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动
影响力5.60
经验值0.00
粉丝2
分享全球能源化工资讯
740.6W,天合光能打破N型i-TOPCon组件输出功率世界纪录
常州 2024年4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N型i-TOPCon光伏组件,经权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认证,最高输出功率达740.6W,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 这也是天合光能第26次,在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以一连串"第一"引领光伏创新发展。 天合光能这一突破世界纪录的组件,采用最新一代N型先进i-TOPCon电池,融合激光诱导烧结、边缘钝化、高阻密栅、高密度封装、低电阻连接等创新技术,实现电池钝化效果显著提升、光学利用最大化和极低的电学损耗,使组件功率和效率大幅提升。"每一次突破都源于我们对技术创新持之以恒的追求。"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纪凡说,"i-TOPCon技术的持续领先,再次展现了天合光能引领700W+时代及210+N先进技术平台的竞争力和向上的能量。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也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10年研发,持"韧性" 创"高度" 天合光能TOPCon研发之旅始于2015年。 2015年,天合光能率先在国内开展TOPCon研究并形成首个专利,首创性提出正背接触的"i-TOPCon"双面电池结构及其工艺流程,创造了首个大面积i-TOPCon电池的世界纪录,并入选马丁?格林主编的太阳电池世界纪录Efficiency Table及美国NREL太阳电池世界纪录版图。目前,天合光能在TOPCon领域的专利数超百件,位居行业前列,这是天合光能卓越创新能力的最好证明,也是获得业内广泛认可的最好体现。 2018年,天合光能率先开展i-TOPCon电池的产业化,致力于引领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5月,天合光能创新推出新一代i-TOPCon Advanced技术,叠加210产品技术的全面应用,至尊210+N型700W+组件于8月实现量产,天合光能也成为行业率先实现TOPCon组件量产功率突破700W的组件制造商;同年12月,天合光能宣布新一代N型i-TOPCon Advanced电池技术再次升级,至尊210+N组件功率最高达到720.53W,这也是目前行业TOPCon量产的最高功率水平。 10年间,天合光能坚定深耕TOPCon先进技术路线,保持对"技术细节"的把控,步步有力, 精益求精,持续迭代升级新技术,从而实现连续的效率和功率提升,彰显了天合光能在TOPCon领域的韧性和技术领先实力,也为光伏行业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坚守"长期主义" 一起向前 天合光能,始终面向未来创新。当前,TOPCon可持续成长力已被广泛认可,迭代升级空间广阔。天合光能将继续坚守TOPCon"长期主义",下一阶段,通过应用正面全钝化接触电池技术和叠层技术,抵达N型i-TOPCon的新里程碑。 从去年i-TOPCon Advanced技术发布、700W+组件量产,到至尊N型组件升级至720W,并应用于全球,再到如今210+N 型i-TOPCon组件实验室功率突破740W。不到一年时间,实现4次跨越。天合光能始终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持续升级的至尊210+N型产品也将不断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以超高价值力引领行业持续向前 。
10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百济神州发布《2023年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布全球进展
2023 年度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和未来规划 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 2024年4月26日 /美通社/ -- 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 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上交所代码:688235)是一家全球肿瘤创新公司,今日发布《2023年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点阐述了公司战略、当前目标下已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如何达成更积极的新目标。 在报告发布之时,百济神州的全球业务也正在快速发展中。2023年,公司达成一项里程碑成就——全球累计超过100万例患者接受了BTK抑制剂百悦泽 ® (泽布替尼)和抗PD-1抗体百泽安 ® (替雷利珠单抗)的治疗。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包括我们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的旗舰级生产基地和临床研发中心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启用。 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表示:"无论癌症患者身处何地,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他们都有权获得高品质、有影响力的药物。但仍有许多患者需要等待数年才有机会获得药物,或者根本无法负担药物的价格。百济神州自创立以来,便坚信能用更好的方式来降低这些阻碍,并扩大我们药物的覆盖范围和影响,这也是我们战略性建立公司的原因。我们力求以更加经济高效的方式,将药物更快惠及更多人。我们对创新的承诺远不仅限于实验室中的工作。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肿瘤创新公司,百济神州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深知还需要为患者、员工、利益相关方乃至我们所在的社区而更加努力。" 百济神州的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四大重点领域:推进全球健康、赋能员工、可持续创新和负责任运营。自2021年起,百济神州致力于在各领域设定目标,并每年报告进展。 主要成果 百济神州《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点介绍了公司2023年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其中包括: 副总裁及以上职位的女性比例从2022年的33%提高至2023年的38%。 制定了全球健康公平战略。 全球员工志愿者服务时长超过20,000小时。 将气候风险纳入我们的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启动供应商管理计划,这将有助于百济神州在2025年前完成"范围三"的目标设定。 设立首个定量气候目标 百济神州深知人类健康与地球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一家专注于改善健康和提高健康公平的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在运营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023年,百济神州公布了首个定量气候目标:到2026年,每单位自主生产商品的"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量(来自自有和运营设施产生的排放)将在2021年的基础上降低25%。 为达成气候目标,百济神州正不断落实战略规划,包括为生产基地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能效提升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采购项目等。 扩大面向全球患者的可及性 百济神州基金会成立于2023年初,作为一家独立的501(c)(3)非营利组织,基金会致力于消除全球各地未受关注社区在获得公平和可及的癌症治疗方面所面临的阻碍。成立首年,百济神州基金会已完成向Max基金会的首笔捐赠,作为双方合作内容之一,百济神州基金会与Max基金会将在未来3年内为全球29个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提供百悦泽 ® 。这项合作将把Max基金会的专业经验和基础设施,与百济神州所捐赠的药物和百济神州基金会的捐赠资金充分结合,进而推进双方在改善患者药物可及性方面的工作。 百济神州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全球负责人Christine Riley Miller表示:"短短几年间,我们已经在重点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在百济神州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责任与日俱增。我们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积极变革,并尽可能降低对业务、社会和地球的负面影响。我们期待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百济神州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成果和目标的信息,请点击此处获取报告。 关于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肿瘤创新公司,专注于为全世界的癌症患者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通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外部战略合作,我们不断加速开发多元、创新的药物管线和产品组合,致力于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全球五大洲,我们有超过10,000人的团队,并在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设立了主要办事处。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eigene.com.cn或关注"百济神州"微信公众号。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根据《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联邦证券法律中定义的前瞻性声明,包括百济神州未来增长和全球扩张,百济神州完成其在2023年负责任商业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所设定的目标的能力,以及在"关于百济神州"标题下提及的百济神州计划、承诺、愿望和目标。由于各种重要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前瞻性声明中的结果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百济神州证明其候选药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选药物的临床结果可能不支持进一步开发或上市审批;药政部门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表和进展以及药物上市审批;百济神州的上市药物及候选药物(如能获批)获得商业成功的能力;百济神州获得和维护对其药物和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百济神州依赖第三方进行药物开发、生产、商业化和其他服务的情况;百济神州取得监管审批和商业化医药产品的有限经验,及其获得进一步的营运资金以完成候选药物开发及实现并保持盈利的能力;以及百济神州在最近年度报告的 10-K 表格中"风险因素"章节里更全面讨论的各类风险;以及百济神州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期后呈报中关于潜在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讨论。本新闻稿中的所有信息仅及于新闻稿发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济神州并无责任更新该等信息。
