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姆肯公司研发部门高管荣获顶级行业组织殊荣
Ryan Evans 成为 STLE 院士 上海 2024年5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工程轴承及工业传动产品行业领导者铁姆肯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 TKR ; www.timken.com )高兴地宣布,公司研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简称 R&D )总监 Ryan Evans 现已被摩擦学和润滑工程师协会( the Society of Tribologists and Lubrication Engineers 简称 STLE )任命为院士。摩擦学和润滑工程师协会是一家由研究、开发和营销专家组成的技术组织,全球只有不到 200 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拥有该组织的院士称号。 公司技术副总裁 Douglas H. Smith 表示: " 铁姆肯公司 125 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解决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问题, Ryan 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获此殊荣当之无愧,我们向他表示祝贺。 Ryan 具备丰富的现场经验、备受认可的研究能力和领导力。所有这些充分证明,他始终致力于卓越运营和尖端水平的创新。能够拥有 Ryan 这样的团队成员帮助推动铁姆肯公司和行业不断进步,我们感到十分自豪。 " 摩擦学和润滑工程师协会的精英院士均在摩擦学和润滑工程领域取得过重大成就并拥有 20 年以上的专业经验。 1999 年, Evans 在铁姆肯公司担任实习生,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此后,他担任的职务越来越重要,其中包括领导公司的摩擦学战略和开发项目。 2018 年,他在铁姆肯公司就任现职,即全球研发总监一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发表了超过 44 篇研究论著并开发了 14 项专利。 Evans 的贡献帮助铁姆肯公司成功赢得久负盛名的 R&D 100 大奖、入选《 Fast Company 》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并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自 2012 年以来, Evans 在摩擦学和润滑工程师协会担任过多个执行和委员会成员职位,其中包括 2022 年至 2023 年期间担任主席一职。 Evans 持有凯斯西储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阿克伦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
3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卫材向FDA滚动递交LEQEMBI?(皮下注射)维持剂量的申请
东京 2024年5月29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5日,卫材已向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滚动递交用于每周维持给药的lecanemab-irmb(LEQEMBI®中文商品名:乐意保®)皮下注射剂的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此前该药物被FDA授予快速审评通道。LEQEMBI®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BLA基于Clarity AD (Study 301)开放标签扩展(OLE)和观察数据建模的数据。如果获得FDA批准,LEQEMBI皮下注射剂可用于在家中或医疗机构给药且皮下注射过程比静脉注射所需的时间更短。作为正在接受审查的每周360mg皮下注射维持方案的一部分,已完成双周静脉注射起始阶段的患者,将接受每周剂量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以保持高毒性原纤维的清除*。高毒性原纤维即使在淀粉样蛋白- β(Aβ)斑块从大脑中清除后,仍可继续引起神经元损伤。 AD是一种持续的神经毒性过程,始于斑块沉积之前,并持续到斑块沉积之后。研究数据表明,即使在斑块从大脑中清除后,早期和持续的治疗可以做到延长疗效。与静脉(IV)给药相比,SC对患者及其护理者来说更容易使用,并且将减少医院就诊和护理的需要。除了潜在地维持临床和生物标志物的优点外,皮下维持剂量或将更方便患者继续治疗。 LEQEMBI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获得批准,并已在欧盟、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英国、印度、以色列、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韩国、新加坡和瑞士提交了审查申请。卫材于2024年3月向FDA提交了LEQEMBI每月静脉(IV)维持剂量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 卫材在全球范围内领导LEQEMBI的开发和监管申请,卫材和渤健两家公司将共同商业化和共同推广该产品,卫材拥有最终决策权。 *原纤维被认是导致AD患者的脑损伤的元凶,其所含毒性是Aβ中最大的,在与这种进行性、使人衰弱的疾病相关的认知衰退中起主要作用。原纤维对大脑神经元造成损伤,进而通过多种机制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增加了不溶性β斑块的形成,而且增加了对脑细胞膜和神经细胞之间或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连接的直接损伤。减少原纤维可减少对大脑神经元的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来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4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三养Innochem在全球最大电机铁芯展"CWIEME 2024"上推出电动汽车环保粘合剂
三养公司研究所的李致玩所长发表了粘合剂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电机性能的重要性以及公司产品卓越性的研究成果 与现有产品相比,采用异山梨醇的环保型粘合剂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热稳定性和耐油性 可常温硬化,节省成本和时间,并可根据钢板的类型和用途定制 首尔 2024年5月29日 /美通社/ -- 在全球最大规模的电机铁芯展上,三养Innochem展示了其自主开发的电动汽车环保电机铁芯粘合剂,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和实力。 三养集团化学子公司三养Innochem(首席执行官姜镐星) 29 日表示,在最近德国柏林举行的"2024年德国柏林国际线圈、电机、绝缘材料及电器制造展览会(CWIEME)"上,发表了使用"异山梨醇(Isosorbide)"的电机铁芯粘合剂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果的发表由三养公司化学研究所的李致玩所长主持,会议主题以"迈向绿色出行: 具有优异粘合力和高耐油性的电动汽车电机铁芯用生物质基粘合剂(Toward Greener Mobility: Biomass-based Adhesives for EV Motor Cores with Excellent Adhesion and High Oil Resistance)"进行,旨为宣传粘合剂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电机性能的重要性,分享三养Innochem开发的环保粘合剂的性能数据。 李所长在演讲中表示,与之前使用的互锁和焊接方法相比,在电动汽车电机铁芯叠片方法中使用粘合剂的方法在降低功率损耗和噪音方面最为有效。接下来,又公布了采用环保材料异山梨醇自主开发的环保粘合剂的试验结果,并表示,高效电动汽车电机所需的粘合性、热稳定性和耐油性均优于一般产品,适合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铁芯。此外,还公布了一种用于涂层钢板的"自粘合"粘合技术,可有效制造复杂或小型的芯材。 三养Innochem在本次展会上设置了宣传摊位,展示了通过研究发布介绍的三种类型粘合剂。展出的粘合剂有单组分粘合剂、双组分粘合剂以及钢板用粘合剂等三种类型。单组分粘合剂强化了粘合力和耐油性,而双组分粘合剂与以往必须高温硬化的产品不同,可在常温下硬化,且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从而可以节省制造电机的成本和时间。钢板用粘合剂的特点是可以根据钢板类型和用途进行定制。展会期间,40多家国内外电机铁芯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参观了三养Innochem展位并举行了会议。 三养Innochem的电动汽车电机铁芯粘合剂现已通过韩国电机铁芯制造商实现量产,并应用于两款韩国车型,计划今年扩大到多种国内外车型。 三养Innochem首席执行官姜镐星表示:“电机是电动汽车性能的核心,性能优异的粘合剂对于降低功率损耗和最大限度提高电机效率至关重要”,“我们将通过国内外多个展会宣传三养Innochem粘合剂的卓越性能,并计划获取包括新的电机铁芯企业、OEM以及电工钢板制造商等在内的各种合作伙伴。” CWIEME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机铁芯相关展会,今年已是第27届,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机铁芯企业和钢板企业参加。今年有超过600家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到约6000余人。
4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信达生物匹康奇拜单抗(IBI112)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研究达成主要终点,计划递交上市申请
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 2024年5月28日 /美通社/ --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注射液匹康奇拜单抗(研发代号:IBI112)在中国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受试者中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CLEAR-1)中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 CLEAR-1是目前本靶点全球唯一一个首要研究终点(16周PASI90) 突破80%的银屑病三期注册临床研究。 信达生物计划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匹康奇拜单抗治疗银屑病的新药上市申请。 研究设计给药间隔长达 12周一次 CLEAR-1(NCT05645627)是一项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受试者中评估匹康奇拜单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500例受试者,按1:2:2的比例随机接受安慰剂、匹康奇拜单抗 200 mg(0,4,8周3次给药)后,在20周开始接受200mg 或者100mg 每12周一次给药的长期维持。研究设置双主要终点,分别为第16周时达到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改善≥90%(PASI 90)的受试者比例,和第16周时达到静态医师总体评分(sPGA)清洁(0分)或接近清洁(1分)的受试者比例。 主要研究双终点达成,匹康奇拜单抗短期起效明显,疗效优越 研究结果显示,CLEAR-1两个主要终点均顺利达成:第16周时,匹康奇拜单抗合计组PASI 90和sPGA 0/1分的受试者比例分别达到80.3%和93.5%,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ASI 90: 2.0%,sPGA 0/1: 13.1%;P<0.0001)。 这是本靶点全球唯一一个首要研究终点( 16周PASI90) 突破80%的银屑病三期注册临床研究,显示了匹康奇拜单抗在短期内起效明显、疗效强劲的同类最佳潜质。 匹康奇拜单抗一年期治疗内可维持长期稳健且强劲的皮肤清洁疗效 至第52周治疗期间,匹康奇拜单抗两个剂量组达到PASI 90和sPGA 0/1分的受试者比例维持稳定。第52周时,200 mg组PASI 90和sPGA 0/1分别维持在84.9 %及85.9 %。 这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接受匹康奇拜单抗长期治疗的疗效获益提供了强劲的临床数据支持。 关键次要终点均顺利达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此外,匹康奇拜单抗两个剂量组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均顺利达成,包括第16周时达到PASI改善≥75%(PASI 75)的受试者比例、第16周时达到PASI改善100%(PASI 100)的受试者比例、第16周时达到sPGA清洁(0分)的受试者比例和第16周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为0或1分的受试者比例;匹康奇拜单抗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展现出了高竞争力并基本稳健维持至第52周。 匹康奇拜单抗安全性良好,无新发安全性信号 研究期间匹康奇拜单抗整体安全性良好,较以往临床研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目前研究的随访仍在持续进行中,研究相关完整数据将在未来学术会议或同行审评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 CLEAR-1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史玉玲教授 表示:"银屑病是一种终身罹患的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巨大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证据表明IL-23p19靶点抗体在长期疗效维持、用药便利性优势明显。作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首个IL-23p19匹康奇拜单抗临床研究的研究者,我和该研究的研究者们非常兴奋看到该药关键性研究达成主要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显示了匹康奇拜卓越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的良好维持。每12周一次给药也提高用药便利性和依从性,受试者获得显著的临床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同时又能呈现良好的安全性。祝愿其成功申报上市,能为中国银屑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推动中国银屑病治疗水平再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副总裁钱镭博士 表示:"匹康奇拜单抗在中国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受试者中的Ⅲ期研究达成所有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印证了其作为IL-23p19新一代靶点药物突出的临床疗效。