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动
影响力5.60
经验值0.00
粉丝2
分享全球能源化工资讯
Aramco将通过收购MidOcean Energy的股份进入全球液化天然气业务
Aramco 同意以 5 亿美元收购 MidOcean Energy 的 战略少数股权,并且可选择增加持股规模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使 Aramco 能 够利用国际液化天然气机遇 沙特阿拉伯达兰 2023年9月29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和化学品公司之一Aramco已签署最终协议,将以5亿美元收购MidOcean Energy的战略少数股权。 MidOcean Energy是一家液化天然气(LNG)公司,由全球能源和基础设施行业的领先机构投资者EIG组建和管理。 MidOcean Energy目前正在收购四个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股权,其增长战略是打造多元化的全球液化天然气业务。 与MidOcean Energy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Aramco首次在液化天然气领域进行国际投资。 该协议建立在Aramco和EIG之间的关系之上,EIG属于一个财团的一部分,而该财团于2021年收购了Aramco子公司Aramco Oil Pipelines Company 49%的股份。 此项交易是否完成取决于成交条件,其中包括监管部门的批准。 Aramco还可选择在未来增加其在MidOcean Energy的股权和相关权利。 Aramco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min H. Nasser 表示: "我们很高兴通过此次收购加强与EIG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Aramco首次对液化天然气进行国际投资。 我们预计,随着世界能源转型之旅的继续,液化天然气将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强劲增长,天然气是各个行业的重要燃料和原料。 我们相信,天然气将在满足世界对安全、易得且更可持续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ramco 上游 总裁 Nasir K. Al-Naimi 表示: "这是Aramco成为全球领先液化天然气企业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我们看到这一市场的重大机遇,它已经为结构性长期增长做好了准备。 MidOcean Energy已准备好利用不断增长的液化天然气需求,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反映了我们愿意与领先的国际企业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并释放新的机遇。" EIG 董事 长兼首席执行官 Blair Thomas 表示: "能源转型影响着我们做出的每一项投资决策,我们相信液化天然气在实现有序转型,平衡社会脱碳和能源安全的双重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相信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变革时机已经成熟,像MidOcean Energy这样灵活的纯业务公司可以发挥作用。 虽然我们最初关注的是在澳大利亚公布的交易,但我们相信机会是全球性的。 我们很高兴扩大与Aramco的现有合作伙伴关系,将这一重要举措包括在内。" MidOcean Energy 首席 执行官 De la Rey Venter 表示: "能让Aramco成为MidOcean Energy的主要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对MidOcean来说是一种荣誉。 我们坚信,液化天然气是全球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我们相信,全球液化天然气行业在未来数十年都将有着强大的基础。 协同合作是MidOcean Energy开展业务和繁荣发展的核心。 Aramco是我们一个骨子里具有长期思维,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持久合作的合作伙伴。 我们期待着共同追求更多的新机遇。" Aramco 联系信息 > 推特: Aramco
1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软通动力签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公司,战略合作共建能源数字化发展蓝图
北京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为助力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速能源产业数智化进程,积极响应并拥抱国家"双碳"战略,近日,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能源公司")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国家电投天枢一号智慧系统系列产品发布会上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市、沈阳市、武汉市、石家庄市等地方政府领导,互联网头部企业,金融机构,能源电力企业及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及媒体共13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国家电投集团、智慧能源公司等领导,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事业群联席总裁张桐,业务群副总裁施宁等出席并见证签约。智慧能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宫兆军与软通动力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车俊河分别代表双方进行了战略签约。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能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全产业链数字科技生态公司,是"三网融合"商业化服务平台、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生态集成及金融服务平台、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全过程全寿期技术服务平台。智慧能源公司以"天枢智慧系统"数字化平台为核心运营基础,打造天枢一号"能管、能碳、能效、能服"四大应用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智慧能源产品与服务,构建"能源物联网+消费互联网"的全新产业生态。 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业务组合,加速布局数字能源战略新兴行业,致力于成为数字能源领域最具价值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及综合能源集成与运营商,专业服务覆盖发电数字化、数字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三个发展维度,提供涵盖"设备、平台、应用、运营"端到端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此次合作,结合AI、大模型、大数据、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双方将在智慧能源系统、边端设备、智慧零碳工厂、无人新能源电站等方面进行联创联建,并共建联合开发中心、智能绿算中心以及其它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并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双方在各自领域内的丰富经验,整合并发挥双方各自的行业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同促进双方的业务发展和服务延伸,共同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的民生服务。 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加强在光储充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协同(热、冷、气、电等能源类型)等领域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建设、运维和业务运营服务合作。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 共同加强对电力交易、智能化计量、通信、调度决策、信息安全防护等技术领域的综合研究,开拓光伏电站、换电、可调负荷及储能等可聚合市场资源,联合建设全国各省级、区域级、场站级零碳电厂,实现联营联运。 新能源电站全面无人化解决方案 运用AI及机器人技术,合作建设面向新能源电站的智能运维中枢系统,实现新能源电站全面无人化运行管理。 综合智慧能源边端设备 基于软通动力在一体化网关和电力行业信创(鸿蒙、欧拉等)领域的积累,共同推进自主可控分布式能源边端设备的研发、生产等。 联合开发中心 成立联合开发中心,基于AI、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体系,组织能源数据治理、数据智能化应用、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及边端设备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等。 智能绿算中心 联合成立全世界最大的综合能源绿算AI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基于新基建+新能源+AI模式,形成综合智慧能源数据及业务大模型,打造世界级绿色能源数据库,世界级绿能算力集群。实现从电力生产、算力生产,到算力应用全产业环节的绿色计算新生态。 实现"3060"双碳目标,能源电力领域是主战场,数字技术的应用已为能源电力行业带来空前的变革,并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升清洁能源效率、做好碳排双控管理、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双方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共同构建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蓝图。
3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完全缓解率82.4%!驯鹿生物在2023年IMS年会壁报展示BCMA CAR-T福可苏?(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的长期随访数据更新
南京、上海和加州圣荷西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驯鹿生物,一家致力于细胞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制药公司,与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在2023年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年会以壁报报告形式展示了两项研究成果: ( 1) 全人源自体 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CAR-T)疗法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1b/2期研究(FUMANBA-1)的最新长期随访结果(摘要编号P-290);(2)预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抗BCMA CAR-T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恢复时间延长的风险模型分析(摘要编号P-288) 。 ( 1)摘要标题: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1b/2期研究(FUMANBA-1)的最新长期随访结果 会议主题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摘要编号: P-290 报告时间: 2023年09月28日下午12:30 - 13:30(希腊雅典当地时间) 本次报告更新了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RRMM")的1/2期注册临床研究(FUMANBA-1) 在国内1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本研究(CTR20192510,NCT05066646)要求入组既往至少经历过3线及以上治疗(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且末线进展的RRMM患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计纳入105例接受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回输的受试者,回输剂量为1.0×10 6 CAR-T细胞/kg,中位随访时间为18.07(IQR 12.6-21.8)个月,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4(3-23)线。 