10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俄罗斯诺镍公司创新解决方案将助力亚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曼谷 2024年4月26日 /美通社/ --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是亚太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全球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亚太地区。近年来,随着该地区的暖化程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情况愈发恶化。 诺镍目前正在研发的创新钯解决方案将助力该地区解决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改善20多亿人口的水处理问题、促进绿色能源项目的实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并优化向可生物降解包装过渡的方式。截至2030年底,诺镍预计将斥资1亿美元用于钯的创新应用研发。 诺镍公司钯金中心(Palladium Centre)负责人德米特里?伊佐托夫(Dmitry Izotov)在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利用数字创新促进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全体会议上就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 目前,水处理中多数使用氯进行消毒,这在水的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钯合金催化剂与电解技术的结合可以让消毒剂直接作用于供水,从而降低环境风险。 德米特里?伊佐托夫表示:"钯是未来的重要矿产,尤其是在氢能和光伏项目中。 在氢能领域,钯基催化剂在生产链的每个阶段都呈现出对效率的提升作用,从水电解制氢,到氢气的运输,甚至在燃料电池本身。 在光伏产业中,钯硫族化物可用于制造高效光伏电池," 目前,生产可生物降解包装的关键原材料是从甲醛中提取的乙醇酸,而甲醛是一种危险的致癌物质。新型钯基催化剂则消除了对致癌物甲醛的需求,并提升了原料的产出。钯技术不仅有助于制造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要求,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德米特里?伊佐托夫表示:" 在全球数字化时代,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加速流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诺镍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来模拟和预测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在数字技术开发方面,需要在各个层面开展紧密的国际合作,这对于加快采用绿色技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诺镍钯金技术中心旨在成为新型数字工具研发的前沿场所。 " 钯在解决环境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它已被汽车行业积极用于开发排放控制系统。钯具有很强的催化性和氢渗透性,与其他元素结合后还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因此钯在提高绿色技术的性能和降低其实施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7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阿科玛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
展示电池解决方案的独特技术组合 上海和法国科龙贝 2024年4月26日 /美通社/ -- 15 年来,阿科玛一直与电池市场的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支持电芯内外的突破性发展。阿科玛将于 4 月 27 日至 29 日在中国重庆举行的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 ( CIBF ) 上展示一系列独特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 N2 展厅展位号: B205 ) 。 阿科玛致力于提供 提升能量密度、减少充电时间、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电池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 的解决方案。电池制造商可以依靠阿科玛的丙烯酸/PVDF/UV/EB特种材料和粘合剂组合产品开发下一代电池,比如干法、半固态或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作为电池行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推动创新并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阿科玛电池全球市场经理Woldemar d'Ambrières表示 , "我们期待着与行业利益相关方合作,展示阿科玛如何为电池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 电芯内部 在电芯内部,阿科玛将展示其尖端解决方案组合,包括为高容量负极、正极底涂和陶瓷涂覆隔膜量身定制的一系列INCELLION?水性丙烯酸解决方案。通过基于KYNAR ® PVDF的电极粘结剂和隔膜涂层,以及 FORANEXT ® 电解液锂盐,电池生产商能够开发出新一代电池。 电芯外部 客户可利用阿科玛产品组合中的所有互补解决方案。 波士胶智能胶粘剂可帮助生产商高效地组装电芯与电芯、电芯与模组,同时有助于提高电池热管理系统表现。 要实现最佳的电池性能,温度控制是关键。阿科玛的OLERIS ® 材料是100%生物基材料,从可再生蓖麻油中提取,可增强电池直接液体浸入式冷却系统中的绝缘液体性能。 为确保安全高效的 电气绝缘 ,RILSAN ® 聚酰胺11可提供出色的母排绝缘,而聚酰亚胺薄膜则为热控制和减缓热失控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由于SARTOMER ® 无溶剂 UV光固化特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粘附性和柔韧性,电池的绝缘也变得更快、更高效、 更低碳 。阿科玛还 为膨胀型防火涂料 提供粉末树脂解决方案。 电池组的 保护 是电池安全和耐用性的关键。阿科玛的ELIUM ® 热塑性树脂是复合材料外壳设计的理想选择。电池组一旦涂上由我们的树脂和添加剂配制的涂料,就能更好地防护腐蚀、石击甚至着火。 欢迎在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期间莅临N2展厅B205号的阿科玛展位,了解我们在电池解决方案领域的最新进展。有关阿科玛电池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页面。
5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国际权威期刊发表Bentrio鼻喷剂针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研究成果
Allergy期刊发表了Bentrio鼻喷剂针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NASAR研究成果 NASAR试验达到了鼻部症状改善的主要疗效终点(p = 0.013) NASAR试验证实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减少了患者对基于药物的缓解治疗的需求 试验结果支持Bentrio的全球开发计划 上海 2024年4月25日 /美通社/ -- 优锐医药合作伙伴Altamira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代码:CYTO)宣布其在澳大利亚开展的评估Bentrio鼻喷剂针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患者治疗效果的NASAR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在国际权威期刊 《 Allergy》 四月刊的同行审评文章 [1] 发表,该期刊由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简称EAACI)出版发行,被公认为过敏学领域影响力排名最高的期刊之一。 Bentrio(AM-301)是一种不含药物和防腐剂的鼻腔喷雾剂,用于帮助防护空气传播的过敏原,如花粉或室内尘螨。 NASAR试验在澳大利亚招募了100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Bentrio鼻喷剂与生理盐水鼻喷剂,为期两周、每天三次自行给药。NASAR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被定义为Bentrio(AM-301)与生理盐水鼻喷剂(目前无药物干预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管理的标准护理方式)在随后两周治疗期间的平均基线反射性总体鼻症状评分(rTNSS; ANCOVA 模型)评分差异。 根据NASAR试验结果,Bentrio受试组的rTNSS评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LSmeans = -1.1,p = 0.013),且在所有单独的鼻症状方面都有改善。通过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测量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p < 0.001)。受试患者与研究人员均评价Bentrio的疗效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均p < 0.001)。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相似。相较于生理盐水对照组,Bentrio受试者使用缓解药物的频率更低,同时更多地享受了无过敏症状的天数。 "我们对在全球领先的过敏学医学期刊上发表Bentrio澳大利亚关键试验的研究结果感到兴奋," Altamira Therapeutics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Thomas Meyer评论道。 "这项研究为Bentrio的防护效应提供了大量额外的证据,同时也证明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我们欣喜地看到Bentrio不仅有效缓解轻度过敏症状,也有助于缓解更严重的症状,同时有可能减少了患者对基于药物的缓解治疗的需求。" 优锐医药与Altamira Therapeutics达成独家授权协议,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韩国等重要亚太区域合作开发、注册和商业化Bentrio鼻喷剂。2022年11月,优锐已率先在中国香港上市发售Bentrio鼻喷剂,并加速推进Bentrio在其他亚太地区的注册与商业化。 "作为亚太区域领先的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生物医药公司,优锐对于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成功注册Bentrio怀抱信心。"优锐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k Lotter先生表示。"过敏性疾病有广泛、重大的疾病负担,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疾病市场的核心组成。NASAR临床试验已经清晰地证明了Bentrio在这一适应症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在中国的成功上市将是优锐医药呼吸与过敏系列产品管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Becker S, Deshmukh S, De Looze F, et al. AM-301, a barrier-forming nasal spray, versus saline spray in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llergy. 2024;00:1-1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ll.16116
125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华峰携新品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展会期间,发布可持续发展品牌并与李宁、TÜV莱茵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 2024年4月25日 /美通社/ -- 4月23日 - 26日,阔别六年的行业年度盛事——"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盛装绽放。华峰集团集合Terrafon® TPEE、Huafon FREEMOUNT? PPC、Huafon® TPU、Huaflon® PA6、Huafon® PA66、Huafon® AA 等产品 及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展会期间,华峰集团还与李宁集团、TÜV莱茵等签署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议,助推上下游企业绿"塑"未来,并通过科技讲台,为观众带去最前沿的技术盛宴。 橡塑展华峰展台 科技引领,前沿新品展示高性能材料创新 成果 在本次展会上,华峰隆重发布了近年来开发的多款具有优异性能的创新产品。 应用了Terrafon® TPEE的匹克鞋款 Terrafon®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高性能、可持续、可回收、差异化等优势,其共混物理发泡制成品物性升级、缓震轻弹,其共混化学发泡制成品成本低、操作简单,制成的防水透湿膜防泼水、高透湿、亲肤舒适,还可同常规的PET一起回收循环使用。这不仅大大提升了鞋服品质和穿着体验,也为全球鞋服再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性能、轻量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解决方案选择。目前,Terrafon®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已在匹克部分鞋款上得到应用,满足了大众对轻质、高弹、舒适等鞋履产品的需求,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 Huafon FREEMOUNT? PPC同样备受瞩目。PPC作为一款性能优越的可降解产品,其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以二氧化碳作为主原料,生产出既符合国家"碳中和"导向,又助力"限塑令"推广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全球首款工业化的产品,PPC相比同类产品具有力学性能佳、拉伸强度大、透明度高、阻隔性能好和堆肥降解速度快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如购物袋、保鲜膜、一次性餐具用品、快递袋、平口袋及地膜等各类薄膜包装产品中。 