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天缓解,90%皮损修复,仅0.9%复发,特应性皮炎重磅新药上市改变千亿市场格局 2024年9月12日,康诺亚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适合外用药治疗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这是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首个“中国新药”,其III期临床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受试者样本量最大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中,司普奇拜单抗显示出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优异的长期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使皮损90%改善的更高治疗目标成为可能,且复发率仅0.9%,用药1天即可有效缓解瘙痒等临床症状。 作为国内首个、全球范围第二个申报并获批的IL-4Rα抗体药物,司普奇拜单抗的上市也将搅动千亿自免药物市场格局。(相关文章: 百药丛中造王:自免“变道”,谁能超车? ) 特应性皮炎及诊治 Guide View 皮肤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包括各类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其中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免疫失调等因素参与其发病。世界范围内儿童AD患病率为15% ~ 20%,成人为6% ~ 10%。 近年来AD发病率持续上升,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皮肤病。WHO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AD患病人数高达2.3亿,是非致命性疾病中疾病负担排行第一的皮肤疾病。在我国,特应性皮炎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其病程持续时间长,累及各年龄段人群,中重度患者比例近30%。 特应性皮炎具有难治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等特点,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AD难治易复发的特点常让患者在治疗后呈现急性加重期和相对静止期常交替出现的情况,频繁、持续和强烈的瘙痒不仅影响皮肤健康,还常伴随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AD的慢性和复发性特征决定了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治疗及管理策略主要为基于严重程度进行的阶梯治疗及达标治疗。根据AD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AD分为轻度(0 ~ 24分)、中度(25 ~ 50分)、重度(>50分)。针对AD患者药物治疗的全病程管理,专家共识建议采取阶梯达标治疗。 特应性皮炎现有治疗药物 Guide View AD治疗目标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祛除诱发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AD的治疗药物有很多,外用药有糖皮质激素(TCS)、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PDE-4抑制剂等,系统用药有口服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AD外用药物 TCS:是目前AD的一线治疗方法,合理使用可迅速控制病情,减轻炎症和瘙痒,需根据患者年龄、皮损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TCS。一般超强效和强效TCS连续使用不超过2 ~ 3周,中效TCS连续使用不超过4 ~ 6周,皮肤薄嫩部位酌情缩短疗程。 TCI: 可作为面颈、褶皱部位及乳房、肛门、外生殖器等敏感部位AD的一线治疗,可单独或与TCS序贯使用,也可用于长期主动维持治疗。 相关药物:1%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患者,2024年4月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拓展适应症,用于治疗3个月及3个月以上轻中度AD患者;0.03%(儿童用)与0.1%(成人用)他克莫司软膏用于中重度患者。 PDE-4抑制剂:轻中度AD外用治疗的新选择。可用于包括皮肤薄嫩部位和褶皱部位的所有部位皮损,可与TCS联用。 相关药物:克立硼罗软膏(首个获批)、地法米司特(difamilast)软膏(日本获批,国内尚未获批)。 外用JAK抑制剂: 目前,国外有JAK抑制剂乳膏获批用于治疗轻中度AD。 鲁索替尼(ruxolitinib,FDA批准),用于短期和非连续性长期治疗非免疫功能低下的12岁及以上轻中度AD 患者;迪高替尼(delgocitinib,日本批准),用于治疗轻中度AD。 AD系统 药物 口服抗组胺药:常被用作AD瘙痒的辅助治疗,尤其合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的患者,其作用可能与改善瘙痒-搔抓循环、抗炎及促进睡眠等相关。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重度AD患者。临床上常用于AD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目前仅环孢素获批AD适应证。 系统应用激素:仅用于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AD患者,建议短期应用。推荐剂量为0.5 mg·kg-1·d-1(以泼尼松计),病情控制后应尽快减量或停药。不能用于诱导病情长期缓解。 生物制剂:主要用于中重度AD的治疗。 其他Th2通路的抑制剂药物还有Lebrikizumab,在欧盟获批治疗中重度AD成年和青少年患者(≥12岁,≥40kg)、Nemolizumab,在日本获批治疗AD相关瘙痒)等。 口服JAK抑制剂:适用于重度AD患者及对局部药物治疗应答不佳的中度AD患者,或认为仅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JAK抑制剂可以作为疾病发作期的早期快速诱导缓解治疗或加重期的补救治疗。 相关药物有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巴瑞替尼(国内未获批)。 