此外,相对于目前主流上市药物年7-16次的给药频率,匹康奇拜单抗年度给药次数预计仅需5-6次,维持期能实现季度给药,展现出兼顾疗效,安全性与更友好治疗方案的巨大优势,展示了同类最佳的潜力。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IL-23p19靶向药物上市,匹康奇拜单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使我们充满信心,公司将积极准备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争取早日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提供更便捷、友好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也将全方位规划和实施生命周期管理,最大化匹康奇拜单抗的临床价值,希望进一步填补银屑病耐药、复发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关于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银屑病可以分为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状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及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斑块型银屑病占80~90%,30%左右为中重度。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显著差异,中国患者约在600万以上。目前在中国,主要系统性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环孢素(Cyclosporine A)、维A酸类、生物制剂类。自2019年开始,中国银屑病治疗逐渐进入生物制剂时代。 关于 匹康奇拜单抗( IBI112) 匹康奇拜单抗(IBI112)为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IL-23p19亚基。通过阻止IL-23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阻断IL-23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BI112有望为银屑病在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4年5月,匹康奇拜单抗在Ⅲ期临床研究(CLEAR-1)中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 关于信达生物 "始于信,达于行",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是信达生物的使命和目标。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肿瘤、代谢及心血管、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公司已有10款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同时还有4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4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8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公司与海内外药企深入合作加速药物创新,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 信达生物在不断开发创新药物、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心怀科学善念,坚守"以患者为中心",心系患者并关注患者家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信达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百姓用药可及性和人民对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innoventbio.com 或公司领英账号 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声明: 信达不推荐任何未获批的药品 /适应症使用。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3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发挥"数据要素X",材料领域有了新样板
引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今年 ,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数据驱动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加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浪潮信息助力下,通过数智融合加速材料研发,取得了创新实践,对发挥"数据要素 x"具有示范意义。 北京 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2021年6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边一栋1981年建造的12层公寓发生部分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公寓倒塌可能缘于海水倒灌对建筑结构的水泥混凝土及内部的加强钢筋造成腐蚀破坏。 材料腐蚀是悄悄发生的破坏,这些年在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故,如山东青岛爆燃特大事故、湖北十堰管道腐蚀爆炸、广州虎门大桥不明原因晃动等,也都与材料腐蚀有关。 研发具有更高性能、更长寿命、更加绿色智能的新材料,是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浪潮信息提供的高效、智能算力支撑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找出材料腐蚀的 "杀手",加速研发出更符合需求的新材料,将新材料研发周期从原来的10-20年缩短到3-5年,实现科技创新从"实验范式"向"数据范式"的跃升。 改变研发范式,提速新材料研发 新材料是一切现代产业的基础,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农业、工业、建筑到航空航天、医疗等各领域的现代化,都离不开材料的创新。可以说,一代材料决定了一代装备。 腐蚀是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腐蚀对于材料来说,就相当于人类的慢性疾病。材料腐蚀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国工程院全国腐蚀调查表明,我国腐蚀损失每年超过三万亿元,占GDP的3.34%。 因此,"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十分关键。在工程建设前找到更耐腐蚀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的核心课题。传统的材料腐蚀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不断试错来找到材料-环境-腐蚀的内在规律,费时、费力。用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腐蚀大数据团队、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张达威教授的话说:"传统材料研发就如同做菜,食材调料各放多少,没有定量配方,咸了兑点水,淡了加点盐,需要反复尝试。因为影响材料的因素特别多,靠经验试错法进行材料研究,研发周期非常长、成本特别高。" 将材料基因工程的理念方法引入新材料研发与防腐蚀领域,能够提速材料的开发、生产、应用的全过程,被公认为开发新材料的前沿颠覆性方法。借鉴生物学基因工程,材料基因工程由材料高效计算、先进实验和大数据技术等构成其基础技术体系,实现对材料成分、配方、制备工艺的高效筛选、精准调控和优化设计,快速得到满足特定性能需求的新材料。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致力于实现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战略目标。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在几类关键材料上实现了这一目标,将研发周期从10-20年缩短为3-5年,并在中马友谊大桥、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材料筛选设计中,精准、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以中马友谊大桥项目为例。马尔代夫景色宜人,但是它所处的环境高温、高湿、高盐分、强紫外光辐射,对于材料来说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利用其积累的海量腐蚀数据以及针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来评价中马友谊大桥所处环境下的腐蚀风险,选择了更适合的建设材料,保证大桥长时间正常运行。 实现范式变革,数据"采-存-算"是关键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与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通量自动化实验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理性设计+高效实验+大数据分析"的协同创新显著提升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和应用速度,实现材料研究从"实验范式"到 "数据范式"的跃升,这种协同创新背后的关键驱动力是 "数据",关键技术基础是"计算"。 以耐蚀材料研发为例,材料腐蚀过程机理十分复杂,温度、湿度、应力等环境因素,成分、加工、结构等材料因素,时间尺度等因素,都是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耐蚀材料的筛选和设计,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依据。 "这好比给材料看病,如果没有相关检验手段,只能 ‘望'‘闻'‘问'‘切',有了心电图等检查手段,能看到已发病的心脏问题,但有了动态心脏检测仪(Holter)24小时检测,就能通过心脏连续数据,分析出心脏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果进行基因分析,就能了解生命更深层的潜在问题。" 张达威表示,材料研究从"实验范式"向"数据范式"的变革,数据的"采"、"存"、"算"能力是关键。 一是要将有效数据"采上来"。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通过新型腐蚀监测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构建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材料(微观)环境腐蚀数据的高通量采集与实时传输。目前,已布设了覆盖我国典型自然环境的国家野外观测站,成功应用于电网、地下管网、高铁、风电等重大装备的腐蚀失效监测,每年收集到数以亿计的腐蚀数据。 二是能将海量的数据"存得下"。中心开发了数据汇交和数据库系统等共性技术,有了这些技术能更好地理解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将数据变成知识,以更高价值的方式存储下来。 三是强大算力把新材料"算出来"。数据的价值在于用,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找到答案,需要高质量算力的支撑。为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联手浪潮信息构建计算平台,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覆盖原子、化学键、分子不同尺度,到材料、工艺、环境、时间不同维度的腐蚀预测模型,对耐蚀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在人工智能算力的推动下,快速得到不同材料在不同环境作用下的耐蚀性能。 目前,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联手浪潮信息打造的材料高通量计算平台,已经成为该中心创新变革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数据和计算的进一步融合,科研人员可以从繁琐的实验试错中解脱出来,让实验观察变成无人实验,仿真模拟变成现象生成,数据驱动变成数据增强,让"算"出新材料成为可能。 应该说,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智融合驱动科研方式的变革,打造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对于材料领域,对于各个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都是有效的解题方法。在材料腐蚀和耐蚀材料的研究中,联合通过数智融合探索,很好地诠释了数据要素给材料科研变革带来的乘法效应。
3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博安生物肿瘤领域地舒单抗注射液博洛加?在中国获批上市