除了以上两款全新亮相的产品外,本次展会上,华峰还展示了Huafon® E-TPU在基材上的出色应用,由其制成的中底具有低密度、高回弹、韧性好、高拉伸强度等特性,并已成功应用至李宁飞电系列鞋款。纤维鞋面是本次Huafon® TPU应用的又一亮点,该鞋面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帖合性和耐弯折性,可大幅度提高鞋面的耐磨性,同时具有图案设计灵活的特点。 Huaflon® PA6是一款具备高阻隔、高韧性、高强度、深度拉伸性能的产品,目前已在新能源、医疗、包装领域得到了较好应用。Huafon® PA66民用丝半消光切片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手感和透气性,目前已在瑜伽服、冲锋衣、无缝内衣中广泛应用,即使在低温下也依然柔软耐磨。 本次展会上,华峰还带来了PU 3D打印、PBAT、AA等一系列高性能的材料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协同产业链,助推上下游企业绿"塑"未来 华峰集团发布可持续发展品牌FREEMOUNT?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紧张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实现全集团在 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议定书》界定的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中和的承诺,本次展会期间,华峰重磅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品牌——FREEMOUNT?,以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指引材料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将低碳、健康、清洁作为核心价值点,涵盖生物基、回收再循环、可降解、水性/无溶剂及低碳智造等多个类别,将可持续发展基因融入研发和产品创新全过程,全面赋能产品体系绿色升级。 此外,华峰还以产业生态圈为根基,通过与知名终端品牌合作,积极推进公司高性能、可持续材料在下游的深度应用,助力客户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碳排放以及环境的影响,共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峰集团与李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届展会期间,华峰集团与李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性能、可持续材料上深度合作,通过材料创新推动运动产品专业力,并携手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战略合作框架下,双方将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开发轻质、高性能、低碳环保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通过材料创新、科技创新,推动李宁产品专业性能提升,支持更出色运动表现,并探索更多环保产品落地方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为业内领先的专业运动品牌,李宁"以体育精神服务大众"为理念,致力于提供更出色的产品,助力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表现。创立于1991年的华峰集团是国内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原料以及产品等领域的实力雄厚。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将双方合作推向新的阶段。 华峰集团市场总监赵何沫沙博士表示:"李宁是中国领先的运动鞋服品牌,我们很荣幸能与李宁集团携手合作。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充分展示了华峰集团支持客户实现更好市场表现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也与定位专业运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李宁公司理念相契合,彰显了双方在满足消费者追求更美好生活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共同的坚定承诺。" 李宁集团鞋研发创新系统总经理徐剑光表示:"以华峰集团为代表的业内一流的新材料企业,是李宁公司产品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李宁公司始终追求在运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在产品中融入新材料、新技术,以科技升级推动产品升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李宁式体验价值'。同时,我们追求不断超越自我以实现产品和运营的可持续性,让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共筑更美好的世界。相信此次战略合作达成,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和运动体验,也将通过创新和变革向我们的可持续愿景迈进。" 同时,为了更加科学严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让材料产品的各项环保性能指标设立和国际专业要求接轨,展会期间,华峰集团还与第三方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有三个产品获得由SGS授予的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通过与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的合作,华峰强化公司在生物可降解认证、ISSC+体系认证、产品碳足迹核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与产品合规相关认证上的权威性,持续优化公司产品、布局战略、打造品牌,推动更多高端绿色新材料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共同促进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科技讲台,分享行业前瞻市场趋势 现场科技讲台 在本届"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上,华峰集团除了向业界展示绿色先进的综合解决方案,还于4月23日-25日,通过科技讲台等活动,向受众分享行业前瞻市场趋势和突破性技术,为客户详细讲解公司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应用优势,让络绎不绝的参会人员,近距离感观新材料的魅力。 展会期间,来自华峰集团的多位材料专家,将为观众陆续带来《二氧化碳基可生物降解材料应用进展》、《生物基1,3-PDO及其下游应用》、《Terrafon®在鞋服领域的创新》、《高阻隔性能在生物降解制品中的应用》,以及huafon® TPU新产品介绍和huafon® PA66产业发展等技术讲座。 如需了解更多华峰材料解决方案,请于 2024 年 4 月 23 日至 26 日莅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参观华峰 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展台 6.2A32 。
2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TERREPOWER 拓展其田纳西州业务,建立太阳能回收生产线
田纳西州斯巴达 2024年4月25日 /美通社/ -- BBB Industries (BBB) 的创新太阳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池生命周期管理部门 TERREPOWER 宣布在其位于田纳西州斯巴达的工厂启动其太阳能电池板回收生产线。新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生产线进一步巩固了 TERREPOWER 对可持续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的承诺。 TERREPOWER 能够提供太阳能电池板材料(例如铝、玻璃、贵金属、硅、塑料和组件)的完全分离。这项先进的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拆除材料以供重复使用。这与传统的回收方法明显不同。 "在回收之前充分挖掘原始组件的最大价值,可以减少环境废弃物,"TERREPOWER 总裁 Maria Caballero 表示,"通过引入全自动回收设备,我们现在能够解决太阳能废弃物问题,并完善现有的可持续制造流程。" 斯巴达工厂目前每年可对多达 160,000 块太阳能面板进行回收利用。随着公司扩大运营和更多回收项目的涌现,该产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加。 "我们的目标是减少太阳能设施废弃物的填埋量,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Caballero 表示,"发起内部回收业务让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大幅扩大了我们的回收工作规模。" 仅在过去的一年中,TERREPOWER 就通过合作关系回收了逾 200 万磅的太阳能面板,相当于大约 40,000 块面板。通过内部化回收,TERREPOWER 有望每年回收 800 万磅的太阳能废弃物,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环境影响力。 TERREPOWER 的回收能力拓展涵盖了所有单晶和多晶电池板。该公司已与多个合作伙伴达成合作,重新利用分离出的材料,包括用于建筑的玻璃和用于本地应用的铝材。
3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美华国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公布2023年财报
扬州 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美华国际 医疗 技术 有限公司("MHUA"或 "公司")(NASDAQ: MHUA),一家在中国拥有运营子公司的信誉良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今日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财报。以下所有金额单位均为美元。 2023 年全年财务摘要: 2023年收入保持稳定并略微下降6%至9,71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1.033亿美元。扣除人民币汇率影响,2023年收入较2022年下降1.5%。 2023年毛利润为3,32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3,810万美元。 2023年毛利率略微下降至34%,相比2022年为37%。 2023年运营利润为1,47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1,080万美元。 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16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620万美元。 截至 12 月 31 日止年度 ( 百万美元,每股收益除外,差异由四舍 五入引起 ) 2023 年 2022 年 % 同比变动 收入 $ 97.1 $ 103.3 (6%) (主要受 到人民币汇率 贬值影响) 毛利润 33.2 38.1 (13 %) 毛利率 34 % 37 % (3 个百分点 ) 运营利润 14.7 10.8 36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 11.6 6.2 86 % 每股净利润 – 基本及摊薄 0.49 0.27 81 % 公司董事长刘永君先生评论说:"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显著改善,在中国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公司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的战略举措,精简完善公司运营,并再次聚焦于促进高端产品销售的增长。今年我们公司不仅通过投资收购江苏众项新国际和江苏国脉公司(条件性预收购)两家优质公司股权整合医疗产业上下游资源,其中包括新的医疗物流平台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和扩大销售渠道等多维度发展。我们还在海南博鳌医疗先行区附近投资了土地并正在新建医疗产业园、该项目目前拥有海南省医疗先行区的4个国家级特许政策。公司将借助这个优势,积极引入国际新技术产品,例如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配套产品,智能家庭高压氧舱,以及其它C端民用市场的产品开发。我们预计整体项目将在2025年年初实现完工,相信此举将助力美华国际从普通耗材领域转型到高质耗材和更广泛的C端赛道,而且我们有信心看到下一年度的经济数据会有明显的表现。 "2023年公司收入达9,71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1.033亿美元。我们坚决提高运营效率,2023年成功实现运营费用同比下降32.1%。净利润得以同比增长87.6%至1,160万美元。