针对AD患者,其他还有紫外线疗法、针对瘙痒的治疗(如弱效/中效TCS、TCI等)以及中医中药的治疗等疗法,总体治疗遵循阶梯治疗方案。 重磅新药:1天缓解症状,90%皮损修复0.9%低复发 Guide View 如上所述,AD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抗炎药如皮质类固醇等,但这些药物短期治疗后有反弹的风险,靶向生物治疗为中重度AD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表明,Th2型炎症是特应性皮炎的基本特征,IL-4和IL-13是介导AD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等产生,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IL-4Rα是促炎性细胞因子IL-4、IL-13受体的共同亚基。 目前,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剂,国内均为靶向IL-4Rα的单抗,潜力在研有康乃德(CBP-201)、康方生物(AK120)、恒瑞医药(SHR1819)、荃信生物(QX005N)、三生国健(661)、麦济生物(MG010),而康诺亚进度最快: 其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同类药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唯一的竞争对手,去年达必妥?全球销量超过100亿欧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达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9%,超过乌司奴单抗、修美乐等一众自免药物,坐上“自免之王”的宝座。 对比康悦达?与达必妥?中国三期试验数据(非头对头),前者虽然后上市但有可能成为一款“同类最优”的药物——与度普利尤单抗相比,司普奇拜单抗通过更精准地阻断IL-4Rα信号传导,对IL-4、IL-13诱导的STAT6活性的IC50更低,显示出更优的疗效。 举例说明,达必妥?用于治疗AD,16周EASI50、EASI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1%和57%。而康悦达?16周时EASI50、EASI75比例更高。(备注:EASI指湿疹面积改善,改善程度有≥50% /75% /90%)。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主导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研究,评估了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对AD的疗效。研究以第16周EASI75应答率及IGA0/1评分改善为主要终点。 结果显示,康悦达?治疗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EASI75达66.9%,IGA0/1评分改善达44.2%,而安慰剂组分别为25.8%和16.1%。瘙痒及生活质量指标也大幅改善,PP-NRS改善≥4分比例为35.9%,DLQI改善8.7分。 扩展至52周时疗效持续且显著,EASI75及EASI-90应答率分别高达92.5%和77.1%,瘙痒缓解显著(NRS≥4分应答率67.3%)。生活质量显著提升,DLQI及POEM评分显著改善。 安全性方面,52周治疗未新增安全信号,结膜炎发生率较低。 全球范围来看,治疗AD的主要在研靶点并不局限于IL-4Rα(国内主要集中于该靶点),针对IL-13、OX-40等靶点的单抗,国际药企均有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研新药的临床试验数据有不少优于达必妥?,而且在向缩短疗程、降低治疗成本的目标发起持续冲锋,随着这些新药未来的陆续上市,千亿自免市场格局将持续被重塑。 回归到本期新药康悦达?本身,其还有2个适应症,CRSwNP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正在上市审评中,预计2025年获批。4个适应症(青少年AD、结节性痒疹、哮喘和COPD,前两个有望年内完成入组)在注册性三期临床中。因此,预计未来4-5年内,康悦达?会有较为高速的发展。
  • 美对华的医药脱钩“全链推进”,CXO的下半场“涅槃重生” 对CXO和原料药合作均有法案措施推动“脱钩断链”。 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案》,药明回应 Guide View 华盛顿时间9日19时10分许,美众议院针对《生物安全法案》(H.R.8333)进行审议投票,最终以306票赞成、81票反对、44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该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联邦机构与外国生物技术公司展开业务往来,并点名了5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巨头药明康德、其姊妹公司药明生物、华大基因集团、华大基因关联公司华大智造以及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在港股迅速做出回应:“我们坚信,药明康德在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对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而且公司也未曾受到美国政府机构的任何制裁。公司亦再次重申,药明康德既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而且本公司的现有各类业务也不涉及在美国、中国或任何其他地区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 华大智造也发表声明,这只是立法程序中的一步,并不意味着该法案已成为法律,并强调法案会减缓行业的进步,扼杀创新,使全球更难从重要的医学突破中获益。 按照美国立法相关流程,该法案正式成为法律前,需要经过参议院、众议院各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两院通过的版本协调一致,最终递交美国总统签署。《生物安全法案》(H.R.8333)下一步将进入参议院全体审议投票程序,从众议院的投票情况来看,该法案正处于快速闯关的态势。今年的国会会期剩余不多,值得特别关注参议院动态。 药明在两份公告中也指出,美国参议院尚未安排对拟议《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其立法进程走向尚不明确。公司将与咨询顾问协力,继续与参与立法过程的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对话。 另据公开信息,在投票结果中,有79位民主党众议员投下反对票,这一比例占到了民主党众议员投票人数的近四成,而共和党众议员只有2人投反对票。