烟台 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肿瘤领域地舒单抗注射液( 120mg )——博洛加 ® 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 1 处成熟长骨且体重 ≥45 kg )的青少年患者。 与此同时,博洛加 ® 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工作也在推进中。中国市场以外,博安生物亦在欧洲、美国、日本开展博洛加 ® 的国际多中心 Ⅲ 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在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上市该产品。 地舒单抗为骨巨细胞瘤优选用药,博洛加 ® 与原研参照药高度相似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交界性的原发骨肿瘤,在我国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 13.7%~17.3% ;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严重可威胁生命 [1] 。地舒单抗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优选用药;对于可手术切除的患者,经过地舒单抗的治疗后,可实现外科降级,甚至避免手术;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治疗可使疾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并改善生活质量。 博洛加 ® 是安加维 ® (英文商品名: XGEVA ® )的生物类似药,活性成份为 RANK 配体的免疫球蛋白 G2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即地舒单抗。其研发过程严格遵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的生物类似药相关指导原则,通过药学、非临床、人体药代动力学、临床有效性一系列逐步递进的研究,科学、完整的确证了其与原研参照药的整体相似性;二者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高度相似,无临床意义上的差异。博洛加 ® 与安加维 ® 在中国的两项关键临床研究中进行了头对头比对,其中 Ⅰ 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Bone Oncology 》 [2] 上发表, Ⅲ 期临床研究结果在 2023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以壁报形式展示。 博洛加 ® 中国 Ⅲ 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表示:“博洛加 ® 的 Ⅲ 期临床数据证明其与原研参照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均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终点,相关研究结果曾入选 2023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壁报。相信该产品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地舒单抗的可及性,为广大患者提供高品质治疗新选择。” 欧美日 Ⅲ 期临床积极推进,博洛加 ® 服务全球患者所需 除了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 XGEVA ® 在全球范围内还获批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的治疗。凭藉十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地舒单抗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证据,并获得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这些指南来自于欧洲肿瘤医学学会 (ESMO) [3],[4]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5],[6]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 [7]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1], [8] , [9] 等。 博洛加 ® 基于全球开发策略,当前在欧洲、美国、日本开展的国际多中心 Ⅲ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该临床试验完成后,博安生物将向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 EM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 PMDA )提交该产品的上市申请,申请原研参照药的全部适应症 。 博安生物首席运营官兼研发总裁窦昌林博士表示:“博洛加 ® 在中国高效获批上市,将与公司已上市的肿瘤领域产品形成有效协同,快速地进行商业化布局。在博安生物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和技术实力加持下, 2021 年至今,公司已拥有博优诺 ® 、博优倍 ® 、博洛加 ® 三款产品获批上市;未来三年内,预期还将迎来多个成果在国内和海外上市。一系列已实现商业化和临近商业化的产品将进一步夯实博安生物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实力,以驱动博安生物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创新,早日实现‘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的愿景。” 博安生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姜华表示:“生物医药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博安生物作为少数具有‘研 - 产 - 销’一体化运营体系的本土生物制药公司,积极投身于产业浪潮中,产品组合以‘风险均衡’和‘创新质量’为特色,通过生物类似药获得‘近期商业能见度’,立足创新生物药助力‘中长期高速发展’。随着首批研发成果的陆续落地,公司正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将加快推进更多产品投入临床应用,服务于广大患者,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一同迈向更繁荣的未来。” 关于博安生物 博安生物( 6955.HK )是一家全面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专业从事生物药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眼科和代谢疾病。公司的新药发现活动围绕多个平台展开,包括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双特异 T-cell Engager 技术平台、抗体药物偶联( ADC )技术平台及细胞治疗平台。 博安生物拥有完整的涵盖抗体发现、细胞株开发、上游及下游工艺开发、分析及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技术转移、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注册及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在细胞治疗领域,博安生物聚焦新一代增强型及可调控 T 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更安全、有效、可负担的细胞治疗产品。 目前,博安生物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以及多个具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型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在研产品组合。公司荣获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认定,并拥有 “ 山东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 及 “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等省级技术平台。除了在中国,博安生物也在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内的海外市场从事生物药产品开发。基于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以及不断成熟的商业化能力,博安生物已构建起覆盖 “ 研发 - 生产 - 商业化 ” 的全产业价值链运营体系,为其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2023. [2] Ding Y, Liu Y, Dou C, Guo S.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LY01011, biosimilar candidate, with the reference product denosumab (Xgeva ® )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J Bone Oncol. 2023 Sep 1;42:100499. [3] Coleman R, Hadji P, Body JJ, et al. Bone health in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nn Oncol, 2020, 31(12):1650-1663. [4] Planchard D, Popat S, Kerr K ,et al.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J]. Ann Oncol,2018,29(Suppl 4):192-237. [5]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Bone Cancer. Version 2. 2024. [6] NCCN Guidelines for Breast Cancer. Version 2. 2024. [7] Anderson K, Ismaila N, Flynn PJ, et al. Role of Bone-Modifying Agents in Multiple Myeloma: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8, 36:8, 812-818. [8]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 [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3.
2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波士顿科学AGENT紫杉醇涂层PTCA球囊导管在华正式获批
上海 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近日,波士顿科学旗下AGENT紫杉醇涂层PTCA球囊导管(DCB) [1] (以下简称AGENT DCB)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是指在原植入支架内再次发生直径狭窄程度>50%的病变。作为全球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冠脉DCB产品,AGENT DCB是目前唯一同时获得欧盟CE、FDA及NMPA批准的冠脉DCB产品,将为中国冠脉介入治疗带来更多元的选择。 据统计,中国的冠心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100万 [2] ,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量也随之不断攀升。过往PCI主要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以缓解由于血管狭窄带来的冠心病症状。然而,由于复杂原因所导致的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3] 。 药物涂层球囊不会在人体中遗留永久置入物,被认为是PCI的另一种治疗策略 [2] 。药物涂层球囊表面覆盖了一层抗增殖药物,其药物成分能在单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内迅速渗透进血管壁,发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从而阻碍再狭窄进程。在美国,10%的PCI术后仍会出现ISR问题 [4] ,使用DCB可将治疗剂量的药物转移到血管壁,帮助防止ISR再次发生。目前,DCB已被证实可以应对ISR及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SVD) [2] 。 作为全球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创新引领者,波士顿科学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多元的产品组合。此前,波士顿科学旗下多款PCI解决方案已在中国临床广泛应用,涵盖PCI诊疗的全流程。此次最新获批的AGENT DCB专为抵达并穿过远端复杂病变而进行了创新设计构造。在一项600例患者入组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AGENT IDE研究中,结果显示,AGENT DCB组在术后12个月的靶病变失败率低于无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组(17.9% vs. 28.6%,P=0.003)。 [5]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10万名患者在临床试验和商业环境中接受过AGENT DCB治疗,随着该产品正式在华落地,将进一步丰富波士顿科学的冠脉介入产品组合,服务广大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需求。 波士顿科学中国区冠脉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瓣膜事业部及技术探索高级总监龚文浩表示:"锚定临床诊疗需求,波士顿科学长期致力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高效、适宜的治疗方案,坚持以全球前沿创新产品赋能本土医疗能力提升。此次引入的AGENT DCB将助力国内进一步优化PCI治疗,更好地实现介入无植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面对日益沉重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未来我们会继续发挥在大心脏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带来更多优质医疗解决方案造福本土病患,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关于波士顿科学 波士顿科学公司承诺为生命创新。我们致力于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改善全球患者生活。四十多年来,波士顿科学始终引领全球医疗技术行业的发展,通过提供各种广泛的高性能医疗解决方案,满足广大患者亟待解决的治疗需求,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波士顿科学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疗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复杂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神经和泌尿系统疾病。 关于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 波士顿科学于1997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目前在北京、广州、成都、香港、台北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核心业务范围涵盖心脏介入、心脏节律管理、房颤管理、外周介入、肿瘤介入、内窥镜介入、呼吸介入、泌尿、耳鼻喉、神经调控等。秉承创新引领者的传统,通过提供预防、诊断、治疗等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及服务,波士顿科学致力于成为一家贴近医患需求、具有创新活力以及令人尊重的医疗科技公司。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bostonscientific.cn [1] 国械注进20243030268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583-612. [3]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专家组.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31(6):413-426. DOI:10. 3969/j. issn. 1004-8812. 2023. 06. 003. [4] Moussa ID, Mohananey D, Saucedo J, et al. Trends and outcomes of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m Coll Cardiol. 2020;76:1521-1531. [5] Yeh RW, Shlofmitz R, Moses J, et al. Paclitaxel-Coated Balloon vs Uncoated Balloon for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 The AGENT ID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4;331(12):1015–1024. doi:10.1001/jama.2024.1361