同时运营现金流转为流入23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为流出920万美元。 "2023年,我们与欧洲、北美、亚洲、南美、非洲及大洋洲的339家分销商紧密合作,令公司产品更好地触达全球网络。在国内,我们的网络包含3,424家分销商,成为我们建立品牌知名度的强劲助力。我们还与超过540家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直销渠道深化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地位。" 刘永君先生补充说:"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广泛多样的高质产品组合、海南国家政策红利,以及销售渠道赋予我们的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医疗产品,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扩充美国等海外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完成我们美华医疗的整体战略转型。公司还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在新型产品上的应用、和提升生产效率上的投入,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运营改进,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并为客户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2023 年全年财务报告: 收入 2023年收入下降620万美元,或6%,至9,710万美元,相比2022年收入为1.033亿美元。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贬值汇率波动影响,如果不包含汇率影响,实际总营收下降仅为1.5%。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直接来自公司主营业务的其他附带费用。2023年营业成本下降130万美元,或2%,至6,390万美元,相比2022年营业成本为6,520万美元。除去部分固定成本如租赁费用及生产部门行政人员薪资,营业成本降幅与收入降幅基本一致。 毛利润及毛利率 2023年毛利润下降490万美元,或13%,至3,320万美元,相比2022年毛利润为3,810万美元。2023年毛利率下降至34%,相比2022年为37%,主要是由于部分固定成本未与收入呈正比下降。 运营成本及费用 运营成本及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研发费用。 - 销售费用 2023年销售费用增长20万美元,或3%,至730万美元,相比2022年销售费用为710万美元。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a) 2023年会议费用下降10万美元,或7%,至100万美元,相比2022年会议费用为110万美元。会议费用主要用于公司市场拓展、业务开发、业务洽谈、医疗展会、展览事务。这些费用有助于公司推广产品、开发市场及渠道、加强客户联络以及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b) 2023年交通费用下降30万美元,或10%,至230万美元,相比2022年交通费用为260万美元。交通费用下降主要是由于客户订单需求下降; (c) 2023年薪酬福利费用下降10万美元,或7%,至140万美元,相比2022年薪酬福利费用为150万美元。薪酬福利费用下降主要是由于销售团队薪资福利下降,与收入降幅一致。 (d) 2023年和2022年咨询费用分别为80万美元和0。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与咨询公司签订合同,就公司在美洲及其他相关海外市场的主要基本医疗耗材销售渠道拓展,和机器人手术系统市场调研进行分析。 - 一般及行政费用 2023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590万美元,或48%,至650万美元,相比2022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50万美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a) 2023年服务费用下降590万美元至130万美元,相比2022年服务费用为720万美元,主要由于2023年投资咨询费用的减少;(b) 2023年附加税费用下降6万美元,或9%,至59万美元,相比2022年附加税费用为64万美元;(c) 2023年会议费用下降4万美元,或4%,至81万美元,相比2022年会议费用为85万美元;(d) 2023年薪酬福利费用增长8万美元至144万美元,相比2022年薪酬福利费用为136万美元。 - 研发费用 2023年研发费用下降20万美元,或7%,至280万美元,相比2022年研发费用为300万美元。研发费用下降主要是由于样本制造费用下降。但是研发经费还是基本于上年保持一致水平。 运营利润 由于上述因素,2023年运营利润增长390万美元,或36%,至1,470万美元,相比2022年运营利润为1,080万美元。 净利润 2023年净利润增长540万美元,或88%,至1,160万美元,相比2022年净利润为620万美元。 近期业务摘要 2024年1月8日,MHUA全资子公司江苏华东对江苏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条件性预收购。本次收购已支付预付款903万美金,预收购股权比例为40%;待双方评估条件达成后,预计最终将在2024年12月17日完成收购。本次对江苏国脉的收购将会极大的提高美华国际的整体物流配送能力,和医疗耗材上下游的整体影响力,从而提高美华的销售毛利率。 2024年2月26日,公司宣布对子公司进行重组。MHUA子公司康复国际医疗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海南国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5%的股权转让给江苏华东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华东将保留海南国协45%的股权,剩余10%的股权以140万美元的对价出售给第三方扬州搏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其海南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开发,正在进行新办公大楼和厂房的主体建设中,预计到2025年年初将实现基本投产。该海南项目将享受海南岛封关后的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和生产手术机器人相关部件和智能高压氧舱等新品,面世之后将给美华国际医疗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4年1月2日,公司宣布完成之前披露的与认可机构投资者的注册直接发行,购买首批600万美元的证券,发行不超过5,050万美元的7%原始发行折扣高级可转换本票和五年期普通股购买认股权证,用于购买1,205,255股公司普通股,可在同步私募配售中以每股普通股2.99美元的价格行使,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58万美元。 关于美华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美华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Meihua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是一家中国知名的I类、II类和III类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在中国设有运营子公司。公司生产销售眼药水瓶、药瓶、人造肛袋等I类一次性医疗耗材,及识别腕带、妇科检查包、外科检查包、手术包、医用刷、医用敷料、口罩、一次性使用输液泵、电子泵、穿刺包等II类、III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并代理经销从其他制造商采购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公司已通过国际"CE"认证和ISO 13485体系认证,并已在美国FDA注册(注册号:3006554788)产品超过20个。公司服务医院、药房、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公司超过30年,有800多种产品在国内销售,120多种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meihuamed.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有关公司的未来预期、计划和前景展望的陈述构成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所界定的前瞻性声明。前瞻性声明包括关于计划, 目标,目的, 战略, 未来事件,预期业绩,假设以及其他任何非已经发生的事实性的表述。任何文字表述中涉及"可能","将要","想要", "应该", "相信", "预期", "期待", "预估", "估计"或类似的非事实性的文字,特别是关于公司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挂牌及完成该发行,都应视为前瞻性声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历史结果或这些前瞻性声明中表述的内容有重大出入。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战略目标, 公司的未来规划, 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和用户接受度, 技术更新, 经济走势, 企业的名声和品牌,行业竞争和竞价的影响,相关政策法规,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起伏,公司服务的国际市场情况,以及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相关风险和有关假设。鉴于以上原因及其它相关原因,我们建议投资者切勿盲目信赖该等前瞻性表述,并且,我们敦促投资者登陆SEC网站查阅公司相关文件以获取其他可能影响公司未来运营结果的因素。公司没有义务在这些文件申报以后由于特定事件或原因所引起的这些前瞻性声明的改变做公开修正。 投资者和媒体请联系: 投资者关系部 邮件:secretary@meihuamed.com 电话:+86-0514-89800199 Christensen 宋阳 邮件:yang.song@christensencomms.com 电话:+86-010-59001548
3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香港卫生署药物办公室受理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上市许可申请
上海 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君实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2项适应症 上市许可申请于近日获得香港卫生署药物办公室( DO)受理 。 本次上市许可申请主要基于JUPITER-02(一项针对一线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NCT03581786)及POLARIS-02(一项针对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Ⅱ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NCT02915432)的研究结果。 JUPITER-02研究是鼻咽癌免疫治疗领域首个国际多中心、样本量最大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先后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全体大会(#LBA2)、《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82.9)、《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影响因子:120.7)发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中位PFS达到21.4个月,3年OS率达到64.5%,使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8%,死亡风险降低37%,且安全性良好可控。 POLARIS-02研究结果已于2021年1月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影响因子:45.3)。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0.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8个月,中位OS达17.4个月。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分别在中国内地和美国获批上市,另有多项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正在接受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地区监管机构的审评。此外,该产品的上市申请已在印度、南非、智利、约旦提交。 关于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年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内确诊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2万 [1] 。由于原发肿瘤位置的原因,很少采用手术治疗,针对局限性癌症主要采用放疗或放化疗结合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cancers/4-nasopharynx-fact-sheet.pdf.