这一现象反映了两政党的一贯立场,民主党偏向于支持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利益,对生物医药产业、CXO相对比较了解,而共和党偏向保护美国国内产业。但这一分歧可能并不影响美执意发起的“对华脱钩断链”的决心及进程,因此法案通过的概率略大。(拓展阅读: 美国大选的“终局” ,全球医药与CXO的“变局” ) 法案短期负面影响逐步出清,长期阻扰破坏可能不会消失 Guide View 分析人士指出,《生物安全法案》(H.R.8333)在美众议院获得大比例赞成通过,足见美国在生物医药领域针设置障碍的“私心”,这对中国生物医药类企业带来一定挑战。目前来看,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中国CXO在股市估值的严重下挫,中期来看,订单分流加速,最大获益方为韩国CDMO。 但在全球已经形成的医药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中,中国CXO凭借自身优势依然保持在美国市场接单增长,也可见其发展韧劲及脱钩不易。如药明生物,2024上半年新签61个项目,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同比2023年同期的46个有所增长。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已“逐步出清”,中国CXO已经有了相应的应对之策,比如加大出海,布局欧洲市场,向南边转移投资建设多研发中心基地,分化法案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加强与海外客户的紧密合作。 从长期发展来看,业内人士认为观察其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影响,可从“涉美国政府”这个思路出发。 该法案的支持者公开表示:“中国公司可能会发展壮大,在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国家安全和经济产生潜在影响,并表示美国的税款(指接受美政府补贴的企业项目与中国医药产业达成合作会帮助中国医药发展),不应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资金。” 也就是,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医药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去年由美国国务院赞助的2023年ASPI关键技术报告显示,中国在44个技术领域中的37个领域在科学和技术方面领先于美国。 从中美竞争角度出发,这种遏止“迟早都会到来”,唯一确定的答案是,CXO市场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并保持增长,市场因素能否压倒“政策因素”,取得平衡性的胜利,仍需时间给出答案。(拓展阅读: 《生物安全法案》又要投票,药明在这些方面很有“胜算” ) 不止CXO,原料药方面也面临一定程度的“脱钩风险” Guide View 美国一方面加快对华医药供应链脱钩断链,一方面想要扶持本土产业发展。不仅是CXO,在医药原料药领域,美国也正在发起“大摸底”调查,并将这一行动同样升级到“国家安全”层面,预计在摸底之后,将有相关限制双边合作的措施出台,从而推进原料药产业回流本土。(详见: 继续CXO之后,美国要对中国原料药下手? ) 综上,美国在研发端意在推动跨国药企与中国CXO合作的断链,以打压中国医药创新产业的发展,在上游号称医药“芯片”的原料药领域则将目光和举措聚焦到产业回流,核心供应链自控上,想要摆脱对华供应链的依赖,脱钩几乎是全链发力。 虽然短期效果可能并不十分显著,但确实在潜移默化重构全球医药产业链,比如促成更多韩国CXO企业的崛起,加速全球医药外包分流。这些变动中,都需要中国CXO以更积极的信心和态度去应对,中国医药的下一个周期发展主题是“涅槃重生”。
  • 原研仅在欧美销售,国产仿制攻克多重保密技术抢占60亿体量市场 原研在欧美上市十余年未见一款仿制,不入国内市场销售。国产药企发力,2年突围首仿、二仿上市,保价放量市场将起飞。 原研上市十余年未见仿制,国内药企接连成功突围 Guide View 据科伦药业近日公告,其子公司湖南科伦制药的化学药品“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品注册批准。商品名为“布瑞科?”,获批两大规格为20ml:266mg与10ml:133mg,按照化药3类获批,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科伦药业布瑞科?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是国内第二家首仿上市。2022年底恒瑞医药拿下该产品国内首仿,因为原研未进入国内市场,这也是国内首个超长效局麻药。而在今年7月,恒瑞杀入“原研所在”美国市场,其全球首仿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艾恒平)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美国获得该品种仿制药批准的厂家,享有美国首仿上市180天市场独占期。 据了解,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由美国Pacira公司研发,2011年在美首上市,商品名为Exparel,为全球首个获批的超长效局麻药,用于6岁及以上患者术后局部浸润镇痛和成人神经阻滞区域镇痛。目前原研产品仅在美国和欧洲销售,核心专利已经宣布无效,国内一直未进口。 上市十余年,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都没有仿制药成功上市,在美年销近40亿人民币,恒瑞是首家仿制挑战成功并进入美国市场,瓜分原研市场份额的。原研(266mg规格)在美国售价高昂,折合人民币约2250-2350元/支;而国产布比卡因脂质体同剂量售价仅382元/支,且已通过国谈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大幅提高药物的可及性,目前正式开启国内国外双市场爬坡放量销售黄金期。 下一款重磅仿制登场,国内单药销量有望超18亿元 Guide View 过去十余年,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原研没有被仿制成功,且仅限于欧美市场销售,究其原因是:技术壁垒高,众多核心技术处于保密状态,制备工艺相当复杂,对中间体的控制十分严格,仿制极其困难。比如恒瑞在研发并且商业化过程中就突围了三大技术难点(如下图所示): 虽然原研没有进入国内市场,但据预测,国产仿制到2030年的年销售额也有望达到18亿元体量规模,这是因为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本身是一个“划时代”的围术期麻醉产品——它是一种用于局部麻醉和术后镇痛的酰胺类局部麻醉剂,采用了先进的多囊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能更好地进行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相比于普通注射剂的5-6小时的作用时间,布比卡因可以将镇痛效果延长至数天: 可实现超长效镇痛,临床价值大,不仅对传统的局麻镇痛药罗哌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左布比卡因等具有“替量”冲击,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对地佐辛有一定的挑战。 