在接受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回输的105例受试者中,69.5%(73/105)受试者合并mSMART3.0标准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13.3%(14/105)受试者合并髓外浆细胞瘤,11.4 %(12/105)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非全人源BCMA CAR-T治疗。 有效性方面: 在疗效可评估的103例受试者中,总体缓解率(ORR)为 96.1%(99/103),其中91.3%(94/103)受试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及以上(≥VGPR),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sCR/CR)率为77.7%(80/103)。91例既往无CAR-T治疗史的受试者中, ORR达到98.9%(90/91),sCR/CR率更是达到了82.4%(75/91),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5.5%(95% CI: 75.75, 91.51) 。 在疗效可评估的103例受试者中,中位达缓解时间为16 (11,179)天,12个月PFS率为80.0%(95% CI: 70.33, 86.76)。94.2%(97/103)的受试者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其中所有sCR/CR受试者均达到MRD阴性,80.8%(95%CI:69.59, 88.24)的受试者持续维持MRD阴性超过12个月。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对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MM")受试者亦展现了良好的疗效,12例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的MM受试者中,9例获得缓解,5例获得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 安全性方面: 105例受试者中,93.3%(98/105)受试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绝大多数为1~2级CRS,仅一例受试者发生3级及以上CRS。CRS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回输后第6.0 (范围:1-13) 天,CRS的中位持续时间为5.0(范围:2-30)天。仅1.9%(2/105)受试者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其中1级和2级各1例,无≥3级ICANS。所有受试者的CRS和ICANS均得到缓解。 扩增及存续方面: 外周血的CAR拷贝数中位达峰时间为回输后12天,中位峰值水平为88001.13拷贝数/微克DNA。在随访达到回输后12个月和24个月的受试者中分别有50%(32/64)和40%(4/10)的受试者仍可检测到CAR-T细胞存续,仅有19.2%(20/104)的受试者在回输后检测出抗药抗体(ADA)阳性。 ( 2)摘要标题: 预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抗BCMA CAR-T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恢复时间延长的风险模型分析 会议主题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摘要编号: P-288 报告时间: 2023年09月28日下午12:30 - 13:30(希腊雅典当地时间) BCMA CAR-T细胞治疗后的RRMM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特别是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本次报告同时公布了一种用于区分长期血小板减少临床风险等级的模型。在分析受试者的基线特征后,最终血小板、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铁蛋白以及骨髓中的浆细胞比例被确定与血小板减少症的恢复有关,并被用于建立模型。模型评分为5分或更高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持续血小板减少的风险更高。 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邱录贵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春蕊教授 表示:"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复发耐药在治疗中几乎不可避免,临床亟需良好耐受性和深度持久响应的治疗手段。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为全人源靶向BCMA CAR-T产品,能够更为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且体内存续更持久。相较于2023年ASCO年会的随访数据,本次IMS大会上更新的数据中,既往未接受过CAR-T治疗的受试者ORR持续保持在98.9%高位,sCR/CR率及12个月PFS率均有显著提升,意味着在经历更多受试者,更长的周期后,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仍持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改变RRMM治疗格局,给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2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Diana Bracco:"人工智能将帮助放射科医生实现越来越准确可靠的诊断"
米兰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 解 锁人工智能革命 —— 人工智能 时代医疗保健行业和诊断成像的未来研讨会 " 的标题描述了2023年"博莱科创新日"的主题。 此次活动在米兰的人类科技馆礼堂举行。 Diana Bracco, President and CEO of Bracco Group 博莱科影像(Bracco Imaging)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Fulvio Renoldi Bracco 在会议开始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该技术在诊断成像中的应用将极大地造福于患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 因此,我们很早就建立了一支专门的人工智能团队,与著名大学、医院和私营公司合作,旨在开发能够提高造影剂诊断性能的算法和智能解决方案,从而使成像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具有预测性。" 研讨会包括三次会议,由重要的国际主旨发言人主讲,最后由大学和研究部长 Anna Maria Bernini 作最后发言。 第一场会议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药物发现、组学科学和制药方面的新能力,强调了人工智能注定会在医学和医疗保健行业的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将:加快针对特定靶点的新型工程药物的开发速度,促进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大量组学数据的研究和管理,并简化生产部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第二场会议专门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放射学中的影响,讨论了在诊断成像中采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主题。 最后一场会议讨论了面对人工智能革命,国家和国际机构目前正在解决的众多伦理、政治和监管方面的问题。 博莱科集团(Bracco Grou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Diana Bracco 主持了最后一场会议的开幕式,她谈到了诊断成像对患者健康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而博莱科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她说道:"成像技术作为当代医学的支柱,以及确定病理和开发创新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其地位正在得到不断巩固。 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早期诊断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和靶向治疗,还有助于在疾病的初始阶段就加以解决。 由于其非侵入性和对患者的风险最小,精确成像将越来越多地成为未来医学的中心,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iana Bracco 随后重点讲述了人工智能革命在诊断成像方面的潜力: "人工智能将协助我们的放射科医生工作,帮助他们出具越来越精确和可靠的诊断报告。" 除了众多参观者外,博莱科创新日还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瑞士、德国、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博莱科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 在"放射学中的人工智能"专题会议期间,一项重要研究的结果发表于著名期刊《 Investigative Radiology 》 : https://journals.lww.com/investigativeradiology/fulltext/9900/amplifying_the_effects_of_contrast_agents_on.129.aspx 。 这项研究由Alberto Fringuello Mingo、Sonia Colombo Serra和Giovanni Valbusa等三位来自博莱科成像的年轻研究人员撰写。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该团队以创新方法成功地"训练"了一个神经网络,以增强大脑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度,而所有这些都不会对目前的临床方案产生任何影响。 Carolina Joyce Elefante Ufficio Stampa Direzione Comunicazione & Immagine Gruppo Bracco carolina.elefante@bracco. com +393334263484 www.bracco.com
1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载誉而归 泰凯英于BICES 2023获三大重量级奖项
青岛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BICES 2023渐入尾声,四天展期内各大工程机械主机厂和零配件企业在本次盛会上,尽情展示着企业实力、进行着产销对接,精彩纷呈的现场活动一次次燃起了观众的热情。展会上,泰凯英携拳头产品精彩亮相,展示了专用轮胎的魅力、专业服务的省心体验,以及基于场景化出色的"主配协同"能力。 出于对场景化研发能力与"主配协同"成绩的高度认可,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组委会向泰凯英颁发了"工程机械行业影响力企业"荣誉奖项,以表彰泰凯英场景化轮胎产品对工程机械行业高端化、专业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泰凯英董事长王传铸获颁了"企业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奖,泰凯英总工程师Jason则获颁了含金量极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奖。 多年来,泰凯英始终坚持"专用、省心"的品牌定位,逐步建立了场景化开发的核心能力,并由此形成了出色的"主配协同"能力。为响应主机厂、用户的差异化产品需求,泰凯英可根据客户使用场景的不同需求,为其场景化匹配、开发更适合的轮胎产品,以更有力量的产品带来更高的轮胎使用价值。 展会现场,在人气高涨的三一展台上,配套了泰凯英ETCRANE的全地面起重机吸引了大批量观众驻足观看。实际上,这样的配套服务案例只是泰凯英轮胎实力的冰山之一角,深耕矿山建筑细分领域16年,泰凯英沉心研发、雕琢品质、创新服务,产品已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矿山和建筑用户,赢得了海内外众多主机厂的青睐。 在国内,泰凯英已同时为徐工集团、三一集团和中联重科三大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矿山建筑专用轮胎配套;在海外,泰凯英为利勃海尔、多田野、杰西博等四十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轮胎服务。 除了广受认可的场景化产品,泰凯英的专业化服务也是"主配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客户们把对的产品用对,泰凯英在全球重点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了本地化渠道体系和专业化服务体系。依托上述两大体系,泰凯英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产品、服务响应,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提供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证客户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展会期间屡获行业殊荣,再次印证了泰凯英专业能力备受认可。未来,泰凯英将继续锚定客户价值,不断提升场景化开发能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协同主机厂共同为用户奉献更多 "专用、省心" 的场景化轮胎产品和更高的使用价值,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多方共赢。