3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英矽智能与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invoX达成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拓展药物潜在适应症
香港 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临床阶段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与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由研发驱动且拥有丰富创新产品管线的全球化生物医药公司invoX Pharma达成一项新的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英矽智能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领域的专长,及invoX在创新药物研发与数据科学领域的能力,赋能invoX旗下抗肿瘤管线潜在适应症拓展。 具体而言,此次合作双方将利用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靶点发现引擎PandaOmics ® ,结合invoX内部药物研发团队经验,针对invoX旗下已有管线展开分析以确定新的潜在适应症,并进一步分析候选药物治疗潜在适应症的可行性。 英矽智能PandaOmics ® 人工智能生物学平台由20余种预测模型和生成生物学模型构建,可以针对特定疾病识别药物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基于涵盖百万级数据点的信息库,该平台可以提名具有开发潜力的适应症和药物列表,并通过分析关注度指标、研发趋势、KOL意见以及化学数据库信息,进一步优化生成结果。除靶点筛选、排序和分析外,PandaOmics ® 平台还提供针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自然语言问答系统和将疾病、基因及药物联系起来的知识图谱功能。 invoX Pharma首席执行官Ben Toogood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英矽智能达成紧密合作,拓展我们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数字科学和人工智能能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赋能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相信更多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多突破性创新,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 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 ,"这项合作提供了让双方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机会,以人工智能工具深化人类智能创新。要实现这一雄心壮志,人工智能需要关注人类专家认为有价值的数据集,并进行针对性的全面学习,此次合作将实现的跨学科密切互动正是关键。" 此项合作中,双方将针对多项任务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群组,实现平台层面协同创新。协作产生的人工智能模型将在一系列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其中进度较快的两个项目已经启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创新项目和真实世界案例获得助力。
3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COP28 主席获得世界能源理事会颁发的首届 "全球能源转型影响奖"
首届 "全球能源转型影响奖" 旨在表彰在推进能源转型和围绕历史性的阿联酋共识团结世界方面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力 COP28 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博士在致辞中表示,该奖项是对阿联酋领导层愿景和承诺的认可,突显了他们在促进负责任的能源转型和实现阿联酋共识方面的作用。 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Angela Wilkinson博士为贾比尔博士颁发了该奖项,他说:"他的个人承诺和毅力为世界能源树立了新的方向,以正义和韧性加速脱碳,对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持久和积极的影响。" 阿联酋阿布扎比 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博士因其通过达成历史性的阿联酋共识,在推进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而获得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的表彰。 在今天的世界能源大会之前,Al Jaber博士在理事会的百年晚宴上获得了 "全球能源转型影响奖",这是四项首届世界能源领导力奖之一。该奖项旨在表彰他在阿联酋共识方面的工作,以及在多个能源领域启动净零能源转型联盟。 主席在致辞中说:"该奖项实际上是对阿联酋领导层在促进负责任的能源转型方面的愿景和承诺的认可。" 他说:"他们围绕气候变化召集了全世界,他们在实现阿联酋共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很高兴将首届全球能源转型影响奖授予H.E." 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博士说," Sultan Ahmed Al-Jaber博士达成了一项名为《阿联酋共识》的历史性的COP28协议,以及在启动涉及多个能源领域的净零能源过渡联盟方面取得的额外成就。他的个人承诺和坚持为世界能源设定了新的方向,朝着以正义和韧性加速脱碳的方向迈进,对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持久而积极的影响。 " 自COP28以来,阿联酋共识已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决定性参考点,为各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说明如何将1.5°C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将协议转化为切实成果,并确保全球实施。 贾比尔博士对代表们说:"这项开创性的协议是气候外交的真正历史性时刻,"他取得了一系列 "第一" ——包括所有缔约方承诺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摆脱化石燃料,有时限地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三倍的目标,以及成为第一个积极参与行业,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缔约方大会。 主席说:"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COP28 为包容性设定了新的标准。" "我们让世界为了共同利益而超越自我,我们以科学为指导,为保持 1.5°C 的"北极星 "目标的实现确定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现在需要表现出同样的团结,将前所未有的协议转化为前所未有的行动。" 贾比尔说:"阿联酋一直处于这种增长的最前沿。" "实际上,如果你从这里航行到北海,你会遇到阿联酋通过马斯达尔投资的白墙风车。London Array、Dudgeon、Dogger Bank和Baltic Eagle等项目正在帮助欧洲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他指出,即便如此,碳氢化合物仍然占当今能源结构的80%,随着未来二十年能源需求将增长近四分之一,世界将需要取代每天相当于2.7亿桶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贾比尔博士说:"这同时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工程挑战。" "而且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主席再次呼吁各国在即将出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制定全面的全经济范围的减排目标,并呼吁各行业合作实现当前能源系统的需求和供应方面的脱碳。
2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康哲药业:新药德昔度司他片中国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
德昔度司他片为一种创新型口服HIF-PHI,拟用于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产品采用口服给药,有望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及满足CKD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患者)领域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产品中国III期临床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主要研究终点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安慰剂组 目前,康哲药业已有4 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并不断推进德昔度司他片等产品临床开发与注册上市进程,以期进一步扩容其在售创新产品组合,为集团持续向好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圳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康哲药业")欣然宣布,德昔度司他片(原名:德度司他片)("德昔度司他片"或"产品")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已于2024年4月22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产品为一种创新型口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拟用于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贫血治疗。 CKD患者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出现肾衰竭。健康的肾脏会自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这种激素可促进红细胞生成。如果肾功能受损,肾脏生成EPO水平下降或完全不生成EPO,从而导致贫血。HIF-PHI通过增加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改善铁的利用率和降低铁调素的水平来促进红细胞生成。 据估计,中国有超过1.2亿CKD患者 [1] 。贫血是CKD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一项调研显示,CKD1~5 期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22.0%、37.0%、45.4%、85.1%和98.2% [2] 。而治疗达标率(血红蛋白(Hb)水平达到靶目标值(110~120 g/L))对于非透析CKD贫血患者来说仅为8.2%,血液透析CKD贫血患者仅为35.2%,显示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3] 。 产品中国III期临床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主要研究终点Hb水平(第7-9周血红蛋白平均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安慰剂组,采用协方差模型分析,受试者在第7-9周,试验组与安慰剂组的Hb相较于基线变化值的最小二乘均数及其95%CI分别为16.38g/l [95%CI: 14.50, 18.26]和-1.13g/l [95%CI: -3.68, 1.41],差值(试验组-安慰剂组)及其95%CI为17.52g/l [95%CI:14.353, 20.681],95%CI下限大于0。 产品采用口服给药,有望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有望满足CKD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患者)领域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产品已在印度获批上市。 康哲药业之全资附属公司康哲国际发展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从Zydus Lifesciences Limited (前称为"Cadila Healthcare Limited")处获得产品的独家许可权利。 参考文献: 1. ZhangL, WangF, Wang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Lancet, 2012, 379(9818):815-822. DOI: 10.1016/S0140-6736(12)60033-6 2.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修订版)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30:712-716 3.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8 修订版),中华肾脏病杂志 , 2018, 34(11): 860-866 康哲药业免责与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非广告用途。本新闻不对任何药品和医疗器械和/或适应症作推荐。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出的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遵照药品说明书。 由康哲药业编制的此新闻不构成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的任何要约或邀请,不形成任何合约或任何其他约束性承诺的依据或加以依赖。 更多详情,请咨询:Tianyi Ma, matianyi@cms.net.cn