5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基石药业核心产品CS5001(ROR1 ADC)的首次人体研究数据摘要在ASCO官网公布
CS5001是目前已知首个在实体瘤和淋巴瘤中均观察到临床疗效的ROR1抗体偶联药物(ADC),其临床开发进展位于全球前二。 首次人体研究数据显示,CS5001在不同剂量水平、对于多线经治的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CS5001全球多中心I期试验的剂量递增目前仍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同步进行;近期将启动在多瘤种中的剂量扩展研究;预计2024年内将启动注册临床研究。 基石药业将在ASCO会议中展示更多最新的临床数据。 中国苏州 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一家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今日宣布,公司研发管线2.0的重磅产品CS5001(ROR1 ADC)治疗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患者的1a/1b期、全球多中心、首次人体研究的数据摘要已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官网发布。更多最新临床数据将在ASCO年会期间以壁报形式公布。 题目:新型ROR1抗体偶联药物CS5001治疗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患者的1a/1b期、全球多中心、首次人体研究 壁报展示时间: 2024年6月1日,上午9:00-12:00(美国中部夏令时) 摘要发表编号:3023 CS5001是一种新型ROR1导向的ADC,具有吡咯并苯二氮卓(PBD)前药的独特设计。该研究旨在评估CS5001在晚期实体瘤和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PK)特征和抗肿瘤活性。截至摘要数据截止日,已完成1a期前八个剂量水平(7至125 μg/kg)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评估;未观察到DLT,且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CS5001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PK特征符合预期,且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显示出初步抗肿瘤活性,包括弥漫大B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 随着该研究的持续推进,在即将公布的ASCO海报中将首次披露更多CS5001的最新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截至海报数据截止日,已递增至第9剂量水平(156 μg/kg);仍未观察到DLT,且未达MTD。 已观察到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大多为1级或2级(评价标准NCI-CTCAE v5.0),表明CS5001针对多线经治的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CS5001的暴露量与剂量成正比,且ADC和总抗体的暴露量相似,表明CS5001 ADC在血液循环中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已在多种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 v1.1)和血液肿瘤(评价标准Lugano 2014)中观察到CS5001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霍奇金淋巴瘤 :从第5剂量水平(50 μg/kg)起观察到客观缓解;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CR)以及4例达到部分缓解(PR), 客观缓解率( ORR)为55.6% 。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 :从第7剂量水平(100 μg/kg)起观察到客观缓解;6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例达到CR以及2例达到PR, ORR为50.0% 。 在 实体瘤 中,从第7剂量水平(100 μg/kg)起也开始观察到多例PR和疾病稳定(SD)伴肿瘤负荷减小,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1例PR及3例SD),胰腺癌(1例PR),三阴性乳腺癌(TNBC;1例SD),卵巢癌(1例SD);基于以上疗效趋势,随着剂量的增加,在实体瘤患者中有望观察到更好的疗效。 目前,该研究1a期剂量递增仍在进行中;同步将在特定较高剂量组入组更多患者、累积更多数据,用以初步确定II期推荐剂量(RP2D)和评估ROR1表达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更新的研究数据将会在近期投资者会议和学术会议(如ESMO, ASH等)中及时公布。同时我们也将于近期启动涵盖多瘤种的1b期剂量扩展研究进行剂量优化;预期将在2024年年底前启动注册性临床研究。 关于 CS5001 (ROR1 ADC) CS5001是一款以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1, ROR1)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S5001具有独特的设计,使用肿瘤特异激活的吡咯并苯二氮卓(pyrrolobenzodiazepine, PBD)前毒素载荷(Payload)和连接子(linker)。CS5001只在到达肿瘤后,被肿瘤细胞内吞后,在溶酶体中其连接子被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特异性酶切割释放PBD前毒素,继而PBD前毒素在肿瘤细胞内被激活,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这种连接子加前毒素的"双控"机制有效地减少与传统PBD载荷有关的毒性问题,而获得更大的安全窗口。CS5001已在几种临床前癌症模型中证明具有完全的肿瘤抑制作用,并展示出良好的血清半衰期及药代动力学特征。这些都表明CS5001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瘤中拥有巨大的临床开发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CS5001利用定向偶联技术获得精准的药物抗体比率(DAR),便于实现均质生产及大规模生产。 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与LigaChem Biosciences, Inc.(LCB)就CS5001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授权协议。CS5001最初是由韩国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LCB和ABL bio共同合成。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获得CS5001在韩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关于基石药业 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 2616)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满足中国和全球癌症患者的殷切医疗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上市4款创新药、获批14项新药上市申请(NDA)以及9项适应症。当前研发管线均衡配置了潜在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多特异性抗体、以及免疫疗法和精准治疗药物在内的12款候选药物。同时,基石药业拥有一支资深管理团队,"全链条"覆盖临床前探索、临床转化、临床开发、药物生产、商务拓展、商业运营等关键环节。 如需了解有关基石药业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stonepharma.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
4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迈威生物 9MW2821 将于 2024 ASCO 年会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的临床数据及最新进展
上海 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迈威生物 (688062.SH),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公布了将于 2024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的靶向Nectin-4 ADC 创新药 (9MW2821) I/II 期临床研究数据及最新进展,包括尿路上皮癌、宫颈癌、食管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多种晚期实体瘤。 截至 2024 年 4 月 1 日,在 II 期临床 1.25mg/kg 剂量组的 240 例患者中: >> 尿路上皮癌 (UC) 37 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 (ORR) 和疾病控制率 (DCR) 分别为 62.2% 和 9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 为 8.8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 (mOS) 为 14.2 个月。 >> 宫颈癌 (CC) 53 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51% 受试者既往接受过含铂双药化疗及贝伐单抗治疗,58% 受试者既往接受过含铂双药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ORR 和 DCR 分别为 35.8% 和 81.1%,mPFS 为 3.9 个月,mOS 尚未达到。Nectin-4 肿瘤细胞染色强度 3+ 的患者中,39 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 ORR 为 43.6%。 >> 食管癌 (EC) 39 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 和 DCR 分别为 23.1% 和 69.2%,mPFS 为 3.9 个月,mOS 为 8.2 个月;其中 37 例接受过铂类化疗及免疫治疗。 >>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20 例可评估疗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ORR 和 DCR 分别为 50.0% 和 80.0%,mPFS 为 5.9 个月,mOS 尚未达到;其中,1 例完全缓解 (CR) 患者已持续治疗 20 个月,目前仍持续完全缓解。 >> 安全性 截至目前,1.25mg/kg 剂量组 240 例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和 ≥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白细胞计数降低 (50.8%, 23.3%),中性粒细胞减少(46.3%, 27.9%),贫血 (43.8%, 8.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42.1%, 2.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5.4%, 2.1%),虚弱 (32.1%, 2.9%),皮疹(30.0%, 5.0%),食欲减退 (28.8%, 1.3%),恶心 (26.7%, 0%),高血糖症 (25.4%, 2.1%),血小板计数降低 (24.2%, 4.6%),脱发 (24.2%, 0%),感觉减退(22.5%, 1.7%),便秘 (21.3%, 0%),呕吐 (20.9%, 1.3%),高甘油三酯血症 (20.4%, 2.1%),γ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 (15.8%, 5.4%)。数据表明 9MW2821 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关于 9MW2821 9MW2821 为迈威生物靶向 Nectin-4 的定点偶联 ADC 新药,为公司利用 ADC 药物开发平台联合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两项平台技术开发的创新品种,是国内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品种,亦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宫颈癌、食管癌以及乳腺癌适应症披露临床有效性数据的品种。9MW2821 于 2024 年 2 月、2024 年 5 月先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快速通道认定" (FTD) 和"孤儿药资格认定" (ODD) 分别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和食管癌。 该品种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联技术连接子及优化的 ADC 偶联工艺,实现抗体的定点修饰。9MW2821 注射入体内后,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Nectin-4 结合并进入细胞,通过酶解作用,定向释放细胞毒素,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 关于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 (688062.SH) 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始终秉承"让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的愿景,践行"探索生命,惠及健康"的使命,通过源头创新,为患者提供疗效更好、可及性更强的生物创新药,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17 年成立以来,迈威生物构建了以抗体药物靶点发现与分子发现为起点,覆盖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转化等药品研发全周期的创新体系,实现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涉及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感染等治疗领域,凭借国际领先的特色技术平台和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了丰富且具有竞争力的管线。现有 14 个品种处于不同阶段,包括 10 个创新品种和 4 个生物类似药,其中 3 个品种上市,1 个品种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3 个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独立承担 1 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多个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迈威生物以创新为本,注重产业转化,符合中国 NMPA、美国 FDA、欧盟 EMA GMP标准的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基地已在江苏泰州投入使用,并已通过欧盟 QP 审计,位于上海金山和江苏泰州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abwell.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 (a) 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4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创胜集团于ASCO 2024首次公布Osemitamab (TST001)三联疗法一线治疗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令人鼓舞的II期临床数据