16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阿科玛宣布扩建在华有机过氧化物工厂,产能扩大至原来的2.5倍
上海和法国科龙贝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阿科玛宣布将其在中国常熟工业基地的有机过氧化物产能扩大至原来的 2.5 倍。这项投资约达 5000 万欧元,将助力集团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为亚洲客户提供支持,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 阿科玛在常熟基地举办有机过氧化物扩建项目奠基仪式 Luperox ® 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利基添加剂,作为多种聚合物的反应引发剂,履行关键的使命,特别是作为光伏电池板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此次在中国常熟的重大投资,阿科玛将为服务于全球快速增长市场的亚洲生产商提供支持,助力其强劲扩张。 此次集团对在华有机过氧化物业务进行扩张,是对2022年宣布将印度有机过氧化物产能提高70%,及今年夏天在德国Günzburg的 Luperox ® 101 工厂产能翻番的补充。这些项目大大助力了几项更高效新技术的工业化验证,显著降低了有机过氧化物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常熟新厂的扩建工程已于 9 月奠基,预计将于 2025 年初正式投产。 阿科玛功能性添加剂事业部全球总裁Romuald de Haut de Sigy先生在项目奠基仪式上致辞 阿科玛集团高级副总裁 Laurent Tellier 先生表示:"通过此次在中国的投资,阿科玛正在加强作为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利基添加剂主要供应商的地位,我们将在工业扩张中采用对环境足迹方面最高效的技术。" 基于独特的材料科学专识,阿科玛提供一系列一流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型可持续材料的需求。到 2024 年,阿科玛旨在成为纯特种材料生产商,聚焦三大互补、强韧和高度创新的特种材料业务部门,即胶粘剂解决方案、先进材料和涂料解决方案——约占集团 2022 年销售额的 91 %,以及一个良好定位且具竞争力的中间体部门。阿科玛提供尖端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包括新能源、水资源获取、循环利用、城市化和移动出行等方面的挑战,并促进与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长期对话。 2022 年,阿科玛年销售额约 115 亿欧元,在全球约 55 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 21,100 名员工。 www.arkema.cn/zh
2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阿科玛公布2028年宏伟目标,加速高性能材料和可持续解决方案领域的有机增长
上海和法国科龙贝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在 2023 年 9 月 27 日举行的资本市场日上,阿科玛提出了发展新阶段。基于 2020 年 4 月战略升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集团当下的目标是:利用其近期或未来在高附加值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工业投资,在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的支持下,为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提供服务,从而加快中期销售额的有机增长。 到 2028 年,阿科玛旨在实现销售额约为 120 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EBITDA margin )提高到 18% 左右 在 2024-28 年期间,销售额年均有机增长率预计约为 4% , EBITDA 年均有机增长率约为 7-8% 在 2024-28 年期间,现金增值将保持强劲态势,股东回报将较上一个 5 年期增加 30% 集团还将利用近期科学碳目标( SBTi )组织对其 1.5°C 减排路径的认证,进一步加强其脱碳举措,为在 2050 年实现净零碳排放铺平道 路 自2020年4月战略升级以来,集团坚定不移地持续进行价值创造转型,凭借目标投资、先进可持续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组合管理战略,基本完成了向纯特种材料生产商的转变。目前,阿科玛的材料科学专识围绕着胶粘剂解决方案、先进材料和涂料解决方案三大关联和互补的业务部门,拥有无与伦比的尖端技术组合。 这一转型为阿科玛带来了强劲的财务回报,并助力集团提高了结构性盈利能力。因此,阿科玛有望如期实现其为2024年设定的宏伟财务目标,同时自2020年以来集团通过分红和股票回购实现了13亿欧元的股东回报,并保持了严格的财务纪律。重要的是,阿科玛还显著提升了其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尤其是制定了与SBTi认证的1.5°C减排路径相符的宏伟气候计划,以及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并推动公司内部的多元化。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颠覆性的大趋势加速了世界的变革,而阿科玛凭借其高性能创新材料,立于助力实现更可持续经济变革的前沿。2020年以来,集团在成功发展的基础上,收购或建立了无与伦比的技术组合,现在已准备好利用自身独特定位,将阿科玛的发展轨迹推向新的高度。 因此,到2028年,阿科玛的目标是:实现销售额约为120亿欧元,EBITDA利润率提高到18%左右,即在2024-28年期间,销售额年均有机增长率约为4%,EBITDA年均有机增长率约为7-8%。集团也将保持其严格的财务纪律,净债务与EBITDA的比率不超过2倍。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阿科玛将通过以下5大驱动力把可持续发展置于集团战略的核心位置: 利用"一个阿科玛(One Arkema)"的力量,为员工聚力赋能,并提升客户亲密度 在阿科玛已凭借尖端技术建立领先地位的5个受大趋势推动的关键子市场,通过可持续创新实现卓越增长 增加近期的资本支出,尤其是在新加坡的生物基PA11工厂和PVDF扩产项目上,并在电池、可再生能源、脱碳和生物基产品等领域开展新的高回报项目 通过补强型收购和中间体业务的完全剥离,进一步加强投资组合 推动卓越制造,包括重点关注脱碳和数字化 在2024-28年期间,集团的现金增值将保持强劲,可支配的经营现金流 [1] 总额预计约为70亿欧元,相当于经营资金周转率 [2] 约为70%。回报给股东的金额将比2019-23年期间增加30%左右,其中包括股息的稳定增长,这使2024-28年期间的派息率将接近40%,还有一些机会性的股票回购。并购净额将占2019-23年期间支出的一半,而资本支出将增加约15%,这反映了集团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脱碳方面的努力及支持集团增长的项目(尤其是电池领域)。 集团还将利用SBTi近期对其1.5°C脱碳路径的认证,进一步加强脱碳举措,为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铺平道路。 所有这些要素均在"战略更新 -- 引领可持续增长"演示文稿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文件将在公司官网上可见: www.finance.arkema.com [1] 扣除资本支出前的自由现金流(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工厂及新增设备) [2]经营性现金流除以 EBITDA
13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数智赋能,克鲁勃润滑剂正式推出全面生产管理数字化服务
上海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德国特种润滑剂制造商克鲁勃润滑剂(Klüber Lubrication)宣布推出全面生产管理数字化服务(下简称TPM数字化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润滑管理方案,赋能客户实现智慧润滑管理。该服务借助数字化平台Efficiency Manager,通过实现润滑维护和成本管理、润滑油分析、检查和传感器数据的可视化,帮助客户更好地规划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设备效率。 三大服务模块,赋能润滑降本增效 克鲁勃TPM数字化服务具体包含三大模块:维护管理、性能分析、设备监测。通过现场检查和实验室分析,客户可以全面了解机器和润滑油的状况,提高生产率。通过趋势可视化以及与克鲁勃专家的合作,可以一定限度地延长维护间隔,减少停机时间。此外,通过使用三种模块的结合使用,用户能够实现成本的不断优化,最终降低总体的运营成本。 克鲁勃润滑剂TPM数字化服务,包含三大模块:维护管理、性能分析和设备监测。客户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和实验室分析,全面了解机器和润滑油的状况,从而提高生产率。同时,通过趋势可视化以及与克鲁勃专家的合作,客户可以一定程度地延长维护间隔,减少停机时间。 维护管理模块帮助客户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维护成本,不断提高效率。性能分析模块可以评估实时传感器数据以及实验室分析的润滑剂样品和历史数据等,为客户提供高效维护流程的最佳基础。设备监测模块可以密切关注所有润滑点,定期及时维护,并在早期阶段检测磨损情况,从而实现机器高效率的运转。 此外,三种模块结合使用,客户能够实现成本的不断优化,最终降低总体的运营成本。克鲁勃数字化服务的全面生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润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实现预防性维护。 数智赋能,助力润滑无懈可击 克鲁勃润滑 剂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润滑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TPM数字化服务,将帮助客户密切关注所有润滑点的定期与及时维护,并在早期阶段检测磨损情况。这将有助于客户以最少的人员和经济的成本以及尽可能少的停机时间实现机器高效率的运转。 克鲁勃TPM数字化服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客户可以通过克鲁勃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咨询克鲁勃专业工程师了解更多。在未来,克鲁勃也将在数字化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14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伍尔特集团与蔚来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共同发展势头