2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收入逆势增长,三棵树行业地位进一步夯实
莆田 2024年4月22日 /美通社/ -- 2023年 ,三棵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亿,同比增长12.1%,实现逆势增长。根据涂料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涂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044.8亿元,同比下降4.5%,市场呈现萎缩态势;目前从行业格局看,涂料行业双龙头态势越发显著。三棵树逆势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持续战略调结构,布局新动能。零售业务发力内墙翻新、农村市场、基辅材领域,工程业务大力拓展非地产业务。从2024年第一季度看,在房地产竣工下滑20%的背景下,三棵树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逆势增长态势。 加大长期投入,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三棵树定位是成长为世界级涂料龙头企业,以长期主义统筹当下业绩和未来布局,当前行业集中度在快速向龙头企业集中,2023年公司在研发、品牌、人力、渠道等方面大力度投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继续强化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研发支出较同期增加了2613万元,对内外墙涂料、艺术漆、基辅材、地坪、工业漆等领域产品持续进行健康和性能升级,研发新产品278项,推出多款重磅新品。 全年大力度降本,持续升级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公司广宣费投入大幅度增加用于央视、国潮、顶级体育赛事等品牌宣传,牢固树立起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品牌价值达到了445.16亿元,已成为行业稀缺"国漆"品牌资源。 随着产品力、品牌力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主动寻求与三棵树合作,全年新招客户大幅增长,存量客户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公司相应增加1077人主要用于渠道拓展,以上这些长期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期利润,却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零售业务占比逐年提升,工程业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三棵树战略调整结构,不断强化零售业务,强化对重涂翻新、美丽乡村等潜力市场布局,保持稳步良性增长态势。零售业务占比逐年提升。三棵树高端零售模式基本成熟,正在快速复制,有望带动零售业务全年维持较高增长态势。 三棵树着力推动工程业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布局央国企、工业厂房、城市焕新等新赛道,地产业务采取收缩战略,只做有现金流保障的业务,大B业务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工程业务经营质量显著改善。 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零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和工程业务高质量发展,三棵树经营质量显著改善。截止2023年底,公司经营净现流14亿,净现比达到8.23倍,2024年一季度维持改善趋势。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稳步降低。下一步,公司致力于进一步降低负债率水平,提升抗风险能力。随着经营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人力、研发等长期投入红利逐步释放,2024年整体盈利水平将保持良性恢复态势。 内墙翻新时代来临,重涂市场崛起带动对三棵树的价值重估 涂料是具备重涂属性的黄金赛道。从海外经验看,翻新消费是发达国家家居消费重要场景,美国装饰涂料需求80%以上来自焕新和维护,宣伟、PPG等海外涂料公司依靠翻新业务维持稳健增长,并能实现非常稳定优异的现金流和10%左右的净利率。当前我国住房重涂周期约10年,跟欧美平均5年相比,重涂频率明显偏低,随着二手房交易占比的持续提升(全国40%,重点城市普遍超50%),内墙翻新时代已经来临,重涂市场崛起将显著弥补新建市场的萎缩,并带来行业逻辑的改变。行业将更加强调服务属性,涂料应用主要场景正在快速向品质化、个性化重涂焕新转变,同时国家大力推进的家居焕新的政策,对设计、施工和服务的要求提升,行业价值提升并带来"产品+服务"双包企业价值的向上重估,未来低质低价越来越没有市场,而三棵树在零售高端化转型方面深度布局,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1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国轩高科2023年营业利润增长391%
全年产品交付 40GWh 同比增长超40% 全年研发投入 近 28亿元,专利申请突破8000项 海外营收增长 1 15 . 69 %,储能业务增长97.61% 合肥 2024年4月20日 /美通社/ -- 4月19日晚,国轩高科(002074)发布2023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05亿元,同比增长37.11%;实现营业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390.92%;实现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201.28%,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4.19亿元,同比增长201.86%,运营效率得以改善。公司拟 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同日,国轩高科还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08亿元,同比增长4.6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5.26%。 全年交付突破 40G,动力储能双增长 年报显示,国轩高科 2023年产品交付突破40GWh,同比增长超40%,在电池价格持续下降的形势下,含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 动力电池方面,国轩高科积极开拓中高端客户以及 B级车全球市场,推动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动力电池销售收入230.51亿元,同比增长24.72%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与吉利、奇瑞、上通五、 TATA、长安、VinFast等客户保持稳定合作的同时,新增广汽、合众等一批新战略客户。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数据, 2023 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市占率 4.1%,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储能方面,国轩高科 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完整的产品矩阵和综合解决方案 。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业务收入 69.32亿元,同比增长97.61%,营收占比上升至21.93%。公司重点布局发电侧、电网侧、电源侧和用户侧四大储能领域,目前已与南方电网、长江三峡、赣能股份、日本爱迪生能源、德国巴斯夫、美国PGT、英国Pod Point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储能产业进步。 研发投入近 28亿 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国轩高科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技术迭代。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7.68亿元,同比增长14. 57 %;新增超1500项全球专利技术, 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8083 项,其中发明专利 3573 项(含 242 项国外专利),主持及参与标准制定共计 75 项。 持续研发创新铸就了国轩领先的电池技术实力与强大的产品力。报告期内,公司 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和低温性能大幅提升,磷酸锰铁锂产品打破行业天花板,自主开发的 PACK技术及电池热管理技术国内领先; 大众标准电芯、 4695 圆柱电芯、半固态软包电池、 L300 、 L600、M600 和 N300 等第三代电芯产品在安全、能量密度、功率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上均表现优异,获得市场认可。其中 UC电芯已获得大众全球定点;自主研发的启晨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达 190Wh/kg 。 海外营收增长 116% 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 面对产业出海机遇,国轩高科持续深化 全球化战略布局,完成了美洲、欧非、亚太三大业务板块的搭建, 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国际研产供销一体化新发展格局初见雏形 。 2023年实现 海外营收 64.28亿元,同比增长115.69%,产品出口到泰国、印尼、越南、印度、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期内,国轩高科除获得大众海外市场定点,还新增了 InoBat、日本爱迪生能源、德国巴斯夫、美国上市公司PGT、英国充电服务商Pod Point等 一批国际战略合作伙伴,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电池销售再上新台阶 。 德国、印尼、泰国、美国硅谷四个 Pack工厂产品顺利下线,越南、美国芝加哥、美国密歇根、欧洲斯洛伐克、阿根廷、印尼等生产基地逐步推进 。 目前 公司 已经形成 150GWh全球产能规模 , 初步形成覆盖材料、电芯、 Pack的海外十大基地布局,实现 海外 本土化生产和研发。 根据长江证券研报,国轩高科未来增长思路清晰,国内外新客户持续拓展,海外基地加速建设,一体化布局初见成效,阿尔法将逐渐体现。