II期临床结果显示,CLDN18.2高/中表达,包括PD-L1 CPS<5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6个月。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和中国苏州 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创胜集团(06628.HK),一家具备生物药品发现、研发、工艺开发和生产全流程整合能力的临床阶段的国际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公布Osemitamab (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CAPOX作为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I/IIa期G队列研究数据。该项研究的患者未经过CLDN18.2和PD-L1 CPS表达筛选入组,研究结果显示三联疗法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特别在CLDN18.2高/中表达的患者群体中(无论PD-L1 CPS表达水平如何)尤为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在CLDN18.2高/中表达(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以及占比80%的PD-L1 CPS<5患者群体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了12.6个月。以CLDN18.2极低/无表达的患者群体作为替代对照组,三联疗法降低了56%的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HR为0.443,95%CI,0.205-0.958),CLDN18.2高/中表达患者的确认客观缓解率为68%。 大多数(约80%)CLDN18.2阳性患者为PD-L1 低表达(CPS<5)。先前研究发现,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Zolbetuximab和CAPOX的联用可以将CLDN18.2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从6.80个月提高至8.21个月(HR = 0.687(95% CI,0.544-0.866)(来源:Shah, Manish A et al. Nature Medicine 2023 Aug 29 (8): 2133-2141)。但是,在PD-L1 CPS<5的患者群体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的获益非常小(mPFS 7.5个月vs 8.2个月,HR=0.93)(来源:Checkmate-649研究)。I/IIa期G队列数据显示,Osemitamab (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CAPOX的三联疗法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CAPOX或Zolbetuximab联合CAPOX的历史数据相比,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包括PD-L1 CPS<5的患者。 Osemitamab (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CAPOX作为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I/IIa期G队列研究数据将以壁报形式(摘要#4048)于2024年6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ASCO 2024年会公布。 "该II期临床结果标志着Osemitamab (TST001)在研发进程中取得重要里程碑,数据显示Osemitamab (TST001)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特别在CLDN18.2高/中表达(包括PD-L1 CPS<5)的患者群体中疗效尤为明显,这与临床前数据和假设的作用机制相吻合。" 创胜集团全球药物开发执行副总裁,首席医学官Caroline Germa博士表示,"在上述患者群体中,三联疗法相较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CLDN18.2抗体与化疗联用,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无进展生存期获益。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已获得FDA和CDE批准的Osemitamab (TST001)全球III期试验策略的可行性,我们将加速推动Osemitamab (TST001)的临床进程,使其成为全球性疗法,提升HER2阴性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现行标准治疗。" "这项研究的临床结果令人振奋,该疗法有望改善HER2阴性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及I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沈琳教授表示,"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ASCO 2024年会上与大家分享详细数据。" 研究概要如下: 试验设计 TranStar102研究G队列(NCT04495296)包含安全导入阶段和剂量扩展阶段,旨在探索Osemitamab (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CAPOX作为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入组条件的对象为HER2阴性或未知,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无论其CLDN18.2或PD-L1的表达水平如何。在中心实验室,我们采用Claudin 18.2 IHC 14G11 LDT方法和PD-L1 IHC 28-8 pharmDx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LDN18.2和PD-L1表达水平。根据按Claudin 18.2 IHC 14G11 LDT方法得出的CLDN18.2蛋白在肿瘤细胞膜染色的百分比,CLDN18.2表达水平分为三个亚组:H/M(高/中),L(低)和R(其余:更低或阴性)。 令人鼓舞的客观缓解率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截至统计日期,82名患者已接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2.6个月。对66名已知CLDN18.2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疗效与CLDN18.2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关联趋势,高/中表达(H/M)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6个月,低表达(L)患者为8.5个月,其余患者(R)为6.7个月。确认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8%、61.1%及50%。与R组对比,HM组与R组的PFS风险比(HR)为0.443(95% CI 0.205, 0.985),HML组与R组的PFS风险比为0.560(95% CI 0.292, 1.074)。在PD-L1 CPS<5患者群体中也观察到了相同的趋势,CLDN18.2高/中表达患者的mPFS在这个亚组中同样为12.6个月。 可控的安全性 三联疗法的安全性特征与此前Osemitamab (TST001)联合CAPOX一线治疗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所展现的安全性数据大体一致(《临床肿瘤学杂志》第41卷,第16期, 2023年6月1日,摘要#4046)。主要毒性是可控的"on-target-off-tumor"效应,包括恶心、低白蛋白血症和呕吐,大多为1级或2级。 关于Osemitamab (TST001) Osemitamab (TST001) 是一种高亲和力的靶向CLDN 18.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具有增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在异种移植试验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Osemitamab (TST001) 是全球范围内开发的第二个最先进的CLDN18.2靶向抗体药物,由本公司通过其免疫耐受突破(IMTB)技术平台开发。Osemitamab (TST001) 通过ADCC机制杀死表达CLDN 18.2的肿瘤细胞。利用先进的生物加工技术,Osemitamab (TST001) 的岩藻糖含量在生产过程中大大降低,进一步增强了Osemitamab (TST001) 的NK细胞介导的ADCC活性。中国和美国均一直在进行Osemitamab (TST001) 的临床试验(TranStar101/NCT04396821, TranStar102/NCT04495296)。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Osemitamab (TST001) 用于治疗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关于创胜集团 创胜集团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在生物药发现、研发、工艺开发和生产方面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生物制药公司。 创胜集团总部位于苏州,已成功搭建了全球的业务布局:在苏州设有药物发现、临床和转化研究中心,创胜集团总部及以连续灌流生产工艺为核心技术的生产基地也正在建设中。在杭州拥有工艺与产品开发中心以及药物生产基地,在美国普林斯顿、北京、上海、广州分别设有临床开发中心,并在美国波士顿、洛杉矶设立了业务拓展中心。创胜集团的开发管线已有十三个治疗用抗体新药分子,涵盖肿瘤、骨科和肾病等领域。 如需了解关于创胜集团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ranscenta.com 或领英账号:Transcenta。 本文中的所有商标和注册商标均为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5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沙特阿美 与 Pasqal 签署协议,在沙特阿拉伯部署首台量子计算机
沙特阿拉伯达兰 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一体化公司沙特阿美与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全球领军企业 Pasqal 签署协议,在沙特阿拉伯安装首台量子计算机。 根据该协议,Pasqal 将安装、维护和运营一台 200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该计算机计划于 2025 年下半年部署。 沙特阿美技术与创新常务副总裁艾哈迈德 ? 霍怀特 表示: "沙特阿美很高兴能与 Pasqal 合作,为沙特带来尖端的高性能量子计算能力。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中,我们认为抓住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技术带来的机遇至关重要,我们旨在开创量子计算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先河。通过合作,我们能够利用该领域领先企业的专业知识,继续将最先进的解决方案融入我们的业务中。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对沙特阿拉伯数字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Pasqal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Georges-Olivier Reymond 表示: "量子计算时代已经到来。它不再局限于理论,正转向实际应用,赋予组织大规模解决以往复杂问题的能力。自 2019 Pasqal 创立以来,我们已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在立即适用于客户案例的具体量子计算算法上。通过该协议,我们将站在最前沿,加速这一变革性技术在沙特阿拉伯的商业应用。这不仅仅是一台普通的量子计算机;它将成为工业领域中的强大工具,为企业和社会开启创新时代。" 该量子计算机最初将采用"模拟模式"。次年,系统将升级到更先进的混合"模拟-数字模式",该模式更加强大,能够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Pasqal 和 沙特阿美计划利用量子计算机来识别新的案例,并希望将沙特阿拉伯打造成量子研究强国。这项合作将联手领先的学术机构,旨在促进量子算法开发的突破,这是释放量子计算真正潜力的关键一步。 协议还加快了 Pasqal 在沙特阿拉伯的业务发展。 Pasqal于 2023 年在沙特设立办事处,根据 2022年签署的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能源领域的量子计算能力和应用方面开展合作。2023 年,沙特阿美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 Wa'ed Ventures 参与了 Pasqal 的 B 轮融资。