德国金策尔斯奥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14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蔚来(NIO)与紧固和装配材料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市场提供商伍尔特集团(Würth Group)在德国金策尔斯奥伍尔特集团总部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协议将为双方带来长远的发展机遇,双方将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打造行业领先服务标准,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后排从左至右: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先生,伍尔特集团中央管理委员会主席Bettina Würth女士; 前排从左至右:蔚来商业资源管理副总裁胡崖音先生,伍尔特集团中央管理委员会成员Jan Allmann博士 蔚来与伍尔特自2022年开始在欧洲展开合作,伍尔特为蔚来提供了高质量的车间设备和劳保工作服等。2023年开始,双方就共同推动智能电动车全方面发展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合作协议,在欧洲,伍尔特将支持蔚来移动服务车的定制,并通过伍尔特的品牌综合店助力蔚来发展销售、售后服务和补能网络,通过伍尔特现有的物流网络助力蔚来提高物流效率。在中国,蔚来将开启与伍尔特在售后服务、维保产品、劳保用品、物流服务、品牌共建等方面的合作。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蔚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希望通过与伍尔特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伍尔特中央管理委员会主席Bettina Würth女士也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接待蔚来团队的参观,并期待通过这次深入的交流,开启我们新的合作篇章。我们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能将伍尔特和蔚来的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蔚来一行与伍尔特集团代表摄于伍尔特创新中心Curio前 蔚来已在在中国、挪威、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建立销售和服务体系,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的用户。伍尔特集团拥有近80年的行业经验,在全球范围为车企及其售后服务提供高品质的汽车养护品及专业工具,获得广泛认可,其网络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 这次蔚来与伍尔特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两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迎接绿色、智能交通的未来。这对于加快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迈威生物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与 PD-1 抑制剂联合用药 Ib/II 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上海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迈威生物 (688062.SH),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其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研发代号:9MW2821)与 PD-1 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 Ib/II 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该临床试验 (CTR20232677) 旨在评估 9MW2821 联合 PD-1 抑制剂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安全耐受性、初步疗效以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关于 9MW2821 9MW2821 是迈威生物通过国际领先的 ADC 开发平台和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开发的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该品种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联技术连接子及优化的 ADC 偶联工艺,实现抗体的定点修饰。9MW2821 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Nectin-4 结合并进入肿瘤细胞,定向释放细胞毒素,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 9MW2821 具有组分均一、纯度较高以及便于产业化等特点。该项目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同步开展,覆盖 10 余种肿瘤。初步数据显示其目前已在多个实体瘤中体现了积极的治疗信号,在 II 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 (RP2D) 下同样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尿路上皮癌、宫颈癌、前列腺癌、HER-2 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队列扩展入组。目前,9MW2821 的研发进度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也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宫颈癌适应症读出初步临床数据的品种。阶段性数据将在今年的 ESMO 大会上发表。 关于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 (688062.SH) 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始终秉承"让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的愿景,践行"探索生命,惠及健康"的使命,通过源头创新,为患者提供疗效更好、可及性更强的生物创新药,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17 年成立以来,迈威生物构建了以抗体药物靶点发现与分子发现为起点,覆盖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转化等药品研发全周期的创新体系,实现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涉及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感染等治疗领域,凭借国际领先的特色技术平台和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了丰富且具有竞争力的管线。现有 14 个品种处于不同阶段,包括 10 个创新品种和 4 个生物类似药,其中 2 个品种上市,1 个品种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1 个品种处于提交上市申请准备阶段,2 个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独立承担 1 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多个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迈威生物以创新为本,注重产业转化,符合中国 NMPA、美国 FDA、欧盟 EMA GMP标准的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基地已在江苏泰州投入使用,并已通过欧盟 QP 审计,位于上海金山和江苏泰州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abwell.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属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 (a) 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10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云顶新耀宣布创新型强效抗菌药物依嘉?在中国台湾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上海 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云顶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和疫苗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中国台湾地区药政部门(TFDA)已批准创新型强效抗菌药物依嘉 ® (依拉环素)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依嘉 ® 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获批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地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临床选择十分有限,依嘉 ® 的获批有望在该地区助力解决‘无药可用'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困境。继依嘉 ® 于7月在中国大陆成功实现商业化上市后,我们将尽快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市场推出该产品,以挽救更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依嘉 ® 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包括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所引起的感染,其于2023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该产品在新加坡也已获批上市。依嘉 ® 凭借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获得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共识的推荐。 云顶新耀于2022年与台湾东洋药品达成在中国台湾地区商业化依嘉 ® 的独家合作协议。台湾东洋药品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本土医药企业之一,具有在该该地区成功开展其他新型抗感染药物商业化的经验,例如博益欣(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丽基美寿(克痢霉素),以及救必辛(达托霉素)。 关于依嘉 ® (依拉环素) 依嘉 ® (依拉环素)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包括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等所引起的感染。依嘉 ® 目前已在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被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依嘉 ® 是云顶新耀从Tetraphase制药公司(为Innoviva, Inc.的全资子公司)授权引进。 关于云顶新耀 云顶新耀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和疫苗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满足亚洲市场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云顶新耀的管理团队在中国及全球领先制药企业从事过高质量临床开发、药政事务、化学制造与控制(CMC)、业务发展和运营,拥有深厚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云顶新耀已打造多款有潜力成为全球同类首创或者同类最佳的药物组合。公司的治疗领域包括肾科疾病、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 www.everestmedicines.com 。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或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公司业务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现有看法、相信、和现有预期,可能会使用"将"、"预期"、"预测"、"期望"、"打算"、"计划"、"相信"、"预估"、"确信"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这些前瞻性表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等各种因素及假设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本公司及各附属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员、顾问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担更新该稿件所载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闻稿发布日后最新信息、未来项目或情形的任何义务,除非法律要求。