2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宝尊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海 2024年4月19日 /美通社/ -- 宝尊电商有限公司(纳斯达克:BZUN及港交所:9991)("宝尊","本公司"或"本集团"),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的领导者、先行者及数字商业赋能者,今日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成就与努力。 宝尊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仇文彬先生表示:"我们将可持续性理念融入各项核心业务运营中,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塑造绿色、可持续的商业未来。秉持 ‘科技成就商业未来’ 的愿景,我们在董事会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共同探讨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多年来,宝尊在业务运营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仓储物流园的成本浪费。同时,我们积极携手员工、品牌合作伙伴、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打造可持续的生活工作方式,共同构建绿色电商生态系统。" 2023年宝尊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关键成就包括: 基于"3R(Reduction, Replacement, Removal)"减排理念,进一步扩大碳中和实践的范围,新设托普碳中和园区。现有的两大碳中和园区均获得PAS 2060碳中和认证。 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1年下降28%,带动40%的核心供应商开展减碳项目。 在已设定的碳中和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能源使用效益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益提高、包装减量以及废弃物减排等多项环保目标。 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社会福利,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以及各种职业和领导力发展机会。2023年,公司培训平台宝尊能力发展中心的培训覆盖人数实现翻倍,共举办培训课程122场,吸引参与者达38,242人次,较2022年显著增长。 宝尊始终致力于电商产业的人才培养,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教育与就业机会。继2021年宝尊与南通开放大学共建宝尊-南通开放大学电商产业学院后,2023年,公司进一步与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和江西科技学院签订电商产业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 推出公司大数据产品BBI 2.0版本,保障数据分析的全面、准确、实时、精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了75项专利和321项与业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著作。 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ISO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公司的隐私信息管理水平已达到国际标准。此外,公司扩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三级)的覆盖范围,六大系统共计15个子系统也通过国家测评机构的认证审核。 建立完善的ESG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协助制定并推行ESG实践举措,确保设立合适及有效的ESG风险管理及内部监管系统。 欲了解完整版宝尊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请访问:https://ir.baozun.com/ESG-Report. 安全港陈述 本新闻公布载有前瞻性陈述。该等陈述乃根据1995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的"安全港"条文而作出。该等前瞻性陈述可从所用词汇如"将"、"预期"、"预计"、"未来"、"拟"、"计划"、"相信"、"估计"、"潜在"、"继续"、"持续"、"目标"、"指引"、"日后"、"展望"及类似陈述加以识别。非过往事实的陈述,包括有关本公司策略及目标的陈述,计划交易的完成或利益的陈述,均属或含有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涉及固有风险及不确定性。多项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业绩与任何前瞻性陈述所载者出现重大分别,包括但不限于载于本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存盘文件及本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公告、通告或其他文件内。本新闻公布提供的所有数据基于本公司认为截至该日期属合理的假设,而且除根据适用法律外,本公司概不承担更新任何前瞻性陈述的任何责任。 有关宝尊电商有限公司 创立于2007年,宝尊集团是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的领导者、先行者及数字商业赋能者。宝尊集团业务遍及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各行各业超过450家品牌。 宝尊集团旗下三大业务线,分别是宝尊电商(Baozun e-Commerce,简称BEC),宝尊品牌管理(Baozun Brand Management,简称BBM),以及宝尊国际(Baozun International,简称BZI)。三大业务线齐头并进,践行集团高质量可持续业务发展的目标,秉承"科技成就商业未来",不断赋能品牌合作伙伴,助力宝尊迈向又一个发展新阶段。 如需更多资料,请参阅网址 http://ir.baozun.com。 投资者及媒体如有查询,请联络: 宝尊电商有限公司 Wendy Sun孙舒女士 电邮: ir@baozun.com
1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坚定在中国发展 I 福伊特集团CEO随德国总理访华
上海 2024年4月18日 /美通社/ -- 4月14日至16日,福伊特集团首席执行官托福?贺格博士随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 作为德国经济代表团的成员之一,福伊特集团参与访华活动,再次彰显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托福?贺格博士表示:"福伊特很荣幸作为德国经济代表团成员之一陪同朔尔茨总理访华。福伊特在中国深耕多年,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德经济合作共赢的明证。" 福伊特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已经跨越百年,促进了中德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在能源、造纸、交通、工业等各个重要行业领域,福伊特贡献了卓越的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并携手中国客户,打造了众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标杆项目,彰显了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致力于以可持续技术塑造工业市场的坚定决心 。 福伊特目前的战略重点聚焦于脱碳、数字化、循环经济,契合了中国向可持续、绿色经济的转型目标。150多年来,福伊特的技术专长引领了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和可持续实践,并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与可持续技术为特点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自1994年在中国投资第一家实体公司至今,福伊特不断投资于技术和人才发展。目前,福伊特在中国拥有多个业务经营驻地,涵盖制造基地、销售办事处和服务车间等。一直以来,福伊特致力于深化国际业务合作,贡献符合本土市场的技术专长和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已成为中国客户真正的本地合作伙伴。
1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赛家进博宝宝奇迹成长之旅----"头号选手"度普利尤单抗
上海 2024年4月18日 /美通社/ -- 今天,是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200天。作为一直积极参展进博会的"全勤生",赛诺菲今年也会继续亮相进博舞台,展示最新创新成果。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扎根中国的法国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以来两地深厚友谊的见证者、受益者和推动者。赛诺菲在中国每个阶段的创新发展与变迁,都是中法医药创新之路的缩影。 赛诺菲自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至今,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赛家进博宝宝呱呱落地。值此倒计时200天之际,赛诺菲推出"进博宝宝奇迹成长之旅"系列故事与 各位 分享、回顾赛家进博宝宝们的创新成长之路。 " 头号选手 " 度普利尤单抗的奇迹成长 我是进博宝宝——度普利尤单抗,或许您已经对我耳熟能详,因为我从首届进博会的"首秀"开始,已经连续六年亮相,算得上是进博医药展区的"小网红"。一路走来,我是进博会强大溢出效应以及"中国速度"的见证者与亲历者,我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步创新成长都备受瞩目。 回顾我的前五届进博之旅,覆盖了5大适应症:2020年6月,我首次在华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上市5个月后,我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更好地造福中国患者;2021年到2023年,我陆续获批了青少年适应症、儿童适应症以及婴幼儿适应症;去年9月又在中国新获批中度至重度成人结节性痒疹适应症。至此,我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用于治疗从婴儿期到成年期覆盖全年龄人群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靶向生物制剂,也是中国首个且唯一治疗中度至重度成人结节性痒疹的创新药物。 当前,免疫疾病在中国和全球都仍有巨大的需求未被满足。在覆盖皮科领域五大适应症的基础上,我开始聚焦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领域未满足的巨大需求。去年第六届进博会上,我通过2型炎症独特机制拓展到呼吸领域,携慢阻肺病和哮喘双适应症首展首秀。从特应性皮炎到哮喘,我实现了从皮科领域到呼吸领域的"跨界"。 得益于进博"快车道",我拓展的哮喘适应症仅1个月之后便在中国闪电获批,而慢阻肺病适应症也于今年1月中美同步提交上市申请,并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优先审评,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也已受理申请。我很高兴即将成为慢阻肺领域的首款生物制剂,期待早日为中国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未来,我将携2型炎症通路优势,继续在免疫征程开疆拓土,期待下一次以更加创新的姿态在进博展台与您相见。 赛诺菲在免疫领域的雄心壮志 赛诺菲正在借助进博"溢出"效应不断壮大"进博宝宝"的队伍,并且利用强大的研发管线,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2023年,赛诺菲突破性地在中国市场获批了12大创新产品及适应症。其中,同为"进博宝宝"的Beyfortus也成功获批,填补了中国合胞病毒预防领域的空白。其他伙伴虽然暂未加入"进博宝宝"队伍,但也正在焕发奇迹生命力,加速奔向中国市场:创新疗法Tzield用于延缓成人和8岁及以上儿童1型糖尿病从2期进化为3期;新型凝血因子药物ALTUVIIIO适用于血友病A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常规预防性治疗和按需治疗。未来,我将和更多伙伴携手进一步改善中国患者的生活。 怀揣着免疫领域的雄心,我们免疫家族中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潜在王牌"。在去年12月的全球研发日上,12款潜在突破性药物和疫苗"整齐亮相",其中多款已经进入研发后期阶段,个个"能打",将进一步壮大免疫家族,全面助力赛诺菲夯实在免疫领域的领导地位。其中,进展最新的便有潜在"同类最佳"产品Amlitelimab,这位免疫伙伴和我有着共同的治疗领域——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它在特应性皮炎治疗应答维持中,具有停药后仍长期保持疗效的潜力,支持更低频率即每三个月一次的给药方案。 通过重新定义免疫学,我和伙伴们将改变数百万患有慢阻肺(COPD)、多发性硬化、哮喘、特应性皮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痤疮、1型糖尿病等难治性疾病患者的生活,并在未来造福更多患者。 赛诺菲覆盖多元化的创新治疗方案,至今已为中国患者引进60余种慢性病、特药、疫苗和消费者保健领域的药物,拓展健康可及。我相信,在未来我们赛家免疫家族会继续茁壮成长,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伙伴能够加入进博宝宝队伍,并成为中坚力量,共同为中国患者焕发生命的光彩。在下一期,我的另一位进博伙伴将与您相见,请拭目以待 !