5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日本东京氢能绿电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创新研究》报告发布
全球首个推出氢能国家战略的日本,为什么燃料电池车普及滞后? 北京 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以下是来自中国网的报道 编者按:日本早在 1970 年代就开始研发氢能技术,政府将其定位为未来能源的终极方式,通过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引导。对于日本的氢能产业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合作研究推出了《日本东京氢能绿电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创新研究》报告。文本作为该报告的节选之一,在梳理日本氢能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造成日本燃料电池车普及滞后的路径选择原因,并对北京市推广燃料电池车提出了首先在公交、市政环卫、邮政、城市物流等公共领域发力的建议。 1. 日本制定全球首个氢能国家战略 长期以来,日本90%以上的化石能源依赖进口。面对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双重压力,日本非常重视研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技术。氢能来源广泛,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早在1970年代日本就开始研发氢能,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更是加快氢能替代的步伐。 2014年4月,日本出台《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将氢能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同年6月日本修订《日本再复兴战略》,提出了建设"氢社会"的愿景。 2017年12月,日本发布全球第一个氢能国家战略—《氢能基本战略》。着眼2050年的该战略涵盖了从氢能生产到应用的综合性政策和到2030年氢能发展的行动计划。六年后的2023年4月,日本修订《氢能基本战略》,提出"氢能产业战略",制定了氢能供给量2030年300万吨,2040年1200万吨,2050年2000万吨的具体目标。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15万亿日元,引导和鼓励民间企业积极投入建设"氢社会"。 2. 日本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燃料电池车 在日本政府的倡导下,丰田等日本头部车企都将燃料电池车视为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长期投资重点发展。2012年至2021年日本政府累计投入4,600亿日元扶持氢能产业发展,其中七成资金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加氢站。2014年丰田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 然而由于成本高居不下带来售价高昂,以及加氢站配套不足,燃料电池车销量增长缓慢。截至2023年7月,日本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累计销售量仅为8,283辆,与《氢能基本战略》中2025年日本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要达到20万辆目标的差距甚大。 3. 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超越日本 根据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截至2022年末,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37万辆,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占到全球19%,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韩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位。 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之所以能够超过日本,得益于我国优先发展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策略奏效。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并提出 "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的发展目标。但是与日本燃料电池车发展战略不同,中国从一开始就锁定优先发展燃料电池商用车。规划指出,"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根据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2年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中,卡车为7000辆,占比52%;公交车为5400辆,占比40%;轻型商用车为800辆,占比6%;乘用车为300辆,占比仅为2%。 4. 日本燃料电池车发展战略路径上的失误 为什么我国优先发展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策略,在效果上优于日本优先发展乘用车的策略?这是因为,加氢站建设费用昂贵,大面积地铺开加氢站建设在投资上压力巨大。商用车行驶路线相对固定,通过精准布局可以减低对加氢站数量的要求。因此即便是数量有限的加氢站布局也可以形成有效的商用车应用场景。 相反,对自由度要求极高的乘用车需要加氢站覆盖的面积和数量要大得多,如果加氢站达不到一定程度的体量,追求便利性的乘用车很难从燃油车切换到燃料电池车。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日本在燃料电池车发展上侧重生产乘用车的战略,轻视了作为基础设施的加氢站普及的难度。 日本《氢能基本战略》的目标是2030年在其国内建设900个加氢站,2050年取代加油站。目前日本国内加油站的数量为2.9万个,也就是说届时日本需要建设同等数量的加氢站。然而截至2023年1月,日本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还只有164个,远远落后于其战略所设定的目标。 对此,2018年日本的加氢站运营企业、汽车制造商和金融投资机构等11家企业(2022年增加到30家)联合成立了"日本加氢站网络合同会社",通过优化加氢站建设方案、推动技术研发、提供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加氢站的建设和普及。 东京经济大学周牧之教授指出,"虽然日本正在发力推进加氢站的建设,但是鉴于加氢站建设费用居高不下,其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法满足燃料电池乘用车普及的需求,而燃料电池乘用车普及的滞后又将从经济效益上制约加氢站的建设。同时由于充电桩的普及成本远低于加氢站,因此即使在日本,电动乘用车也有着比燃料电池乘用车更好的普及前景。这一现实也将阻碍加氢站和燃料电池车在日本的普及"。 5. 重点支持商用车燃料电池车的普及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中国已经建成270座加氢站,约占全球加氢站总量的40%,数量位居世界第一。除西藏、青海、甘肃外,全国其他省份都已建设加氢站。 截至2022年6月,北京市运营加氢站10座,其中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加氢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氢站。《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北京市将在2025年前建成加氢站74座的目标。 2022年中国商用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12%,但是商用车的碳排放量却占到汽车碳排放总量的55%。目前商用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需要加速新能源车对汽油和柴油车的替代,燃料电池车是一个有利的选项。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领域车辆的电动化率在不断提升。与纯电动车相比较,燃料电池商用车具有载重量大、续航里程长、低温适应性强、补能时间短等优势,更适合城市支干线和城际之间的大载重量货物运输。 鉴于以上分析,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合作研究推出的《日本东京氢能绿电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创新研究》报告建议,北京市重点在公交、市政环卫、邮政、物流等领域推广燃料电池车,相比乘用车这些领域可以通过布局较少的加氢站支撑行车路线需求。在此基础上,探索增加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场景,通过实装推动燃料电池车普及和成本下降。同时完善加氢站配套网络,助力燃料电池车产业化发展。 目前由于燃料电池成本较高等原因,主要车型为客车和中轻型物流车,应用于城市公交和中短途货运。特别是燃料电池公交车由于补贴力度较大,在许多城市发展迅速。今后随着燃料电池技术水平提升,搭载大功率燃料电池的重型卡车有望满足载重量大、续航里程长的需求。 周牧之教授认为,"京津冀地区重载货物运输需求量大,重型柴油车保有量高,由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问题严重,亟待推出鼓励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研发和普及的跨区域一揽子政策,通过社会实装,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带动燃料电池重卡领域的发展"。
7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百城焕新购车节"冀线路第二站活动在雄安新区商务服务中心举行
石家庄 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5月18日至19日,汽车之家携手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主办、河北雄安二手车交易市场协办的"百城焕新购车节"冀线路第二站活动在雄安新区商务服务中心举行。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坐落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核心地段,是雄安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项目建成后有力补充了雄安新区急需的各项商务服务配套功能。"百城焕新购车节"冀线路第二站选择落地于此,代表着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对于雄安新区拔节向上生长的一份美好祝愿。 活动现场设置了汽车之家车展区、品牌车展区、试乘试驾区、天天拍车展位、雄安二手车交易市场展位、平安产险产品展位、礼品兑换处等多种功能区。消费者扫码签到,可领取包括购车、试驾、购险、咨询等在内的多样化活动权益,真正体验"省心、省时、又省钱"。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城焕新购车节"旨在结合汽车之家自身平台优势和平安产险生态优势,以平安产险强大的线上资源及线下服务运营团队为支撑,将主流品牌和车型的优惠价格和二手车置换服务等带到消费者家门口。活动的逐步落地,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的又一创新里程碑,更是助力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生动实践。 线上端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增长做好助力。平安产险旗下平安好车主App从用户用车、养车需求出发,积极链接新能源车企、充电运营商等,通过搭建新能源专区,构建用电服务矩阵,提供充电桩服务网络、电池安全检测、新能源修车等专属服务能力,让车主享受更年轻化、科技化、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体验。目前,好车主平台上充电服务已覆盖超70万个充电桩,车主随时随地能够优惠充电 。 让新能源汽车到更广大的市场去,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接下来,"百城焕新购车节"将继续在河北地区落地,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致力于持续落实以旧换新支持政策,优化保险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消费使用环境,面向厂商赋能,面向用户服务,让成交高效,让购车无忧,以实际行动促进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和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5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天合光能以"光"守护生命之网