8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Sirnaomics香港国际生物展特邀专题论坛圆满举行
香港、马里兰州德国城和苏州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行业领先的专注于研发及创制RNAi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 Sirnaomics Ltd. ("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或"Sirnaomics";股份代号:2257)宣布由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办、Sirnaomics集团协办的"RNA药物:疗法、疫苗与未来"香港国际生物展特邀专题论坛于9月13日成功举行。十二位国内外领军生物技术企业的管理层、知名学者及权威专家,在论坛上对逾二百位听众,就探索有效安全的 RNA 疗法产品进行分享。 论坛伊始, Sirnaomics 执行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戴晓畅博士 就迎接 RNA 疗法新时代,大湾区生物制药创新致欢迎辞,他表示:"RNAi疗法近年来在治疗人类现有疾病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有效性,其对于人类社会至关重要。根据目前的不完整统计,中国有逾一百家专注于RNA疗法的公司,绝大多数为初创企业,证明RNA领域已吸引了不少企业资源,发展趋势十分蓬勃。同时,正因国内RNA领域广布新兴力量,业内对一些产品后期研发的经验指导与分享更为渴求,故我们希望可以藉此机会与本次论坛集结的行业翘楚、专家及学者,一同探讨RNAi疗法研发、CMC及战略方面的经验与学识。" Sirnaomics作为开发基于 RNA 疗法药物的领军企业之一,与香港国际生物展协办论坛以讨论开发新的疗法应对下一代 RNA 药物于生产方面的挑战,探索就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疾病进行临床试验的可能性,从而激发生产RNA疗法新产品的灵感,同时预防未来大型流行疾病或其它卫生危机的冲击。Sirnaomics首席制造官王永祥博士、临床前及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 Francois Lebel博士、CMC副总裁Richard W. Welch博士、集团子公司RNAimmune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沈栋博士、健新原力总裁李玉玲博士及广州锐博制药副总裁张超成先生应邀出席并就RNAi疗法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进行分享。 其中, Sirnaomics 临床前及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 Francois Lebel 博士 具有逾30年的国际生物制药工作经验,其负责设计并管理的国际研发项目已成功获得多个产品的上市许可。其就基于多肽纳米颗粒递送平台及GalNAc递送平台的RNAi疗法产品的临床开发进行分享:"由于目前市面上部分小型公司的研发更加侧重于某些特定疾病,其未来商业化后的市场潜力将受到局限。而当下RNAi疗法作为蓝海市场,唯有革新的递送平台技术,拓展适应症领域,方能让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在圆桌讨论环节, Sirnaomics 执行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戴晓畅博士 担任主持,圆因生物首席商务官吴敏博士、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董事总经理柳达先生、Sirnaomics子公司EDIRNA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Kennedy 先生以及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万钧博士等一众嘉宾,与观众分享其于RNA投资与未来合作的专业见解。 Sirnaomics 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陆阳博士 于闭幕致辞中总结:"我们在本次论坛中透过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小核酸疗法进行了深度探讨,由此我们确信RNA疗法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生物科技浪潮,而香港作为创科国际大都会亦紧跟潮流并肩而起,利用全球英才聚香江之优势,为香港科技谱新篇。" 此外,Sirnaomics集团首席财务官叶永基先生亦受邀参加于9月15日举办的圆桌讨论"寻找下一个生命科学独角兽",共同探讨新兴生命科技领域中的经济机遇与投资潜力。 关于 BIOHK2023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HKBIO)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由知名的业界和学术界代表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推动香港成为亚洲的生物技术中心。BIOHK2023(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是由HKBIO组织的国际会议,介绍来自全球各地的最先进的创新生物技术,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生物科技大会,旨在介绍全球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创新成果,汇聚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团结企业家、投资者和行业爱好者,创造无与伦比的交流机会。 关于 Sirnaomics Ltd. ( 股份代号 : 2257) Sirnaomics是一家RNA疗法生物制药公司,公司候选产品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专注于探索及开发创新药物,用于治疗具有医疗需求及庞大市场机会的适应症。Sirnaomics是首家于亚洲和美国均拥有重要市场地位的临床阶段RNA疗法生物制药公司。凭借其专有的递送技术:多肽纳米颗粒递送平台和第二代GalNAc偶联物递送平台,本集团已建立非常丰富的候选药物管线。随着其STP705和STP707的临床项目取得多项成功,Sirnaomics目前在推进肿瘤治疗的RNAi药物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STP122G是首款进入临床研发阶段的GalAhead?技术候选药物。随着Sirnaomics临床生产设施的建立,本集团目前正在实现从生物科技公司向生物制药公司的跃进。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公司信息,可浏览: www.sirnaomics.com 。 关于 RNAimmune RNAimmune(达冕生物)是一家同时在中美两地深度布局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mRNA疫苗以及新型药物创新研发,其全球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中国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达冕生物的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了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新生抗原预测和验证算法ALEPVA所涉及的核酸序列和脂质纳米(LNP)载体递送系统,此外还已获得了来自Sirnaomics Ltd.专有多肽脂质纳米粒子(PLNP)技术的全球独家权利,用于mRNA递送。达冕生物已铺设了多个mRNA疫苗和药物管线,包括感染性疾病疫苗(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肿瘤疫苗(RAS、NY-ESO-1)以及蛋白替代治疗药物等。公司极具发展潜力,逐渐成为mRNA疫苗及药物研发赛道里的领先企业。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公司信息,请浏览: www.rnaimmune.com 。 关于 EDIRNA EDIRNA是一家私营创新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利用RNA编辑技术探索及开发新型治疗药物。该公司的使命是:利用创新的RNA编辑技术于全球范围内探索及开发新型RNA药物。该公司的Edit-to-Cure Therapeutics?递送平台使用RNA编辑技术解决疾病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公司信息,可浏览: www.EDIRNA.us 。
1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立邦发起成立"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
上海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9月21日,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住建厅的指导支持下,"共同体"由立邦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大学、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并联合省内外其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内优秀企业、有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45家单位共同组建 [1] ,致力于为绿色建材领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人才。 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会议提出,组建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落实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住建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立邦中国华中区域公司总经理蒋衡在致辞中表示,立邦期待借此机会,深度融合教育与产业,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绿色建材行业高技能人才,立邦将加强产教融合,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和特色实践教学,以此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草案》,表决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名单, 向立邦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大学、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3所理事长单位、19个副理事长单位、15所理事单位授牌。 会上表决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向相关单位授牌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洪盛良、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标准与科技处处长樊伟、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韧、立邦产业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付俊英、山东百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清禄、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投资促进部主任、建筑涂料分会秘书长朱厚举、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程超胜等,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立邦产业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付俊英在分享中谈到,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校企互惠双赢,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立邦期望与共同体一道深入构建产教融合的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推动人才孵化在更高的起点上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同时,立邦也希望通过支持高水准职业技能赛事,让更多年轻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更大的舞台中展示"中国匠人"的实力与风采。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形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培养与就业衔接、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关键。 [2] 立邦产业人才发展中心致力于成为中国涂装领域人才生态的构建者,通过提供专业课程教学、推进校企合作、支持技能赛事、实施"分级认证"等创新举措,不遗余力培养技能人才,迄今为止向行业培养输出了约40万产业人才。借助此次"共同体"成立的重要契机,立邦希望携手更多伙伴前行,进一步推动行业职业教育发展与涂装人才体系建设,为中国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人才活力。 [1] 内容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国绿色建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3/9/22,http://zjt.hubei.gov.cn/bmdt/dtyw/gzdt/202309/t20230922_4863937.shtml,2023/9/27 [2] 内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解读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路线图和行动纲领》,2023/7/27,https://www.ndrc.gov.cn/fggz/fgzy/xmtjd/202307/t20230727_1358800.html,2023/9/27