2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NX集团开始在日本推出NX-GREEN SAF Program
——适用于所有空运服务,从欧洲扩展 - 东京 2024年4月17日 /美通社/ -- NIPPON EXPRESS HOLDINGS株式会社已开始在日本推出NX-GREEN SAF Program,支持尊贵的客户购买源自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1)的环境属性,减少客户供应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图标:https://kyodonewsprwire.jp/img/202404099204-O2-5B54ZY0l 图片:https://cdn.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103866/202404099204/_prw_PI1fl_wzRF842H.png NX-GREEN SAF Program于2023年7月在NX Europe开始服务,是一项碳嵌入计划(*2),可用于减少NX集团提供的所有航空运输服务的CO2排放。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利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航空运输可减少约80%的二氧化碳排放。该计划适用于NX集团安排的运输服务,NX集团是日本第一家提供此类服务的货运代理,不受航空公司选择的限制(*3)。参与该计划的客户将获得由全球最大的认证机构之一SGS颁发的CO2减排验证声明,可用于TCFD (*4)和CDP (*5)要求的信息披露。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NX集团设定了到2030年将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量(范围1和2)从2013年的水平减少50%,到2050年帮助实现碳中和社会(范围1、2和3)的目标。该集团于2023年5月向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提交了一份承诺书,对其目标进行验证。 NX集团将继续从长远的角度实践可持续发展管理,通过业务应对气候变化,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注: (*1)可持续航空燃料:由废弃食用油、 废 植物、废木材等制成的燃料,并与喷气燃料混合,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碳嵌入计划:公司通过与自身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机制 (*3)根据NX Group的研究 (*4)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金融稳定委员会于2015年发起的一项国际倡议,旨在鼓励公司披露有关气候变化给其业务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的财务影响的信息 (*5)CDP(前身为碳披露项目):一个致力于研究和披露企业和城市环境信息的国际非营利组织 关于NX集团:https://kyodonewsprwire.jp/attach/202404099204-O1-54Q3w4R1.pdf NX官网:https://www.nipponexpress.com/ 日本通运集团的官方LinkedIn账号: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ippon-express-group/
2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信达生物宣布任命Nageatte Ibrahim博士为肿瘤学首席医学官
旧金山和苏州 2024年4月16日 /美通社/ -- 信达生物制药(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任命制药行业卓越的肿瘤临床开发领导者Nageatte Ibrahim博士为肿瘤学首席医学官。Ibrahim博士将负责公司肿瘤领域的全球临床开发整体布局、临床开发策略制定及执行。 Nageatte Ibrahim博士拥有在Merck公司(默沙东)和GSK公司超过11年的肿瘤领域工业界药品开发管理和9年医疗及医学院校工作经验。她曾担任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医学讲师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主治医师,之后又担任帕尔曼医学院/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Perlman School of Medicine/Abramson Cancer Center)的客座助理教授。Ibrahim 博士的工业界经验始于GSK公司的达拉非尼 / 曲美替尼 (dabrafenib/trametinib) 项目并获得了黑色素瘤全球监管批准。 加入信达生物前,Ibrahim博士在Merck公司担任肿瘤临床开发副总裁。她在Merck公司任职期间负责Keytruda以及其他多个瘤种管线的联合开发策略制定和执行。在Merck公司的早期职业生涯中,她领导了Keytruda在一线晚期黑色素瘤以及可切除黑色素瘤的关键全球注册研究,这些研究都获得了全球注册批准。Ibrahim博士领导的临床开发团队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Merkel细胞癌、胃癌、胆道癌、肝细胞癌、可切除的 IIB 或 IIC 期黑色素瘤和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NF-1)以及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的实体瘤、MSI-H/dMMR 肿瘤适应症的全球批准。Ibrahim博士在此期间还负责多项其他产品开发策略制定及与其他公司的项目合作。在业界,她还担任黑色素瘤研究联盟科学顾问。Ibrahim博士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她在建立成功团队、营造学习型组织以及培养领导型人才等方面有丰富的成功经验。 Ibrahim博士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获得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并在德雷塞尔医学院(MCP-Hahnemann/ Drexel College of Medicine)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她在德雷塞尔医学院(MCP-Hahnemann/ Drexel College of Medicine)完成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并在塔夫茨医学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完成血液肿瘤及实体肿瘤医学专科学习。Ibrahim博士持有宾夕法尼亚州医师执照和ABIM认证肿瘤内科医学执照。 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博士表示: "热忱欢迎Nageatte Ibrahim博士加入信达生物并担任肿瘤学首席医学官,Ibrahim博士在临床开发肿瘤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我们相信Ibrahim博士的加入将助力信达生物提升肿瘤产品全球临床开发能力,搭建全球临床开发平台和国际化临床团队,开发出更多全球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创新产品,加快信达生物创新产品全球化的步伐。期待Ibrahim博士为信达生物‘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发展愿景带来新的动能。" Nageatte Ibrahim博士表示: "信达生物是一家快速发展和领先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我很高兴加入这样一家高度重视科学和创新的公司,一同高效地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信达生物有很多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的员工,致力于开发出造福全世界患者的创新药。我很高兴也很荣幸与这家高效务实的公司和团队一起,开发出更多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 关于信达生物 "始于信,达于行",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是信达生物的使命和目标。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让我们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0个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它们分别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达攸同®),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苏立信®),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达伯华®),佩米替尼片(达伯坦®),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塞普替尼胶囊(睿妥®),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福可苏®)和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目前,同时还有3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5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8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公司已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在不断自研创新药物、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秉承经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始终心怀科学善念,坚守"以患者为中心",心系患者并关注患者家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陆续发起、参与了多项药品公益援助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益于生命科学的进步,买得到、用得起高质量的生物药。至2023年底,信达生物患者援助项目已惠及17余万普通患者,药物捐赠总价值34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百姓用药可及性和人民对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领英账号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声明:信达生物不推荐未获批的药品 /适应症的使用。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2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中国创新拉动2023年欧洲专利申请增长
慕尼黑 2024年4月12日 /美通社/ -- 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今日公布 《2023年专利指数》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和发明者共提交了20,735份申请,较2022年的19 ,062份申请增长了8.8%,较过去五年增长超过一倍。这显示出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以及对数字通信、电机、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增长技术领域的关注。2023年,欧洲专利局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利申请199,275件,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2.9%,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最新的专利指数显示,2023年全球创新依然充满活力。" 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皮诺斯(António Campinos)表示 ,"欧洲专利局受托审核的申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既证明了欧洲技术市场的吸引力,也证明了我们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欧洲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专利,去年中小企业的申请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些企业现在还可以受益于新的单一专利(Unitary Patent)制度,该制度显著改善了欧洲的创新环境,为创新者提供了更简单、更经济的选择,以保护他们的发明并将其带入庞大的欧盟市场。" 中国数字和能源技术领域的发明激增 2023年,中国专利申请的前三个领域分别是数字通信(比2022年增加了9.7%)、电机和能源(增加了27.5%)、计算机技术(增加了0.3%)。在数字通信领域,中国成为了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而在电机、装置、能源等领域(包括电池技术),中国也首次成为了专利申请的领先国家。在 与电池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 方面,三家中国企业(宁德时代、爱迈森和比亚迪)进入了欧洲专利局的前十名。除了数字/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外,中国企业还在一系列其他领域积极申请专利,包括生物技术(比2022年增长了23.7%)、医疗技术(增长了27.7%)和有机精细化学(增长了38.2%)。 全球趋势 2023年,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一起成为欧洲专利申请的前五大来源国。在欧洲专利局的总专利申请数量中,超过一半(57%)来自总部设在欧洲以外的公司和发明者(参见图表 "申请来源" ),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11%。 华为再度问鼎欧洲专利申请者排行榜 2023年,华为连续第三年成为欧洲专利局的领先申请人,递交了超过5000份申请,几乎占据了来自中国向欧洲专利局的申请总数的四分之一。该公司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也是第一申请人,在数字通信领域排名第二。其他在欧洲专利局拥有大量专利申请的中国企业包括中兴通讯(947份申请)、当代 Amperex Technology(832份)、广东OPPO移动通信(774份)和Vivo移动通信(701份)。 (请参见 2023年间中国向欧洲专利局申请最多专利的公司列表 )。 全新的单一专利( Unitary Patent)制度收获积极响应 自2023年6月1日起,在欧洲申请专利保护的企业可以受益于全新的单一专利制度,该制度为基于欧洲专利在目前17个欧盟成员国内具有统一效力的专利提供了一条行政更简单、更便宜的保护途径。单一专利可以在新设立的专项专利司法机构——统一专利法院进行中央执行或诉讼。新制度受到了专利权所有者的欢迎:自推出以来,2023年全年有17.5%的欧洲专利请求了单一保护(EPO共收到超过18,300份单一专利申请),在该制度推出后的2023年下半年,有22.3%的申请获得了单一专利批准。25.8%的欧洲专利所有者(共39个EPO成员国)获批了单一专利,其次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企业(均为10.9%),再者是韩国(9.7%)和日本(4.9%)。2023年单一专利申请前五名为强生公司、西门子、高通、三星和爱立信。在所有成功将欧洲专利转为单一专利的申请者中,三分之二为欧洲企业/申请人。
5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简介
职业: -
学校: -
地区:
个人简介: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