具体表现为五大方面的突破:1、解决了现有局麻药单次给药镇痛时长不足的问题,满足术后48-72h的镇痛需求;2、避免了现有局麻药连续或多次给药并发症多的风险;3、突破性助推了“少阿片”为主流的多模式镇痛的发展,如可减少全肩关节置换术患者78%阿片类镇痛药用量,痔切除患者实现无阿片镇痛比例达28%;4、克服了肛肠手术患者等术后切口疼痛管理不佳的临床难题;5、突破性降低了传统布比卡因药物中枢及心脏毒性的风险。 目前传统局麻镇痛药国内市场规模大概在20多亿,且基本进入集采很难保价。而阿片类药物地佐辛2023年单药销售超过十几亿,虽然是非医保、未国采的品种,但也于2023年1月13日被纳入《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用药更加严控。 作为对传统局麻药的替量方案及阿片类药物的减少用药替代,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在国内有很好的仿制市场前景,目前才两家上市,另有两家试验及申报中,距离成功集采至少还有2年缓冲期,且因其临床价值,即使进入集采大概率也不会杀到“地板价”。且当下公立医院在DRG下的日间手术增长对于布比卡因脂质体这类长效镇痛产品也是明显的利好。 综上,对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在国内的仿制上市前景持乐观态度,有望于高端制剂丛林里,孕育出一款保价放量的重磅仿制药物。 上游CMO及中间体原料药情况 Guide View 据医药专利最新消息,截至8月,国内第四家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登记临床,与前3家一样,BE都是在新郑华信民生医院,CMO都是浙江昂利康。这四家的进度分别如下: 恒瑞医药:2022年11月30日国内首仿获批,且已进入国家医保乙类,20ml:266mg,382元/瓶。2024年7月1日美国市场获批,挑战原研市场地位。 科伦药业:8月2日完成技术评审,8月底国内二仿获批。 浙江圣兆:6月6日公告完成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的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与参比制剂EXPAREL生物等效,并表示公司将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上市许可申请。 浙江海昶生物:申请生物等效性试验中,计划招募入组阶段。 目前,CDE原料药登记信息显示,科伦药业、恒瑞医药已过评转A,浙江昂利康原料药登记尚处于I状态。
热门问题
1 PID图中PIC、FIC、TIC、HIC、LIC分别表示什么? 76个回答 · 1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化学
2 关于氢气最高安全流速的讨论? 1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工化学
3 关于液氯气化装置的类型及温度的选择? 9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化工
4 大豆蜡与石蜡:哪种更适合制作蜡烛? 1个回答 · 20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日用化工精细化工
5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有哪些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 1个回答 · 9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日用化工精细化工
最新问题
1 储罐蒸汽加热盘管所耗蒸汽量? 39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2 氮气是否属于危化品? 1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
3 反应釜夹套内的折流板螺距如何确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工艺技术
4 请教半圆管换热面积怎么计算? 1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5 空分设备会不会也将实现代工?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活跃用户
黄先生 回答量: 1k 关注量: 4 查看
洛尘 回答量: 825 关注量: 3 查看
德晟 回答量: 625 关注量: 2 查看
朱辉 回答量: 603 关注量: 2 查看
王伟明,杨慧 回答量: 467 关注量: 3 查看
热门问题
1 乌拉地尔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如何? 1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材料科学
2 山梨醇是否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1个回答 · 1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日用化工
3 白屈菜红碱如何诱导细胞凋亡? 1个回答 · 19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日用化工细胞及分子
4 二甲苯:多功能溶剂 - 用途、应用和安全预防措施? 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材料科学
5 吲哚并[2,3-A]咔唑的分子特性及潜在应用 1个回答 · 17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精细化工细胞及分子
最新问题
1 高分子类添加型阻燃剂的合成方法是怎样的? 1个回答 · 13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材料科学化学学科
2 如何正确使用敌百虫治疗鱼病? 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生物医学工程化药
3 普罗瑞林适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个回答 · 12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生物医学工程化药