1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盛大开幕
苏州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聚焦全球医药研发热点,搭建国际交流合作舞台, 9 月 25 日,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 “ 创投大会 ” )在苏州盛大召开。秉承 “ 推动社会资本与医药创新相结合,提高医药创新能力 ” 宗旨,历年来,创投大会累计吸引了来自 6,800 余家国内外医药相关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参加,累计参会近 26,000 人,共 68 个创新品种在大会进行了临床数据全球首发, 800 多个国内外创新项目进行了路演展示。 本届大会聚焦源头创新活力,探讨我国医药产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资本融合创新。来自国内外投资机构、医药创新企业及研究院所等百余家机构和政府领导、业界领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及媒体齐聚一堂,共享生物医药行业盛宴。 会议现场 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2-2023 年度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主持,大会正式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何维,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发表致辞,对各参会领导、专家和医药界、投资界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 何维主席表示,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入新征程、面临新形势,应开放技术探索路径,推动技术产业化走向世界前沿水平。同时,还应发挥生物医药产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此外,要加强生物医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建设。何维表示,生物医药在医药领域具有其特殊性,要充分挖掘,并开发出适配这种特性的产业链。何维认为,生物医药已成为传统医药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和发展重点,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制高点。中国应当在巩固发达国家药品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为 “ 一带一路 ” 沿线、 “ 南方国家 ” 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高质量药品供给,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吴庆文市长首先向现场观众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苏州是一个有福气、有底气、有未来的城市。他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区域竞争的焦点赛道。十多年来,苏州持续深耕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目前,全市已集聚医药企业超 3800 家、相关从业人员近 6 万人,去年产业产值达 2188 亿元,五年产值规模实现翻番,年均增速超过 11% ,成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建设全国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吴庆文表示,自 2016 年起,创投大会在苏州已经举办到第八届,为苏州乃至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未来,苏州也将通过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更加高效的亲商服务,大力推动产业与资本对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 陈翊庭总监指出, 2018 年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上市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香港市场的活力,使得香港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融资中心。近年来,医疗保健行业已经成为香港 IPO 融资额前三大行业之一。在此基础上,香港交易所于今年 3 月又增设了特专科技上市章节,即 18C 章节,以支持更多拥有创新理念的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作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 “ 超级联系人 ” ,香港交易所持续对互联互通机制进行扩容和优化。陈翊庭表示,香港资本市场已培育出专属于医疗保健行业的生态圈,针对这一行业的投资群体也在逐渐扩大,相关的二级市场产品日益丰富。未来,香港交易所将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继续提升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香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门户作用。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主持大会主旨演讲阶段。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带来 “ 发挥央企优势 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主题报告。他介绍,通用技术集团具备建立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实现临床试验业务协同发展的先天优势,可以为广大医药企业开展新药临床试验提供一站式和标准化的服务。同时,通用集团拥有强大的商业网络支撑,是国内重要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与众多国内外医药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化方面,于旭波介绍,通用集团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项目集成和贸易出口,服务亚洲、美洲等新兴市场,助力中国品牌国际化。于旭波表示,在需求牵引和政策支持下,我国本土创新药行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未来,通用集团将携手广大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充分发挥集团自身优势,打造国际化的一流医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和应用平台,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 “ 医药创新投资图谱与资本结构 ” 为题做主旨报告。王忠民从当下医药创新投资所受的流动性冲击出发,提出中国医药创新投资需要思考接下来应当用什么样的新投资图谱和资本结构继续前行。王忠民阐述了国资的相关财务约束以及 lPO 的退出选择等关键因素。面对当前的全新形势,王忠民紧密结合国资属性展示了新资本图谱,并指出,地方引资的核心,在于能否打造全新的产业链。结合社保基金的工作经历,王忠民详细阐述了国资 GP 的交易逻辑。他建议中央产业引导资金和地方国有资金不要轻易做 GP ,如果迫不得已要做母基金的 GP ,则要引入激励机制。此外,王忠民提到了新时代的 CVC 逻辑,他认为,如今创新药研发企业害怕 IPO 中止,可通过 CVC 回购等方式形成新的退出通道。王忠民表示,当前市场正涌进了诸多 “ 新玩家 ” ,更多的 “ 新玩法 ” 正等待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参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孙磊围绕 “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器械审评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主题进行报告。孙磊表示,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诸多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器审中心持续鼓励创新,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了多项举措。孙磊介绍,自 2014 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实施以来,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共收到创新产品特别审查申请 2265 项,审查通过 454 项, 217 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自 2017 年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实施以来,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共收到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 214 项,审核通过 71 项, 53 个优先审批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他深刻剖析当前业内存在的 “ 卡脖子 ” 难题,建议产业各方应重点围绕有可能实现关键技术、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突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可能完成国产替代解决 “ 卡脖子 ” 问题的医疗器械开展工作,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扶持等建议,助力产业发展。 专题讨论第一阶段 “ 炉边谈话:寒冬之下话未来 ” 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健,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中国药促会 2020-2021 年度会长、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参与讨论。 讨论嘉宾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寒冬之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展开探讨。嘉宾们认为,寒冬影响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但中国的医药创新仍在持续发力的路上。当前,仍有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本土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来自国际的认可,优质的项目依然会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对此,嘉宾们认为,企业更应苦练内功,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我国的监管制度、审评制度仍有提升空间,嘉宾们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塑造和谐发展的医药研发生态体系。