常州 2024年5月22日 /美通社/ -- 5月22日是全球瞩目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构成的双重挑战,二者相互交织,彼此催化。光伏技术不仅根本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带来的碳足迹,有效缓解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损失,同时,还借助"光伏+"融合模式推进生态复苏,彰显出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核心效能。 多年来,天合光能不仅积极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促进低碳转型,助力全球净零;与此同时,天合光能不断创新打造"光伏+"模式,推进农、林、渔等多产业绿色升级,以滋养万物的希望之"光",助力守护共存共荣的生命之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 农光互补:赋能农业,夯实绿色发展 热带海岸,珍稀湿地,红树林……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今年我国"国际生物多样日"主题活动的安家地。今年2月,由天合光能供货的海南万宁礼纪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运行,为海南的绿色低碳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该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 + 系列组件,年发电量可达1.33亿千瓦时,为周边居民及产业源源不断提供绿电,有效减少传统化石能源利用,大大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风险。同时,这也是 "农光互补"的成功案例。 "光伏+农业"的模式下,种植照常进行,且由于光伏板对光照、气温的调节作用,实现了更优的生长环境,在保护了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收入。此外,光伏绿电还可反哺农业大棚,进一步降本增效、扩大碳减排。 如今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正在海南万宁迅速铺开。项目拟建500亩蔬菜大棚,实施就地用工,吸收村民参与农业种植,切实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的可持续发展赋能,也不断在海外开花结果。今年3月,刚新西兰规模最大光伏园Kohirā光伏农场项目顺利完成建设,该项目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Kohirā农光互补光伏园项目,是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与天合跟踪开拓者2P跟踪支架的完美结合。各排组件间空间宽敞,2米高的支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精心设计的光伏方案,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保证了放牧与农作物种植正常进行。放牧可以控制植被肆意生长并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光伏的巧妙融合和有机应用实现了土地的多重利用的同时也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生物正常生长。项目预计每年将产生55GWh电力,为新西兰这样的农业大国该如何实践光伏,提供了完美范例,也为新西兰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渔光互补:领先技术,守护海洋生态 海上极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被誉为取之不尽的"海上矿藏"。其开发利用,更是光伏行业的新兴领域。 2023年5月,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获得TUV莱茵海上光伏认证,使天合光能成为全球首家通过该认证的光伏企业,也标志着光伏海上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海上光伏的基础材料及施工成本,显著高于陆上。经测算,应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 700W+ 系列组件,可有效减少材料使用,从而减少对海上环境的物理影响。天合光能以不断创新和领先的技术能力确保开发与环保之间的绿色平衡,充分利用海上太阳能资源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2023年,广东台山海晏镇(一期)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模式,上可发电、下可养殖,通过滩涂海域空间的复合利用,为本地渔民铺就了一条与海洋和谐共生的致富路。 光伏 治沙:绿进沙退,点亮沙漠生态 光伏的生态修复之力,也延伸到曾经的"不毛之地"。光伏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的建设可防风固草、阻止扬沙。内蒙古阿拉善盟百年来过度放牧,如今已是黄沙漫天。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阿拉善盟乌兰布和金元100MW沙漠治理及储能光伏项目在这片沙海上崛起,写下光伏治沙的壮阔诗篇。 该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系列双面双玻组件,因地制宜,在项目周边及光伏阵列间,按规格1*1米栽植草方格沙障。板下降温、遮荫、低风速的环境,大大改善了植物生存条件,进一步提升了防风固沙能力,改善当地土壤环境,使得"重建绿洲"成为可能。昔日渺无人烟的沙戈荒,已被改造成绿洲兼清洁能源基地,为周边居民和当地生物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维护多样性,为沙漠生态注入一抹靓丽的光伏"绿"。 生态守护,从我做起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天合光能为客户提供的重要价值,也早已镌刻入自身的企业基因。多年来,天合光能高度重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绿色管理,荣获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多个基地荣获绿色工厂称号,其中,义乌基地更是成为光伏行业首家经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工厂"。至尊及至尊N型系列组件获得EPD认证并与意大利EPD实现互认,至尊N型全系列组件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助力客户企业选用绿色低碳光伏产品,进一步彰显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围绕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标本兼治"和协同治理,光伏所代表的零碳未来,是从"治本"的逻辑角度,在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是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一环;而"光伏+产业"协同发展则体现了"治标"的逻辑,为21世纪的生态治理开辟了新的思路。天合光能一直是生态保护的积极参与者与坚定支持者。展望未来,天合光能也将持续深耕产品及模式创新,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向全球发出的响亮号召: "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4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与环旭电子完成签署3.2亿美元可持续金融绩效连结贷款
上海 2024年5月22日 /美通社/ -- 致力推动可持续金融,渣打国际商业银行今 (22) 宣布与环旭电子(USI,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231)完成签署总额超过3.2亿美元的可持续金融绩效连结贷款(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SLL),持续推进可持续金融发展,实践节能减碳目标。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指出,本次与环旭电子签署的可持续金融绩效连结贷款为期2年,在贷款期间将持续追踪申贷企业的相关可持续发展表现,尤其聚焦于再生能源使用率与减碳目标两大指针等面向,其中减碳指标更是由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SBTi验证的指标。渣打银行将视企业达成幅度,提供客户贷款利率优惠,以鼓励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行动。 环旭电子财务长刘丹阳表示,环旭电子致力于开发低碳产品,提升产品能源效率,并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在2023年,公司完成上海张江厂关灯工厂生产区域的升级,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服务;中国大陆厂、墨西哥厂与越南厂均已 100% 使用再生能源,其中上海张江厂及金桥厂也依当地规定,启动碳配额管理。此次与渣打国际商业银行签署可持续金融绩效连接贷款,公司将坚定地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期许以企业力量务实践行节能减碳行动,积极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环旭电子在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 SiP)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将可持续理念融入经营决策及营运管理,公司已连续三年入选「S&P Global永续年鉴」,2023年在环境面及社会面皆获得电子设备、仪器与零组件产业类组(Electronic Equipment, Instruments & Components)最高分,总成绩为全球最佳1%。同时获得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估为最佳等级「可忽略的风险」(Negligible Risk),并连续六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A等多项ESG绩效的指标和荣誉。 环旭电子亦积极支持巴黎协议目标,董事会通过「环境、安全卫生及能资源政策」,合理利用公司内部资源。除了遵循控股公司日月光投控制定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SBTi)外,已导入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及碳揭露项目(CDP),积极制定2035年制造工厂使用再生能源比例达100%,同时预计2037年逐步规划取得优质碳权以抵消剩余的碳排放量,并宣告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目标。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企业、金融机构暨商业银行事业总处负责人朱佳玲指出,渣打国际商业银行为全球支持可持续发展、推动净零碳排的金融业先锋,全方位投入可持续金融投资,其中透过可持续金融连结贷款,协助客户碳排转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更持续携手各产业领导者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可持续金融连结贷款,有效带动供应链净零转型。本次与环旭电子携手,再次证明渣打透过核心业务能力,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进程,协助客户加速朝零碳排转型,与客户共同落实可持续发展承诺。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则透过业务、营运和小区三大构面,致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透过气候相关财务揭露报告书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呈现了渣打在各面向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实现2025 年底前达成营运净零碳排,2050 年底前达成投资及融资净零碳排的目标。 渣打集团自2021 年初以来,已落实超过 870亿美元的可持续金融融资,并承诺于 2030年前在全球募集 3,000亿美元投入气候融资项目,集团不仅积极协助全球客户转型,并对自身也设立高标准以推动可持续经济成长,为对社会、环境有正面影响力的金融产品投入更多资源与资 金。 关于 USI 环旭电子 (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 601231) USI环旭电子是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in-Package)技术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与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与赫思曼汽车通讯,环旭电子拥有30个生产服务据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四大洲,在全球为品牌客户提供电子产品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 等全方位D(MS) 2 服务。环旭电子为日月光投控(TWSE: 3711, NYSE: ASX)成员之一。更多信息,请查询www.usiglobal.com或者在LinkedIn、微信(账号:环旭电子USI)和YouTube关注我们。 关于渣打 渣打集团是领先的国际性银行,跨足全球53个最蓬勃发展的市场,并设有64个据点服务全球客户。我们的使命在于运用我们独特的多元性,推动经济发展并促进繁荣,同时透过品牌承诺-here for good 忠实呈现我们悠久的传统和价值观。 透过绵密的分行网络与数字金融服务管道,我们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商品与服务,涵盖个人与企业客户。渣打的消费金融、私人理财暨中小企业银行事业以创新的金融科技让客户能轻易透过数字与行动平台完成各项金融交易与服务。此外,凭借对当地市场脉动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掌握,我们的企业、金融机构暨商业银行事业总处能随时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并与国际金融趋势无缝接轨。而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紧密结合,更是渣打在推展业务的同时,也全面朝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 渣打集团在伦敦证交所、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 更多相关讯息,请前往渣打集团网站sc.com,或到渣打网志Insights获得渣打专家们的看法。
5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Amp 敲定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的商业协议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2024年5月21日 /美通社/ -- Amp Energy("Amp" 或 "公司")今日宣布已敲定开发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所需的所有商业协议,该区是澳大利亚领先的绿色氢气、绿色氨和先进燃料项目之一。与 Iron Road Ltd 达成的协议涉及在 Cape Hardy 购置一块 630 公顷的土地,以及已敲定的特许权使用费结构和共用用户基础设施协议。Amp 自 2023 年 4 月宣布与 Iron Road Ltd 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以来,已取得开发进展,并将继续努力,为 Cape Hardy 带来先进的燃料生产能力。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计划实现大规模生产,预计电解槽的产能将达到 10 吉瓦。该项目的开发计划是先上线 1 吉瓦,然后分阶段逐步施行,总容量达到 10 吉瓦。该项目旨在满足澳大利亚国内市场的需求,支持澳大利亚政府实现净零目标,同时也具备全球出口能力。为了促进分销,Cape Hardy 将建造澳大利亚首个先进燃料专用出口码头。 过去两年来,Amp 一直在与 Iron Road Ltd 和南澳大利亚政府讨论开发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的事宜。在此期间,Amp 取得了重大开发进展。该项目的概念、设计和预前端工程设计 (FEED) 阶段已经过两家全球领先的工程公司 Arup 和 Technip Technologies 的研究和审核。Amp 的目标是在未来 9 个月内完成首个 1 吉瓦电解槽阶段的预前端工程设计研究。目前正在推进 FEED 范围界定和合同制定的工作,计划将在 2024 年年末或 2025 年年初授予 FEED 合同。 淡化水将取自最近宣布的坐落于 Cape Hardy 的 Northern Water Supply (NWS) 海水淡化厂,以满足该项目对电解槽给水、冷却水、加工厂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Amp 正在参与资助 NWS 项目的最终投资决策前 (pre-FID) 支出。 此外,Amp 还与 Barngarla Determination Aboriginal Corporation RNTBC ("BDAC") 密切合作。在 BDAC 的持续支持下,Amp 相信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将对该地区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Amp 目前估计,仅首个 1 吉瓦的电解槽产能就将创造约 4,000 个直接工作岗位和 6,000 个间接工作岗位。 Amp 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Paul Ezekiel 表示: "我们注意到澳大利亚和国外对先进燃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包括绿色氨、液氢、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将能大规模生产这些燃料,这对于能源转型和实现净零目标至关重要。我们对该项目的潜在影响感到极为振奋,感谢 Iron Road Ltd、南澳大利亚政府和 BDAC 的密切合作和不懈支持,我们将全力推进开发工作。" 贸易和投资部长 Joe Szakacs 表示: "随着全球对氢能项目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州政府越发认识到 Cape Hardy 先进燃料区对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战略重要性。"
