PD-1/PD-L1 pathway: current researches in cancer[J].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20, 10(3):727-742. [5] Attili I, Tarantino P, Passaro A, et al. Strategies to overcome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n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2021(154-):154. [6] Kwan B, Ramirez M, Jin S, et al. 783 SGN-PDL1V, a novel, investigational PD-L1-direc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J]. 2021.
10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简介
职业: -
学校: -
地区:
个人简介: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