此外,嘉宾们还对 “ 摆脱肿瘤药研发内卷 ” 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高屋建瓴的为现场观众提供了更多样的研发思路和投资逻辑。没有一个寒冬不曾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曾到来。生物医药是面向人民健康的刚需产业,嘉宾们一致对中国医药创新的未来充满信心,期待未来,中国医药研发行业能聚焦创新,解放思想,共创美好明天。 专题讨论现场 专题讨论第二阶段 “ 秋蝉鸣歌:产业新声破齐喑 ” 由华领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力主持,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迈胜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田源,中国药促会 2016-2017 年度会长、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李茜参与讨论。 医药创新的过程离不开资本的扶持,近年来医药行业融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级市场来看,曾经以美元 PE 为主,目前已经转变为以人民币 PE 为主;从多元化 PE 为主,转向国有资本 PE 为主;从市场化 PE 为主,转向招商 PE 为主。此外,投资期延长也是近年来的趋势之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嘉宾们从自身实际案例出发,建议企业做好技术储备的同时,对项目进行优先级划分,保证现金流。同时,要坚持从临床需求出发,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专题讨论现场 连续举办八届,创投大会已成为一场医药界和投资界对话交流、携手合作的盛会,也是亚太地区最受关注的医药创新与投资合作平台,为业界领袖、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药械企业和投资人,搭建权威、专业、多维度的对话渠道。越来越多的产业人士通过创投大会向投资界展示企业优质项目,或通过大会拓宽行业视野,结交人脉资源、拓展商务合作。未来,创投大会将继续聚焦医药创新前沿趋势,传递政策解读,为中国医药创新贡献力量。
15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国际权威技术论坛 | 天合光能持续领先技术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
常州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9月18日-22日,第40届欧洲太阳能光伏大会(EU PVSEC 2023)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作为光伏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科技盛会之一,该大会吸引了全球光伏行业和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和技术决策者,就技术开发、可持续发展以及光伏产品的效率等展开讨论。 天合光能首席科学家Pierre博士出席圆桌对话,分享了天合光能的领先产品以及产品可靠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天合光能欧洲及中东非区产品解决方案和市场负责人Adele Zhao受邀参加行业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天合光能以先进的产品技术硬实力、绿色零碳工厂、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鼎力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零碳未来。 技术领先,天合光能全力打造高可靠产品 创新是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天合光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者,始终走在技术创新前沿,25次打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世界纪录,其领先的光伏产品可以产生更多电力、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可持续性,从而提供更大的客户价值。 在"推动光伏行业发展和提升光伏产品效率的前沿技术"主题圆桌对话中,天合光能首席科学家Pierre博士表示,组件生命周期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光伏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天合光能注重打造高可靠性产品,最大限度地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至尊N型700W+系列产品以优异的表现通过了RETC等多项加严可靠性测试。今年,天合光能荣获TÜV莱茵全球首张海上光伏产品认证证书,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该证书的光伏企业;凭借至尊N型700W+优异的可靠性表现,天合光能第9年获评PVEL"最佳表现"奖项,位居行业首位。 Pierre博士表示,天合光能坚持技术领先路线,在PERC兴起之时就开始研究TOPCon技术,为N型产业化和整个行业快速进入N型新时代奠定基础。基于210先进技术平台及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系列组件于今年8月实现量产,成为光伏行业首家实现TOPCon量产组件功率突破700W+大关的企业。 在技术创新引领下,210+N组件的产业化能力全面提升。会上,Pierre博士还分享了何为最优组件设计。天合光能已经推出大版型、中版型、小版型"黄金尺寸"组件。2024年至尊N型组件将持续升级,功率将分别可达710W和620W,延续了210至尊家族高效率、高功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低度电成本的核心优势,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卓越的价值,也将继续引领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客户导向,以绿色制造、低碳产品服务终端 天合光能既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者,也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着力赋能绿色低碳的制造转型,注重组件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碳排放管控。2022年,全系列210至尊组件获得德国莱茵TÜV授予的光伏组件LCA生命周期评估认证,实现生命周期低碳管理;同年,再获德国莱茵TÜV授予产品碳足迹认证,产品碳足迹表现领先行业。此外,天合光能注重产品的回收工作。自2010年开始成为PV Cycle的会员, 天合光能在PV Cycle的指导下对报废的光伏组件处理设计了一整套合规的处理方法,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天合光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本身,在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内发电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的更换和回收需求。"小身材,更大能量"的至尊N型小金刚(Vertex S+)是天合光能集低碳理念和创新技术于一身之作。这款组件采用领先N型技术并叠加创新210R矩形硅片电池技术,最大输出功率达450W,与市面同类PERC组件相比,25年运行期间内可增加15.1%的发电量。天合光能非常注重产品可持续性,通过双玻设计取代塑料背板,该款组件有效降低生产中的碳排放量11%,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可回收性,显著提升客户价值。 天合光能以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硬实力,践行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共识。Adele在演讲中指出,零碳未来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天合光能将可持续发展镌刻入企业基因,一直深耕于"零碳实践",近年来低碳成绩十分亮眼:2020年12月,天合光能成为全球首家获光伏行业全球首张UL及意大利EPD互认标志的企业;天合光能义乌工厂于2023年4月荣获2022年零碳工厂(I型)证书,成为光伏行业首家经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工厂;天合光能获得"2022年度WWF气候创行者"奖,成为2022年度唯一一家获得该奖项的光伏企业。近日,天合光能荣获中国欧盟商会"脱碳领航者"大奖。 天合光能肩负"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使命,其高质量低碳光伏产品为全球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23年6月底,天合光能全球组件出货量累计超过150GW,累计生产清洁能源电力2025亿度,二氧化碳减排总量2.02亿吨,相当于植树110亿棵。天合光能并未满足于所取得的亮眼成绩,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30年实现全球生产运营过程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废物"零"填埋。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主旋律,天合光能始终坚持用领先的技术制造更多优质高效产品为全球客户服务,提供更多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天合光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引领全球能源变革,持续用绿色科技产品助力全球低碳,与全球伙伴共同呵护绿色家园,携手全球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1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金风科技常州智慧储能工厂落户常州金坛
北京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26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风零碳")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举办"金风科技常州智慧储能工厂揭幕仪式"。常州市政协主席戴源,金坛区委副书记、区长胥亚伟,金坛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政协主席刘国新,金坛区委常委、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健,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业务副总裁潘彦田,以及广大能源行业从业者到场参与活动。 金风科技常州智慧储能工厂位于常州市金坛区,工厂投建于2023年,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金风科技第一个储能生产基地。基地规划分两期投资建设两条生产线,具备前沿技术研发验证能力,年产能可达到5GWh。 金风科技常州智慧储能工厂是一个"懂电池、能预测、精制造"的综合性储能装备制造调测基地。基地产品均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全过程生产数据可追溯、关键工序在线检测。配置兆瓦级储能系统调测平台,有效降低产品交付后的调测时间,最快可实现现场7天并网。同时配置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具备电芯、模组、PACK、变流器电性能、BMS及EMS 等产品的综合测试评估能力,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力交易、电场仿真、90天电芯性能快速摸底及电池系统状态的快速评估技术。 胥亚伟代表金坛区委、区政府对项目顺利投产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金风科技作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是未来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代表,感谢企业信任金坛、选择金坛、联手金坛,推动实现企业、产业和地方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金坛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布局,尤其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储能应用产业逐步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底蕴,发展潜力巨大。