9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寻汇SUNRATE加入Mastercard无价星球联盟(Priceless Planet Coalition)
新加坡 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全球支付与财资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寻汇SUNRATE于今日宣布加入Mastercard 无价星球联盟(Priceless Planet Coalition),通过资助恢复1亿棵树以对抗气候变化,这也是全球金融科技公司们为可持续经济和改善地球环境所作出努力的一部分。 Mastercard亚太区产品与创新执行副总裁Sandeep Malhotra表示:"无价星球联盟的工作是将企业、社区和消费者联合起来,采取集体协调一致的气候行动。通过集中资源,可以迅速将森林恢复工作和环境保护举措规模化。同时,联盟也将为寻汇SUNRATE等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提供现有基础设施,使他们能够以轻松且经济高效的方式产生切实的影响。正是这种联结使得无价星球联盟与众不同且更加有效。" Mastercard于2020年1月成立无价星球联盟,该联盟由气候科学和森林恢复专家、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指导,以严格的、科学的最佳实践为基础来选择、实施和监测森林恢复行动。 寻汇SUNRATE市场总监Darren Thang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重新造林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很荣幸能够加入这一倡议,与Mastercard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
5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飞凯材料:专注研发,持续实现材料领域突破
上海 2024年5月19日 /美通社/ -- 从紫外固化材料、半导体材料、屏幕显示材料到有机合成材料,成立20余年来,上海飞凯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高端材料领域持续耕耘,不断实现国产化突破。今年一季度,飞凯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173.37%。飞凯材料董事长张金山博士日前在接 受采访 时表示:"随着AI、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以及显示面板等产业的复苏,使得我们不断的变革和创新。" 众所周知,光纤是通信的关键传输载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2年飞凯材料创立之初,张金山选择把突破点放在光纤涂覆材料方面。作为飞凯材料的起家产品,其自主研发的光纤涂覆材料产品一经上市,便打破国际垄断,在全球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我们的产品要想参与国际竞争,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是不行的。"张金山表示,技术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的立身之本。 张金山 表示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飞凯材料在紫外固化材料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逐步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国内先进的树脂合成技术。同时,也不断进行产品的进一步优化与突破,定位绿色健康方向,开发出第三代光纤涂料R系列产品,进一步扩大了飞凯材料在国际市场的战略优势。 当前,随着AI、新能源、光通信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也使得市场对新型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强劲,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张金山表示,"材料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石,我们始终希望能够以优质的产品赋能千行百业。" 因此,在光纤紫外涂覆材料获得突破的基础上,2007年飞凯材料开始布局半导体材料领域,成为国内第一批提供配方药水的公司,现已形成晶圆制造材料、晶圆级封装材料、芯片级封装材料的产业链战略布局。张金山表示,飞凯材料目前已有多系列产品突破国际垄断,并在业内处于优势水平,比如在IC制造领域国产化率最低的晶圆制造环节中,飞凯材料参与了国家02专项,并研发出KrF底部抗反射层材料。 除此之外,飞凯材料还在显示材料领域布局,全资收购了国产液晶显示材料领军企业之一的和成显示,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显示材料领域的战略版图。如今,已经成功研发出胆甾相电子纸液晶、新一代染料液晶等产品,未来计划向非显示领域进一步延展,拓展更广阔的下游应用。 飞凯材料近年 来保持了每年营业收入的7%左右为研发费用,现有专利近千个。"飞凯材料之所以能在紫外固化材料、半导体材料、屏幕显示材料等不同领域多维发展,源自于其核心竞争力——创新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这也是飞凯材料面对一次次挑战的底气。"张金山表示,公司还重视与下游客户的协同合作,"如果我们只是闭门研发,没有得到客户产线验证、测试的机会,很多产品是做出不来的。因此我们将飞凯打造为一家平台型的特种材料公司,具有完善的技术生产平台、市场营销平台和流程管理平台。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的协同机制,让上下游企业都能够在平台上协同合作、共融共生。" 在张金山看来,中国制造业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制造业企业间具有高效的沟通合作模式,国内还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因素能够让本土企业,在极具挑战的市场背景下,实现高速成长。他表示,展望未来,飞凯材料将继续发挥材料平台化战略优势,深耕研发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9.8分钟充电80%!国轩高科发布三大新品新技术
合肥 2024年5月18日 /美通社/ -- 5月17日,以"致新世界"为主题,国轩高科第13届科技大会在包河总部隆重启幕,瞄准用户最为关切的高安全性、长续航、快速充电等核心需求和痛点问题,重磅发布三大新产品新技术,包括"发布即量产"的5C超快充G刻电池、高镍三元圆柱星晨电池,以及业内大热的全固态电池技术。18位海内外院士,20多位来自一流高校、行业机构与知名企业的专家,参加大会并发表演讲。 5C超快充G刻电池:9.8分钟充电80% "让超充成为标配!"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副院长曹勇博士的闪亮发布,让G刻电池的5C超级快充解决方案成为全场焦点。充电9.8分钟补能80%,充电一刻钟补能90%,支持纯电、增程混动等全场景应用,并覆盖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和三元体系。搭载G刻电芯的电池包产品,设计上,有多项创新设计和安全应用,超大无模组设计使零部件数量减少30%,系统Z向超薄设计可适配轿跑、SUV等多款车型,直连BMS+FDC设计使线束减了80%,通过纳米隔热、陶瓷复材绝缘等设计实现电芯间"0"热扩散。曹勇表示,G刻电池系统的大电量和超快充能力离不开材料和全栈自研电芯技术的突破,公司自研1000V电气架构以及ASIL D软硬件平台搭配公司自研Gotion Care+云监控平台,有效实现了快充与安全的兼顾。 目前,G刻电池已在推进整车夏标。 高镍三元星晨电池:第七代工厂综合制造降本 50% 国轩高科亚太业务总裁、国际工程研究院院长程骞在发布中表示,新一代星晨电池是公司最新款的三元体系46大圆柱产品,该产品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超长,且可实现4C快充。将由国轩高科第七代工厂生产。 新一代星晨电池使用国轩高科自研的第二代硅碳材料、极速电解液,并在设计上采取梯度电极和全新结构件,实现了电芯高能量密度且快充。其质量能量密度达285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775Wh/L,并可在常温循环2500次保持70%的健康状态,实现超长循环寿命。星晨电池的快充性能同样优异,可实现4C快充, 9分钟内从10%补能达到70%。 星晨电池的突破性不仅来自于产品的研发,国轩高科先进制造与供应链垂直整合也使得该产品综合优势明显。据程骞介绍,目前国轩高科第七代工厂,已实现微米级精度生产,处行业最高水准;公司多年来在材料端垂直整合及回收再利用,最终预计可实现制造费用降低50%。 全固态技术金石电池:质量密度可达 350Wh/Kg 国轩高科正式进军固态电池领域,主角是"金石电池"。全固态电池项目总工潘瑞军博士介绍,团队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全固态电池材料端的技术突破。目前30Ah全固态电芯可实现35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8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超主流的三元锂电池40%,其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可以轻松实现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百万公里行驶里程。目前,金石电池已一次性通过了200度热箱测试,安全性远超国标需求。基于金石电池设计的PACK,拥有80%的质量成组率,28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KM。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点。潘瑞军分享了团队在制造工艺方面的突破进展,表示公司已实现从模具电池到车规级电芯制造,实现固态电池从0到1的创新。
1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
-
迪卡侬携手RECYC'ELIT开创纺织品循环发展新局面
迪卡侬联盟投资具有开拓性的纺织品循环利用初创企业 RECYC'ELIT 。 可持续发展是迪卡侬"北极星"战略的重要支柱。作为一个创新型全球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致力于投资具有开拓性的初创企业,以推动纺织品行业循环发展。 RECYC'ELIT是迪卡侬在利用纺织废料开发可回收产品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这项投资是迪卡侬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和低碳理念的重要一环。 上海 2024年5月18日 /美通社/ -- 在迪卡侬 "北极星"战略的指引下,可持续发展(包括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是迪卡侬联盟投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更先进的可回收产业价值链。 复杂的纺织品(如聚酯纤维及其与其他纤维的混纺)的回收工艺是迪卡侬的重点,而RECYC'ELIT正是利用纺织废料开发可回收产品方面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RECYC'ELIT由博士科学家兄弟Karim Medimagh和Raouf Medimagh于2020年在法国里昂创立,他们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材料分离技术,实现了聚酯纤维、氨纶和聚酰胺的回收利用。RECYC'ELIT计划于2025年建设首个示范工厂,主要使命是通过化学回收减少浪费,并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RECYC'ELIT的技术将帮助迪卡侬能够从纺织废料中获取再生纺织品,并在这一回收价值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迪卡侬关于赋能创新者和在纺织品行业推广开拓性可持续举措的倡议,与RECYC'ELIT变革纺织品价值链的雄心与愿景不谋而合,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迪卡侬首席合作与新业务官 Franck Vigo 表示:"我们很高兴与RECYC'ELIT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并致力于推动纺织品行业及更多领域的积极变革。为地球减碳贡献力量,我们必须为杰出的人才、具有坚定创新精神的合作伙伴提供助力,并与他们并肩同行。这不仅仅是一个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完善、扩大其影响力的过程。" RECYC'ELIT 总裁 Karim Medimagh 及首席执行官 Raouf Medimagh 补充道,"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改变纺织废料的原有命运,将其转化为循环经济中的宝贵资源。与迪卡侬的合作完全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除了显而易见的完美契合外,我们两家企业都致力于共同夯实行业基础,推动整个纺织品行业迈向发展新篇章。" 迪卡侬的战略投资将与长期的商业合作并存,其中包括打造胶囊系列,以及与RECYC'ELIT 等所有愿意加入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价值链。
9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其它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