4 靛蓝染料的历史和植物来源 1个回答 · 8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精细化工动植物
5 烯草酮除草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动植物
活跃用户
洛尘 回答量: 64 关注量: 3 查看
橘子是只喵~ 回答量: 38 关注量: 1 查看
张经理(市场部) 回答量: 12 关注量: 1 查看
赵经理 回答量: 10 关注量: 1 查看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回答量: 8 关注量: 0 查看
热门问题
1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有哪些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 1个回答 · 9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日用化工精细化工
2 苯甲酸的危害有哪些? 1个回答 · 7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日用化工
3 氟达拉滨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药学
4 乌拉地尔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如何? 1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材料科学
5 山梨醇是否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1个回答 · 1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日用化工
最新问题
1 乳化法制备透明质酸微球,微球成团,求助!​乳化法制备微球,油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生物医药
2 求大佬赐教:Aβ1-42体外聚集与THT荧光值没变化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生物医药
3 寻找合作代工厂? 9个回答 · 7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化药
4 阿达帕林 vs 过氧化苯甲酰: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日用化工化药
5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 2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 来自话题: 中药化药
活跃用户
F_rank 回答量: 33 关注量: 3 查看
洛尘 回答量: 13 关注量: 3 查看
振强标准品-颜佳 回答量: 13 关注量: 1 查看
蛋白表达技术员 回答量: 5 关注量: 0 查看
强耀生物-吴凯 回答量: 5 关注量: 0 查看
热门文章更多
卫材开发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筛查脑β-淀粉样蛋白积累的预测模型 ——利用家庭医生在日常医疗护理中可收集的数据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 日本东京 2025年2月19日 /美通社/ -- 近日,大分大学和卫材宣布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1])的积累。该模型结合了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病史等背景数据,以及常规血液检查和MMSE*[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项目。该模型预计将使初级保健医生能够在常规体检中预测脑内Aβ的积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AD*[3])的重要病理因素,并有助于进行简单的早期筛查。 该模型的详细信息已于2025年1月21日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的在线版上。 目前,虽然脑Aβ积累可以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淀粉样蛋白PET*[4])和脑脊液检测(CSF检测*[5])来检测,但这些检测的高成本和侵入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众多研究致力于开发多种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以期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筛查方法。然而,以往很少有研究评估使用常规临床数据来预测脑部Aβ积累模型的性能。本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了34项临床数据,包括背景数据(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病史)、常规血液检查数据(如肾功能、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痴呆护理中常规收集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项目,来预测淀粉样蛋白PET阳性。评估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仅结合背景数据和常规血液检查数据)和0.73(结合背景数据、常规血液检查数据和MMSE数据),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准确性。 Aβ 抗体已在AD早期阶段治疗中显示出可能提供更大益处的潜力 1 ,因此,早期检测脑内Aβ积累显得至关重要。此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利用常规医疗护理中收集的临床数据来预测脑部Aβ积累,预计将被初级保健医生广泛应用于AD的早期筛查。 通过利用该模型来确定淀粉样蛋白PET和CSF检测的必要性,预计将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启动,并减少患者的经济和身体负担。 术语表 *[1] β-淀粉样蛋白: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蛋白质,在疾病发作前约20年在大脑中积累并形成老年斑。 *[2] 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一种评估认知功能的方法。它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延迟回忆、命名、重复、理解、阅读、写作和图形复制等评估项目,评分范围为30至0分(正常至严重)。 *[3] 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痴呆病因,其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细胞死亡。 *[4] 淀粉样蛋白PET:一种可视化大脑中Aβ积累的脑部成像检测。 *[5] 脑脊液检测:一种分析脑脊液中Aβ42、磷酸化tau和总tau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研究背景与概述 随着日本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痴呆患者数量增加,开发针对AD(最常见的痴呆病因)的新治疗药物成为紧迫问题。在AD中,脑部Aβ的积累是疾病发作前的病理事件。研究表明,抗Aβ抗体在AD早期阶段开始治疗时可能提供更大的益处 1 ,这凸显了早期检测脑部Aβ积累的重要性。虽然淀粉样蛋白PET等成像技术对AD诊断有用,液体生物标志物也用于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侵入性和成本问题。 因此,许多基于机器学习的脑部Aβ预测模型被开发为更简单的筛查工具,但这些模型通常包含常规临床实践中未测量的标志物,如成像数据和ApoE基因型。本研究首次尝试开发一种机器学习模型,仅使用痴呆护理中常规收集的背景数据和常规血液检查结果来预测淀粉样蛋白PET阳性。 研究结果与意义 本研究利用了大分大学医院在2012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集的门诊数据,以及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大分县臼杵市进行的关于65岁及以上无痴呆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USUKI STUDY)数据。预测模型使用了三种机器学习技术:支持向量机、弹性网络和L2正则化逻辑回归,结合了12项参与者背景数据(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11项常规血液检查项目(肾功能、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及262名轻度认知障碍或正常认知功能个体(136名男性,126名女性,中位年龄73.8岁)的11项MMSE项目评分,并评估了模型的性能。 使用L2正则化逻辑回归的预测性能显示,结合参与者背景和MMSE项目的模型以及结合参与者背景和常规血液检查的模型的AUC均为0.70,表明性能相似。此外,结合所有这些元素(参与者背景、常规血液检查和MMSE项目)的模型显示出更高的性能,AUC为0.73。分析预测Aβ积累的关键因素,发现MMSE项目中的延迟回忆和地点定向、年龄、促甲状腺激素和平均红细胞体积是重要因素。 学术论文: 英文标题: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dementia screening to classify brain amyl oid positivity o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using blood marker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日文标题:血液マーカーと人口統計学的特徴を用いてアミロイドPET における脳アミロイド陽性を分類する認知症スクリーニングのための機械学習モデル:後ろ向き観察研究 作者:Noriyuki Kimura(大分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Kotaro Sasaki(卫材株式会社)、Teruaki Masuda(大分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Takuaki Ataka(大分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Mariko Matsumoto(卫材株式会社)、Mika Kitamura(卫材株式会社)、Yosuke Nakamura(卫材株式会社)、Etsuro Matsubara(大分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 出版杂志:《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参考文献 1. Sperling, R., Selkoe, D., Reyderman, L., Youfang, C., Van Dyck , C. (2024, July 28 - August 1 ). Does t he Current Evidence Base Support Lecanemab Continued Dosing for Early Alzheimer's Disea se? [Perspectives Session] 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PA , United States . 编号:ECN-2025-0017
香港基因组中心携手国际权威举办“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 汇聚专家领袖 引领医疗发展新路向 香港 2025年2月19日 /美通社/ -- 基因组医学在革新医疗服务方面潜力巨大,发展备受全球关注。 其中,就罕见病而言,约八成病患均与遗传有关,基因组医学因而更为重要 —— 透过基因组测序分析和临床应用,不仅有助精准诊断,更能为病人制订个人化治疗方案,助他们改变生命。 香港凭借本地医学研发的独特优势,透过与国际机构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此新兴领域的发展。 香港基因组中心 首次联同 国际罕见病协会( Rare Diseases International ) 及全球最具影响力医学期刊 《刺针》(又译《柳叶刀》)辖下罕见病专家委员会( 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Rare Diseases ) ,将于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假香港科学园举办 “ 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 ” (国际会议)。 是次业界盛事,将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杰出学者、医生和科学家云集香港,共同探讨基因组医学及罕见病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展示各地业界翘楚携手并进,加快推动全球基因组医学发展的决心,以期为全球逾三亿罕见病患者带来更适时适切的疾病治理和支援。 