期待与企业开展进一步合作,加快推动新能源领域提质升级步伐,金坛将大力弘扬"店小二""合伙人"精神,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携手金风科技进一步深挖潜能,共赴零碳未来。 武钢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在安全可靠的产品之上,帮助合作伙伴解决更多的并网、运维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携手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常州市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金风的储能业务定有能力在新能源领域创造新的辉煌,为常州储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深耕风电行业25年来,金风科技与风电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风电行业做大做强。此次在储能产业发力,是传承金风科技风电研发及制造基因的又一业务拓展举措。 未来,金风科技常州智慧储能工厂将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储能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挑战。同时,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产生虹吸效应,在承接常州优势资源的同时,反哺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实现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17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LyondellBasell 推出 +LC(低碳)解决方案,展现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追求
休斯顿 2023年9月27日 /美通社/ -- LyondellBasell 今天宣布扩大可持续性产品的范围,推出 +LC (低碳)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全新的中间体和衍生物 (I&D) 化学品,采用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 (ISCC) PLUS 认证的质量平衡生产方法。这些 +LC 解决方案的原材料全部从回收和可再生原料中获取,旨在为企业提供支持,实现温室气体 (GHG) 减排目标,同时提供比化石燃料替代品更低的碳足迹,以保持现代可持续生活所必需的高质量应用。 "可持续发展已经融入到了我们业务战略的每一个环节,"LyondellBasell 创新发展与精炼部执行副总裁 Kimberly Foley 指出,"如今,我们的客户对温室气体减排和产品循环利用的要求日益提高, +LC 解决方案的出现标志着他们在这段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低碳解决方案将采用可再生、生物基和可回收原料,从而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减少第 3 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从悠久的创新历史中取长补短,严格遵守以客户为本的方法,秉承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产品。这些产品既符合我们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符合客户对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LyondellBasell 深耕创新和开发 I&D 领域 70 余载,积累了深厚的创新经验,成就了非凡的品质。随着全新 +LC 产品系列的推出,公司强大的产品组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该系列产品包括苯乙烯单体、乙烯和环氧丙烷 (PO) 等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保温材料、汽车和消费品等各个领域。这一公告是在 LyondellBasell 最近在德克萨斯州启动丙烯氧化物和叔丁醇 (PO/TBA) 工厂之后发布的,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作为全球 I&D 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其年产能突飞猛进。该 PO/TBA 工厂的年产能为 47 万公吨 PO 和 100 万公吨 TBA 及其衍生物。 +LC 系列中的每个产品都带有 ISCC+ 质量平衡证书,可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溯源。质量平衡方法使得可再生和可回收原料可以在生产流程中与传统原材料混合,最终融合到最终产品中。此外,这些产品还提供产品碳足迹 (PCF) 数据,使企业可以直接对比 +LC 解决方案与传统化石燃料的碳足迹。通过选择 +LC 产品,企业现在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无缝地融入其运营中,从而采用协调均衡的方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目标。 +LC 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欧洲和美洲推出,计划于 2024 年初进入亚洲市场。将基于可再生和可回收原料的产品作为化石原料的替代品,有助于保护化石资源,并减少原料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关于 LyondellBasell LyondellBasell (纽交所股票代码: LYB) – 是全球化工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开发能够满足可持续生活日常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先进技术和专注投资,我们将推动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旨在为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创造价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和聚烯烃技术领导者之一,我们开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创新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可持续交通、食品安全、清洁水源和优质医疗保健等领域。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lyondellbasell.com/ 或关注我公司的领英帐号 @LyondellBasell。
1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创新驱动绿色未来,立邦出席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
上海 2023年9月26日 /美通社/ -- 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及濮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河南省濮阳市开幕 [1] ,立邦受邀参加,与来自国内外涂料行业的专家学者、上下游企业等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育麟,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立邦中国供应链管理总部高级副总裁邢荣华,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思成出席大会。 在经济全球化、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目前已成为世界涂料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板块,其产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5%。 [2] 作为一年一度的重量级产业会议,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受到世界涂料理事会和亚太各国涂料协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对于推动中国涂料产业的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今年,大会以"合作发展 共塑未来"为主题 [3] ,聚焦产业协同发展,探索新时代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育麟(左三),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立邦中国供应链管理总部高级副总裁邢荣华(左二)与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思成(左一)出席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 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思成发表《勇于科技创新,实践低碳发展》主题演讲。秉承"永续大地精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立邦将绿色行动覆盖至产品设计、生产、物流、采购、企业运营的每一个核心环节,开辟了一条自我迭代的绿色路径。截至2022年底,立邦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共计21次入选工信部发布的《绿色设计产品名录》,39次通过国标委牵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绿色产品评价认证》,1685次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与此同时,立邦旗下6家工厂取得了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数量位于行业前列,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 立邦在现场展示低碳节能解决方案 对此,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思成在大会上表示:"科技创新是驱动立邦发展向前的核心动力,我们以此不断降低全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消费者和客户刷新生活、出行、建筑等绿色场景的广阔可能。稳步开展绿色行动的同时,我们更是连续 13 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行业的绿色转型作出表率。" 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思成发表主题演讲 立邦坚信绿色低碳发展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应追求的长期目标。展望未来,立邦将秉承"用科技构建最赋价值的生态平台,成为涂料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的企业愿景,立足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紧密协同生态伙伴开拓创新,以负责任的方式刷新行业的绿色未来,打造永续发展的行业绿色生态链。 [1] 内容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官方网站,2023/8/18,《9月24-26日 | 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通知》, https://www.chinacoatingnet.com/plus/view.php?aid=10618 ,2023/9/26 [2] 内容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官方网站,2023/7/13,《9月25-27日·河南濮阳 | 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预通知》, https://www.chinacoatingnet.com/plus/view.php?aid=10507 ,2023/9/26 [3] 内容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官方网站,2023/8/18,《9月24-26日 | 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通知》, https://www.chinacoatingnet.com/plus/view.php?aid=10618 ,2023/9/26
21人浏览 . 0人评论 . 0人点赞 . 来自话题: 药学 生物医药
简介
职业: -
学校: -
地区:
个人简介: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