是次国际会议将聚焦讨论基因组医学的最新发展、科研突破和临床应用,汇聚本地及海外重量级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家,包括 《刺针》资深医学编辑 Dr Chloe Wilson 。 多位专家学者将就基因组医学的不同范畴分享真知灼见,包括 罕见病例、癌症检测、分子诊断、基因组数据共享及相关法律伦理议题、人工智能应用、医疗纪录管理和研究 等,内容丰富多样。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 将为开幕典礼主礼并发表主题演讲,香港基因组中心行政总裁罗思伟医生,以及国际罕见病协会行政总裁Alexandra Heumber Perry女士亦会参与开幕典礼,共同为活动揭开序幕。 是次国际会议的演讲嘉宾阵容鼎盛,包括: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及香港基因组中心董事局成员卢煜明教授 :被誉为 “ 无创产检之父 ” ,将探讨 “ 血浆DNA ” 分析的前沿应用,展示相关技术如何在临床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 香港基因组中心首席医务及科学总监钟侃言医生 :将分享推行香港首个大型全基因组测序项目 “ 香港基因组计划 ” 的经验,以及如何藉此推进本地精准医疗服务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教授 :内地推行罕见病项目的先驱和权威,将分享该院在教研及临床服务的创新模式。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University of Ottawa ) Kym Boycott 教授 :临床遗传科医生,将探讨罕见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及如何改善病人护理及提升家庭生活质素。 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 do Sul ) Roberto Giugliani 教授 :拉丁美洲遗传学领域顶尖研究员,将分享代谢性疾病的前瞻见解。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 Bartha Maria Knoppers 教授 :基因组学和生物科技伦理专家,将讨论基因组数据共享所涉及的法律与伦理议题。 澳大利亚珀斯儿童医院( Perth Children's Hospital ) Gareth Baynam 教授,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陈勇教授 :将分享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等崭新科技于临床医疗记录管理,并启发创新。 香港基因组中心 罗思伟医生 表示: “ 我们非常荣幸与国际罕见病协会及《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这两个国际权威机构合作,共同为实践 ‘ 普及基因组医学,共享健康福乐 ’ 的愿景而努力。 是次国际会议内容丰富,兼具深度和广度,为国际协作,合力促进基因组医学发展写下重要里程碑。 我们亦透过举办此医学盛事,汇聚全球专家,展现香港在基因组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卓越成就。 这体现了香港基因组中心不但锐意推动基因组医学与常规临床护理相互融合,启发科研突破,亦致力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作出贡献。 ” 国际罕见病协会行政总裁 Alexandra Heumber Perry 女士 表示: “ 我们很高兴与香港基因组中心合作,推动罕见病研究,期望为全球罕见病患者带来更适切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这次国际会议将荟萃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我们一起秉持以罕见病患者为先的理念,推动健康平等、人权和公平获取治疗的机会。 凭借国际罕见病协会、《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以及香港基因组中心各专家们的热诚投入和专业知识,我们将致力确保罕见病患者无论身在何处,均会被看见和听见,得到关怀。 ” 是次国际会议为期一天,预计将吸引近300名参加者,议程和演讲嘉宾等资讯详载于附件。 《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将于国际会议举行后,即2025年11月18至19日举行年度大会,进一步深化基因组医学及罕见病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 2025 年 11 月 17 日 – 香港 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 时间 议程 演讲嘉宾 09:00 主题演讲 卢宠茂教授 , BBS, JP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医务卫生局局长 09:15 开幕典礼 专题环节 1 09:30 中国罕见病模型的发展: 服务、教学与研究 张抒扬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10:00 揭示罕见病的分子病理机制: 提升患者护理及家庭生活质素 Kym Boycott 教授 《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 10:30 专题讨论 10:45 中场休息 专题环节 2 11:15 解构罕见病 : 了解先天性代谢缺陷 Roberto Giugliani 教授 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遗传学教授 11:45 香港基因组计划个案分享(1): 终结寻找病因之旅 香港内科医学院 – 香港基因组中心获奖学者 12:00 香港基因组计划个案分享(2): 全基因组测序对个性化治疗的启示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 香港基因组中心获奖学者 12:15 专题讨论 12:30 午膳 专题环节 3 14:00 共享基因组数据: 伦理与法律议题 Bartha Knoppers 教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基因组学与 政策中心主任 14:30 香港基因组计划: 引领基因组医学发展 钟侃言医生 香港基因组中心首席医务及科学总监 15:00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 推动药物研发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代表 15:30 专题讨论 专题环节 4 15:45 实践人工智能: 从临床纪录迈向个人化治疗 Gareth Baynam 教授 澳大利亚珀斯儿童医院 罕见病护理中心医学主任 16:15 善用电子医疗纪录: 推动基因组医学的科研与创新 陈勇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统计学教授 16:45 专题讨论 专题环节 5 17:00 出版研究论文: 解读《刺针》 Dr Chloe Wilson 《刺针》资深医学编辑 17:30 革新血浆 DNA 分析技术: 开创无创检测与癌症诊断新方向 卢煜明教授 , SBS, JP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香港基因组中心董事局成员 18:00 专题讨论 18:15 会议结束 媒体联系:如对国际会议有任何查询,欢迎联络香港基因组中心( symposium@genomics.org.hk )或国际罕见病协会/《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 lcrd@rarediseasesint.org )。
全球汽车轻量化大赛:2025 Altair Enlighten Award征集启动 聚焦汽车行业可持续与轻量化创新的卓越奖项 上海 2025年2月19日 /美通社/ -- Altai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LTR)近日宣布 全球汽车轻量化大赛 2025 Altair Enlighten Award 作品征集正式启动。该奖项每年由 Altair 与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 (CAR,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 共同颁发,旨在表彰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及轻量化领域中实现重大突破的组织及企业,尤其是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材料重复利用和回收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组织及企业。 该奖项受到全球工业界、工程界、政府部门、教师、学生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历届获奖者包括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蔚来、江淮集团、华人运通、哈雷戴维森、丰田、日产、马自达、法拉利、捷豹路虎、梅赛德斯、宝马、上汽通用五菱等。 2025 Altair Enlighten Award 共分以下几个类别: 可持续产品 - 表彰量产车辆(或主要系统模块)中减排、轻量化及安全性方面取得的进步。 可持续工艺 - 表彰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减排、材料再利用和/或回收,以及节约用水方面取得的进步。 模块轻量化 - 表彰减轻车辆模块、子系统或组件的重量方面取得的进步。 轻量化使能技术 - 表彰能够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技术进步,包括材料、生产工艺、设计方法或连接技术。 未来轻量化 - 表彰尚未投入量产但在推动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重大潜力的工艺、材料或技术。 负责任的 AI ( Responsible AI ) - 表彰在设计、工程、运营到生产与使用的整个汽车价值链中部署负责任的 AI 的企业与组织。 可持续计算 - 表彰侧重于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环境影响以及促进更可持续和环保计算的应用和技术。 CAR 董事会主席 Andrew Brown Jr. 表示:"每年在 CAR Management Briefing Seminars 上颁发 Altair Enlighten Award 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该奖项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您的公司规模如何,公司历史是否悠久,或者从事哪些专业领域,它更看重您是如何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欢迎前往底特律参加 CAR Management Briefing Seminars (MBS) 60 周年庆典,与我们一同见证今年精彩的参赛作品。" "Altair Enlighten Award 旨在表彰那些致力于打造更加美好、更加可持续行业的创新成果、技术和组织,"Altai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R. Scapa 表示,"Altair 非常荣幸能够表彰那些在电气化、可持续材料使用与轻量化领域的佼佼者,并且通过该奖项再次展示企业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采取的各种令人惊叹的方式。" Altair Enlighten Award 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6 月 16 日。获奖者名单将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在年度 CAR MBS 的颁奖典礼上宣布。2025 年 Altair Enlighten Award 的媒体合作伙伴包括 SAE、Automotive Engineering、Tech Briefs、Automobil Industrie、Autocar Professional、KSAE、AutoBild Japan、Auto Messe Web 和 Auto Messe Web Worldwide。 若要了解有关 Altair Enlighten Award 的更多信息或提交参赛作品,请访问 https://altair.com/enlighten-award。 关于 Altair 澳汰尔 Altai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LTR)是计算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在仿真、高性能计算 (HPC) 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软件和云解决方案。Altair 能使跨越广泛行业的企业们在连接的世界中更高效地竞争,并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服务于16,000多家全球企业,应用行业包括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能源、机车车辆、造船、金融、零售等。 欲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www.altair.com.cn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